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6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大学哲学系学生亚瑟——一个满头黑发有着一对深蓝眼睛,长得非常漂亮的青年,来到比萨神院向院长蒙太尼里请教。他们在图书馆待了一阵,来到装饰整齐、开着各种鲜花的园子里。当蒙太尼里得知亚瑟已参加秘密的革命活动后,紧紧握住他的手十分惶恐地说:“事情对我来得太突兀……我完全没有料到……但目前我要你记住一件事:如果你为了这件事搞出麻烦来,如果你……因此而死,那你是要使我心碎的。”蒙太尼里声音低,却圆润、响亮,这是一个天生演说家的富于抑扬顿挫的声音。亚瑟把蒙太尼里当作自己的良师和慈父,用一片赤诚的心对待蒙太尼里。在去阿尔卑斯山游玩之际,蒙太尼里再次对亚瑟加以劝阻,但始终没有动摇亚瑟的决心。
不久,蒙太尼里被调到罗马当主教去了。新调来当院长的卡尔狄神父成了亚瑟的忏悔神父。亚瑟不知道卡尔狄是警方的密探,在一次忏悔中向他坦白了自己对波拉的妒意。那是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在童年时代一起玩耍而早就被他深爱上的女友琼玛。波拉热情洋溢的讲话极大地吸引了琼玛,亚瑟发现波拉对琼玛似乎也产生感情。他虽然佩服这位比自己更成熟的革命家,却不由自己地对他产生了妒忌的心情。经卡尔狄的诱骗,他泄露了自己和波拉的青年意大利党员的身份和他们一次秘密行动。
当天夜里,亚瑟在家里被宪兵逮捕了。他被关在一间单人房间里。在审问他时,他识破了一份伪造的波拉的口供,警方哄骗亚瑟招供的阴谋没有得逞。直到被释出狱,亚瑟才明白他和波拉的被捕完全是卡尔狄神父出卖的。等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琼玛,听了他的叙述,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波拉,愤然打了他一个耳光离去。
亚瑟心乱如麻,像一个“酒醉糊涂”了的叫化子回到家里。他想自杀,可是采取哪一种死法还没有打定主意。突然,他的哥哥、嫂嫂怒气冲冲地闯进房间,骂他是天主教土的私生子,把他母亲葛兰第斯和蒙太尼里亲笔写的忏悔书扔给他看。原来蒙太尼里是他的亲生父亲。可是蒙太尼过去一直用谎话欺骗他,这双重的打击,摧毁了他对天主教的幻想。他发疯似的从桌上抓起那柄铁锤,奋力向耶稣蒙难像扑过去。他决心与反动统治和伪善的教会作无情的斗争。接着他布置了投河自杀的假象,便偷偷乘上一艘开往美洲的货船,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13年过去了。亚瑟化名范里斯·列瓦雷士回到意大利进行革命工作。由于他用“牛虻”作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反动当局和天主教会,所以他们都称他为“牛虻”。这时的牛虻已经不再是再是昔日的亚瑟了。13年南美的流浪生活使他体验了世态的炎凉,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他已被锻炼成了一个坚定成熟的革命战士。他的相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皮肤黝黑,跛了右脚,左臂扭曲,左手残缺了两个指头,脸上也留下了被砍的刀痕。
马志尼党决定邀请牛虻参加他们揭露教会欺骗的工作。这时正值教皇庇护九世上台。这位教皇手段更加阴险,为了麻醉人民,他采取了一些表面的改革措施,还重用一些表面道貌岸然,行为“高尚”的教上来挽回教会的声誉。蒙太尼里就是教皇所重用的教士之一。现在他已经当上了红衣主教。牛虻所写的讽刺文章击中了蒙太尼里的要害,使琼玛十分佩服。
琼玛虽然见到牛虻,但是已经认不出他就是当年的亚瑟了。当年亚瑟失踪后,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父亲只得把她带回英国休养。波拉出狱了也流亡到英国,找到了琼玛。他们结了婚,有了孩子。后来波拉和孩子都相继病故,她又一次只身回到意大利,投身于革命活动,现在她已是马志尼党的一个积极党员。由于牛虻不知疲倦地从事革命活动,累得旧病复发,在患病期间,琼玛和一些革命同意夜以继日地轮流护理他。他把自己在南美洲到处行乞,流落街头以及做临工,当苦力、民夫、仆役、马戏团小丑的痛苦经历告诉了琼玛。这似乎拨开了郁结在琼玛心头的迷雾,使她怀疑眼前的牛虻就是她信为已经自杀的亚瑟。她把珍藏多年亚瑟少年时代的照片给牛虻看,但是牛虻却对她说:“已经死去了还是让死去吧,要一个人忘记一桩事情是很困难的。假如我做你那个已死的朋友,那我还是死……死了的好。还魂的鬼是丑恶的。”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牛虻劝琼玛放弃那些毫无价值的打杂工作,离开那些在城里空谈革命的家伙,和他一道投身到武装起义的实际斗争中去。牛虻告诉她,为了武装起义,“我想向英国买军火,可是运回来就很困难……我跟那边的私贩子没有往来,我相信你是有办法的。”在琼玛的帮助下,军火从英国运到了意大利,下一步就是要把军火通过戒备森严的教皇领地运入山区,分给各个村庄的起义者。当军火已安全私运进教皇领地时,负责运送军火的派人带信来说,或者派人去帮助,或者把期限放宽一点。期限是不能改变的,牛虻只好冒险前去安排一切。他和琼玛约定在教皇领地列西盖拉城见面。临行前,他塞给琼玛一张纸片,上面写着:“到了那边,我会把一切告诉你的。”
牛虻到达布列西盖拉城时正逢赶集的日子。他装扮成一个割草的科西嘉人,刚和接应他的人接上头,就被暗探和武装的士兵包围了。敌人已经认出了他。当他掩护其同志安然脱险,正准备突围的时候,蒙太尼里突然出现在他的枪口下。他的身子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拿枪的手也垂了下去。包围的士兵立刻捉住了他。
菲拉里上校一次又一次地审问他。用尽了一切威逼利诱的手段,想尽了一切可想出的方法,结果都毫无所得,一切仍旧跟他刚被捕那天一模一样。于是,蒙太尼里来牢房。他带着沉重而和霭的表情对牛虻说:“据说你曾经把军火私自运进了本区,那是用来干什么呢?”
“用来杀……杀老鼠。”受了酷刑的牛虻吃力地回答说。
“现在你打算怎么?”
“那……那是非常简单的,主教大人。我要逃得就逃。逃不了,就死。”
“假定说,你能够逃出去,你准备怎样过以后的生活?”
“我已经告诉过主教大人,我要杀……杀老鼠。”
狱外的同伙已经计划好,送进来一把锉刀,要牛虻锉断窗户上的8根铁条越狱。当天夜里,牛虻顽强地、闷声不响地、拼着死命地锉着。1点半了,他已经锉了3个多钟头,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根铁条了。他那衬衫的袖子已经被他咬成了破布,他的嘴唇中沾着血,眼前是一片红雾,汗水从额上涔涔淌下。身上在剧烈地疼痛,旧病又开始复发,但他仍咬紧牙关在那儿锉、锉,锉……铁条终于挫断了。他艰难地用撕开的衬衫编成的绳索把身体缒出窗外,但他在监狱的甬道里晕了过去。越狱失败了。
牛虻这次的病势来得非常猛烈,而菲拉里上校又因恐惧和困惑变得兽性大发,他命人把牛虻的手脚上了镣铐,用皮带把他紧紧地绑在草垫上,只要一动,皮带就要嵌进肉里去。牛虻以顽强的精神忍受着,一直到第七天蒙太尼里单独来看他的皮带才被割掉,这次蒙太尼里终于知道了牛虻就是失踪的亚瑟。
“亚瑟,”蒙太尼里低声说:“真的是你吗?你是从死里回来了吗?”
“从死里回来——”牛虻发着抖重复地说。他的头枕在蒙太尼里的臂膀,好像一个病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一样。
“如果你爱我,就把你脖上 的十字取下来,跟我一起走。”牛虻打起精神坚定说。
蒙太尼里抬起头来,昏眩地颤抖着说:“跟你一起走——这是不可能的——我是一个教士。”
“你必须在我们两者之间选择一个。”
“你要求的我做不到。亚瑟,但是我愿意做我所能做的,我可以布置好让你逃走。我可以到山里去横死,或是误服过量的安眠药——你高兴要我怎么办都可以,这该能使你满意了吧?”
“神父,你为什么还要留恋这个充满了教士和偶像的死气沉沉的世界呢?它们是腐朽的,有毒的,污秽的!跑出这个遭瘟的教会跟我们一起走向光明吧!我们来重新开始我们的生活,神父,我一直是爱你的——即使在你当初杀我的时候,也是一样爱你的——你现在还要再杀我一次吗?”
他们都沉默了,二人猛烈跳动的心由于恐怖好像停跳了似的,接着又是一阵尖刻的对话。
“你还有什么说的吗?”蒙太尼里低声说。“还能给我任何——希望吗?”
“不。除了跟教士们战斗之外,生命对于我已毫无用处。我不是一个人,而是把一刀。如果让你活下去。那就得承认我们这些短刀。”
军事审判开庭了。在这关键时刻,蒙太尼里毫不犹豫地把刚刚找到的儿子交给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奉命执行死刑的士兵不忍向牛虻开枪。他那种光明磊落的行为、感人至深的勇气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像阳光一样直透到这些麻木而悲惨的灵魂中。这样的一人竟不得不要死去,而且死在他们手里,这对于他们说,简直就等于去扑灭天上皎洁的明星了,牛虻终于倒在草地上。
10天后,琼玛接到了牛虻从狱中带了的一封信。信上告诉她自己就是亚瑟。他希望留下来的人能够坚定地团结起来,给敌人以猛烈的打击。在信的末尾,牛虻引用了他和琼玛小时候坐在一起念过的一首小诗:“不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
蒙太尼在牛虻死后就疯了。不久,在一张用大号字体匆匆印就的一个围着黑边的讣告上说:“我们敬爱的红衣主教,罗伦梭·蒙太尼里大人,患心脏扩张破裂症在拉文拉突然逝世。”
[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牛虻》的作者艾捷尔·伏尼契(1864-1960)是英国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出身在爱尔兰科克市。她早年丧父,从小就养成坚强的性格。1885年在柏林音乐学院学成归国后,她结识了一些流亡在伦敦的各国革命者,她的丈夫是一位波兰革命活动家。这些对她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牛虻》是伏尼契的代表,描写的是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作品通过牛虻一生的身世和遭遇,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青年革命者的形象。他在黑暗、污浊,欺骗、虚伪的现实教育下,背叛了他所笃信的上帝和阶级,投向了革命,卷入了火热的斗争,锻炼成了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战斗的革命者。他的光辉形象,曾使很多革命者青年受到巨大鼓舞。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中就对牛虻的勇敢和非凡的毅力作过高度评价。《牛虻》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拥有广泛的读者。
小说题名“牛虻”,是因为作者自幼尊敬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因被诬告用哲学腐蚀青年而被教会法庭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对审判官说:“真正意义的行动是不应当考虑生命危险的,我被神派到这座城市里,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这种坚持信仰,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被伏尼契移植到作品的主人公身上,所以给亚瑟取了“牛虻”这个外号,小说即因此而得名。
不久,蒙太尼里被调到罗马当主教去了。新调来当院长的卡尔狄神父成了亚瑟的忏悔神父。亚瑟不知道卡尔狄是警方的密探,在一次忏悔中向他坦白了自己对波拉的妒意。那是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在童年时代一起玩耍而早就被他深爱上的女友琼玛。波拉热情洋溢的讲话极大地吸引了琼玛,亚瑟发现波拉对琼玛似乎也产生感情。他虽然佩服这位比自己更成熟的革命家,却不由自己地对他产生了妒忌的心情。经卡尔狄的诱骗,他泄露了自己和波拉的青年意大利党员的身份和他们一次秘密行动。
当天夜里,亚瑟在家里被宪兵逮捕了。他被关在一间单人房间里。在审问他时,他识破了一份伪造的波拉的口供,警方哄骗亚瑟招供的阴谋没有得逞。直到被释出狱,亚瑟才明白他和波拉的被捕完全是卡尔狄神父出卖的。等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琼玛,听了他的叙述,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波拉,愤然打了他一个耳光离去。
亚瑟心乱如麻,像一个“酒醉糊涂”了的叫化子回到家里。他想自杀,可是采取哪一种死法还没有打定主意。突然,他的哥哥、嫂嫂怒气冲冲地闯进房间,骂他是天主教土的私生子,把他母亲葛兰第斯和蒙太尼里亲笔写的忏悔书扔给他看。原来蒙太尼里是他的亲生父亲。可是蒙太尼过去一直用谎话欺骗他,这双重的打击,摧毁了他对天主教的幻想。他发疯似的从桌上抓起那柄铁锤,奋力向耶稣蒙难像扑过去。他决心与反动统治和伪善的教会作无情的斗争。接着他布置了投河自杀的假象,便偷偷乘上一艘开往美洲的货船,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13年过去了。亚瑟化名范里斯·列瓦雷士回到意大利进行革命工作。由于他用“牛虻”作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反动当局和天主教会,所以他们都称他为“牛虻”。这时的牛虻已经不再是再是昔日的亚瑟了。13年南美的流浪生活使他体验了世态的炎凉,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他已被锻炼成了一个坚定成熟的革命战士。他的相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皮肤黝黑,跛了右脚,左臂扭曲,左手残缺了两个指头,脸上也留下了被砍的刀痕。
马志尼党决定邀请牛虻参加他们揭露教会欺骗的工作。这时正值教皇庇护九世上台。这位教皇手段更加阴险,为了麻醉人民,他采取了一些表面的改革措施,还重用一些表面道貌岸然,行为“高尚”的教上来挽回教会的声誉。蒙太尼里就是教皇所重用的教士之一。现在他已经当上了红衣主教。牛虻所写的讽刺文章击中了蒙太尼里的要害,使琼玛十分佩服。
琼玛虽然见到牛虻,但是已经认不出他就是当年的亚瑟了。当年亚瑟失踪后,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父亲只得把她带回英国休养。波拉出狱了也流亡到英国,找到了琼玛。他们结了婚,有了孩子。后来波拉和孩子都相继病故,她又一次只身回到意大利,投身于革命活动,现在她已是马志尼党的一个积极党员。由于牛虻不知疲倦地从事革命活动,累得旧病复发,在患病期间,琼玛和一些革命同意夜以继日地轮流护理他。他把自己在南美洲到处行乞,流落街头以及做临工,当苦力、民夫、仆役、马戏团小丑的痛苦经历告诉了琼玛。这似乎拨开了郁结在琼玛心头的迷雾,使她怀疑眼前的牛虻就是她信为已经自杀的亚瑟。她把珍藏多年亚瑟少年时代的照片给牛虻看,但是牛虻却对她说:“已经死去了还是让死去吧,要一个人忘记一桩事情是很困难的。假如我做你那个已死的朋友,那我还是死……死了的好。还魂的鬼是丑恶的。”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牛虻劝琼玛放弃那些毫无价值的打杂工作,离开那些在城里空谈革命的家伙,和他一道投身到武装起义的实际斗争中去。牛虻告诉她,为了武装起义,“我想向英国买军火,可是运回来就很困难……我跟那边的私贩子没有往来,我相信你是有办法的。”在琼玛的帮助下,军火从英国运到了意大利,下一步就是要把军火通过戒备森严的教皇领地运入山区,分给各个村庄的起义者。当军火已安全私运进教皇领地时,负责运送军火的派人带信来说,或者派人去帮助,或者把期限放宽一点。期限是不能改变的,牛虻只好冒险前去安排一切。他和琼玛约定在教皇领地列西盖拉城见面。临行前,他塞给琼玛一张纸片,上面写着:“到了那边,我会把一切告诉你的。”
牛虻到达布列西盖拉城时正逢赶集的日子。他装扮成一个割草的科西嘉人,刚和接应他的人接上头,就被暗探和武装的士兵包围了。敌人已经认出了他。当他掩护其同志安然脱险,正准备突围的时候,蒙太尼里突然出现在他的枪口下。他的身子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拿枪的手也垂了下去。包围的士兵立刻捉住了他。
菲拉里上校一次又一次地审问他。用尽了一切威逼利诱的手段,想尽了一切可想出的方法,结果都毫无所得,一切仍旧跟他刚被捕那天一模一样。于是,蒙太尼里来牢房。他带着沉重而和霭的表情对牛虻说:“据说你曾经把军火私自运进了本区,那是用来干什么呢?”
“用来杀……杀老鼠。”受了酷刑的牛虻吃力地回答说。
“现在你打算怎么?”
“那……那是非常简单的,主教大人。我要逃得就逃。逃不了,就死。”
“假定说,你能够逃出去,你准备怎样过以后的生活?”
“我已经告诉过主教大人,我要杀……杀老鼠。”
狱外的同伙已经计划好,送进来一把锉刀,要牛虻锉断窗户上的8根铁条越狱。当天夜里,牛虻顽强地、闷声不响地、拼着死命地锉着。1点半了,他已经锉了3个多钟头,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根铁条了。他那衬衫的袖子已经被他咬成了破布,他的嘴唇中沾着血,眼前是一片红雾,汗水从额上涔涔淌下。身上在剧烈地疼痛,旧病又开始复发,但他仍咬紧牙关在那儿锉、锉,锉……铁条终于挫断了。他艰难地用撕开的衬衫编成的绳索把身体缒出窗外,但他在监狱的甬道里晕了过去。越狱失败了。
牛虻这次的病势来得非常猛烈,而菲拉里上校又因恐惧和困惑变得兽性大发,他命人把牛虻的手脚上了镣铐,用皮带把他紧紧地绑在草垫上,只要一动,皮带就要嵌进肉里去。牛虻以顽强的精神忍受着,一直到第七天蒙太尼里单独来看他的皮带才被割掉,这次蒙太尼里终于知道了牛虻就是失踪的亚瑟。
“亚瑟,”蒙太尼里低声说:“真的是你吗?你是从死里回来了吗?”
“从死里回来——”牛虻发着抖重复地说。他的头枕在蒙太尼里的臂膀,好像一个病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一样。
“如果你爱我,就把你脖上 的十字取下来,跟我一起走。”牛虻打起精神坚定说。
蒙太尼里抬起头来,昏眩地颤抖着说:“跟你一起走——这是不可能的——我是一个教士。”
“你必须在我们两者之间选择一个。”
“你要求的我做不到。亚瑟,但是我愿意做我所能做的,我可以布置好让你逃走。我可以到山里去横死,或是误服过量的安眠药——你高兴要我怎么办都可以,这该能使你满意了吧?”
“神父,你为什么还要留恋这个充满了教士和偶像的死气沉沉的世界呢?它们是腐朽的,有毒的,污秽的!跑出这个遭瘟的教会跟我们一起走向光明吧!我们来重新开始我们的生活,神父,我一直是爱你的——即使在你当初杀我的时候,也是一样爱你的——你现在还要再杀我一次吗?”
他们都沉默了,二人猛烈跳动的心由于恐怖好像停跳了似的,接着又是一阵尖刻的对话。
“你还有什么说的吗?”蒙太尼里低声说。“还能给我任何——希望吗?”
“不。除了跟教士们战斗之外,生命对于我已毫无用处。我不是一个人,而是把一刀。如果让你活下去。那就得承认我们这些短刀。”
军事审判开庭了。在这关键时刻,蒙太尼里毫不犹豫地把刚刚找到的儿子交给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奉命执行死刑的士兵不忍向牛虻开枪。他那种光明磊落的行为、感人至深的勇气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像阳光一样直透到这些麻木而悲惨的灵魂中。这样的一人竟不得不要死去,而且死在他们手里,这对于他们说,简直就等于去扑灭天上皎洁的明星了,牛虻终于倒在草地上。
10天后,琼玛接到了牛虻从狱中带了的一封信。信上告诉她自己就是亚瑟。他希望留下来的人能够坚定地团结起来,给敌人以猛烈的打击。在信的末尾,牛虻引用了他和琼玛小时候坐在一起念过的一首小诗:“不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
蒙太尼在牛虻死后就疯了。不久,在一张用大号字体匆匆印就的一个围着黑边的讣告上说:“我们敬爱的红衣主教,罗伦梭·蒙太尼里大人,患心脏扩张破裂症在拉文拉突然逝世。”
[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牛虻》的作者艾捷尔·伏尼契(1864-1960)是英国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出身在爱尔兰科克市。她早年丧父,从小就养成坚强的性格。1885年在柏林音乐学院学成归国后,她结识了一些流亡在伦敦的各国革命者,她的丈夫是一位波兰革命活动家。这些对她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牛虻》是伏尼契的代表,描写的是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作品通过牛虻一生的身世和遭遇,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青年革命者的形象。他在黑暗、污浊,欺骗、虚伪的现实教育下,背叛了他所笃信的上帝和阶级,投向了革命,卷入了火热的斗争,锻炼成了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战斗的革命者。他的光辉形象,曾使很多革命者青年受到巨大鼓舞。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中就对牛虻的勇敢和非凡的毅力作过高度评价。《牛虻》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拥有广泛的读者。
小说题名“牛虻”,是因为作者自幼尊敬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因被诬告用哲学腐蚀青年而被教会法庭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对审判官说:“真正意义的行动是不应当考虑生命危险的,我被神派到这座城市里,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这种坚持信仰,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被伏尼契移植到作品的主人公身上,所以给亚瑟取了“牛虻”这个外号,小说即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