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农村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動力和关键。因此,教师应注意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选择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认知过程,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情绪情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愉悦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在阅读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动评读,“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在独立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互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既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一、 抓住重点词句细读文本
  文本解读是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一方面要让他们细读重点字词句,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知识和作者生平经历等。学生对文本细读时,品味关键、重点词句是非常重要的,仔细品味学生就会发现文本中内涵丰富、表达文章主题的字词句。
  二、 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
  阅读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再造想象,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深入理解文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读问结合、读思结合、比较阅读、读写结合,如仿写、续写、扩写、补写、自写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从而富有创造性地阅读。语文的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阅读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文本本身就是丰富的、多元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多元阅读,多角度理解文本。传统教育观念片面追求唯一确定答案的一元解读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更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对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进行个性化阅读,这样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时刻以人为本,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当然多元解读不是随意解读,教师应特别注意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取向。
  三、 阅读教学中注重技能训练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是动态的、鲜活的、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赋予了文本新的生命,学生会对文本作品产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重视趣味教学,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实物、多媒体、游戏等方法进行阅读教学;重视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勤于思考、推理事物的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得出科学的论断,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水平。
  四、 在阅读中感悟中认识自我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的教学思路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走,希望学生的答案能接近教学参考书,符合我们阅读题的答题要求。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感悟与他生活的经历、经验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仅要善于启发诱导,还要善于等待,更要宽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感悟,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一些独特的体会和认识。例如,在教学《窃读记》时,可以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作者“窃读”时的滋味的语句,感受作者“找到书”的惊喜、“饿得饥肠辘辘”的劳苦、“害怕被老板发现”的担忧以及“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的甘甜,从而体会到林海音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对读书的渴望。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为学生详解林海音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不能自由地读书,体会林海音喜爱读书却不能尽情读书的伤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林海音如痴如醉般读书的缘由。在我们的很多公开课中,我们的教师为了使教学能有亮点,博得大家的赞誉,总是挖掘教材的留白,显示我们对教材理解,从而设计精妙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向自己的预设。基于学生本位的视角,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老师深层地挖掘教材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吗?其实,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只有通过积极的情感活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才可以自然的获得思想启迪。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适合儿童的,并非要采用灌输式进行启发引导。对于儿童来说,没有必要对思想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有些朦胧、模糊也没有关系,因为儿童处在身心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当他再读这个故事时,就会有更深刻丰富的启迪,这总比我们采用灌输式说教的方式强加给他们要好。
  作者简介:
  陈宗琼,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财神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空间观念就是我们眼中看到的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在我们大脑中的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绝佳的培养空间思维的时间段,教师在课堂上的培养非常有利于小学生的空间思维的想象力,这是一个今后学习几何数学的良好基础。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所有人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如果在小学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虚拟空间、探索虚拟空间,则更有利于他们在今后可以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本文将重点从空间思维的重要性,培养空间观念中遇到的问
1 翻车机系统存在的问题 秦皇岛港煤一期1、2号翻车机电气控制系统分为给料器和翻车机两部分。给料器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目前,变电站厂站端所有信息由站内远动装置上送到调控中心的主站系统,实现调控员对电网潮流及电网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全网数据的高度集中,为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
自2001年来,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功地利用卫星追踪了21只海龟的洄游路线。本文利用美国卫星信号发射器(Tag)和法国Argos系统追踪3只成年雌性绿海龟。跟踪海龟"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