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于此同时,群众文化建设也收到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了群众文化建设行列中,并且形成了多种带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群众文化立足于先进文化发展前沿的同时,更加贴近群众,是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群中文化的特点的分析入手,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推进思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群众文化特点;群众文化建设;推进思路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
(1)生产力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相应提升。2010年我国人均GDP接近4500美元,世界排名94位。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经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与此相应的是,2005年至2009年间,一项关于世界各地人们幸福指数的调查——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在155个国家通过电话和入户等方式,获得的数据结果显示,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四个北欧国家分列前四位。中国则与肯尼亚、加纳一起并列排在第125位。GDP指數与人民幸福指数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向我们形象地解析了这种状态,当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生活温饱问题完全解决的时候,人民的文化需求将从物质文化转向精神文化。原因主要有:第一:在温饱没有解决的之前,生存是第一位的,人民对物质的需求是远远大于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当温饱不再是问题,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更高的文化追求就上升到重要位置。第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应用于生产,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人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相应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越发强烈。
(2)群众文化需求已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当前,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由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变为“求知、求乐、求美”的多元化需求。既有强调个体文化享受,又有要求彰显个体个性文化素养的;既有追求“下里巴人”的传统大众文化,又有崇尚“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的;既有积极参与,又有爱好广泛展示的人群,不一而足。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更加渴望的同时也有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精神文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与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意识显著增强,审美观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都促使物質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成为必然。
(3)群众文化主体日益多元化,丰富着群众文化队伍。“旭日阳刚”的走红,“凤凰传奇”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默默站起来的群体——农民工,这是一支群众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队伍。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的才艺选秀节目,你都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让人诧异的身影。随着物质文明提升,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文化不再是知识分子的专有。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校的大中院校学生、奔波在城市间的打工一族,出没在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弟兄,在现时都成为群众文化参与的积极参与者,推动着群众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4)精英文化对群众文化的渗透,提升了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种传媒手段让人们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和享受精英文化成果。与传统传媒的滞后相比,现今群众文化受精英文化的影响立竿见影,也日渐其深。从影视到音乐作品、文学书画,到群众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见到精英文化的影子,一方面这种渗透提升了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重视群众文化的民族文化意象的塑造,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平民性创新。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推进思路
在明晰了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和特点后,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
(1)强化辅导,优化服务,推进分散活动展。当前的群 众基本文化需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凸显以替代成为活动主题,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群众文化单位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现角色转变。首先要加强信息工作。要注重调研,及时总结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经验和研究成果,掌握活动发展动态,适时有效地对分散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分散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加强典型示范。发挥示范作用,实行合理的目标导向,带动分散活动上台阶、上水平。再次要加强培训。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向其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四要加强配套服务。依据自身条件,为其提供业务咨询,编写印发活动材料,提供所需的各种器材工具等等。
(2)依托阵地活动,替身示范辐射。阵地活动是群众文化生活管理部门的主阵地,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前大多数馆站的阵地活动陈旧单一、枯燥乏味,根本没有示范带头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群众文化单位要明晰自身职责,不是要求其追求内部扩张,尽可能接纳更多的活动者,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提高阵地活动的质量档次,增强馆、站办阵地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因此,应将熔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档次较高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社会扩散程度的项目纳入日程,并随着项目不断革新、设备不断更新带动活动形式的不断更新。使馆站办阵地活动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目标趋势导向性,发展进程先进性,流动形态超前性等特点。要逐步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最新科技、最新设施、最新内容、最新形式、最新节目、最新动态传送给群众,发挥其领袖力量。
(3)以集中活动为载体,提升活动水平。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履职,适时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对于新内容和新形式初创而尚未普及流行的前提下,率先举办推广性的集中活动,予以宣传并扩大影响。还要在逐步普及活动的基础上,组织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予以推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群众文化特点;群众文化建设;推进思路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
(1)生产力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相应提升。2010年我国人均GDP接近4500美元,世界排名94位。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经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与此相应的是,2005年至2009年间,一项关于世界各地人们幸福指数的调查——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在155个国家通过电话和入户等方式,获得的数据结果显示,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四个北欧国家分列前四位。中国则与肯尼亚、加纳一起并列排在第125位。GDP指數与人民幸福指数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向我们形象地解析了这种状态,当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生活温饱问题完全解决的时候,人民的文化需求将从物质文化转向精神文化。原因主要有:第一:在温饱没有解决的之前,生存是第一位的,人民对物质的需求是远远大于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当温饱不再是问题,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更高的文化追求就上升到重要位置。第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应用于生产,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人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相应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越发强烈。
(2)群众文化需求已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当前,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由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变为“求知、求乐、求美”的多元化需求。既有强调个体文化享受,又有要求彰显个体个性文化素养的;既有追求“下里巴人”的传统大众文化,又有崇尚“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的;既有积极参与,又有爱好广泛展示的人群,不一而足。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更加渴望的同时也有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精神文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与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意识显著增强,审美观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都促使物質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成为必然。
(3)群众文化主体日益多元化,丰富着群众文化队伍。“旭日阳刚”的走红,“凤凰传奇”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默默站起来的群体——农民工,这是一支群众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队伍。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的才艺选秀节目,你都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让人诧异的身影。随着物质文明提升,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文化不再是知识分子的专有。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校的大中院校学生、奔波在城市间的打工一族,出没在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弟兄,在现时都成为群众文化参与的积极参与者,推动着群众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4)精英文化对群众文化的渗透,提升了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种传媒手段让人们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和享受精英文化成果。与传统传媒的滞后相比,现今群众文化受精英文化的影响立竿见影,也日渐其深。从影视到音乐作品、文学书画,到群众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见到精英文化的影子,一方面这种渗透提升了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重视群众文化的民族文化意象的塑造,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平民性创新。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推进思路
在明晰了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和特点后,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
(1)强化辅导,优化服务,推进分散活动展。当前的群 众基本文化需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凸显以替代成为活动主题,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群众文化单位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现角色转变。首先要加强信息工作。要注重调研,及时总结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经验和研究成果,掌握活动发展动态,适时有效地对分散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分散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加强典型示范。发挥示范作用,实行合理的目标导向,带动分散活动上台阶、上水平。再次要加强培训。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向其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四要加强配套服务。依据自身条件,为其提供业务咨询,编写印发活动材料,提供所需的各种器材工具等等。
(2)依托阵地活动,替身示范辐射。阵地活动是群众文化生活管理部门的主阵地,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前大多数馆站的阵地活动陈旧单一、枯燥乏味,根本没有示范带头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群众文化单位要明晰自身职责,不是要求其追求内部扩张,尽可能接纳更多的活动者,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提高阵地活动的质量档次,增强馆、站办阵地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因此,应将熔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档次较高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社会扩散程度的项目纳入日程,并随着项目不断革新、设备不断更新带动活动形式的不断更新。使馆站办阵地活动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目标趋势导向性,发展进程先进性,流动形态超前性等特点。要逐步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最新科技、最新设施、最新内容、最新形式、最新节目、最新动态传送给群众,发挥其领袖力量。
(3)以集中活动为载体,提升活动水平。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履职,适时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对于新内容和新形式初创而尚未普及流行的前提下,率先举办推广性的集中活动,予以宣传并扩大影响。还要在逐步普及活动的基础上,组织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予以推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