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槽好声音
忙着赚钱,没有好声音
我从第一期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个节目,然后变成了每周五自动锁定浙江台。
在我看来,和外版相比,最根本的,是中国没有成熟发展的街头文化,只能用专业或半专业的音乐人来作为选手,而不是真正的草根用户。至于那些假唱,同性恋等负面消息,我觉得炒作是节目组自己的行为。
有人拿它当做一档寻找音乐人的活动,但在我看来它充其量只是娱乐节目而已。投入了8000万,15秒广告都卖50万一次了,谁有工夫给你选择好声音?寻找好声音是表面的,其中的商机才是最根本的。其实中国绝对不缺乏唱将,我们缺少的是不飙高音就能唱好歌的人。
邹小樱:
星外星音乐 企宣总监
中国版有点土
我是《The Voice》美国版第一季脑残粉,在我看来这是个品牌运作最成功的版本,不光选手出色,几位明星导师的戏份也足够精彩。至于中国好声音,它最大的区别就是,“土”,炫技式的表演依旧是评判标准。其实,所有选秀节目到了最后都不会单纯地还能坚守原目的,美版英版澳版都一样。这个节目的确不乏好声音,让我们感慨民众里还是埋藏着很多可塑之才的,但到了最终,不仅声音好坏与否不再是评委或节目的判定标准,观众所关注的也不再是声音本身,中国粉丝对中国“明星”的脑残态度,到最后也许会毁掉这个外来节目。
朴九月:
乐评人、百度音乐高级编辑
与音乐基本无关
真正的好声音不用挖掘,全世界哪个巨星是选秀选出来的?那都是自己唱出来的、熬出来的、挣扎出来的,艺术这种没有绝对标准的东西,是不能靠挖掘和选拔的,我觉得现在整个中国音乐圈都是本末倒置,中国音乐现在最缺的是重建市场环境、加强基础音乐教育、提高全民音乐素养,而不是急着去挖掘什么歌星,在贫民窟里是挖掘不出公主和王子的。
电视是音乐的敌人,一切选秀的本质都是娱乐,是走向音乐的反方向的。我觉得《中国好声音》本身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节目,而且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节目,但它除了四个评委,没有什么跟音乐圈有关吧,那是电视圈的成功,音乐圈最好别太一厢情愿了。
杨樾:
资深DJ、百胜年代文化传播公司董事总经理
不论是在舞台上或是在私底下,张玮显然都带着一股子傲气。那英对他的评价是“很难接触”。在张玮与那英之间,也有一些不和谐的传言。不过张玮依旧存有感激,比如被淘汰后,在微博上那一长段的感恩之词。可结合他在节目和采访中表现出的性格,却总能让人从中看出几分不甘。
2011年参加另一档选秀节目《非同凡响》时,他被另一位选手PK掉,张玮的失败感言一点没有给对手面子:“一失足成千古恨呐。”在做浙江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时,主持人问他网络上对他假唱的质疑如何回应,张玮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太无聊”。与吴莫愁场上场下判若两人的性格相比,张玮显然将舞台上的霸气也延续到了生活之中,这必然会招来质疑声,却也让喜欢他的粉丝多了一个更加热爱他的理由。
除了性格以外,张玮遭受到的另一个质疑是对身份的“隐瞒”,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的他在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便已经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他曾经做过大连电视台一档已停播的音乐节目《技高一筹》的金牌领唱,也曾夺得过2008年内蒙古赤峰市全民选秀节目《都来米发烧》的冠军和2009年辽宁省大连市全民选秀类节目《男孩女孩节》冠军,并参加过浙江卫视《非同凡响》节目。“我是沈阳音乐学院的,确实参加过各种节目,但学生时代谁没几个实习呢,我在电视台做过领唱,这和我应届生的身份没有任何冲突。”他进一步说道,“我就是不想沾选秀的光,不想让评审和观众觉得我复杂,学生的身份比选秀歌手要单纯。”
而在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没几天,张玮还在参加另一档音乐选秀节目《激情唱响》上放出豪言壮语:“如果我不能成为冠军的话,我希望能有机会和冠军PK。”也许张玮这个人拥有太多位面,在霸气以外,不难看到他的聪明与狡猾。当被问及音乐取向时,他回答说:“我还是想做偏摇滚(的音乐),音乐旋律越怪越好,我还是希望走小众的路线。”但《中国好声音》偏偏令他成为最有人气的流行新偶像之一,看得出来,张玮显然不会为此而感到不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张玮的确需要这些机会来打开未来的局面,正如他所说:“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越精彩越好。”趁年轻的时候霸气一把,其实对自己没什么损失,“生活就是要多姿多彩的。颜色越多越鲜艳,才是更饱满的生活。”
这或许也是他想要用舞台上的紫色“毛线头”与粉色西装传达给大家的感悟。
张玮从来不避讳自己对Adam Lambert的喜爱,当被问及自己最欣赏的欧美歌手时,Adam Lambert是雷打不动的答案。张玮在比赛中所唱的《Feeling Good》与改编版《Black or White》也都是Adam Lambert曾经表演过的歌曲。同样是从选秀比赛脱颖而出的Adam Lambert是《美国偶像》有史以来最受关注、最具实力同时又最受争议的歌手,张玮似乎在这三点上与他不谋而合。只不过热情太过,难免让张玮逃脱不了他的影子,因此即便几位导师都对张玮的嗓音条件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但在Adam Lambert的阴影之下,却并没有诞生出一个新的张玮。
不过比起歌唱来说,张玮最迫切需要向Adam Lambert看齐的,还应该是对舞台服装的审美能力。
吉克隽逸:最民族的与最国际的
吉克隽逸似乎已经成为“北漂族”中新的传奇。
去年5月份,她大学毕业,只身闯荡北京,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吉克隽逸不得不在酒吧中连轴赶场,一晚上跑五个地方是常事,只是为了能交上每月3000元的房租。“在北京唱歌的价钱是非常低的,80块钱唱12首歌,再除去打车费,身上只剩下30块钱。”如果不是参加《中国好声音》,她的生活状态就是大多数北京酒吧歌手的真实写照。
有一天感冒发高烧,脑子烧得迷迷糊糊,深夜起来自己开火烧水,倒水时却把热水溅在腿上,吉克隽逸看着皮肤迅速隆起形成的水泡,坐在地上大哭了一场。这样的生活一直到后半年才有所改善,吉克隽逸找到一个能够固定驻场的酒吧,收入逐渐稳定。她很庆幸自己这样一路走来,即便路途颠簸,脚下始终是踏实的。因此对于人们质疑她从村子里出来,穿着打扮却很时髦,她回答说:“别人能用的我也能用,但是这些都是我靠我自己的双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靠我的努力得到的。” 吉克隽逸的音乐天分来自她的母亲,以及彝族这个神奇的民族。“妈妈接触的音乐非常广泛,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她听国外的音乐,会听帕瓦罗蒂,或者是枪花,还会给我讲那首歌的时代背景。”而对于彝族能歌善舞的传统,吉克隽逸不止一次谦虚地说那里的能人太多,自己只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色。
但是经过酒吧的磨练之后,这个小角色更懂得如何在舞台上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她坦言参加《中国好声音》时,身上背负着一些压力,“酒吧里有一小群喜欢我唱歌的人,而且我现在也会考虑怎么样更多地去表现,去照顾到这个舞台。”因此当踏上《中国好声音》舞台之后,吉克隽逸一直不敢看导师们的椅子,直到听到观众“哇”的一声,才发现那英已经转过来。吉克隽逸说她没有想到四个导师都会为她转身,但节目播出之后引起的巨大反响,显然更加令她出乎意料。“人生啊,就是变化太多,上个月我也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有今天。此前,我想的是我唱到25岁,然后找一个普通的工作,有妈妈、家人,再养一只狗。”现在她恐怕难以再觅到这样的平静。
所以在电视里,吉克隽逸代表了北漂族最积极的一面,至少呈现在公众面前的都是这样的内容,这符合《中国好声音》传达正能量的节目定位,更重要的,她符合人们对这样一个草根偶像的期待,毕竟,有什么比“山里飞出一位国际天后”这样的故事更加具备励志戏码呢?
模仿对象:张惠妹
很难说吉克隽逸有意识的去主动模仿张惠妹,但那英的评价将两个人联系起来:“她是明天的张惠妹,绝对的,而且她比张惠妹的声音还要亮。”再加上两人都是少数民族出生,联系在一起细想起来也并不奇怪。不过吉克隽逸在比赛中一直与中文歌绝缘,也让她引起了“不会唱中文歌”的争议。但在最新曝出的《二次曝光》MV中,吉克隽逸与李代沫合唱的主题曲恰恰是一首中文歌曲,从这首中文歌曲中,你或许能找寻到更多她与张惠妹的相似之处。
郑虹:唱得像,还不够
被称为“中国版阿黛尔”的郑虹,将《Someone Like You》唱得令哈林流泪。微胖的身材、貌不惊人的脸庞、安静的台风、沧桑的烟嗓,都将郑虹与阿黛尔联系起来。然而在初听的惊艳之后,不难发现郑虹还依旧处于模仿的初级阶段。当第二轮歌曲换成中文歌,郑虹虽然在短短时间内就将阿黛尔的唱法移植到中文上,却显得极不自然。
成也阿黛尔,败也阿黛尔。对于评委和观众来说,他们不需要一个阿黛尔的复制品,“中国阿黛尔”这个最大特色让她变得没有特色。
李代沫:想唱就唱也不行
《中国好声音》第一期,李代沫演唱的《我的歌声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早在李代沫参加节目以前,他在网上的翻唱就获得了高点击。
8月3日,《我的歌声里》的词曲作者兼原唱曲婉婷在微博指责李代沫使用这首歌完全无版权意识。同一天,曲婉婷所在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向李代沫和《中国好声音》发出律师函,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演唱,以及其他方式的使用。随后《中国好声音》与环球音乐达成和解,但曲婉婷对那些指责她借《中国好声音》炒作的言论,表示很受伤,她与李代沫的私人关系也并没有缓和的迹象。
忙着赚钱,没有好声音
我从第一期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个节目,然后变成了每周五自动锁定浙江台。
在我看来,和外版相比,最根本的,是中国没有成熟发展的街头文化,只能用专业或半专业的音乐人来作为选手,而不是真正的草根用户。至于那些假唱,同性恋等负面消息,我觉得炒作是节目组自己的行为。
有人拿它当做一档寻找音乐人的活动,但在我看来它充其量只是娱乐节目而已。投入了8000万,15秒广告都卖50万一次了,谁有工夫给你选择好声音?寻找好声音是表面的,其中的商机才是最根本的。其实中国绝对不缺乏唱将,我们缺少的是不飙高音就能唱好歌的人。
邹小樱:
星外星音乐 企宣总监
中国版有点土
我是《The Voice》美国版第一季脑残粉,在我看来这是个品牌运作最成功的版本,不光选手出色,几位明星导师的戏份也足够精彩。至于中国好声音,它最大的区别就是,“土”,炫技式的表演依旧是评判标准。其实,所有选秀节目到了最后都不会单纯地还能坚守原目的,美版英版澳版都一样。这个节目的确不乏好声音,让我们感慨民众里还是埋藏着很多可塑之才的,但到了最终,不仅声音好坏与否不再是评委或节目的判定标准,观众所关注的也不再是声音本身,中国粉丝对中国“明星”的脑残态度,到最后也许会毁掉这个外来节目。
朴九月:
乐评人、百度音乐高级编辑
与音乐基本无关
真正的好声音不用挖掘,全世界哪个巨星是选秀选出来的?那都是自己唱出来的、熬出来的、挣扎出来的,艺术这种没有绝对标准的东西,是不能靠挖掘和选拔的,我觉得现在整个中国音乐圈都是本末倒置,中国音乐现在最缺的是重建市场环境、加强基础音乐教育、提高全民音乐素养,而不是急着去挖掘什么歌星,在贫民窟里是挖掘不出公主和王子的。
电视是音乐的敌人,一切选秀的本质都是娱乐,是走向音乐的反方向的。我觉得《中国好声音》本身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节目,而且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节目,但它除了四个评委,没有什么跟音乐圈有关吧,那是电视圈的成功,音乐圈最好别太一厢情愿了。
杨樾:
资深DJ、百胜年代文化传播公司董事总经理
不论是在舞台上或是在私底下,张玮显然都带着一股子傲气。那英对他的评价是“很难接触”。在张玮与那英之间,也有一些不和谐的传言。不过张玮依旧存有感激,比如被淘汰后,在微博上那一长段的感恩之词。可结合他在节目和采访中表现出的性格,却总能让人从中看出几分不甘。
2011年参加另一档选秀节目《非同凡响》时,他被另一位选手PK掉,张玮的失败感言一点没有给对手面子:“一失足成千古恨呐。”在做浙江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时,主持人问他网络上对他假唱的质疑如何回应,张玮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太无聊”。与吴莫愁场上场下判若两人的性格相比,张玮显然将舞台上的霸气也延续到了生活之中,这必然会招来质疑声,却也让喜欢他的粉丝多了一个更加热爱他的理由。
除了性格以外,张玮遭受到的另一个质疑是对身份的“隐瞒”,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的他在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便已经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他曾经做过大连电视台一档已停播的音乐节目《技高一筹》的金牌领唱,也曾夺得过2008年内蒙古赤峰市全民选秀节目《都来米发烧》的冠军和2009年辽宁省大连市全民选秀类节目《男孩女孩节》冠军,并参加过浙江卫视《非同凡响》节目。“我是沈阳音乐学院的,确实参加过各种节目,但学生时代谁没几个实习呢,我在电视台做过领唱,这和我应届生的身份没有任何冲突。”他进一步说道,“我就是不想沾选秀的光,不想让评审和观众觉得我复杂,学生的身份比选秀歌手要单纯。”
而在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没几天,张玮还在参加另一档音乐选秀节目《激情唱响》上放出豪言壮语:“如果我不能成为冠军的话,我希望能有机会和冠军PK。”也许张玮这个人拥有太多位面,在霸气以外,不难看到他的聪明与狡猾。当被问及音乐取向时,他回答说:“我还是想做偏摇滚(的音乐),音乐旋律越怪越好,我还是希望走小众的路线。”但《中国好声音》偏偏令他成为最有人气的流行新偶像之一,看得出来,张玮显然不会为此而感到不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张玮的确需要这些机会来打开未来的局面,正如他所说:“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越精彩越好。”趁年轻的时候霸气一把,其实对自己没什么损失,“生活就是要多姿多彩的。颜色越多越鲜艳,才是更饱满的生活。”
这或许也是他想要用舞台上的紫色“毛线头”与粉色西装传达给大家的感悟。
张玮从来不避讳自己对Adam Lambert的喜爱,当被问及自己最欣赏的欧美歌手时,Adam Lambert是雷打不动的答案。张玮在比赛中所唱的《Feeling Good》与改编版《Black or White》也都是Adam Lambert曾经表演过的歌曲。同样是从选秀比赛脱颖而出的Adam Lambert是《美国偶像》有史以来最受关注、最具实力同时又最受争议的歌手,张玮似乎在这三点上与他不谋而合。只不过热情太过,难免让张玮逃脱不了他的影子,因此即便几位导师都对张玮的嗓音条件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但在Adam Lambert的阴影之下,却并没有诞生出一个新的张玮。
不过比起歌唱来说,张玮最迫切需要向Adam Lambert看齐的,还应该是对舞台服装的审美能力。
吉克隽逸:最民族的与最国际的
吉克隽逸似乎已经成为“北漂族”中新的传奇。
去年5月份,她大学毕业,只身闯荡北京,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吉克隽逸不得不在酒吧中连轴赶场,一晚上跑五个地方是常事,只是为了能交上每月3000元的房租。“在北京唱歌的价钱是非常低的,80块钱唱12首歌,再除去打车费,身上只剩下30块钱。”如果不是参加《中国好声音》,她的生活状态就是大多数北京酒吧歌手的真实写照。
有一天感冒发高烧,脑子烧得迷迷糊糊,深夜起来自己开火烧水,倒水时却把热水溅在腿上,吉克隽逸看着皮肤迅速隆起形成的水泡,坐在地上大哭了一场。这样的生活一直到后半年才有所改善,吉克隽逸找到一个能够固定驻场的酒吧,收入逐渐稳定。她很庆幸自己这样一路走来,即便路途颠簸,脚下始终是踏实的。因此对于人们质疑她从村子里出来,穿着打扮却很时髦,她回答说:“别人能用的我也能用,但是这些都是我靠我自己的双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靠我的努力得到的。” 吉克隽逸的音乐天分来自她的母亲,以及彝族这个神奇的民族。“妈妈接触的音乐非常广泛,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她听国外的音乐,会听帕瓦罗蒂,或者是枪花,还会给我讲那首歌的时代背景。”而对于彝族能歌善舞的传统,吉克隽逸不止一次谦虚地说那里的能人太多,自己只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色。
但是经过酒吧的磨练之后,这个小角色更懂得如何在舞台上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她坦言参加《中国好声音》时,身上背负着一些压力,“酒吧里有一小群喜欢我唱歌的人,而且我现在也会考虑怎么样更多地去表现,去照顾到这个舞台。”因此当踏上《中国好声音》舞台之后,吉克隽逸一直不敢看导师们的椅子,直到听到观众“哇”的一声,才发现那英已经转过来。吉克隽逸说她没有想到四个导师都会为她转身,但节目播出之后引起的巨大反响,显然更加令她出乎意料。“人生啊,就是变化太多,上个月我也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有今天。此前,我想的是我唱到25岁,然后找一个普通的工作,有妈妈、家人,再养一只狗。”现在她恐怕难以再觅到这样的平静。
所以在电视里,吉克隽逸代表了北漂族最积极的一面,至少呈现在公众面前的都是这样的内容,这符合《中国好声音》传达正能量的节目定位,更重要的,她符合人们对这样一个草根偶像的期待,毕竟,有什么比“山里飞出一位国际天后”这样的故事更加具备励志戏码呢?
模仿对象:张惠妹
很难说吉克隽逸有意识的去主动模仿张惠妹,但那英的评价将两个人联系起来:“她是明天的张惠妹,绝对的,而且她比张惠妹的声音还要亮。”再加上两人都是少数民族出生,联系在一起细想起来也并不奇怪。不过吉克隽逸在比赛中一直与中文歌绝缘,也让她引起了“不会唱中文歌”的争议。但在最新曝出的《二次曝光》MV中,吉克隽逸与李代沫合唱的主题曲恰恰是一首中文歌曲,从这首中文歌曲中,你或许能找寻到更多她与张惠妹的相似之处。
郑虹:唱得像,还不够
被称为“中国版阿黛尔”的郑虹,将《Someone Like You》唱得令哈林流泪。微胖的身材、貌不惊人的脸庞、安静的台风、沧桑的烟嗓,都将郑虹与阿黛尔联系起来。然而在初听的惊艳之后,不难发现郑虹还依旧处于模仿的初级阶段。当第二轮歌曲换成中文歌,郑虹虽然在短短时间内就将阿黛尔的唱法移植到中文上,却显得极不自然。
成也阿黛尔,败也阿黛尔。对于评委和观众来说,他们不需要一个阿黛尔的复制品,“中国阿黛尔”这个最大特色让她变得没有特色。
李代沫:想唱就唱也不行
《中国好声音》第一期,李代沫演唱的《我的歌声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早在李代沫参加节目以前,他在网上的翻唱就获得了高点击。
8月3日,《我的歌声里》的词曲作者兼原唱曲婉婷在微博指责李代沫使用这首歌完全无版权意识。同一天,曲婉婷所在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向李代沫和《中国好声音》发出律师函,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演唱,以及其他方式的使用。随后《中国好声音》与环球音乐达成和解,但曲婉婷对那些指责她借《中国好声音》炒作的言论,表示很受伤,她与李代沫的私人关系也并没有缓和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