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传统PLC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分析我国课堂与德国不同之处,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PLC课堂教学的项目教学法理论,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实施验证,效果表明,该项目切实有效,效果明显,可继续推广和改进。
关键词:PLC教学;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
PLC控制技术是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人员的一项重要技能,近二十年发展迅速,也是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在PLC教学中,传统的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说、学生练的授课模式,教师把要传授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消化吸收并在设备上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日常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听讲不认真,不爱思考,掌握知识不牢固,遗忘率比较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正式“上岗”。
一、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
德国倡导小班教学,班级人数小于30人,上课时学生分成小组,便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工作。在上课时,教师尽量讲得少,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多半时候是一个组织者或主持人的角色。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方法。信息阶段,教师对本节要做的项目信息做简单介绍,给学生小组分发资料;计划阶段,各个学生小组学习项目资料,并讨论形成书面的项目计划;决策阶段,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自己的方案计划,教师和全体学生进行方案确认;实施阶段,各小组工作,按照确定的方案实施验证;检查阶段:各小组将程序下载并验证其正确性;评价阶段,各小组提供评价材料,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评价。
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我国上课学生数往往较多,课堂组织较难实现,教学步骤太多,占用课时太多,会拖慢授课进度。
二、新的项目教学法
针对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优点和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项目教学法,在保证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情况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思想,把很多学习部分让学生课下自主完成,这样能够保证课程进度。
班级分组前,先进行学生情况分析,包括男女比例,学生来自省内还是省外,民族情况等,分组采用自愿原则,原则上是男女搭配,不同省份之间搭配,多关注少数民族。每个小组3人,分工不同,分别为:项目负责人、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器件选型、经费预算及方案制定,硬件工程师负责图纸绘制及I/O地址分配;软件工程师负责程序编写及调试。
教师除了课堂上部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外,大部分时间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事先总结生产实践中的项目案例,教师定期将项目信息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并通知学生小组下载并上报方案,在截止时间到时,教师汇总各小组上交的方案,并进行方案审核评价。如果有两个平行班上课,可实行班级之间互评。经审核完成后,确定最佳方案,教师将该项目委托给最佳方案的小组完成。获取项目的小组利用课下时间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完成项目,并进行项目汇报。
教师验收项目时,以虚拟货币的形式进行成绩评价。比如10万的项目,方案、选型、预算(负责人)占30%,图纸、地址分配(硬件工程师)占25%,软件编程(软件工程师)占30%,团队协作情况占15%。如果团队其中一人的工作未完成,将扣除个人部分经费,如果团队协作情况不够,将扣除团队协作部分经费。项目不能按期保质保量交付的,将影响第二次申请,有项目未完成的小组不能再申请项目。对每个项目团队和个人获得的经费情况,教师做好记录,课程结束之后,教师按照获得经费多少对全班进行排序,核算最终成绩。
三、实施效果
该项目教学法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实施验证,效果较好,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各个小组的积极性比较高,竞争意识比较强烈,课下自学知识较为积极。但是,同样暴露出一些问题:
1、学习较差的学生没有小组愿意接收,最后几个较差的学生组队,未能完成一个项目。
2、有的小组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3、教师工作量太大。
四、小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的PLC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项目教学法实施方案,并在课堂进行了实施验证,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实施。.
参考文献:
[1]郭燕,韩京海.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1):209-210.
[2]曾繁明.高職电气自动化专业项目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02):38-39.
[3]蒋先平.行为导向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培训, 2015(20):3-4.
作者简介:薛彬(1985—),男 ,汉族,山东青岛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自动控制系统及相关教学改革。
项目名称:青岛滨海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34。
关键词:PLC教学;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
PLC控制技术是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人员的一项重要技能,近二十年发展迅速,也是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在PLC教学中,传统的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说、学生练的授课模式,教师把要传授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消化吸收并在设备上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日常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听讲不认真,不爱思考,掌握知识不牢固,遗忘率比较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正式“上岗”。
一、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
德国倡导小班教学,班级人数小于30人,上课时学生分成小组,便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工作。在上课时,教师尽量讲得少,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多半时候是一个组织者或主持人的角色。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方法。信息阶段,教师对本节要做的项目信息做简单介绍,给学生小组分发资料;计划阶段,各个学生小组学习项目资料,并讨论形成书面的项目计划;决策阶段,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自己的方案计划,教师和全体学生进行方案确认;实施阶段,各小组工作,按照确定的方案实施验证;检查阶段:各小组将程序下载并验证其正确性;评价阶段,各小组提供评价材料,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评价。
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我国上课学生数往往较多,课堂组织较难实现,教学步骤太多,占用课时太多,会拖慢授课进度。
二、新的项目教学法
针对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优点和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项目教学法,在保证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情况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思想,把很多学习部分让学生课下自主完成,这样能够保证课程进度。
班级分组前,先进行学生情况分析,包括男女比例,学生来自省内还是省外,民族情况等,分组采用自愿原则,原则上是男女搭配,不同省份之间搭配,多关注少数民族。每个小组3人,分工不同,分别为:项目负责人、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器件选型、经费预算及方案制定,硬件工程师负责图纸绘制及I/O地址分配;软件工程师负责程序编写及调试。
教师除了课堂上部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外,大部分时间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事先总结生产实践中的项目案例,教师定期将项目信息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并通知学生小组下载并上报方案,在截止时间到时,教师汇总各小组上交的方案,并进行方案审核评价。如果有两个平行班上课,可实行班级之间互评。经审核完成后,确定最佳方案,教师将该项目委托给最佳方案的小组完成。获取项目的小组利用课下时间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完成项目,并进行项目汇报。
教师验收项目时,以虚拟货币的形式进行成绩评价。比如10万的项目,方案、选型、预算(负责人)占30%,图纸、地址分配(硬件工程师)占25%,软件编程(软件工程师)占30%,团队协作情况占15%。如果团队其中一人的工作未完成,将扣除个人部分经费,如果团队协作情况不够,将扣除团队协作部分经费。项目不能按期保质保量交付的,将影响第二次申请,有项目未完成的小组不能再申请项目。对每个项目团队和个人获得的经费情况,教师做好记录,课程结束之后,教师按照获得经费多少对全班进行排序,核算最终成绩。
三、实施效果
该项目教学法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实施验证,效果较好,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各个小组的积极性比较高,竞争意识比较强烈,课下自学知识较为积极。但是,同样暴露出一些问题:
1、学习较差的学生没有小组愿意接收,最后几个较差的学生组队,未能完成一个项目。
2、有的小组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3、教师工作量太大。
四、小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的PLC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项目教学法实施方案,并在课堂进行了实施验证,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实施。.
参考文献:
[1]郭燕,韩京海.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1):209-210.
[2]曾繁明.高職电气自动化专业项目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02):38-39.
[3]蒋先平.行为导向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培训, 2015(20):3-4.
作者简介:薛彬(1985—),男 ,汉族,山东青岛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自动控制系统及相关教学改革。
项目名称:青岛滨海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