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资本的运行逻辑和现代性的推进下,现代生活工业化、城市化、理性化、流动性和全球化的程度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涌入我们的生活。陌生人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既可能作为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遥远”和“未来”的陌生人存在,也可能作为道德和文化意义上的“道德异乡人”。“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为当代中国展示了全新的生活场景和伦理视野,同时导致了许多未曾遇到的新挑战、新困惑,面对数不清的“陌生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伦理经验与其交往?
  【关键词】现代性;陌生人社会;陌生人伦理
  一、“陌生人社会”来临及伦理诉求
  “陌生人(Stranger)”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然而,“陌生人社会”及其相关伦理问题的提出,却是与现代性有着本质上的关联。一般而言,现代性被理解为某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费孝通最先从社会学视角研究“陌生人”,分析社会结构变迁的现代性问题。他认为,乡土中国是“熟人社会”,而“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在这里,“陌生人”是作为整体性概念而被提出的。西美尔说过,“陌生人”概念的意义随现代性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影响的加深,我国社会结构加快公共转型的步伐,“陌生人社会”的来临已不可避免。在面对陌生人及其利益问题时,每个人都必须依照某种道德尺度,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和伦理态度。建构“陌生人伦理”已成为现代文明的迫切诉求。
  二、“现代性断裂”下的道德冷漠
  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世界正在经历“现代性断裂”,这种断裂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而且内在地冲撞着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这种传统和现代的断裂体现地更为明显。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受到了冲撞、震荡甚至连根拨起,另一方面,现代秩序和现代价值又没有完全确立起来。于是,私人生活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经常交织在一起,人处于一种“角色重叠”的身份,私人交往和公共交往的混淆和错位经常会引起交往方式上的冲突。于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体现为一种“熟人的陌生”,家庭伦理逐渐受到现代性的冲击,而在公共生活领域,则体现为一种陌生人之间的“道德冷漠”。一个人可能对家人与朋友有很好的感情,而对陌生人没有起码的尊重,在陌生人需要救助的时候,表现出极为冷漠和事不关己的态度,各种道德冷漠现象频频发生。对于道德冷漠现象的讨论,很对学者停留于就事论事,而且偏重于从各种现象及其具体解决路径出发,而没有将其放在整个现代性的背景和陌生人社会中予以关注。道德冷漠现象并非仅仅是中国所特有的,而恰恰是现代性发展的伦理后果,更是人类整体性道德危机的具体体现。
  三、“陌生人伦理”的当代建构及其价值
  1.陌生人伦理的当代建构:一种可能的责任伦理学
  道德冷漠现象并非是个人领域的道德现象,而恰恰是陌生人社会的公共道德问题。现代性道德困境及其道德冷漠现象的解决,需要一种陌生人伦理的建构。陌生人伦理的道德空间是开放的,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具有一种开放的“世界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眼光,去面对多元陌生的他者。这种陌生人伦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既不是传统社会的自然的情感关系或城邦关系,也不是世俗社会的资本关系或利益关系,更不仅仅是现代国家建立的契约(权利)和法律纽带,而是每一个人作为“自主道德人”的实践理性。在这种整体性的实践理性的思考方式下,从道德自主性可以产生对陌生他者的权利责任和德性责任,为陌生人伦理的当代建构提供一种可能的责任伦理学。
  2.“陌生人伦理”的当代价值及其悖论
  “陌生人伦理”警示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存在,并强调这种存在的不容忽视性。要求个人关注其行为中的公共性内涵。正是这种公共性构成陌生人伦理的价值源泉,也是其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根本。惟有对陌生人及其存在的意义有充分理解,且有真诚而强烈的认同愿望时,才能转化为个人的理性自觉。构建“陌生人伦理”,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将伦理归属于“法”的范畴中。黑格尔也认为,在德一法体系中,惟有伦理才是“客观意志的法”,法律乃是外在的法。即是说,伦理与法律不仅具有相近的非人格化要求,而且强制地发挥规范公共生活秩序的功能。現代社会,良好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和维系,既有赖于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成熟,也需要合理的伦理和法律规范加以约束。
  作为现代性不可分割的要素,“陌生人伦理”先天携有现代性的内在悖论和冲突,即一方面它要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另一方面,又要以牺牲个体之间的情感为代价。作为制度化的伦理规范,“陌生人伦理”仅仅要求人们严格遵守规则,而不是成为有道德的“好人”。伦理道德不仅要关注现代性,更要反思、批判和提升现代性。中国现代性的文化使命,同样内含对亲近性道德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完善。不过,现代文明视野下的亲近性道德,作为现代文化意义中的功能性元素,与其作为传统文化的意义已大为不同。所以,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伦理,并非要完全消解亲近性道德及其功能,以异质的“陌生人伦理”取代它;亦非亲近性道德与“陌生人伦理”的相互排斥或否定,而是要实现二者的总体扬弃与现代转换,推进当代公共伦理生活的自觉建构。
  四、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风险及化解对策
  1.陌生人社会存在伦理风险。
  首先表现为信任危机。熟人社会也存在欺骗,但在多数情况下,采取配合和信任是熟人之间行为的默认选项。但在陌生、生疏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信任往往缺位,这也限制了人们的日常交往。其次是身份认同危机。我们总是以自己的社会身份来建构自己的身份,这也是当我们刚刚走出农村、小县城的时候特别喜欢寻找老乡做朋友,以老家的身份来建构个人身份的原因。而过去的“单位社会”中,人们很容易形成“单位人”的身份认同。在陌生人社会,职业身份、居住环境都有可能频频发生变化,建立和维系友情、老乡感情的成本很高,这使得许多人难以寻求这方面的身份认同作为内心的慰藉。第三,价值纷争。一个很显著的事实在于,如果长期居住在大城市,很可能对于很多问题的价值判断,与稳定居住和生活在农村、中小城市的亲友是不同的。陌生人社会中,一些人更可能对生活、职业选择、个人行为的道德意义产生困惑。
  2.化解陌生人社会伦理风险,
  要化解陌生人社会伦理风险,最重要的是要让人们建立起对于现代社会制度的信任,从而通过制度、文化、经济合作等方式来降低伦理风险。要推崇包容和允许,来获得道德权威。重构责任理念唤起陌生人之间的道德热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国内不少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许多人积极争当志愿者,通过承担这方面的道德责任,推动城乡社区信任的强化。重新发现和建构道德空间与道德共同体,可以积极化解陌生人社会秩序伦理风险,以重建陌生人社会秩序价值基础。我国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得以筑实,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在价值多元的时代确立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善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推进民间团体与民间组织尤其是志愿组织的发展,弘扬志愿精神,培育责任意识,在各地城乡促进道德空间与道德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龚长宇.陌生人社会:价值基础与社会治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2]程立涛.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刘静.我们为什么彼此负有义务?--陌生人伦理的规范性来源及其当代建构[J].吉林: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前的大学教育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碎片化的学习也是一种基于当前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所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科学化的学习方式,是基于当前的学生的学习现状所产生的一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在当前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新型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也应运而生,只有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
期刊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重大命题,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管长远管根本,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统领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须臾不可或缺的根本制度。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涉及六项具体制度,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制
期刊
【摘 要】现代企业的综合管理体系中,合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对于一些需要频繁与其他企业或经济主体开展业务往来的企业而言,合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企业在展开合同管理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存在的法律风险,寻找到针对性措施展开管理工作,确保风险的防范、管理效果能够更为理想。本文即对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展开探析,重点阐述法律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以期使得风险规避目的能够切实达成。  【关键词】企业
期刊
【摘 要】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宝库。要通过百年党史教育,强化职院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旨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本文论述了在党史教育中提高职院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百年党史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方法途径  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百年发展历程,创造了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许多世界奇迹。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和优势,是职业技术
期刊
【摘 要】隧道作为公路运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其安全与否对整条道路的安全形式起到重要作用,经过调查研究近十年的全国范围内的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征,发现车辆、隧道结构、安全措施等是公路隧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了隧道运营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例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影响隧道安全指标权重进行了计算,通过一致性检验,印证了权重计算的可靠性。  【关键词】公路隧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从显微尺度入手,如何分析韧性剪切带中的现象和问题;还介绍了显微构造、韧性剪切带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阐述了部分学者从显微尺度研究韧性剪切带的实例,并为寻找地质矿产提供资料、帮助。从整体角度展望显微构造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显微构造;韧性剪切带;地质学  大陆板块边界或者陆内经常会发生一些构造作用。板块边界的地质作用异常活跃,如岩浆作用、地震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多姿多彩的
期刊
【摘 要】从古至今,配偶的选择是婚姻和家庭的前提。对于女性来说,她们的择偶观会影响婚姻的质量。因此选择配偶的过程十分重要。本文将立足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视角,以“非诚勿扰”这一电视节目中的女嘉宾为行动者,运用理性行动理论对女嘉宾的择偶行为和择偶条件进行判断、归纳和整合。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女嘉宾的择偶观大致分为三类:生存理性的择偶观、经济理性的择偶观、社会理性的择偶观。且这三类择偶观也符合社会上的大多
期刊
【摘 要】《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指出要借助社会专业力量,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建立少年司法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必要性。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指出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体现了国家责任思想。但是,少年司法在实践中还处于政府责任、司法责任的阶段。只有在国家责任的框架下,社会支持体系才可以克服各领域条块化、社会资源利用不足等短板,最大程度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利益
期刊
【摘 要】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材料与冶金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个传统的优势学科,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材料与冶金学科的教学中,应用TRIZ创新理论,能够发挥出深刻的应用价值,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程,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对TRIZ创新理论在材料与冶金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TRIZ创新理论在材料与冶金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TRIZ;创新理论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已是新媒体时代,在生活中最为普遍的是以信息为传播方式进行交流,这样对教育也带来了改革和挑战。在新媒体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不仅有机遇还存在未知的挑战,在改革中的机遇挑战促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发展。基于新媒体视角下,对课程思政进行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改革中大胆创新,勇于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本文阐述新媒体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