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临新课程教学的改革浪潮,构建顺应教学发展需求的“新课堂”是广大教师改造传统“旧课堂”的必然选择。而构建新课堂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对话的“聊天室”。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大理科,许多学生有畏惧、深感难学的心理,为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聊天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但这种聊天并非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瞎聊,而是一种基于一定的原理、受一定的目标指引下的对话活动,即意义聊天。
意义聊天是从建构主义学习观出发,主张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聊天实质是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聊天必须要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体系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对话环境中萌发出一系列的自内而外的生长点,这也就是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最基本要求。笔者认为,科学课堂中的聊天,首先要精选聊的内容,其次要抢抓聊的时机,还要优化聊的方式,由此萌发一系列的教学生长点,从而促进教学增长。
一、精选聊的内容——得来都要费功夫
课堂中的聊天是一种教学方式,毕竟不同于生活中的“闲聊”,更应赋予意义性,也就是说,要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聊天的话题中,使学生在聊的过程中获得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确定可以用聊天方式开展教学的内容。一般而言,需要通过分析思考并以对话方式进行交流的内容都可作为聊的话题,但为了让学生对聊天产生强烈的兴趣,更要把握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以生活现象为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聊,建立学习的起点
新课程强调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都要联系生活实际,倡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果教师让学生从那些自己已耳濡目染而又富含科学知识的熟识现象聊起,那就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引学生站到了学习的起点上。例如:以汽车的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的使用为话题聊出惯性,以拔河比赛求胜方案的策划为话题聊出摩擦力,以家庭养花浇水施肥的合理性为话题聊出水与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病人吊盐水时其中一滴生理盐水的路程经历为话题聊出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运输途径。
2.以科技信息为内容,围绕社会热点聊,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教材中设置的“科学、技术、社会”“视窗”“小资料”“科学家小注”等都为教学充入了丰富的科技信息。根据课标要求,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本来就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随时渗透科技信息,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追求真理的信念。教师在用好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社会科技发展的信息资源,围绕科学发展的热点话题展开聊天,便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例如从神五到神七在发射过程、结构设施、宇航服的设计等各方面的改进,太空育种,世上最小的纳米尖刀与纳米技术,反季节蔬果与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智能玻璃、嫦娥工程与科技奥运等,这些热点话题都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对其中蕴涵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个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
3.以“弱势”知识为内容,叩启学生最易忽视的冷门聊,点击认知的盲点
“弱势”知识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非要点性知识,出现或学习运用的频率不高,教师不十分强调,学生主观上不重视,从而导致一些该掌握的知识因疏忽而导致遗漏;二是指一些难点知识或原理,由于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或关注细节等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缺陷,往往导致不求甚解等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或知识结构上就出现了认知盲点。例如,鱼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鲨鱼是鱼类,其生殖方式一定是卵生吗?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受冷会结冰,结冰后为何体积要膨胀?同样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为什么将碳酸钠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和将稀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生的现象会不一样?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很有可能都回答不上来,但要是不展开话题,或许他们从来都没产生过类似的想法,教师若能在对话聊天中叩启这些“冷门”,帮助学生把脉这些盲点,弥补疏漏的知识缺陷,这也是创生了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二、抢抓聊的时机——此时无意胜有意
为使课堂中的聊天既富有意义,又能促进教学生长,抢抓聊的时机是最关键的,这需要教师有一种教学机智,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见机而聊,顺势利导,促进发展。
1.在情境创设、引导发现之时聊,聚焦求知的疑点
每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在聊天的过程中可使学习者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或产生新的问题。尤其面对课堂中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学生们在观察、感受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让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聊出来,聊着聊着,已将不同的问题聚焦成了共同的疑点,甚至又在聊的过程中解惑了这些疑点。
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可以是实验演示,可以是多媒体动画播放,也可以是案例故事的描述等。例如教“磁极”的概念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先拿条形磁铁(事先用纸将它包住)从中间到两端依次去靠近均匀撒在玻璃板上的小铁屑,再拿原先的磁铁的中间和两端分别去靠近另一根已知磁体的中间和两端。教师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专心思考后开展聊天,最后学生都把思考点聚焦到了“磁极是否是指磁铁的两端?”这一疑点。
2.在思维交锋、发生认知冲突之时聊,引燃思维的爆点
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生活经验或现场的直接感受、即时生成的感性认识等都是课程资源,都可成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或基础认识,但这些基础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一旦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错误认识或想当然式的判断方法,再在此基础上去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会造成与事实相违背的结论出现,即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迸发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惯性时,教师指出“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时,学生顿时愕然:人在跑步时一到终点总是很难停止,是因为惯性,而原先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来,这不明摆着“惯性与速度有关”吗?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认知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抓住契机开展聊天活动,巧妙地运用学生已有的偏见或思维定势,顺势利导,让学生在聊的过程中进行思维交锋,那种欲罢不愿、欲说不能的“愤悱”状态被充分激发,至此,其思维爆点也就被引燃了。
3.在总结评价、引导反思之时聊,再生创新的亮点
总结交流阶段,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还是再生教学生长点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开展聊天活动,可使结课变得更有余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聊天式评价、聊天式反思——在对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结果回顾的基础上,聊聊存在的优势和问题,聊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聊聊各自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更要聊聊如何调整活动策略、如何优化活动过程,以促进活动质量的提高。由于评价与反思是在聊天这种宽松式氛围中进行的,学生没有顾虑、没有太多的忌讳,也没有必要“死要面子”,因此,聊天既使得评价更加客观而真实,又使得反思更具建设性。学生们时而想出了另一种方案,时而提出了更多、更优的方法,时而又发现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是难能可贵的创新亮点,使课堂教学在结束之时实现了教学的再生长。
三、优化聊的方式——不拘一格求有效
既为“聊天”,就要营造一种自然、自主的和谐氛围,让学生的灵性尽情舒展,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快乐;既为“意义聊天”,就要追求其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所以,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必须以体现有效为前提。
1. 聊天的形式可是多类型、全方位的
聊天的形式没有统一的模式,要根据所选聊天的话题内容、课堂上具体落实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等情况,因事、因时地确立聊的类型。从聊天的参与对象看,可以是学生群体和老师之间聊,可以是学生个体作为代表和老师之间聊,可以是同桌的两个学生聊,也可以是三人以上的小组内部聊,还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聊。从聊天的表达方式看,可以是你一句、我一言的自由陈述,也可以是围绕问题的问答形式,还可以是多向互补的对话形式。从聊天的内容看,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课前预设的,也包括课中即时生成的。从聊天的结果看,师生双方都是受益者。
2.聊天的任何一方应是平等、互动的,但教师在聊天中起主导作用
不管以哪一种方式聊,聊什么,都是为求学而聊,为探知而聊,科学面前、真理面前、学术面前,没有等级界限的约束。虽然可以各持己见,也偶有争论,但人格上人人平等,彼此尊重爱护,聊天的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势压人,而应本着合作共学的态度,体现研讨的性质。所以,聊天的参与者之间,应是平等、互动的,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同时,聊天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对话中心的同时,教师仍要起好主导作用,而且,是否真的能体现平等互动,教师的主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即教师要履行好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职责。
3.聊天的过程中应是充满情趣的
如何让聊天更富有意义,如何让聊天成为学生喜爱的活动,甚至于是他们颇觉享用的一种课堂学习习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聊天的过程中,必须是充满情趣的。这种情趣首先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气质,其次来自于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所形成的教与学的风格或班级特质,但更多的来自于彼此运用的交流的语言、参与者的神态及饱满的激情。而这些首先需要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去影响学生。有时还要运用一些简短的、看似随意但又富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性短语或幽默风趣的语言,来鼓舞学生聊的兴致。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灵相通,神情态度和谐自然,精神情绪既饱满又愉悦,在这样的气氛中聊天,有利于学生感受科学学习中的真善美,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其语言必然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芒,从而使聊天的过程充满情趣。
意义聊天是从建构主义学习观出发,主张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聊天实质是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聊天必须要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体系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对话环境中萌发出一系列的自内而外的生长点,这也就是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最基本要求。笔者认为,科学课堂中的聊天,首先要精选聊的内容,其次要抢抓聊的时机,还要优化聊的方式,由此萌发一系列的教学生长点,从而促进教学增长。
一、精选聊的内容——得来都要费功夫
课堂中的聊天是一种教学方式,毕竟不同于生活中的“闲聊”,更应赋予意义性,也就是说,要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聊天的话题中,使学生在聊的过程中获得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确定可以用聊天方式开展教学的内容。一般而言,需要通过分析思考并以对话方式进行交流的内容都可作为聊的话题,但为了让学生对聊天产生强烈的兴趣,更要把握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以生活现象为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聊,建立学习的起点
新课程强调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都要联系生活实际,倡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果教师让学生从那些自己已耳濡目染而又富含科学知识的熟识现象聊起,那就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引学生站到了学习的起点上。例如:以汽车的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的使用为话题聊出惯性,以拔河比赛求胜方案的策划为话题聊出摩擦力,以家庭养花浇水施肥的合理性为话题聊出水与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病人吊盐水时其中一滴生理盐水的路程经历为话题聊出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运输途径。
2.以科技信息为内容,围绕社会热点聊,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教材中设置的“科学、技术、社会”“视窗”“小资料”“科学家小注”等都为教学充入了丰富的科技信息。根据课标要求,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本来就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随时渗透科技信息,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追求真理的信念。教师在用好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社会科技发展的信息资源,围绕科学发展的热点话题展开聊天,便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例如从神五到神七在发射过程、结构设施、宇航服的设计等各方面的改进,太空育种,世上最小的纳米尖刀与纳米技术,反季节蔬果与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智能玻璃、嫦娥工程与科技奥运等,这些热点话题都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对其中蕴涵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个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
3.以“弱势”知识为内容,叩启学生最易忽视的冷门聊,点击认知的盲点
“弱势”知识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非要点性知识,出现或学习运用的频率不高,教师不十分强调,学生主观上不重视,从而导致一些该掌握的知识因疏忽而导致遗漏;二是指一些难点知识或原理,由于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或关注细节等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缺陷,往往导致不求甚解等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或知识结构上就出现了认知盲点。例如,鱼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鲨鱼是鱼类,其生殖方式一定是卵生吗?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受冷会结冰,结冰后为何体积要膨胀?同样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为什么将碳酸钠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和将稀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生的现象会不一样?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很有可能都回答不上来,但要是不展开话题,或许他们从来都没产生过类似的想法,教师若能在对话聊天中叩启这些“冷门”,帮助学生把脉这些盲点,弥补疏漏的知识缺陷,这也是创生了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二、抢抓聊的时机——此时无意胜有意
为使课堂中的聊天既富有意义,又能促进教学生长,抢抓聊的时机是最关键的,这需要教师有一种教学机智,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见机而聊,顺势利导,促进发展。
1.在情境创设、引导发现之时聊,聚焦求知的疑点
每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在聊天的过程中可使学习者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或产生新的问题。尤其面对课堂中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学生们在观察、感受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让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聊出来,聊着聊着,已将不同的问题聚焦成了共同的疑点,甚至又在聊的过程中解惑了这些疑点。
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可以是实验演示,可以是多媒体动画播放,也可以是案例故事的描述等。例如教“磁极”的概念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先拿条形磁铁(事先用纸将它包住)从中间到两端依次去靠近均匀撒在玻璃板上的小铁屑,再拿原先的磁铁的中间和两端分别去靠近另一根已知磁体的中间和两端。教师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专心思考后开展聊天,最后学生都把思考点聚焦到了“磁极是否是指磁铁的两端?”这一疑点。
2.在思维交锋、发生认知冲突之时聊,引燃思维的爆点
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生活经验或现场的直接感受、即时生成的感性认识等都是课程资源,都可成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或基础认识,但这些基础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一旦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错误认识或想当然式的判断方法,再在此基础上去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会造成与事实相违背的结论出现,即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迸发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惯性时,教师指出“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时,学生顿时愕然:人在跑步时一到终点总是很难停止,是因为惯性,而原先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来,这不明摆着“惯性与速度有关”吗?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认知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抓住契机开展聊天活动,巧妙地运用学生已有的偏见或思维定势,顺势利导,让学生在聊的过程中进行思维交锋,那种欲罢不愿、欲说不能的“愤悱”状态被充分激发,至此,其思维爆点也就被引燃了。
3.在总结评价、引导反思之时聊,再生创新的亮点
总结交流阶段,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还是再生教学生长点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开展聊天活动,可使结课变得更有余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聊天式评价、聊天式反思——在对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结果回顾的基础上,聊聊存在的优势和问题,聊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聊聊各自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更要聊聊如何调整活动策略、如何优化活动过程,以促进活动质量的提高。由于评价与反思是在聊天这种宽松式氛围中进行的,学生没有顾虑、没有太多的忌讳,也没有必要“死要面子”,因此,聊天既使得评价更加客观而真实,又使得反思更具建设性。学生们时而想出了另一种方案,时而提出了更多、更优的方法,时而又发现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是难能可贵的创新亮点,使课堂教学在结束之时实现了教学的再生长。
三、优化聊的方式——不拘一格求有效
既为“聊天”,就要营造一种自然、自主的和谐氛围,让学生的灵性尽情舒展,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快乐;既为“意义聊天”,就要追求其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所以,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必须以体现有效为前提。
1. 聊天的形式可是多类型、全方位的
聊天的形式没有统一的模式,要根据所选聊天的话题内容、课堂上具体落实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等情况,因事、因时地确立聊的类型。从聊天的参与对象看,可以是学生群体和老师之间聊,可以是学生个体作为代表和老师之间聊,可以是同桌的两个学生聊,也可以是三人以上的小组内部聊,还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聊。从聊天的表达方式看,可以是你一句、我一言的自由陈述,也可以是围绕问题的问答形式,还可以是多向互补的对话形式。从聊天的内容看,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课前预设的,也包括课中即时生成的。从聊天的结果看,师生双方都是受益者。
2.聊天的任何一方应是平等、互动的,但教师在聊天中起主导作用
不管以哪一种方式聊,聊什么,都是为求学而聊,为探知而聊,科学面前、真理面前、学术面前,没有等级界限的约束。虽然可以各持己见,也偶有争论,但人格上人人平等,彼此尊重爱护,聊天的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势压人,而应本着合作共学的态度,体现研讨的性质。所以,聊天的参与者之间,应是平等、互动的,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同时,聊天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对话中心的同时,教师仍要起好主导作用,而且,是否真的能体现平等互动,教师的主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即教师要履行好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职责。
3.聊天的过程中应是充满情趣的
如何让聊天更富有意义,如何让聊天成为学生喜爱的活动,甚至于是他们颇觉享用的一种课堂学习习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聊天的过程中,必须是充满情趣的。这种情趣首先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气质,其次来自于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所形成的教与学的风格或班级特质,但更多的来自于彼此运用的交流的语言、参与者的神态及饱满的激情。而这些首先需要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去影响学生。有时还要运用一些简短的、看似随意但又富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性短语或幽默风趣的语言,来鼓舞学生聊的兴致。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灵相通,神情态度和谐自然,精神情绪既饱满又愉悦,在这样的气氛中聊天,有利于学生感受科学学习中的真善美,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其语言必然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芒,从而使聊天的过程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