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分析及对策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鉴于当前“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相关研究的理论空白,本文瞄准这一选题梳理了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的表现及自我评测,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的成因,在理性思考、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消除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的相关方法,最终形成了几点关于该研究选题的见解。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抑郁心理 对策
  抑郁对个体的心理调适有阻碍作用[1],是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近10年的研究报告显示,正常人群患抑郁的比例在迅速增加[2]。联合国卫生组织相关研究预测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和残疾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3]。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青少年运动员不仅是竞技运动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更是我国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一目标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抓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也要高度重视预防和消除抑郁心理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当前形势,探讨如何避免青少年运动员产生抑郁心理迫在眉睫,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故笔者选定该主题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青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青少年运动员的抑郁状况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父母职业与文化程度、家庭和谐度、父母性格特征、是否经常同父母交流沟通等显著相关,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心理素质
  相关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欠佳的青少年运动员容易产生抑郁心理。一方面,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欠佳的原因在于其人生阅历较浅,认知思维能力较弱,看事情、想问题时不善于进行逻辑分析和辩证思维,容易掉入以偏概全、主观臆断、情绪推理、钻牛角尖、走死胡同的思维漩涡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其心理素质欠佳的原因在于自身性格缺陷、自我期望值过高、自我评价不准、训练环境不理想、大赛经验欠缺、比赛压力过大、赛前状态不好或技术不稳定、想赢怕输的患得患失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际关系
  如果青少年运动员在日常的生活、训练中没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便得不到周围人的关心、安慰、信任、理解、支持、认同、赞扬、尊重、喜欢、关爱时,从而陷入难过、不安、痛苦、伤悲、自卑、失落、无助等负性情绪之中,时常感到缺乏安全感、被信任感、组织归属感和被认同感,久而久之,其很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二、消除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的方法
  (一)努力健全自身人格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应当努力健全自身人格,用自信、乐观、阳光的心态来赶走抑郁心理。青少年运动员在遭遇生活、训练、比赛中的挫折时,要学会将这些挫折当作是有利于自身成长的“负性刺激”,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不因失败而放弃追求,能够注意调整脱离实际的目标,及时改变策略,懂得运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及时进行自我积极心理暗示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学会调整认知方式
  认知能力下降、认知取向不当和思维方式失常是导致抑郁心理产生的直接因素。当青少年运动员当遭遇生活中的坎坷、比赛场上的失利、训练中的不如意时,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以辨证的思维认知事物。
  (三)积极融洽人际关系
  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帮助青少年运动员走出抑郁心理这片泥沼至关重要。青年运动员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做到:一是正确认识批评。二是懂得换位思考。三是掌握相关技巧。同理,青少年运动员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关技巧对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十分必要。
  (四)多策并举科学应对
  对于患有抑郁心理的青少年运动员而言,只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地科学维护自己的身心,方可彻底赶走抑郁心理。一是自我心理疏导无果的情况下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二是教练主动发挥自身的作用。三是科学安排日常饮食。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调节、疏缓并消除青少年运动员的抑郁心理十分关键。
  三、结论
  (一)导致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内在因素,也有诸如家庭、社会、学校、训练环境等方面的外在因素。在消除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进行“对症下药”式的心理疏导,还要对其进行多法并举地心理疏导;不仅要重视对其进行精神层面的帮助,也要重视对其进行物质层面的帮助。对于抑郁心理特别严重的青少年运动员,应当及时送往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二)在消除青少年运动员抑郁心理的过程中,不能本着“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重在自己医”的思维,让青少年运动员独自单枪匹马地靠着“自我安慰”“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疏导的方式来应对抑郁心理对其带来的身心困扰,而是要联合家长、教练、心理咨询师、社会公益机构等多方的力量,多管齐下地帮助患有抑郁心理的青少年运动员。
  (三)对患有抑郁心理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促进身
  心健康发展原则、坚持完全自觉自愿、结合个体特点和持之以恒等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薇,李进.体育心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9.
  [2]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6.
  [3] 朱紫清,季建林,肖世富.抑郁障碍的诊疗关键[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4] 蔡焯基.抑郁症---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5.
  [5] 龚绍麟.抑郁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在网球运动中经常要做发球、接高空球、削球、跳跃、急速启动等技术动作,运动中膝关节承担着发力和减震的角色。在网球运动中,很容易导致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十字韧带损伤、髌骨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等膝关节损伤。本文分析网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类型和原因,探究了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网球运动 膝关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本文以高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调查大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能力及影响因素,以及对健康、体育及卫生保健知识的认识和对体育课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健康意识 自主参与  一、前言  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既属于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选择16名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名,分组观察肌肉牵拉对运动员训练后恢复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应用肌肉牵拉后,试验组闪光融合频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训练后即行肌肉牵拉练习后试验组的总体身体状况恢复(TQR)与睡前TQR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随着办公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工作人员长期伏案工作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延长,如果不注意利用工作间隙开展适量的体育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给办公室工作人员造成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特别是颈椎、腿脚关节和心血管等疾病,严重影响办公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利用工作间隙开展体育运动等有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于社会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机构,公共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当前,全球已经迎来了工业4.0大革命,这不仅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新的科技风暴,更会推动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由于散打运动自身的技术特点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接或间接地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甚至会危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所以探究运动员受伤的原因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散打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散打 训练 运动损伤  随着散打运动的蓬勃发展,运动员经过长期科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网球虽在中国作为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在体育课程中设置了网球课,并且取得了很好地效果,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有的城市还开设了网球培训班,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这项运动主要是网球运动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肢部位的拉伤与扭伤,了解日常教学及生活中容易导致下肢部位拉伤与扭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对保护自身及学生免受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预防下肢部位的拉伤与扭伤一定要从思想上提高自我保护的认识,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同时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科学地掌握运动损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高雅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舞蹈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比赛赛前部分运动员产生不良心理,在比赛中发挥不出应有技战术水平。本文运用运动训练学和心理学知识,对运动员产生赛前不良心理表现、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分析,为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具备良好的心理优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