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点一落 风生水起
“咚……咚咚……咚咚咚……”天一亮,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邓塘村的村民们就忙活开了,三米或一米高的大鼓整齐地排列在民族团结广场上,以铿锵有力的鼓点拉开了灵山“壮族三月三·鼓韵乐壮乡”宣传月活动的帷幕,也开启了“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的大幕。
只见村民们摆開鼓阵,站在凳上举起鼓槌,声声有力,鼓舞人心。烟墩大鼓有自己的独特打法,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起鼓、滚鼓、压鼓和收鼓四种演奏手法依次运用,鼓声声达数里,所及之处声震瓦掉,塘鱼惊跃,站在广场外围一听,还以为误入了古时硝烟四起的战场。大鼓一般为四个拍子,也同锣、钹共同使用,加之当地八音(一种乐器)一起为灵山山歌演唱伴奏,节奏更为明快,轻松活泼。
烟墩镇有“灵山大鼓之乡”的称号,烟墩大鼓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镇内的260多个村庄均有分布。目前,全镇共留存有100多面大鼓,最大的鼓高3米,最小的鼓也有1米多高。这些大鼓制作技艺颇为独特,由樟木或楠木、牛皮、篾条、竹钉、木钉、木块等原材料手工制作而成,整体没有一颗铁钉。大鼓共分为鼓面、鼓身(鼓桶)、鼓脚(鼓垫)、鼓架四个部分,上宽下窄,呈蕉蕾状,又如明代后期陶器高肩埕。工艺精巧,形状独特,用法罕见,以致其鼓韵铿锵别致,声声如雷鸣,堪称“华夏一绝”。
烟墩大鼓起源于隋末唐初,曾受古代岭南灵山型铜鼓遗风的影响。明末年间,因当地人在灵山境内的高处建烽火墩台,用狼烟和鼓声联系各路村民,防止外敌入侵或猛兽袭击而得名。沿袭至今,烟墩大鼓已经成为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乐器,每逢重大节庆,村里的男女老少便会合力搬出大鼓,在广场或村口击鼓欢庆,以示祈福、娱乐、助兴。
琴声一响 百鸟和鸣
用葫芦做琴鼓,梧桐做板面,尼龙做弦线,琴头雕刻着龙头或凤头,光看形状似乎有点奇怪,但旋律一响便能够让人抛弃先前的顾虑,全身心地享受这独特的壮民族艺术。这便是天琴。
在南疆边境龙州,丽江穿城而过,波光潋滟,民舍依依,天琴古朴的旋律和琴手清亮的歌声始终萦绕在龙州的土地之上,不仅是龙州游子忘不掉的乡音,也是壮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天琴,俗称“鼎叮”,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龙州演奏已逾千年。音色圆润明亮,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是典型的弹拨弦鸣乐器。天琴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形制独特,为龙州地区及左江流域所特有,属巫文化的范畴。相传原为天婆(巫婆)为人消灾治病时所用,后来演变为群众性的弹唱工具,对壮民族音乐史、曲艺史、社会文化史等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
在龙州,每逢重大民族节庆,必有天琴弹唱,三月三自然也不例外。姑娘们身着统一的民族服装,或坐或站,妙手轻轻弹拨琴弦,微启珠唇,随意地晃起挂在脚上的铃铛,天籁般的音律便脱口而出,随琴而起。铃琴合鸣,人琴化一的弹唱,往往让人们屏住呼吸,生怕一丝的声响打断这天籁。
“从小长在壮山坡,外婆教我唱山歌,清早唱得云雾散,夜晚唱得星星落,唱得画眉跟着走,飞到门前来做窝;壮人生来爱唱歌,山歌唱来天琴合,琴声引得百鸟唱,山歌飞过九重坡……”舞未起,天琴声一响,三月三歌圩的大幕徐徐拉开。
天琴是骆越文化的主要曲艺形式之一,对骆越文化具有独特的传承价值。2003年,龙州县成立了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在第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上首次亮相,从此这独具韵味的壮民族艺术便走出龙州,走向世界。2007年,龙州县获得了“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的称号,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天琴的旋律必定会在龙州的土地上响起,悠扬婉转、余音回响。
芦笙悠悠 心已舞之
芦笙是中国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其前身为竽。芦笙的历史渊源流长,在《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
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断言道:“(笙之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这就断定了芦笙起源于古代苗族先民,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形成了特有的芦笙文化体系,并在苗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逢年过节都会吹奏芦笙,每年11月还会举办芦笙斗马节,各村寨的芦笙队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笙队竞赛。里圈人吹奏低音,芦笙体长而大,演奏者身体不扭动;外圈的人吹奏高音,芦笙体短而小,身体大幅度地摆动。大伙使尽浑身解数,谁都不肯相让,尽管刚刚结束一轮,但只怕其他人声音盖过自己的队伍,因此领头人又连忙吹起引导声,整个场面气势非凡。
芦笙响,脚板痒。坡会上的踩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伴随着悠扬的芦笙,苗家姑娘们多姿的舞蹈也颇为引人注目:几十名青年妇女身着盛装,围圈而舞,气氛欢快,场面热烈。粗犷热烈、节奏紧凑的铜鼓舞,娓娓移动、亦步亦趋的锦鸡舞,都令人赏心悦目。
在融水苗家,家无马不雅,节庆不斗马不成节。过去,苗家人常用斗马来裁决爱情,斗马中的英雄最容易赢得姑娘的芳心。现在斗马多是两匹马在争夺“爱情”,骑手用雌马挑逗雄马,当雄马心动时,另一匹雄马出来抢,两匹雄马为了得到雌马的青睐,彼此展开激烈争斗,踢、踩、踏、摔……两马拼命撕咬,越战越勇。场外观众的呐喊声也随着比赛的激烈程度而不断热烈,节庆气氛十分浓烈。
竹竿舞起 手舞足蹈
在广西,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有竹竿舞,说到竹竿舞,武鸣就不得不提。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武鸣县每年都会举办“三月三”歌圩,开展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而近年来开始出现的千人齐跳竹竿舞则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千名壮家青年男女以跳竹杆舞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十分壮观。
竹竿舞过去是壮族青年男女增进情谊的娱乐性活动,随着时间流转,竹竿舞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可以与客共舞的舞蹈,一般是由几十个演员敲击竹竿,在演员的领舞下让客人共同参与,趣味性极强。 竹竿舞看起来简单,但要想跳好竹竿舞却很难。手持竹竿者的姿势有坐、蹲、站三种,敲击竹竿的人必须富有节奏,舞者则必须要在富有节奏的“开、合、开、合、开开合”的竹竿声中敏捷地进退跳跃,且要潇洒自如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以示激励,场面十分豪迈洒脱。相反,若是跳舞者不够熟练或是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持竿者便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一倒,并群起而嘲笑之,气氛热烈,感染性极强。
在武鸣,演员们还常常手拿蜂鼓、枫叶、簸箕等道具,表达欢乐、祈求丰收等美好寓意。过去,小小的竹竿起到了为青年男女架设“鹊桥”的作用,如今已然成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期待的象征,壮家的美好生活就隐含在小小的竹竿之中,热烈地憧憬,踏实又美好。
龙狮来贺 欢声以答
每到节庆,以舞龙舞狮的方式祈求平安和丰收是中国各地的一种习俗,在堪称“壮族新年”的三月三期间自然也不例外。舞龙舞狮作为传统民俗活动,近年来在广西各地已经由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中国民间传统文体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让更多年轻人对这项民俗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舞狮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以来,历代相传,鼎盛不衰,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随着华人的迁移,舞狮亦移居海外,目前舞狮运动在欧美、东盟的许多国家广泛盛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每年都有固定的舞龙舞狮比赛。
在来宾,每年三月三都有十几支队伍相聚在一起,进行狮王争霸比赛。由两人合扮的狮子通身被狮皮覆盖,犹如一只预备狩猎的雄狮。表演时,身披狮身的两人轮番做抖动、搔痒、跌扑、跳跃、踩球、过板、登高等动作,并配以锣鼓声。演员们时而扑腾跳跃,时而静立在原地扑闪双眼,刚刚还威猛慑人的雄狮瞬间变成了一只活泼乖顺的萌狮子,惟妙惟肖,逗人喜爱。
龙作为中国华夏文明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被认为是能够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舞龙也就日渐成为了逢年过节必须举行的一项仪式。在崇左市大新县,壮族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80%左右,三月三期间,舞龙寄托着大新人民祭祀天神,祈求風调雨顺的朴实愿望。人们在德天瀑布之下,高举龙头,依次做出龙出洞、拜四方、下钻洞、上翻身、龙映水等动作,慢舞时雍容大度、优美抒情;快舞时激越奔放,别具一格,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咚……咚咚……咚咚咚……”天一亮,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邓塘村的村民们就忙活开了,三米或一米高的大鼓整齐地排列在民族团结广场上,以铿锵有力的鼓点拉开了灵山“壮族三月三·鼓韵乐壮乡”宣传月活动的帷幕,也开启了“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的大幕。
只见村民们摆開鼓阵,站在凳上举起鼓槌,声声有力,鼓舞人心。烟墩大鼓有自己的独特打法,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起鼓、滚鼓、压鼓和收鼓四种演奏手法依次运用,鼓声声达数里,所及之处声震瓦掉,塘鱼惊跃,站在广场外围一听,还以为误入了古时硝烟四起的战场。大鼓一般为四个拍子,也同锣、钹共同使用,加之当地八音(一种乐器)一起为灵山山歌演唱伴奏,节奏更为明快,轻松活泼。
烟墩镇有“灵山大鼓之乡”的称号,烟墩大鼓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镇内的260多个村庄均有分布。目前,全镇共留存有100多面大鼓,最大的鼓高3米,最小的鼓也有1米多高。这些大鼓制作技艺颇为独特,由樟木或楠木、牛皮、篾条、竹钉、木钉、木块等原材料手工制作而成,整体没有一颗铁钉。大鼓共分为鼓面、鼓身(鼓桶)、鼓脚(鼓垫)、鼓架四个部分,上宽下窄,呈蕉蕾状,又如明代后期陶器高肩埕。工艺精巧,形状独特,用法罕见,以致其鼓韵铿锵别致,声声如雷鸣,堪称“华夏一绝”。
烟墩大鼓起源于隋末唐初,曾受古代岭南灵山型铜鼓遗风的影响。明末年间,因当地人在灵山境内的高处建烽火墩台,用狼烟和鼓声联系各路村民,防止外敌入侵或猛兽袭击而得名。沿袭至今,烟墩大鼓已经成为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乐器,每逢重大节庆,村里的男女老少便会合力搬出大鼓,在广场或村口击鼓欢庆,以示祈福、娱乐、助兴。
琴声一响 百鸟和鸣
用葫芦做琴鼓,梧桐做板面,尼龙做弦线,琴头雕刻着龙头或凤头,光看形状似乎有点奇怪,但旋律一响便能够让人抛弃先前的顾虑,全身心地享受这独特的壮民族艺术。这便是天琴。
在南疆边境龙州,丽江穿城而过,波光潋滟,民舍依依,天琴古朴的旋律和琴手清亮的歌声始终萦绕在龙州的土地之上,不仅是龙州游子忘不掉的乡音,也是壮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天琴,俗称“鼎叮”,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龙州演奏已逾千年。音色圆润明亮,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是典型的弹拨弦鸣乐器。天琴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形制独特,为龙州地区及左江流域所特有,属巫文化的范畴。相传原为天婆(巫婆)为人消灾治病时所用,后来演变为群众性的弹唱工具,对壮民族音乐史、曲艺史、社会文化史等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
在龙州,每逢重大民族节庆,必有天琴弹唱,三月三自然也不例外。姑娘们身着统一的民族服装,或坐或站,妙手轻轻弹拨琴弦,微启珠唇,随意地晃起挂在脚上的铃铛,天籁般的音律便脱口而出,随琴而起。铃琴合鸣,人琴化一的弹唱,往往让人们屏住呼吸,生怕一丝的声响打断这天籁。
“从小长在壮山坡,外婆教我唱山歌,清早唱得云雾散,夜晚唱得星星落,唱得画眉跟着走,飞到门前来做窝;壮人生来爱唱歌,山歌唱来天琴合,琴声引得百鸟唱,山歌飞过九重坡……”舞未起,天琴声一响,三月三歌圩的大幕徐徐拉开。
天琴是骆越文化的主要曲艺形式之一,对骆越文化具有独特的传承价值。2003年,龙州县成立了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在第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上首次亮相,从此这独具韵味的壮民族艺术便走出龙州,走向世界。2007年,龙州县获得了“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的称号,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天琴的旋律必定会在龙州的土地上响起,悠扬婉转、余音回响。
芦笙悠悠 心已舞之
芦笙是中国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其前身为竽。芦笙的历史渊源流长,在《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
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断言道:“(笙之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这就断定了芦笙起源于古代苗族先民,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形成了特有的芦笙文化体系,并在苗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逢年过节都会吹奏芦笙,每年11月还会举办芦笙斗马节,各村寨的芦笙队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笙队竞赛。里圈人吹奏低音,芦笙体长而大,演奏者身体不扭动;外圈的人吹奏高音,芦笙体短而小,身体大幅度地摆动。大伙使尽浑身解数,谁都不肯相让,尽管刚刚结束一轮,但只怕其他人声音盖过自己的队伍,因此领头人又连忙吹起引导声,整个场面气势非凡。
芦笙响,脚板痒。坡会上的踩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伴随着悠扬的芦笙,苗家姑娘们多姿的舞蹈也颇为引人注目:几十名青年妇女身着盛装,围圈而舞,气氛欢快,场面热烈。粗犷热烈、节奏紧凑的铜鼓舞,娓娓移动、亦步亦趋的锦鸡舞,都令人赏心悦目。
在融水苗家,家无马不雅,节庆不斗马不成节。过去,苗家人常用斗马来裁决爱情,斗马中的英雄最容易赢得姑娘的芳心。现在斗马多是两匹马在争夺“爱情”,骑手用雌马挑逗雄马,当雄马心动时,另一匹雄马出来抢,两匹雄马为了得到雌马的青睐,彼此展开激烈争斗,踢、踩、踏、摔……两马拼命撕咬,越战越勇。场外观众的呐喊声也随着比赛的激烈程度而不断热烈,节庆气氛十分浓烈。
竹竿舞起 手舞足蹈
在广西,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有竹竿舞,说到竹竿舞,武鸣就不得不提。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武鸣县每年都会举办“三月三”歌圩,开展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而近年来开始出现的千人齐跳竹竿舞则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千名壮家青年男女以跳竹杆舞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十分壮观。
竹竿舞过去是壮族青年男女增进情谊的娱乐性活动,随着时间流转,竹竿舞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可以与客共舞的舞蹈,一般是由几十个演员敲击竹竿,在演员的领舞下让客人共同参与,趣味性极强。 竹竿舞看起来简单,但要想跳好竹竿舞却很难。手持竹竿者的姿势有坐、蹲、站三种,敲击竹竿的人必须富有节奏,舞者则必须要在富有节奏的“开、合、开、合、开开合”的竹竿声中敏捷地进退跳跃,且要潇洒自如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以示激励,场面十分豪迈洒脱。相反,若是跳舞者不够熟练或是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持竿者便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一倒,并群起而嘲笑之,气氛热烈,感染性极强。
在武鸣,演员们还常常手拿蜂鼓、枫叶、簸箕等道具,表达欢乐、祈求丰收等美好寓意。过去,小小的竹竿起到了为青年男女架设“鹊桥”的作用,如今已然成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期待的象征,壮家的美好生活就隐含在小小的竹竿之中,热烈地憧憬,踏实又美好。
龙狮来贺 欢声以答
每到节庆,以舞龙舞狮的方式祈求平安和丰收是中国各地的一种习俗,在堪称“壮族新年”的三月三期间自然也不例外。舞龙舞狮作为传统民俗活动,近年来在广西各地已经由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中国民间传统文体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让更多年轻人对这项民俗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舞狮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以来,历代相传,鼎盛不衰,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随着华人的迁移,舞狮亦移居海外,目前舞狮运动在欧美、东盟的许多国家广泛盛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每年都有固定的舞龙舞狮比赛。
在来宾,每年三月三都有十几支队伍相聚在一起,进行狮王争霸比赛。由两人合扮的狮子通身被狮皮覆盖,犹如一只预备狩猎的雄狮。表演时,身披狮身的两人轮番做抖动、搔痒、跌扑、跳跃、踩球、过板、登高等动作,并配以锣鼓声。演员们时而扑腾跳跃,时而静立在原地扑闪双眼,刚刚还威猛慑人的雄狮瞬间变成了一只活泼乖顺的萌狮子,惟妙惟肖,逗人喜爱。
龙作为中国华夏文明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被认为是能够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舞龙也就日渐成为了逢年过节必须举行的一项仪式。在崇左市大新县,壮族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80%左右,三月三期间,舞龙寄托着大新人民祭祀天神,祈求風调雨顺的朴实愿望。人们在德天瀑布之下,高举龙头,依次做出龙出洞、拜四方、下钻洞、上翻身、龙映水等动作,慢舞时雍容大度、优美抒情;快舞时激越奔放,别具一格,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