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了近几年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作为远程教育项目的主要管理部门,通过大力推动“四化”,即远程教育网络的天地网一体化、远程教育教学的常规化、研究化和创新化,努力提升远教应用效益的主要做法,以探索提升远程教育应用效益的有效途径,确保远程教育项目充分发挥效用。
关键词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教育教学手段
重庆市万州区自2002年实施远程教育系列工程项目以来,共建成远程教育项目模式一281个,模式二310个,模式三71个,各类学校均按实施类别分类实施完毕。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项目的效益,万州区通过大力推动“四化”,即远程教育网络的天地网一体化、远程教育教学的常规化、研究化和创新化,促进了远程教育在全区中小学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全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水平。
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
推动远程教育天地网一体化就是将远程教育网(天网)与Internet网(地网)联通,使通过天网传送的远程教育资源能通过Internet网实现突破时空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为探索天地网合一的远程教育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搭建基础和平台。
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卫星途径传送的远程教育资源在使用时间和空间上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阻碍了教师对资源的自由应用。如果将天网接入Internet网,就能实现突破时空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从根本上解决远程教育应用群体空间分散、使用时间不同的问题,使远程教育真正发挥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为此,万州区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动建设天地网合一的远程教育网。
万州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34所,其中高完中18所,初中36所,有独立建制的小学52所,完全小学165所,村校331所,有81.2%的中小学是农村学校。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区经济比较落后、城乡差别大等实际情况以及提升教育投入效益出发,万州区确定了分城乡两级体系实施天地网合一的“校校通”工程的思路。
一、加强课题研究
万州区教育信息中心直接承担全区总课题《加强天网地网结合优化万州区城乡远程教育体系的研究》的研究,课题研究设定了“优化城乡中小学远程教育体系,发挥天、地网协同效应,建设高质量的远程教育信息网”、“开发信息资源,建设高水平大容量的万州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库”等目标,取得了丰厚的课题研究成果。总课题取得研究成果20余项,子课题130余项。
二、明确建设思路
在城区,以建设教育城域网和教育中心资源库为核心,联通国际互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重庆教育网,形成了由1个区级教育信息中心、城区52所学校和教育单位终端网络平台组成的教育城域网宽带网络平台。教育信息中心采用1 000 M光纤到校(单位),每所学校(单位)采用1 000 M校内主干到教学楼、办公楼、教师宿舍,100M带宽到桌面。网络线路终端布到学校每间教室、办公室和教师宿舍,每所学校都配备了IBM服务器和三层交换机,每间教室都安装了计算机、34寸彩电或投影仪。城区学校实现了教育“一张网”和教育专网的“校校通、班班通、室室通、户户通”,并开发了《万州教育》、《万州教育技术》两个技术成熟、内容丰富、资源独立的网站平台,达到了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
以远程教育项目配送的用于接收远程教育资源的专用计算机为服务器,以办公室、电子备课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为工作站,联接成基于第三层交换的星形校园网络,通过服务器以ADSL方式接入互联网,构建成天地网合一的校园网,并同样通过ADSL方式将网络扩展到所辖完小、村小,解决网络布点分散的问题,使农村学校完全实现“校校通”。
在这种新型的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教学环境下,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带动学校广泛开展了网络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师生关系的研究,促进了远程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育内容立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教学手段网络化、信息传输数字化。
远程教育教学常规化
推动远程教育教学的常规化,就是促进学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效益,把远程教育发展成为常规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确保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和资源应用经常化,实现远程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一、建立应用机制
远程教育建是基础,用是关键。要促进应用,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远程教育应用机制。万州区紧紧围绕“应用”这个核心,指导学校建立完善了“资源接收及利用制度”、“应用登记制度”、“教学应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各个项目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度对教师每周应用远程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目标、次数以及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并把教师应用情况纳入教师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选模、评职晋级、推选骨干等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校级督查,实现考核,督促应用。
万州区还印发了全区中小学《农远工程应用管理办法》,把考核项目学校应用情况指标的权重提高到60%,建立了过程检查和年终考评的制度(其中过程检查分值比重占60%),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区的农远工程项目学校开展过程督导和年度考评。
二、树立应用典型
在探索应用远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李河小学开展“每周三个一”活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效益,为全区项目学校树立了典范。
“每周三个一”即每周一看、每周一议、每周一课。“每周一看”就是要求远程教育专任管理教师将远程教育资源分为“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研动态”、“课件及案例”、“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等板块进行接收、下载和保存,学校组织师生每周集体观看学习一次。“每周一议”就是在观看远程教育资源后,由教科室根据当期收看资源确定一个中心议题,组织教师开展集体讨论,并形成议后心得。“每周一课”就是开展远程教育教学的实战练兵活动。每周,由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每位教师分别上一节课,切实提高远程教育应用成效。
万州区以李河中心小学为应用典型,积极加以总结、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全区项目学校到李河小学现场观摩、召开全区项目学校经验交流会、总结形成经验论文等方式在全区项目学校广泛宣传推广,掀起了全区项目学校探索远程教育应用模式的热潮。
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化
推动远程教育教学的研究化就是以开展远程教育专项课题研究为主要手段,指导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研究,促使远程教育研究制度化、成果化,通过研究达到提高远程教育建设、管理、应用水平的目的。
一、明确研究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活动计划》,万州区就全区远程教育课题研究提出了明确目标,即“一个思想、两个转变、三个落实”。一个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两个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个落实:管理制度的落实,师资培训的落实,设备使用的落实。研究目标的制定为全区项目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研究指引了科学的方向。
二、建立研究机制
区、校两级成立了远程教育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组,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区级远程教育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教委分管副主任担任,课题研究组组长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担任。项目学校远程教育研究组由校长牵头为搞好课题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
同时,万州区制定了《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目标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指导项目学校开展远程教育课题的申报、开题、研究和结题工作,对全区远程教育科研课题实施了有效的过程督导和目标管理。
三、扎实开展研究
为了推动全区项目学校大力开展远程教育研究,达到以研促用的目的,万州区建立了市、区、校三级远程教育课题研究体系。目前,全区共有经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远程教育课题6项,区项目办立项的远程教育课题49项,项目学校校级课题34项,参研教师700余人。
区教育信息中心承担的课题《万州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是全国教育规划办立项的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另一课题《加强天网地网结合优化万州区城乡远程教育体系的研究》目前已进入课题总结阶段。
各项目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深入开展远程教育专项课题研究。万州区李河中心小学承担的区级课题《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促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万州区高粱中心小学承担的市级课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远程教育教学创新化
推动远程教育的创新化,就是要求项目学校教师不仅能充分应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而且能结合实际对远程教育资源内容、远程教育管理、应用模式和方法等不断进行创新,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
一、资源及时整合
远程教育资源在源源不断地更新,如果不及时进行收集和整理,这些宝贵的资源就会被无情地覆盖和删除,造成资源流失和浪费。通过多次组织项目学校开展专题培训和研讨,万州区指导项目学校按照“条理清晰、分类明确、一目了然、科学适用”的资源整理原则,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按学科/年级/单元/课题/资源类别五个层级建立文件夹接收整理资源的高效资源整理方法。并以学科/年级为单位编制相应的动态远程教育资源电子目录,为教师查阅开辟了捷径。
二、二次开发和创新
远程教育为农村教师输送了大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地区差异、教材版本各异、不符合教学实际等原因,很多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直接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通过修改、整合,对远教资源进行充分的二次开发和创新,远程教育资源才能在不断丰富的同时真正适用于教育教学。
万州区举办了各种讲座、研讨活动和软件应用培训等活动,着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开拓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一些项目学校教师充分应用培训所获,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制作出了大量切合实用的教学资源。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必将给传统教育、农村教育带来巨大而深远的改变,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水平,才能使远程教育真正起到均衡教育发展、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发展的重大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关键词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教育教学手段
重庆市万州区自2002年实施远程教育系列工程项目以来,共建成远程教育项目模式一281个,模式二310个,模式三71个,各类学校均按实施类别分类实施完毕。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项目的效益,万州区通过大力推动“四化”,即远程教育网络的天地网一体化、远程教育教学的常规化、研究化和创新化,促进了远程教育在全区中小学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全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水平。
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
推动远程教育天地网一体化就是将远程教育网(天网)与Internet网(地网)联通,使通过天网传送的远程教育资源能通过Internet网实现突破时空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为探索天地网合一的远程教育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搭建基础和平台。
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卫星途径传送的远程教育资源在使用时间和空间上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阻碍了教师对资源的自由应用。如果将天网接入Internet网,就能实现突破时空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从根本上解决远程教育应用群体空间分散、使用时间不同的问题,使远程教育真正发挥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为此,万州区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动建设天地网合一的远程教育网。
万州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34所,其中高完中18所,初中36所,有独立建制的小学52所,完全小学165所,村校331所,有81.2%的中小学是农村学校。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区经济比较落后、城乡差别大等实际情况以及提升教育投入效益出发,万州区确定了分城乡两级体系实施天地网合一的“校校通”工程的思路。
一、加强课题研究
万州区教育信息中心直接承担全区总课题《加强天网地网结合优化万州区城乡远程教育体系的研究》的研究,课题研究设定了“优化城乡中小学远程教育体系,发挥天、地网协同效应,建设高质量的远程教育信息网”、“开发信息资源,建设高水平大容量的万州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库”等目标,取得了丰厚的课题研究成果。总课题取得研究成果20余项,子课题130余项。
二、明确建设思路
在城区,以建设教育城域网和教育中心资源库为核心,联通国际互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重庆教育网,形成了由1个区级教育信息中心、城区52所学校和教育单位终端网络平台组成的教育城域网宽带网络平台。教育信息中心采用1 000 M光纤到校(单位),每所学校(单位)采用1 000 M校内主干到教学楼、办公楼、教师宿舍,100M带宽到桌面。网络线路终端布到学校每间教室、办公室和教师宿舍,每所学校都配备了IBM服务器和三层交换机,每间教室都安装了计算机、34寸彩电或投影仪。城区学校实现了教育“一张网”和教育专网的“校校通、班班通、室室通、户户通”,并开发了《万州教育》、《万州教育技术》两个技术成熟、内容丰富、资源独立的网站平台,达到了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
以远程教育项目配送的用于接收远程教育资源的专用计算机为服务器,以办公室、电子备课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为工作站,联接成基于第三层交换的星形校园网络,通过服务器以ADSL方式接入互联网,构建成天地网合一的校园网,并同样通过ADSL方式将网络扩展到所辖完小、村小,解决网络布点分散的问题,使农村学校完全实现“校校通”。
在这种新型的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教学环境下,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带动学校广泛开展了网络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师生关系的研究,促进了远程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育内容立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教学手段网络化、信息传输数字化。
远程教育教学常规化
推动远程教育教学的常规化,就是促进学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效益,把远程教育发展成为常规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确保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和资源应用经常化,实现远程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一、建立应用机制
远程教育建是基础,用是关键。要促进应用,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远程教育应用机制。万州区紧紧围绕“应用”这个核心,指导学校建立完善了“资源接收及利用制度”、“应用登记制度”、“教学应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各个项目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度对教师每周应用远程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目标、次数以及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并把教师应用情况纳入教师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选模、评职晋级、推选骨干等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校级督查,实现考核,督促应用。
万州区还印发了全区中小学《农远工程应用管理办法》,把考核项目学校应用情况指标的权重提高到60%,建立了过程检查和年终考评的制度(其中过程检查分值比重占60%),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区的农远工程项目学校开展过程督导和年度考评。
二、树立应用典型
在探索应用远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李河小学开展“每周三个一”活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效益,为全区项目学校树立了典范。
“每周三个一”即每周一看、每周一议、每周一课。“每周一看”就是要求远程教育专任管理教师将远程教育资源分为“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研动态”、“课件及案例”、“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等板块进行接收、下载和保存,学校组织师生每周集体观看学习一次。“每周一议”就是在观看远程教育资源后,由教科室根据当期收看资源确定一个中心议题,组织教师开展集体讨论,并形成议后心得。“每周一课”就是开展远程教育教学的实战练兵活动。每周,由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每位教师分别上一节课,切实提高远程教育应用成效。
万州区以李河中心小学为应用典型,积极加以总结、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全区项目学校到李河小学现场观摩、召开全区项目学校经验交流会、总结形成经验论文等方式在全区项目学校广泛宣传推广,掀起了全区项目学校探索远程教育应用模式的热潮。
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化
推动远程教育教学的研究化就是以开展远程教育专项课题研究为主要手段,指导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研究,促使远程教育研究制度化、成果化,通过研究达到提高远程教育建设、管理、应用水平的目的。
一、明确研究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活动计划》,万州区就全区远程教育课题研究提出了明确目标,即“一个思想、两个转变、三个落实”。一个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两个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个落实:管理制度的落实,师资培训的落实,设备使用的落实。研究目标的制定为全区项目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研究指引了科学的方向。
二、建立研究机制
区、校两级成立了远程教育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组,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区级远程教育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教委分管副主任担任,课题研究组组长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担任。项目学校远程教育研究组由校长牵头为搞好课题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
同时,万州区制定了《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目标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指导项目学校开展远程教育课题的申报、开题、研究和结题工作,对全区远程教育科研课题实施了有效的过程督导和目标管理。
三、扎实开展研究
为了推动全区项目学校大力开展远程教育研究,达到以研促用的目的,万州区建立了市、区、校三级远程教育课题研究体系。目前,全区共有经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远程教育课题6项,区项目办立项的远程教育课题49项,项目学校校级课题34项,参研教师700余人。
区教育信息中心承担的课题《万州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是全国教育规划办立项的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另一课题《加强天网地网结合优化万州区城乡远程教育体系的研究》目前已进入课题总结阶段。
各项目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深入开展远程教育专项课题研究。万州区李河中心小学承担的区级课题《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促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万州区高粱中心小学承担的市级课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远程教育教学创新化
推动远程教育的创新化,就是要求项目学校教师不仅能充分应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而且能结合实际对远程教育资源内容、远程教育管理、应用模式和方法等不断进行创新,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
一、资源及时整合
远程教育资源在源源不断地更新,如果不及时进行收集和整理,这些宝贵的资源就会被无情地覆盖和删除,造成资源流失和浪费。通过多次组织项目学校开展专题培训和研讨,万州区指导项目学校按照“条理清晰、分类明确、一目了然、科学适用”的资源整理原则,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按学科/年级/单元/课题/资源类别五个层级建立文件夹接收整理资源的高效资源整理方法。并以学科/年级为单位编制相应的动态远程教育资源电子目录,为教师查阅开辟了捷径。
二、二次开发和创新
远程教育为农村教师输送了大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地区差异、教材版本各异、不符合教学实际等原因,很多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直接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通过修改、整合,对远教资源进行充分的二次开发和创新,远程教育资源才能在不断丰富的同时真正适用于教育教学。
万州区举办了各种讲座、研讨活动和软件应用培训等活动,着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开拓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一些项目学校教师充分应用培训所获,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制作出了大量切合实用的教学资源。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必将给传统教育、农村教育带来巨大而深远的改变,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水平,才能使远程教育真正起到均衡教育发展、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发展的重大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