说王维《终南山》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江山雪霁图》(局部)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终南山》
  在唐代诗坛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寫诗,质量、数量均居前列的,只能是被人尊称为“诗佛”的王维。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统治集团也比较开放和自信,因此,尽管唐太宗李世民,据称因同姓而信仰以李耳(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但也不排斥儒家和佛家。这一时代的士人,思想取向也是乱七八糟的,有时信儒,有时信佛、道,有时什么都信。许多诗人的脑海,简直就像块斑斑驳驳的调色板。不过,对唐代的作者而言,思想上的束缚相对松弛,正是文坛上出现“盛唐气象”、涌现出众多杰出诗人的重要原因。王维,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王维是山西人,经历比较复杂,命运也比较曲折。他少年得志,二十一岁即中进士。他擅长音乐,被任命为太乐丞,主管宫廷中歌舞创作和演出。同时,他又是著名的美术家。在我国文坛中,三者兼擅,实不多见。由于具有极其出色的艺术才能,他很受名相张九龄的器重。但后来张九龄失势,王维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这样的小官。等到张九龄复出为相,他便获得升迁,甚至累升为“给事中”这一类似内阁高级秘书的职务。谁知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之乱爆发,王维来不及逃出长安,被迫当了伪官。安史之乱平定后,按当时刑法,他是要被砍头的。幸而其弟王缙平叛有功,在王缙的帮助下,王维保住了头颅,获得了宽恕,后来竟然还逐步升为高官。总之,他的一辈子,像荡秋千那样,忽高忽低,大起大落。
  王维少年得志,未尝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未尝不想过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但是,他深受母亲的影响,笃信佛教。他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所谓居士,是不用出家,可以过着俗世生活的佛教信徒。当时,和王维思想相似的人,也颇不少。他们既表示厌倦红尘,又无法脱离红尘,在思想上往往充满矛盾。他们既不敢碰撞由李林甫等奸佞之徒构成的专政铁壁,又不甘于受严酷政治车轮的碾压,便只能另辟蹊径,绕过重重“魔障”,更多追求在生活上和内心里得到相对的平静。在唐代,这类人被视为“市隐”或“吏隐”,王维正是其中一位。
王维像

  王维在长安当官的时候,就在附近购置了“辋川别业”。这庄园,靠近终南山,他经常住在这里修心养性。在《终南别业》一诗中,他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山》一诗,就是他由辋川出发,到终南山游览时写的作品。
  诗人们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饱览壮美风物,开拓心胸眼界,这是好事。因此,历代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也特别多。但是,山水诗要写得好且有特色,而且在诗中能抒发性灵,让读者感受到其中意境,却不容易。在盛唐的诗作中,能够把山岳景象写得让人神清气朗,心胆开张,并且能寄寓着自己情怀,达到最高境界的,除了杜甫的《望岳》,就是王维写的这首《终南山》。
《王右丞集笺注》〔清〕赵殿成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杜甫的《望岳》,着眼于“望”山;而王维的《终南山》,写的是游山。王维在诗中并没有写他如何游览,却又能让读者感受到他登山和下山的种种情景。
  《终南山》开首两句:“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是终南山的主峰。天都,是传说中天帝君临宇宙的都城。王维在诗的开始,劈头冒出突兀的一句,说太乙峰高高耸起,近于天都,不能不让人陡然一惊。一般来说,王维诗风比较平和澹荡,像《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积雨辋川庄作》首句“积雨空林烟火迟”,都是舒徐地把读者引进诗的天地。但是,当要强调某种气势,特别要表现动态的时候,他就根据特定的内容,调整了写作的手法。像《观猎》一诗开头,即写“风劲角弓鸣”,次句才说是“将军猎谓城”,先声夺人,让读者感受到出猎的气势。《终南山》的首句,猛然夸饰地形容终南山之高,这和《观猎》首句所收到的艺术效果如出一辙。
宋人临王维《辋川图》(局部)
《中国画论》
吴孟复主编
安徽美术出版社 1995 年版

  王维首先遐想终南山的主峰,已接近神话中玉皇大帝的都城,这说明它高得不可思议。如果换一种写法,直说终南山之高,例如“太乙势高奇”,或“高峻此终南”之类,也未尝不可,但显得平庸无奇了。而且,王维首提山的主峰“太乙”,其他诸峰,一概略去。那么,太乙之高,便代表了终南山之高。所谓“太乙”,是天上三神之一,太乙即太一。据《史记·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这里聚天地之灵气,属天神之居所,终南山以“太乙”名其主峰,本身就带有神秘的色彩。王维以此开端,非常容易诱发人们对终南山景观的想象。   在诗的第一句,王维即写到太乙峰,读者也可以想见,他已是登上终南山的最高峰了。也只有从最高峰向下望去,才看到“连山到海隅”。他看到山脉逶迤连绵,一直伸延到海之隅角。其实,远在陕西的终南山,是无论如何望不到海的,尽管它横延千里,却不入于东海。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说到泰山的雄伟,也只是如实地感到它横无际涯:“齐鲁青未了。”而王维,竟以夸饰的手法,让读者跟着他的目光,向横向下,极目远眺,想象终南山延连不绝,无比宏阔,乃至伸展到大海之边。
  王维精于音律,他既要极写山势之高,在声调的运用上,也有所考究。你看,首句“太乙近天都”,用的是唐韵的“去入去平平”,前三字,属仄声,后两字,用响亮高昂的平声,这给人像登山一般的感觉,从下向上,从低到高;第二句“连山到海隅”,用“平平去上平”的音调。而在“山”字这节奏眼上,用的是高昂的平声,句末押韵的“隅”字,则用的是低迴的平声,这又让人产生了由高到低、由上往下的感觉。按诗意,如果写为“连山到海区”或“连山接海铺”之类,用的同是七虞韵,意思也差不多,但押韵字的声音往上飘,便没有“隅”字那样朝下舒徐吐气的意味。显然,就诗意而言,作者写逐步登上高峰,仰视天际;而后从高处横移视觉,俯视远方。诗的音调,配合着诗意,也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移动。精于音乐的王维,让诗的音乐性与诗意紧密结合,实在相当巧妙。
  我们都知道,一些大音乐家,也是非常注意乐曲首句描写的,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开头用的是“Mi Mi Mi Do”四个短促有力的声音,描写命运来敲门,表现出作曲者以坚强的毅力,向命运做出斩钉截铁的反击,旋律和节奏从一开始,便奔向整首乐曲的主题。《终南山》是诗歌而非乐曲,我也不是把王维与贝多芬等同起来。况且,西洋音乐与我国古代音乐,有不同调性和风格。但就作品如何表现音乐性,如何运用声调、音高、旋律,来抒发并表达审美主体的情感而言,其道理实在是相通的。
  在注意语言的音乐性和诗意的密切配合上,其实我国古代一些诗人是知晓其中奥妙的。像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利用舌前音和齿音,强化了抒情效果,就是明显的一例。又如苏轼的《念奴娇》第一句“大江东去”,“江”“东”二字,用的是高昂响亮的平声,表现出江水的奔腾和诗人豪放的心胸。如果苏轼当初把这一句写为“大河流去”,虽然意思一样,“河”“流”二字,用的也是平声,但声调低平,便缺乏激昂开阔的韵味。我认为,以王维为代表的古代诗人,注意把诗意美,和汉藏语系的声调美相互配合,从而提升了审美的质量,这经验,很值得今天新诗的作者借鉴。
  《终南山》的首两句,已经极写山势的高远。接下来作者会怎样进一步具体描绘终南山的景致呢?诗的第三、第四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白云澹荡,雾霜迷蒙,景色悠悠,若无若有。出人意料,诗人的笔触,从此转为自然而冲淡。在夸饰的映衬下,淡显得愈淡。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已写到登上了终南山之巅,那么,从第三句开始,一般诗人便应逐步展现他登山游赏的过程,应会写到他在山中看到的苍松翠柏、奇岩怪石之类。但是,王维对山中诸多细部的景色,一概不写,他着眼的,只是在登山时看到的云霭。
  “白云回望合”,意味深长。山腰上,云霭飘飘,王维从云端上看到眼底的云影,这本身就让观者感到终南山之高。而且,王维强调的是:当他走到山腰,回头一望,只见脚下的白云,又拢合起来了。这也等于说,终南山的景象,瞬息间发生了变化。原先,他看到白云朵朵,分开在山腰上飘忽,谁知刹那间,云朵混混沌沌,合为一体。山的景色,在人的不知不觉中,开开合合。这风云的变幻,无疑是山中实景,也隐约透露出他自己对所处前景变化多端的诧异。
  诗的第四句,便写他走进了云雾之中。“青霭入看无”,诗人写他明明看到青色的云霭笼罩在山坡之间,可是走进去以后,却是空空荡荡、迷迷蒙蒙,这青霭又似并不存在。到底这青霭是有,还是无?实在弄不清楚。这一景象,确是旅游者登上高山时真实的体验,其中也同样透露出王维对现实感到渺渺茫茫、不可捉摸的意绪。
  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作者,受道家“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影响,在诗与画的创作中,往往采取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手法,亦即不必具体地描写物象,而是抽象地引发观者的联想力,让他们感悟到物象的存在。王维要表现终南山的宏大高远,却没有具体的刻画,他只写山腰上飘忽着若有若无的云霭,像山水画家那样“借云藏山”。这若有若无或隐或现的不写之写,反能启发观者在脑海中呈现终南山的胜景。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是王维经常运用的。如《汉江临眺》一诗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那大江,分明在流,但流到什么地方去了?那山色,分明是“有”,但远方山影淡然,又似是“無”。又如《山中》一诗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空翠,是在浓荫照影下,看不见摸不着的潮湿空气,它也是若有若无,却又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显然,这任凭观者自己想象的不写之写,反能显出景物的高远和作者空静的心胸。清代的画论家唐岱说:“烟岚云霭,或有或无,总在隐没间写照。”以虚写诱发审美受体的想象力,确实可以收到概览山川的艺术效果。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是王维写他从青霭中走出来之所见。他立足中峰,环视四方,终南山在宇内所处的位置以及它高远的景象,让他眼界大开。在我国古代,以天上星宿的位置与地域位置相联系,并以星宿位置,作为地区位置的分野。王维写他登高四顾,看到终南山的广袤宏阔,这中峰,兀立天中,竟然是神州大地的分界点。中峰这边,属一个区域;中峰那边,便变为另外一个区域了。这一来,从中峰俯瞰,天下尽收眼底,诗人的心胸也被广阔的空间,拓展到更深更远的境界。
  再细看,千山万壑,有高有低。在日光斜照中,高的显得山色晴朗,低的则被遮挡着,阳光不到,显得山影阴暗。在诗人眼中,伏在下面的众多丘峦,光影斑斑驳驳,或明或暗,变化不同。当然,诗人写到斜照中的光影,意味着日色偏西,快到黄昏时分了,这也为第七、第八句预留伏笔。记得杜甫的名篇《望岳》,也写到眺望泰山,也有“阴阳割昏晓”之句。他说泰山高峻,向阳和向阴两面,受光不同,一边是白天,一天是黑夜。王维和杜甫,虽然写的都是望山,但望的角度完全不同。其中,杜甫下一“割”字,显得夸张而严峻;而王维则是以冲淡的笔触,从光影的不同中描叙山壑的幽深。这两首名篇对山色不同的写法,也显示出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   《终南山》的结尾:“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两句十分精彩。它明白如话,貌似平淡,却又生动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王维写他在山上纵情游览,渐觉日影西斜,才想到要找个有人家的地方歇宿。可是,在深山里,四顾无人,“欲投”二字,恰切地表现出诗人有点焦虑,又有点茫然的神态。正在这时候,他见到山涧的对面,有砍柴的樵夫,便向他问路打听。大山中,人迹罕至,只有打柴的人偶然出没,王维选择樵夫作为询问的对象,是很恰当的。他点出“隔水”二字,更十分精妙。这表明,询问者与被询者之间,被溪涧隔开,双方有一段距离。同时,有水相隔,不能跨越,只能大声地一问一答。至于问者怎样问,答者怎样答,诗人没有写,也不必写,只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让读者“看”到他们互相问答的情态。更重要的是,隔水问答,声音必然要响亮一些。这声音,在空山里回响,又让人引发联想,感悟到空山的宁静。人们不是都知道 “鸟鸣山更幽”的道理吗?王维突出写他与樵夫高声问答的细节,正好反衬出终南山的幽深广阔和清静宁谧。王夫之说,王维这诗“结语亦以形其阔大,妙在脱卸”。又说,有了这结语的两句,“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可见,他体会到王维这诗的结句与前面六句有相互联系的奥妙。
  王维的《终南山》,从写眺望山势的高远开始,写到云霭自在,开合朦胧;山影阴晴,迷离不定,让人看到的是山高谷幽的静景。但是,在诗的末尾,却出现了人的声音和人的动态。这声音,在丘壑中回响,反衬出大山之静;偶然出现两人的问答,同样反衬大山之空。于是,在人们面前,就像铺开了一幅山水画。在画面里,在云影缭绕高山深壑的溪涧旁,隔水对站着两个似乎是举手欲语的小人。这一来,山的高远和幽深空静,就在人的动作和声音中,显得更加突出。
  在唐代,虽然经济繁荣,但人口数量毕竟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尽管有“终南捷径”的说法,有些隐逸之士在这里栖居,人迹到底还是稀少的。因此,王维着意突现山的高阔空静,也确是写出了当时终南山的特色。他所写的终南山之静美,不仅仅是终南山之所独具。传统的山水画家,总是“搜尽奇山打草稿”,郭熙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望之取其质”,“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山之意态,可得不完乎”!(《中国画论》,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463页)就诗歌创作而言,情况也是類似的,诗人描绘某一名山的特点,实际上也是胸怀万山,把他搜阅过的山川景色,聚于笔端。读者未必都到过终南山,但会到过其他崇山峻岭的幽深之处,因此,当读到《终南山》这一首诗的时候,由于它概括了“数十山之意态”,人们便会共鸣,便会推想终南山高远的山景。就这方面而言,我认为,王维的这首诗,具有山水诗的典型性价值。
  高而远,静而空,这是《终南山》一诗所描绘的特色,其实,王维所写的山水田园诗,也多是给人以空静冲淡的印象。王鏊说:“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辽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震泽长语》)这番话,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王鍪无疑把握了王维诗歌创作的风格,但说他是不着色的水墨画,便不妥了。据美术家们考证,王维恰是青绿山水的首创者。从诗歌的写作方法看,他更是擅于以动感和色彩,反衬出空静的意态。像《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语响,衬托出山之空静。像《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山鸟骤然惊飞的动态和它在深涧发出的啼声,恰好衬托出了夜之静与山之空。又像《山居秋暝》,以“竹喧”之声,“莲动”之态,展现出“空山新雨后”天气的清静。显然,这样的描写方法,正是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最典型且最惯于运用的艺术手段。
  苏轼说过,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其实并不确切。因为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诗歌中的一些动感性的描写,画家是无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张岱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摩诘一身有此二妙,故连合言之。”(《琅嬛文集》卷三,岳麓书社1958年)这不过是给苏轼的说法打圆场而已。说实在的,在诗歌中出现一个画面,实在不算得什么。莱辛说:“能入画与否,不是判断诗的好坏的标准。”(《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83页)一般来说,诗人在创作中,是会描写景物的,但这就算是好诗了吗?对此,石涛在《题诗话跋》中对“诗中有画”的解释,有其可取之处,他说:“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便生吞活剥而成画。”(《题诗话跋》,见《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94页)显然,他认识到所谓“诗中有画”,这诗中的画,从取景构图,到用墨搦笔,都是贯注着诗人的性情的。
  诗中的“画”要有情怀和意趣,这不是静止的空间艺术所能完成的任务。像《终南山》写到“白云回望合”,在画面上,是无法表现云的移动状态的。因为,这句诗,不是画家在画面上画出山腰里有一团云霭那么简单。在王维,他要表现的是云霭时开时合的状态,从中表现他在登山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意趣。这具有时间性的过程,在画面上根本无法完成。
  也许,把“诗中有画”,理解为“诗中有空镜头”,似乎更确切一些。所谓“空镜头”,是电影艺术的概念和表现手法,指在电影的画面中,不出现人物,却能以全景、远景或近景的镜头,以动态的画面,借景生情,情景交融地抒发、隐喻作者的思想情绪。像“白云回望合”,电影画面上可以出现云朵从分开到融合的过程,表现出作者看到它时开时合的景观,暗喻作者在空静环境中悠然自得的心态。因此,以“诗中有镜头”,替代“诗中有画”的说法,也许更能让今天的读者理解,更能准确表述王维的《终南山》一诗,以及他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至于祖国的名山,多彩多姿,诗人对它的描写,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像崔颢《行经华阴》:“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畴平”,突出地写华山的峻兀奇险;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像《蜀道难》写蜀道诸峰的峭拔奇丽,豪放诡异,等等。而王维,即使写宏大高远的终南山,但他的笔触,却是突出地表现大山的幽深空静。至于他所写的其他山水田园诗,总体风格也是如此。这一点,又分明与他的审美观念有关。   审美主体如何看待审美客体,作者的情,如何与景相融合,这牵涉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价值观的问题。作为画家的王维,认为描绘山水,重在写出山水“别生身外”的意韵,“传神写照,虽非巧心;审象求形,或皆暗识”(《为画人谢赐表》),他指出,要写出客观景物,不必精巧地雕琢,只需自然而然地去表现它,就可以了。同时,他又强调,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在审视客观景象,求其形似的过程中,应是贯注着“暗识”。所谓暗识,亦即作者并不外露的思想感情。受王维思想影响的唐代画家张璪,更进一步说明,画家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客观存在;心源,是作者的内心世界。换言之,画家要真实地描绘事物的客观形象,而这形象,又必须以作家发自内心的情感为出发点。作为时间艺术的诗,与作为空间艺术的画,当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诗歌更多是抒情性艺术,诗人要根据自己的“暗识”“心源”,审象求形,让所描写的山水贯注着他的审美观念和情感。我认为,追求情景交融并在创作中努力实践,这是王维对诗坛艺坛做出的重要贡献。
  王维在《终南山》中,突出地描绘山的空静之美,这和他所处的环境、经历和对现实的态度有关。
  王维说已很盛行。特别是惠能创立的禅宗,认为只需“顿悟”,便可立地成佛,很容易取得进入天国的门票。因此,凡夫俗子,包括浮沉于宦海的贵介士人,皈依禅宗者越来越多。禅宗认为,“有”即是“无”,“菩提本无树”,“本来无一物”;认为幡之动,不是幡之动,也不是风之动,只不过是观者内心之动。如果连心也不动,便不存在所谓“动”。显然,他们认为能做到四大皆空,內心宁静,是佛理的最高境界。空和静,也就成为作为居士的王维,对客观世界和内心情绪的追求,成为他在诗歌创作实践中的审美思想。因此,当他看到终南山,感受最深的,是它在高远中充满空静之美。在大山中,白云时开时合,青霭若有还无,旅人樵夫隔空对话,衬托出山之空、山之静。这如画图般的空静形象,正是王维从“性情中来者也”,是存在于他心中的最美的理想境界。换言之,内心对空静虚无的追求,决定了他对终南山以及对辋川诸景的认识和喜爱。
  在唐代,王维、李白、杜甫,被视为诗坛上的三座高峰,是“盛唐气象”的标志性人物。就王维而言,他面对现实的态度,有其消极的一面;但追求心灵上的相对自由,也反映了许多人渴求获得自身价值的心态。
  就诗歌创作发展的情况看,魏晋以来,诗坛上“老庄告退,山水方滋”。到盛唐时期,山水诗的创作更加成熟。而且,在天宝之乱尚未爆发的那一段时期,社会上政治经济的状况,确实还有光鲜的一面。王维虽然希冀摆脱尘俗,但仍保有一定的乐观情绪。因此,反映到作品中,他所追求的空静意境,绝不是枯寂颓唐,而是流注着生动鲜活的气息。《终南山》这首诗,在空静的意趣中,展现出宏大而灵动的韵味,这正好体现他创作的时代风格。也可以说,在盛唐时代,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诗作中,《终南山》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我们秘密的幻觉里,我们并不相信自己是正当的,我们觉得别人一定是弄错了,我们因为害怕被发现而颤抖。  —白兰达·卡诺纳(Belinda Cannone)  如需寻觅一种对这不安的描述与追索,我们将与这部《僭越的感觉·欲望之书》及其作者白兰达·卡诺纳相遇。或许出于一种“作者天性”与基于天职的生存自觉,卡诺纳惯于在日常生活中回身环顾;而每次向着具体生活的凝视或言捡拾,于她都可被视作朝向生存迷雾的追问与
期刊
一  《在酒楼上》是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二篇小说,写于一九二四年初。那一年鲁迅四十三岁,当时已是典型的中年了,而这篇小说整个也确实弥漫着一股中年人才有的彷徨、失落、苦闷、消沉。  但这并非一般所谓中年心态,它带着鲁迅的强烈个性,不止是彷徨、失落、苦闷、消沉,也有对这一切深深的不满,因此始终又透出挣扎和反抗的意味。  这种心态在中年人那里很常见,但也不限于中年,而具有某种人类的普遍性。或
期刊
袁:您这一辈学者大多有多线作战、游动作战的能力,您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跳到明清之际,再折回当代史,这三块研究领域看似不搭界,却又有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研究路径及材料取向。您是如何顺利完成研究领域的大跨度切换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赵 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赵:你所说的路径并非出于事先设计。三块看起来互不关联,事实却不尽然。每一次转场前,都为新园地的垦殖准备了条件。关于由中国现当代文学转
期刊
从《悲剧的诞生》开始,尼采就高度评价艺术,把艺术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他说,艺术是“人的真正形而上的活动”,而且,只有作为审美活动,人的生命才是值得一过的,“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世界的生存才是有充分理由的”(《悲剧的诞生》,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  在尼采之前和之后的几千年里,对于艺术,大概没有也不会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  然而,在时隔五年之后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上卷)(魏育青译,
期刊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1832-1898)于一八六五年出版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其实卡洛尔是笔名,他本名是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  这本书篇幅不大,英文原著不到二百页,创作背景据说也有点半游戏性质,但在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中,其名气不在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之下。另外,它虽然被定位为儿童文学,在中国
期刊
安娜堡(Ann Arbor)这个名字,好像雾罩中三角帆船队的侧影,渐渐在我的意识里靠岸。两百年来,它主要的建树便是为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充当补缀,让人一望便知其作为主校区的傲岸不俗;除此之外,由于这个小城并无打造奇观名胜的热望,它多少还处在寂寂无闻的境地。  二0一七年七月,我背着一沓访学文书在底特律机场落地,空气稀薄、干燥。夏日的松杉绿得谨小慎微,在随处可见
期刊
在宋代词人当中,因为写词而造成绝代厄运与荣耀,大概只有柳永了。  关于柳永的生平,只有一些零星的传记资料,连最后葬身何处都扑朔迷离。基本上靠一些碎片八卦的逸事逸话造成一个不幸天才的传奇而千古流传,印刻在今天的文学史上。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明柳词家喻户晓的盛况。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那是一个从“西夏”归来的官员说的,像是海外拿了奖似的。更像海外奇谈的是有关他的《望海潮》一词:
期刊
《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陈弱水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唐代文士,常常被赋予浪漫的色彩—江海山川、田园边塞、抒情咏史、怀古悼今,字里行间尽是诗酒风流。  抱歉,我们今天不谈唐诗,谈的是写诗的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台湾大学历史系的陈弱水教授,是余英时先生高足,三十多年来致力于唐代思想的研究。《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是其研究成果的集结,二○○九年出版,二○一六年增订。鉴于唐代“全
期刊
黄道周像,〔明〕曾鲸绘  清初学者邹漪《启祯野乘·黄学士传》,称赞黄道周“人文为前朝第一”,并非过誉之词。黄氏写了《易象正义》《洪范明义》《月令明义》《表记集传》《坊记集传》《缁衣集传》《儒行集传》《孝经集传》《榕檀问业》《三易洞玑》等,称其为著作等身毫不为过。  学问贯通古今,却并非不谙世事的书呆子。纪晓岚为《儒行集传》写提要,特别强调其经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意不主于解经,不过目击时事日
期刊
首先,大致了解一下《亨利六世》这部由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戏组成的“三联剧”(或曰“三部曲”)的写作时间。对此,莎学界大体有两种意见:第一,中、下篇编剧早于上篇;第二,上、中、下篇按时间顺序编剧。前者长久占据主流。但逐渐地,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后者了。理由十分简单有力,即在《亨利六世》中、下篇的“坏四开本”(bad quarto)里提到了对上篇的反响。除此外证,还有一个内证,即上篇的戏剧力在“三联剧”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