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鲁原502适宜播期播量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充分挖掘鲁原502的高产潜力,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栽培技术指导,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对鲁原502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鲁原502的产量和公顷穗数逐渐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提高;不同播期对千粒重影响较大,其次为公顷穗数,而对穗粒数影响较小;随着播量增加,鲁原502的产量逐渐提高,公顷穗数先逐渐上升后趋于稳定,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逐渐下降;播量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公顷穗数。鲁原502在济南及周边区域的适宜播期为10月4~12日,适宜播量(基本苗)为225.0万~270.0万/hm2。鲁原502获得高产,首先要做到适期适量播种,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同时穗粒数和千粒重应同步提高。
  关键词:鲁原502;播期;播量;产量构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S512.104.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7-0051-04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available cultural techniques for high yield and wide diffusion of new wheat variety Luyuan 502,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seed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we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and spikes per hectare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while the kernels per spike and 1 000-grain weight increased. The 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1 000-grain weight was the highest, and then the spikes per hectare and kernels per spike in order. With the increase of seeding density, the yield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spikes per hectare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tended to be stable; the kernels per spike and 1 000-grain weight decreased. The effect of seeding density on yield components was kernels per spike>1 000-grain weight> spikes per hectare. The suitable sowing date of Luyuan 502 was October 4~12 in Jinan and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optimum seeding density ranged from 225.0×104 to 270.0×104 plants per hectare. Therefore,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yield of Luyuan 502, the suitable sowing date and seeding density should be firstly considered to get ideal effective spikes,and the kernels per spike and 1 000-grain weight should be improved synchronously.
  Key wordsLuyuan 502;Sowing date; Seeding density; Yield components
  近年来育种家育出系列高产小麦新品种,山东省区试中其产量都在8 250.0 kg/hm2左右,小面积实打9 750.0 kg/hm2,甚至达到11 250.0 kg/hm2以上。但山东小麦生产上的产量仅为6 000 kg/hm2左右,品种的产量潜力没能充分发挥,其重要原因是生产中重品种、轻栽培。合理的栽培措施能使小麦建成理想的产量结构,提高单产。播期播量是小麦栽培技术的重要内容,能够影响小麦的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等性状,进而影响到品种的抗寒抗病抗倒能力,最终对产量形成重要影响[1~3]。
  鲁原502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通过山东省审定。该品种2008~2011年在国家和山东省区试中均表现突出,比对照石4185增产10.16%,比对照济麦22增产4.99%,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年在山东省小麦高产创建中实打单产高达11 752.8 kg/hm2。鲁原502高产稳产、抗倒伏,审定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充分挖掘鲁原502的高产潜力,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播期和播量试验,以明确其适宜播期播量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为该品种的大面积丰产提供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材与试验地
  试材为鲁原502和济麦22(对照)。试验于2011-2012年度在章丘市龙山镇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肥力均匀,耕层有机质含量1.43%,碱解氮76.12 mg/kg,速效磷31.76 mg/kg,速效钾107.0 mg/kg。前茬作物为夏玉米,秸秆直接还田。
  1.2试验设计
  以近年当地小麦常规播种期为参考,设10月6日(播期1)、10月12日(播期2)、10月18日(播期3)和10月23日(播期4)4个播期,播量(基本苗,下同)为225.0万/hm2。播量试验设120.0(播量1)、180.0(播量2)、225.0(播量3)、270.0(播量4)、330.0(播量5)万/hm2 5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12 m2。   1.3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小麦成熟前每小区测定1.5 m2样点折算出公顷穗数。收获时取代表性植株200株进行室内考种。每个小区实收计产,换算出公顷产量,并测定千粒重。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期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看出,随播期推迟,鲁原502的公顷穗数呈递减趋势;方差分析表明:播期1、播期2之间公顷穗数差异不显著,但它们与播期3、播期4的公顷穗数差异极显著。播期对穗粒数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鲁原502育性稳定,结实性好。不同播期处理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各处理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递减,10月6日~10月12日播种能获得较高产量,10月18日后播种则减产较为明显。播期对济麦22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与鲁原502相似。
  3结论与讨论
  小麦适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冬前光热资源,培育壮苗;适宜密度有利于缓解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促进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7]。本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鲁原502的公顷穗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而对穗粒数影响较小,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9]。随着播期推迟,鲁原502的公顷穗数逐渐下降,10月6日和10月12日两个播期间差异不大,并能获得较高产量,而10月12日和10月18日两个播期间差异则达显著水平。结合实际生产,可以确定鲁原502在济南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4~12日。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公顷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要想获得高产首先要有足够的公顷穗数作保障。大量研究结果均表明,要实现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不论是多穗型、中间型,还是大穗型品种都必须在一定穗数基础上才能有大的突破[10~12]。
  本试验结果表明,播量对鲁原502产量三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公顷穗数,这与薛香等[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鲁原502公顷穗数除播量1(120.0万/hm2)处理,其它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有较大差异[14~16]。分析原因:2012-2013年度的温度、墒情利于小麦分蘖,2013年小麦群体普遍较大,公顷穗数较往年增加约20%,这可能会部分掩盖播量处理对穗数的影响。随播量增加,鲁原502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各处理间仅播量1(120.0万/hm2)和播量5(330.0万/hm2)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说明鲁原502自身调节能力非常强,在不同播量处理下产量构成三因素相应调节,都能获得较高产量,这可能就是鲁原502能够实现高产、稳产、广适的重要原因。建议济南及周边区域的种植密度(基本苗)范围为225.0万~270.0万/hm2。
  为提高研究的参考价值,本试验选取济麦22为对照材料。济麦22是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也是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近几年山东省的年种植面积都在133.3万公顷以上。因此将鲁原502和济麦22进行全面比较,对于分析鲁原502的产量水平、品种特点以及今后的推广都有指导作用。在播期试验中,鲁原502平均产量较济麦22高3.02%,适期播种时可达6.20%;在播量试验中,鲁原502平均产量较济麦22高5.58%,适宜播量时为5.17%。播期、播量的试验结果和山东省区试的结果相符(鲁原502较对照济麦22平均增产4.99%),和当前生产实际也基本相符。在播期、播量试验中,鲁原502的平均公顷穗数分别比济麦22低4.46%和8.32%,而平均穗粒数比济麦22高3.56%和5.39%,平均千粒重比济麦22高13.10%和13.95%。从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在千粒重这一因素上两个品种的差异最大,在13.0%以上,两个品种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千粒重差异决定的。
  分析当前优秀品种的株型特点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于指导今后的小麦育种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鲁原502分蘖力强,分蘖两极分化快,成穗率较高,下落穗少,通风透光好,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鲁原502能够实现高产、稳产、广适的重要原因就是产量构成三因素具备极强的调节能力。在实收产量为11 752.8 kg/hm2的兖州市小孟镇试验点,鲁原502有效穗数达到816.0万/hm2,穗粒数35.2粒,千粒重40.0 g。总体来看,鲁原502若要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首先要做到适期适量播种,保证获得足够的有效穗数,同时协调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步提高。参考文献:
  [1]于凯,王廷利,曲日涛,等. 冬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播期播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53-57.
  [2]李豪圣,宋健民,刘爱峰,等.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243-248.
  [3]马瑞,康明辉,范黎明,等. 小麦品种花培5号适宜播期播量试验[J]. 河南农业科学,2009(10):64-65.
  [4]刘万代,陈现永,尹钧,等.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豫麦49-198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464-469.
  [5]李筠,王龙,任立凯,等. 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连麦2号产量和品质的调控[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2):303-308.
  [6]马溶慧,朱云集,郭天财,等. 国麦1号播期播量对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4(4):12-15.
  [7]胡廷积. 小麦生态与生产技术[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50-164.
  [8]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等. 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周麦18号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2(1):102-104.
  [9]张连晓,于海涛,高静,等. 播期和播量对潍麦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7):58-59.
  [10]田纪春,邓志英,胡瑞波,等.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通径分析[J]. 作物学报,2006,32(11):1699-1705.
  [11]宋健民,李豪圣,戴双,等. 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产量形成分析[J]. 核农学报,2010,24(6):1280-1285.
  [12]赵倩,姜鸿明,孙美芝,等. 山东省区试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53-57.
  [13]薛香,郜庆炉,高平. 播期和密度对百农矮抗58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0(3):45-47.
  [14]曲善珊,李松坚,孙锡勇,等. 不同播期、基本苗对小麦产量及构成三因素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3,30(1):22-25.
  [15]王夏,胡新,孙忠富,等.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170-176.
  [16]杨吉福,刁立功,赵海涛,等. 播期播量对胶东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3(3):93-95.山 东 农 业 科 学2014,46(7):55~58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其他文献
摘 要:体制性障碍是青岛市农业科技推广助推农业转型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制不完善、机构设置不科学、推广运行机制不灵活等问题致使青岛市有效农业科技供给不足,科技推广效率低下。基于青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创新需要通过理顺推广管理体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推广投入机制,构建“一主多元”推广体系等措施来保障推进。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政府主导;农民科技
期刊
摘要:为探索不同品种苹果对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6±1)℃、相对湿度(80±5)%、光周期L∶D=16 h∶8 h的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苹小卷叶蛾在小国光、大国光、红玉、祝光、红星和金帅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并组建了其各自的生命周期表。结果显示,苹小卷叶蛾在6个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差异显著,全世代发育历期以小国光最短(33.95 d),以红玉最长(39.76 d);平均单雌产
期刊
摘要:为解决烟草种植过程中人工浇水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系统的烟草智能定量浇水机,该机可实现烟草的自动化定量浇水。烟草智能定量浇水机主要由行走系统、检测控制系统、光箱、电磁阀等组成。该机在行走系统作用下前进时,由摄像头检测垄上烟草位置,将采集的数据传递给ARM系统,ARM系统再向电磁阀控制电路输出一个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打开,完成浇水作业。通过ARM系统中的
期刊
摘要:以日本铁杆大葱品种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用测交—回交及测交父本、轮回父本自交法,筛选出耐抽薹雄性不育系200730A 和相应保持系20070873B,不育株率和可育株率均达到99%以上。选育的不育系表现抽薹晚、配合力高、杂种优势明显。200730A雄性不育系与长宝大葱自交系选配的杂交组合农大夏葱1号抽薹晚,产量高,比日本大葱平均增产18.41%,抗病性好,适宜在黄淮海区域种植。  关键
期刊
摘要:以山东省粮食主产区平原县的142户农户为调查对象,详细调查了当地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施肥情况。结果显示,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有机肥施用偏少,化肥投入量过大,氮肥比例偏高,钾肥比例偏低的问题。农户对于肥料的施用方式比较简单粗放。化肥过量施用和养分偏施会导致养分流失和肥料利用率的下降,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文中简要分析了施肥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粮食主产区;
期刊
摘要:检测了5种越冬防护措施对福鼎大白茶产量及品质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区,防护区春茶鲜叶百芽重、产量、折干率及茶叶主要品质成分——水浸出物、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降低了酚氨比,而夏茶变化不明显。停止防护措施后,仍对春茶有较明显影响,但对夏茶不明显。  关键词:越冬防护措施;福鼎大白茶;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71.105.9文献标识号:A
期刊
摘要:以豆粕粉为原料,以大豆多肽转化率为指标对固态发酵生产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获得的13株蛋白酶产生菌株进一步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基质含水量40%,接种量1%,初始pH值6.5,发酵时间 120 h,发酵温度28℃;各菌株对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但蛋白水解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ea)1001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后大豆
期刊
摘要:以茄门甜椒种子为试材,对无菌苗培养前的种子消毒剂种类及不同消毒时间、浓度等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影响无菌苗生长的培养基配方、pH值及生长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甜椒无菌苗的最佳消毒流程和生长条件为:55℃无菌水浸种15 min,室温静置4~5 h,用10% NaClO消毒30 min,无菌水冲洗3次,接种至1/2MS 培养基+15 g/L蔗糖+7.5 g/L 琼脂,pH值为5.
期刊
摘要:本试验以48份不同抗旱性的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分别调查其在雨养旱地和灌溉水地的旗叶面积、穗长、穗下节长、穗叶距、旗叶相对含水量、旗叶离体失水速率、株高、单位面积穗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19项指标,计算出各指标的抗旱系数,并将其作为衡量抗旱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9个单项指标综合成8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计算出各品种的综合指标值,再利用隶属
期刊
摘要:为了明确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42-9矮秆性状的遗传特点,本研究对其赤霉酸敏感性及矮秆性状的遗传特点进行了鉴定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矮秆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山农342-9为赤霉酸不敏感型,其矮秆性状受一对位于小麦6B染色体上的隐性主效基因控制;从2 606对引物中筛选出2个与矮秆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Xwmc398和Xgwm508,利用F2分离群体计算出它们与矮秆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