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州蛟龙转鼓是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参加的一种鼓乐为一体的独特民间集体鼓舞,这种民间鼓舞一直以来被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所承认与青睐,因此近百年来乾州蛟龙转鼓一直保持着它原有的风貌。将这种鼓舞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就形成了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一条特有的风景线。
一、乾州蛟龙转鼓的特点
乾州蛟龙转起源于明朝,其锣鼓声韵汹涌澎湃,表演场面相当宏大,击鼓与跳舞相互交错,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乾州蛟龙转鼓的鲜明特色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铙转”跳的动作又分为异地跳和原地跳;转的动作又分为自转和公转。鼓点仿佛骤雨急落,铙钹好像飞雪漫舞,节奏复杂明快,跳跃的舞姿优美动人。
二、乾州蛟龙转鼓的社会功能1.教育功能。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乾州蛟龙转鼓,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得真实写照,表现了乾州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乾州蛟龙转鼓本身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这种表演也是对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精神的一种教育方式。中国传统所要求的各种美德也贯穿在乾州蛟龙转鼓活动的全过程,这对提高人们思想品质、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有着很大推动作用。
2.表演功能。乾州蛟龙转鼓在表演中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表演场面气势磅礴,秦鼓风韵剽悍,既可以聆听到震憾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乾州蛟龙转鼓共分三个乐章:首先长号引鸣,似虎吟虎啸,随之锣鼓、铙钹击奏,犹如蛟龙从水中腾空欲跃,称之为“蛟龙出海”。接着击鼓者以舞蹈动作敲着随之腾跃旋转,犹如“蛟龙翻腾”,继而乐舞在铿铿锵锵的快节奏中随着马号的长啸结束,故称为“蛟龙摆尾”。[1]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一种享受,更是在情感上的一种陶醉,因此乾州蛟龙转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表演性。
3.健身娱乐功能。乾州蛟龙转鼓在不同的的节奏中完成不同的表演队形和动作,使人们在训练和表演的运动过程中, 一定程度上也承受着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是以“鼓舞”的形式来表现舞蹈艺术,抒发情感。长期参与蛟龙转鼓的训练和表演,对身体的素质和身体机能等方面都有一定改善和提高,能够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它可使人们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尽情的去抒发自我情感,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乾州蛟龙转鼓具有很好的健身与娛乐功能
三、乾州蛟龙转鼓的价值
1.文化价值。蛟龙转鼓作为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不管是它的服饰、舞姿以及乐器本身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目前它是陕西乃至全国保留较为完整的一种原生态形式的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它对研究我国传统舞蹈的历史变迁、构成和发展,以及民俗学、社会学和地域文化构成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鼓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旅游经济价值。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传统民族舞蹈是最具有吸引力和价值的旅游资源之一。乾州蛟龙转鼓不仅能够满足游客追求新颖奇特事物的心理要求,而且它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 ,因此在提升其旅游的效果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创出更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热点。近几年来,陕西省依靠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2] 因此乾州蛟龙转鼓在带动陕西地域性旅游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3.娱乐健身价值。乾州蛟龙转鼓的娱乐健身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参与者是通过各种舞姿和各种队形的变化增强自我肯定,通过身体能量的释放而获得了身体和精神的充分满足,强化了身体机能。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人的协作配合而充分体会到群体的价值和协作的重要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乾州蛟龙转鼓通过这种身体活动的方式,使人们不仅达到了娱乐和健康的目的,而且促进了人们相互交流、融入集体愿望的实现,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乾州蛟龙转鼓的文化底蕴相当浓厚,它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独特社会功能与价值的宝贵资源。在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今,应对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规划,形成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打造 “文明的”“健康的”“大众的”传统民间舞蹈,促进乾州蛟龙转鼓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发挥乾州蛟龙转鼓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乾州蛟龙转鼓的特点
乾州蛟龙转起源于明朝,其锣鼓声韵汹涌澎湃,表演场面相当宏大,击鼓与跳舞相互交错,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乾州蛟龙转鼓的鲜明特色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铙转”跳的动作又分为异地跳和原地跳;转的动作又分为自转和公转。鼓点仿佛骤雨急落,铙钹好像飞雪漫舞,节奏复杂明快,跳跃的舞姿优美动人。
二、乾州蛟龙转鼓的社会功能1.教育功能。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乾州蛟龙转鼓,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得真实写照,表现了乾州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乾州蛟龙转鼓本身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这种表演也是对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精神的一种教育方式。中国传统所要求的各种美德也贯穿在乾州蛟龙转鼓活动的全过程,这对提高人们思想品质、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有着很大推动作用。
2.表演功能。乾州蛟龙转鼓在表演中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表演场面气势磅礴,秦鼓风韵剽悍,既可以聆听到震憾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乾州蛟龙转鼓共分三个乐章:首先长号引鸣,似虎吟虎啸,随之锣鼓、铙钹击奏,犹如蛟龙从水中腾空欲跃,称之为“蛟龙出海”。接着击鼓者以舞蹈动作敲着随之腾跃旋转,犹如“蛟龙翻腾”,继而乐舞在铿铿锵锵的快节奏中随着马号的长啸结束,故称为“蛟龙摆尾”。[1]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一种享受,更是在情感上的一种陶醉,因此乾州蛟龙转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表演性。
3.健身娱乐功能。乾州蛟龙转鼓在不同的的节奏中完成不同的表演队形和动作,使人们在训练和表演的运动过程中, 一定程度上也承受着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是以“鼓舞”的形式来表现舞蹈艺术,抒发情感。长期参与蛟龙转鼓的训练和表演,对身体的素质和身体机能等方面都有一定改善和提高,能够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它可使人们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尽情的去抒发自我情感,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乾州蛟龙转鼓具有很好的健身与娛乐功能
三、乾州蛟龙转鼓的价值
1.文化价值。蛟龙转鼓作为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不管是它的服饰、舞姿以及乐器本身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目前它是陕西乃至全国保留较为完整的一种原生态形式的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它对研究我国传统舞蹈的历史变迁、构成和发展,以及民俗学、社会学和地域文化构成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鼓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旅游经济价值。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传统民族舞蹈是最具有吸引力和价值的旅游资源之一。乾州蛟龙转鼓不仅能够满足游客追求新颖奇特事物的心理要求,而且它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 ,因此在提升其旅游的效果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创出更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热点。近几年来,陕西省依靠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2] 因此乾州蛟龙转鼓在带动陕西地域性旅游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3.娱乐健身价值。乾州蛟龙转鼓的娱乐健身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参与者是通过各种舞姿和各种队形的变化增强自我肯定,通过身体能量的释放而获得了身体和精神的充分满足,强化了身体机能。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人的协作配合而充分体会到群体的价值和协作的重要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乾州蛟龙转鼓通过这种身体活动的方式,使人们不仅达到了娱乐和健康的目的,而且促进了人们相互交流、融入集体愿望的实现,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乾州蛟龙转鼓的文化底蕴相当浓厚,它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独特社会功能与价值的宝贵资源。在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今,应对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规划,形成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打造 “文明的”“健康的”“大众的”传统民间舞蹈,促进乾州蛟龙转鼓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发挥乾州蛟龙转鼓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