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下,传统的摄影技术已经被数字技术所取代。高校摄影教学的改革,主要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摄影理念和摄影处理技术,为了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更应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高校摄影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關键词:数字化技术;摄影课程;教学改革
  从传统摄影技术向数字化摄影技术的转变是摄影界一次巨大的技术变革,它对于当前很多摄影师的拍摄方式、创作手段、分享模式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摄影技术由传统的摄影技术向数字化技术的转变,将摄影行业带入一个新的领域。作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尽快更新教学理念,针对数字化摄影技术的特点,对实践教学应更加重视,增加时代化的教学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摄影教学不断加强。
  一、数字化摄影技术对于摄影课程教学的影响
  1)数字化技术下,相机等摄影设备愈发智能化,学习摄影技术的门槛不断降低,学习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如在数码相机中,拍摄者可以在拍摄中直接观看电子显示屏来观看拍摄效果,或者通过观察直方图来对于当前曝光数值进行更精确的判断。
  同时,数码相机的许多智能化技术可以让摄影师在拍摄中更容易实现一些创作意图。数码相机中的灵活白平衡调节、相机内置滤镜、个性化相片风格设置、全景拍摄模式等技术都可以为我们的创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数字化摄影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教学效率,也能丰富学生的创作方式与领域,更好体现教学效果。
  但是,数字化摄影技术的便利性,也会让学生在摄影学习中产生急躁情绪,忽略摄影创作中对于拍摄内容与画面元素的深刻思考。
  2)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创作中后期制作的比重在加大,特别是在商业摄影领域,数字后期处理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在摄影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增加数字后期处理教学的教学内容。同时,图像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会让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轻前期拍摄重后期处理的心态,轻视摄影基本功的练习,滥用图像后期处理技术,这些都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纠正。
  3)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发展,还带来分享方式的改变。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中,相片的存储、上传都更加的便利、方式更加多元。一部分型号的数码相机还拥有wifi功能,能够拍摄的同时即时分享。摄影作品的发表与传播更为便捷,学生们在互联网中拥有更多展示的空间,数字化的便利性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使摄影创作者之间、创作者与观众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这些都是传统的实体展览无法实现的。但网络监管审核的漏洞也造成学生们上传分享的作品良莠不齐,有些作品会涉及道德、隐私等问题,同时也产生了作品盗用、抄袭、侵权等问题。这就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
  二、数字化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摄影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摄影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无法满足数字化技术时代的要求,专业水平与教学经验达不到标准,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随时代改变。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传统摄影技术的教学经验,忽略对数字化技术的教学,培养的学生脱离市场需求。
  2)院校对这门课程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对教学的安排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3)教学软硬件设备更新较慢,很多设备无法跟上社会主流,与社会脱节。
  三、数字化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认真规划摄影课程,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在数字化技术的时代,摄影教学向数字化的转变已经成为必然,教师应在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以符合当下时代的需求。一方面,可以保留部分传统摄影技术的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摄影基本功,更好了解摄影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数字化摄影技术教学内容,例如,对于数码相机的设置操作、创建色彩管理体系、图片后期处理软件的使用等。同时,弹性设计教学内容,给予任课教师更多修改的空间,以便更新授课内容,更好适应社会需求。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中,教师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平等的。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与学生平等对话,从传统的讲授、灌输的授课方式向引导、启发的方式转变,鼓励学生探索当前时期摄影领域中更前沿的技术与创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数字化技术时代,摄影的软硬件设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审美情趣也在时刻变化,学生不能仅仅依靠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创作,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与提高。所以,在摄影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才能让他们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数字化的环境下,摄影作品的发表与传播更为便捷,但同时也为摄影作品的抄袭、造价、乱用提供了便利。
  例如,有人盗用他人作品参加比赛、牟取私利、诋毁他人名誉等。这不仅对摄影技术没有积极地作用,同时还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责任有意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摄影师。
  高校摄影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数字化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应更注重摄影实践活动,修改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中,对教师的各方面的水平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摄影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应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成熟。为高等院校摄影专业建立崭新的教学体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高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文艺,2014.
  [2] 陈佳.信息时代高校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3] 石宏伟,马志红,宋雁超.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
  作者简介:
  黄善禄,男,广西钦州人,研究方向:摄影摄像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调查广州市增城區自行车绿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目前增城区高校自行车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利用地域特色的优势体育项目鼓励和帮助当地高校办好大学生自行车社团,推动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增城区;绿道;大学生;自行车社团  随着我国阳光体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体育工作者,我们不但要在有限的体育课上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能,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还要督促和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的英语学习现状,简要回顾了国内外ESP教学的研究发展现状,列举了部分成功实施ESP教学的案例,并重点剖析了国内ESP存在的问题:对ESP重视不够、教材使用混乱以及师资力量薄弱,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ESP;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就目前我国的英语现状而言,在高中时期经过长时间系统的训练,以及大量的习题复习,学生们能够较好的掌握语法规则,也拥有一定的词汇量。然而,步入大学之
1概念1.1佝偻病是仔猪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骨组织发育不良的一种非炎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是诱本发病的重要原因,病理特征是成骨细胞钙化作用,不是持久性软骨肥大及骨骺增大的
期刊
1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是师生相处最关键的环节,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和学生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因此,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语言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评价性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堂评价语言用得好,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反的,如果评价语言使用不当,有可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挫伤,会削弱学生
摘 要:《数字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资源建设中,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如视频、交互式动画、手机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并注重纸质教材和网络课件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形成相对完整的优质课程教育资源,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开放学习。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数字电子技术;高职院校  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
纤维素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纤维素酶逐渐被应用于奶牛生产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可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国内外
乳房炎是奶牛场较顽固的传染性疾病,致病菌种类较多,发病机理复杂,是困扰奶牛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占牛群总发病率40%以上。致病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棒壮杆菌
摘 要:“项目化”教学是近几年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各大高校都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新教学模式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作为教学基本依据,学生学习重要参考的教材自然也是这项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本文以《供应链管理》教材为例,详细探讨了项目化教材的设计全过程,供同仁们在项目化教材编制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项目化教材;任务书;编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