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缺损的修复是临床常见的问题之一,创面覆盖物有异种、异体、自体组织移植物及人工合成代用品等.自体皮移植是目前临床最常应用的方法,但供区有限,且在自体皮移植中,必将对供区造成新的损害,实际上是瘢痕的移位.为了探寻新的修复方法,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同种异体皮和异种皮移植,但因排斥反应及来源困难等使临床应用受限.而异种皮经脱细胞变性处理后,抗原性降低,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保存了真皮组织中绝大部分的有效组织成分和框架结构,最大限度地模拟了人体皮肤的组织结构,可更好地诱导宿主细胞的生长和皮肤胶原的重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