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牵引方式应用于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牵引方式在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疗效差异性并与手法治疗相比较.方法:2019年6月-2020年2月,选取60例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A组:传统牵引组(n=20)、B组:脊柱减压组(n=20)及C组:手法治疗组(n=20).3组均予以相同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传统牵引组(A组)采用常规间歇电动牵引床;脊柱减压组(B组)采用Accu-SPINA的脊柱减压设备(IDD);手法治疗组(C组)采用包括腰腹部及骨盆周围肌肉放松、腰椎关节松动及坐骨神经牵拉松动等手法.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分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主动直腿抬高角度、腰椎屈伸总AROM及侧屈总AROM进行评价,并于治疗结束后6周随访.结果:治疗2周、4周时,3组ODI评分、VAS评分、腰椎屈伸总AROM、侧屈总AROM,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B组、C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均较A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患侧主动直腿抬高角度,B组、C组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C组较B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结束后6周随访,3组ODI评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有明显增加(P<0.05),但相较治疗前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牵引治疗对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拥有多项精准调节功能的脊柱减压系统疗效与手法治疗相近,可作为手法治疗的替代方式,在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方面拥有优于传统牵引治疗的长期稳定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从分析当代广东发达地区的园林发展入手,阐明当代园林建筑也随之发生了巨变,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文章还将园林建筑的种种变化分门别类地一一加以说明和分析。从大量的现象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时间于2017年7月-2018年10月期间,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行传统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不同的策略对脊柱创伤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并着重关注微创手术的治疗结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
住区开放空间作为居民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物质载体,是住区开放空间中最生动、最活跃的部分,肩负着丰富城市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使命。与我国温带热带地区相比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诊断为肋骨骨折患者60例,对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频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植入内固定方法对于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1年内于沈阳市骨科医院进行治疗的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病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大粗隆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2月-2018年8月纳入本院接收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n=8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
目的:主要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法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3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