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然保护区一直以来都是自然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良的代表,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事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现代城市污染的日益加剧,全球气候条件异常,自然环境也随之恶化,这对于病虫害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避免保护区内爆发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危害,相关部门必须深入考察保护区内现状,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生物种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工厂废气污染等等现象使得保护区内的环境也开始恶化,随之而来的森林病虫害的威胁,这要求保护区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防患于未然,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和生物群落分布,制定防治预案,以此来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现状分析
自然保护区一直以来被视为自然生态最好的区域,相比于其他的森林野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都较为完善,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大型的污染灾害。但是,自然保护区仍然会面临森林病虫害的威胁,污染严重或有外来物种侵入时,也会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例如在1994年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中,研究人员就查出来980余种的有害虫类,还有近几年,甘肃省寿鹿山自然保护区就出现了大面积的幼虫侵蚀云杉新梢现象。自然保护区要谋求长久发展必须要对所潜伏的病虫害威胁进行有效防治,不能认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优良,不会发生森林病虫害,事实证明,很多保护区管理不善,很可能会爆发大面积的严重病虫害,直接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我国现阶段的自然保护区工作主要还停留在防火防灾防侵入的层面,没有意识到森林病虫害已经成为了保护区的最大敌人,全社会各阶层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意识不足,工作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经费严重短缺,没有树立其正确的防治思想,相关对策也不够全面综合,这些都是当前病虫害防治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
二、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自然保护区中人类的直接干扰行为较少,主要是间接的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导致自然保护群内的环境改变,某一物种得到泛滥。例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并能降低生态生长率和植物能量固定率,进而削减了生物种群的数量,树木养分减少,导致大面积森林植被的死亡,为森林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近几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与之而来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暖,温度升高、降水增加使得树木得以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是细菌虫害不断繁殖,逐渐快于树木的生长,并开始从自然植被中吸取营养物质,害虫种群的壮大也使得这一群体发生变异,使得常规解决办法失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保护区周边的土地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给许多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机会,对于林业、农业、自然生态都造成了严重危害。
三、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思想和治理原则
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区域,需要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的防治思想,把可持续性治理放在首位,不能追求快速和简便,对病虫害盲目消除,这不仅会对于健康生物造成危害,也会使整个森林对于病虫害的侵蚀缺乏自身的抵抗能力,而是要以保护区自身调节为主,工作人员应用合理手段进行辅助,这样才能锻炼森林植被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在人为治理过程中,应秉持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并同时保证生态效益的优先以及自然属性的完整,并根据保护区的不同区域如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不同特點和生物构成来开展和实施不同的防治办法。只有树立这样的防治思想和治理原则,针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才能够维持长久,同时不至于使森林生态系统过于脆弱,过分依赖人类的帮助,真正改善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四、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和实施意见
首先,对于保护区的虫害防治要从领导阶层做起,各级主管部门领导要提高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于该项目的领导,严格监督和管理员工的防治工作,将防治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立足于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用全局观念来长远看待病虫害治理,实行部门领导责任制,对于完成度高的工作要进行嘉奖,对于工作中的疏忽予以严格的批评和责任追究,结合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要求员工高质量、依法地对于自然保护区进行专业的病虫害防治。
其次,要完善和丰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护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工作仪器,科学地对于生态系统进行观测和防治,提高保护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水平。并且要针对周边民众的不合法行为,诸如滥砍滥伐、采石挖掘、水土污染等进行依法严惩,尽量较少人为干扰,使得保护区内物种正常生活,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伤害。还应该积极推广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对于某种病虫害的防治要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成功案例,并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实地指导和治理,应用新型的生物技术,提高森林防治病虫害的科技含量,使得治理工作更加高效和专业。还应注重的关键一环是对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生态意识普及,尤其是居住在保护区附近的农民,要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定期的知识讲解和保护引导。鼓励周边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的使用,让他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植被和生物群落不被人为的破坏和伤害。
五、结语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当前的工作重心,深入了解每个保护区每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是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保证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是关乎子孙后代的民族大计,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减少环境污染,避免生境破坏,真正用行动来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球村。
参考文献:
[1]孙守意,顾志宏,李先强,裴冬梅,赵海燕.浅谈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J].吉林林业科技,2013,42(1):53-57.
[2]曹军虎.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探讨[J].现代园艺,2015,10:64.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生物种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工厂废气污染等等现象使得保护区内的环境也开始恶化,随之而来的森林病虫害的威胁,这要求保护区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防患于未然,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和生物群落分布,制定防治预案,以此来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现状分析
自然保护区一直以来被视为自然生态最好的区域,相比于其他的森林野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都较为完善,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大型的污染灾害。但是,自然保护区仍然会面临森林病虫害的威胁,污染严重或有外来物种侵入时,也会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例如在1994年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中,研究人员就查出来980余种的有害虫类,还有近几年,甘肃省寿鹿山自然保护区就出现了大面积的幼虫侵蚀云杉新梢现象。自然保护区要谋求长久发展必须要对所潜伏的病虫害威胁进行有效防治,不能认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优良,不会发生森林病虫害,事实证明,很多保护区管理不善,很可能会爆发大面积的严重病虫害,直接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我国现阶段的自然保护区工作主要还停留在防火防灾防侵入的层面,没有意识到森林病虫害已经成为了保护区的最大敌人,全社会各阶层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意识不足,工作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经费严重短缺,没有树立其正确的防治思想,相关对策也不够全面综合,这些都是当前病虫害防治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
二、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自然保护区中人类的直接干扰行为较少,主要是间接的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导致自然保护群内的环境改变,某一物种得到泛滥。例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并能降低生态生长率和植物能量固定率,进而削减了生物种群的数量,树木养分减少,导致大面积森林植被的死亡,为森林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近几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与之而来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暖,温度升高、降水增加使得树木得以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是细菌虫害不断繁殖,逐渐快于树木的生长,并开始从自然植被中吸取营养物质,害虫种群的壮大也使得这一群体发生变异,使得常规解决办法失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保护区周边的土地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给许多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机会,对于林业、农业、自然生态都造成了严重危害。
三、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思想和治理原则
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区域,需要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的防治思想,把可持续性治理放在首位,不能追求快速和简便,对病虫害盲目消除,这不仅会对于健康生物造成危害,也会使整个森林对于病虫害的侵蚀缺乏自身的抵抗能力,而是要以保护区自身调节为主,工作人员应用合理手段进行辅助,这样才能锻炼森林植被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在人为治理过程中,应秉持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并同时保证生态效益的优先以及自然属性的完整,并根据保护区的不同区域如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不同特點和生物构成来开展和实施不同的防治办法。只有树立这样的防治思想和治理原则,针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才能够维持长久,同时不至于使森林生态系统过于脆弱,过分依赖人类的帮助,真正改善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四、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和实施意见
首先,对于保护区的虫害防治要从领导阶层做起,各级主管部门领导要提高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于该项目的领导,严格监督和管理员工的防治工作,将防治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立足于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用全局观念来长远看待病虫害治理,实行部门领导责任制,对于完成度高的工作要进行嘉奖,对于工作中的疏忽予以严格的批评和责任追究,结合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要求员工高质量、依法地对于自然保护区进行专业的病虫害防治。
其次,要完善和丰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护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工作仪器,科学地对于生态系统进行观测和防治,提高保护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水平。并且要针对周边民众的不合法行为,诸如滥砍滥伐、采石挖掘、水土污染等进行依法严惩,尽量较少人为干扰,使得保护区内物种正常生活,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伤害。还应该积极推广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对于某种病虫害的防治要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成功案例,并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实地指导和治理,应用新型的生物技术,提高森林防治病虫害的科技含量,使得治理工作更加高效和专业。还应注重的关键一环是对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生态意识普及,尤其是居住在保护区附近的农民,要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定期的知识讲解和保护引导。鼓励周边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的使用,让他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植被和生物群落不被人为的破坏和伤害。
五、结语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当前的工作重心,深入了解每个保护区每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是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保证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是关乎子孙后代的民族大计,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减少环境污染,避免生境破坏,真正用行动来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球村。
参考文献:
[1]孙守意,顾志宏,李先强,裴冬梅,赵海燕.浅谈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J].吉林林业科技,2013,42(1):53-57.
[2]曹军虎.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探讨[J].现代园艺,2015,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