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往日本岐阜,锁住我们视线的,既非高楼大厦,也非疾驰的节奏,而是类似鸬鹚捕鱼、美浓烧、合掌屋等传统技艺。这让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感受到一种沉淀于山水间的古老魅力。
傍晚,我坐在长良川船头等待鸬鹚捕鱼队伍的到来,河上升起的雾气渐渐笼罩了远处的江面,江风掠过,透着丝丝冰凉—一这是我岐阜之旅的开始。如此开场显得有些平淡。是的,在中国漓江已经发乌的江面上,旅行者很容易见到渔船上端坐着两三只昂首挺胸的鸬鹚。
初春的长良川乍暖还寒,船头的寒意更甚,为了方便我们上下船,62岁的后藤恭司光着脚跳进齐膝深的河水,将我们的船又向岸边靠拢了一些。腰背佝偻的后藤恭司衣衫单薄,但他似乎对寒冷已经习以为常。站在暮色的水中,他神情愉悦地跟我说:“把你们送回码头后,我要回家喝上几口。”
鸬鹚捕鱼是日本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自1312年开始,驯养鸬鹚的人被称作“匠师”。在岐阜,目前只有六户人家是得到政府认可的世代相传的匠师。其中,最知名的是七十多岁的山下纯司。按照严格的传承制度,他也只能将手艺传给长子。在长良川两岸,每晚都聚集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这项旅游业务在长良川已沿袭了上百年,像后藤恭司已以此为生几十年。太阳完全隐去之后,夜色开始侵袭整个江面,远处的红光似为天色与江面扯开一道幕布。幕布后是等待已久的渔船,匠人们身披江户时代的渔夫服,鸬鹚被匠人们用线牵着混乱地潜入水中,在船头灯火的照耀下快速行进。浑浊江水中,偶尔有一两只鸬鹚从江水中探出脑袋来,一闪而过。
在水源丰沛的日本,有12个地方拥有鸬鹚捕鱼这项古老的生活技能,长良川的特殊之处在于水中的湘鱼之美。据说这种鱼的刺入口即化,鸬鹚在短短十几年的生命中为了美味的湘鱼不停劳作,但每晚捕捞所获却归于匠人们。岐阜市中心的长良川鸬鹚传承馆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里边珍藏着很多画家和作家以鸬鹚为题材的书画诗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川端康成的《篝火》。岐阜的邻市郡上八番还建了一个以舞蹈为主题的博物馆,馆长熊泽里重告诉我,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跳上几段日本舞。我进去时,博物馆内的舞蹈老师正在表演一段提线木偶般的舞蹈,这种节奏和韵律都非常简单且带滑稽意味的舞蹈风靡全日本。每年8月13日开始,连续三天,来自全日本的舞蹈爱好者们挤成一团,不眠不休地共舞,最高纪录达30万人。据说,某一年舞蹈季时,恰好台风袭来,乐师与舞者们却依然在风雨中狂舞,直至天空放晴。出了熊泽里重的博物馆,拐一个弯,是16世纪修建的“城下町”的中心地带,它有着江户时期的复古意味。熊泽里重带我在街道上慢走,街道的中心是一栋小小的寺庙宗祠,街道两侧沟渠内的流水来自山间的溪水。各家各户分流用的隔断栏板懒散地扔在一旁,每户门上悬挂着消防水桶。他边走边解释:每到舞蹈季,街道、停车场都会变成舞蹈场,十几万人聚集在一起跳三天三夜,这种盛况多少透着股狂欢的味道。郡上八番的宗祗水带着极其浓厚的乡村共居的味道,村人在宗祗水建造了阶梯式的池塘,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作用。离宗祗水不远就是清水桥,站在桥上看,山上的郡上八番城显得有些孤单。桥下的吉田川河是郡上八番的生活供给之一在,地图上,它与长良川最终汇流在一起。
岐阜还保留着许多江户时代的古迹,比如飞弹高山的阵屋。但与高大严谨的阵屋相比,我更钟情阵屋前的早市。高山人花子一早就来到早市售卖她制作的味噌酱,花子做的酱盐分少,同时还加入了很多香料。花子推荐我将蔬菜放在朴叶上烤制,而后蘸上她的味噌,鲜美之极。穿过早市所在的弥生桥,是江户时代最美的老街三町,老田酒造清酒厂就藏身于此。曾经在东京生活与学习过的小田脑子里充满了改造与创新的话题,他开创品酒会,将咖啡馆引入清酒厂内,看起来效果不错。转了几家小店后,我在清酒厂隔壁的青Cafe休息。这家大名鼎鼎的咖啡馆还保持着50年前和式咖啡馆的样式,榻榻米的正中央是暖炉,暖炉上吊着水壶。
我一整天都在岐阜乡间穿梭,连接每个村镇间的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手机经常搜不到信号,岐阜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牧歌之里工作了l9年的田中良则一直过着农耕的生活,其90岁高龄的母亲也每天早起去田里劳作。牧歌之里在岐阜以“花田”为主,飞弹牛肉与白产白销的薰衣草冰激凌招徕着远方的游客。
当天我下榻的是一栋有着300年历史的合掌造老屋,老屋斑驳的门口悬挂着“孙右宫门旅馆”,它位于白川乡的中心。这家l972年成立的老旅馆仍维持着合掌造的传统格局,所有住客需共用洗澡间。2007年,旅馆遭到一场大火的破坏,铃口家借贷来复原房屋,“我们不想将房子修成新式楼房的样子,尽管我们知道那样生活会很方便,而且省钱”。晚饭后,旅馆年迈的女主人铃口富美江坐在空旷的客厅兼具餐厅告诉我。因为长期劳作,她的腿已经无法盘坐或是跪坐,长媳铃口久枝拿了一摞厚厚的椅垫让她坐上去。昏暗走廊的尽头是我的小屋,拉开糊着和纸的木门,台阶下不远处是几棵长势良好的松树和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室内的地板踩上去吱呀作响,为了不吵醒别人,我不得不踮着脚走路。铃口一家每天五点起床劳作,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到了晚上十点,所有客人会准时关灯休息。铃口久枝从广岛远嫁到这里,她坦承自己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里的辛苦,她拥有料理师资格,是旅馆的主要厨师,兼打扫客房。山间料理质朴美味,烹调方式也不复杂,我想也许是这里的食材白耕白采的缘故。
白天,我参观了白川乡最恢弘的老屋和田家。高鼻大眼的和田先生将自家屋子改建成一个合掌屋小博物馆。对他来说,最苦恼的莫过于博物馆的维修和维护,稻草屋顶三四十年需要更换一次,而墙壁的保护也要不断投入。“五年前的一次维修,我请了专业公司,花了三四千万日元”。而在1965年,他请附近的村民来帮忙,当时维护花了八千万日元,好在有政府的支持。因为和田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不能开餐厅和旅馆。除了接待造访者,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清洁房屋,烧药草来驱除木头生出的虫子,并且检查木头的坚固性。
目前白川乡有114栋合掌屋,资料显示,最早令合掌屋闻名于世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到日本探险的西方人。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建筑学者评价白川合掌屋是最合理、最理性、最天人合一的建筑。那天傍晚,我们在白川乡的田间散步,三栋合掌屋错落有致地分散开来,暖暖的灯光白屋顶的窗户透出来,有些像圣诞老人的童话世界。 导游青木一英带我参观下吕温泉供给站时说:“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天天泡温泉,200日元买到的温泉水可以放满一浴缸还绰绰有余。”
下吕市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坐落着当地有名的温泉寺。当地的市民相信温泉寺具有灵验的加持力,顶礼佛像可以帮助自己除去身上的疾病和坏运气。青木则一脸地诚恳说:“我们都相信这是菩萨的保佑与赐予。”
当日,天气预报说有台风,我在马笼宿的日程不得不缩短。原富江的生活却不受台风、雨雪天气的干扰,她白1976年在马笼宿开了一间不大的茶馆后,一直经营到今天。原富江画着浓妆,指甲整齐,头发有型有样,很难看出她的大儿子已经40岁了。她喜欢在店里研究甜品、茶和各种手工编织的篮子,“中国人很喜欢黑蜜豆,所以这款甜品我一直在菜单上保留着”。
铃木丰是马笼宿相对年轻的一位店主,这位药剂师出身的本地人在自己店里挂满了各种实用的木制品,从烹饪用具到小摆设。在我的眼里,这样的店酷劲十足,还带有学究气质。铃木丰在马笼宿开店20年,相对药剂学,他更喜欢研究木头,“岐阜出产很多珍贵的木材,最知名的是木曾桧,如果你去过伊势神宫,就会对这种木材多少有些了解”。每20年,伊势神宫都需要两万株木曾桧来进行修补替换,更换下来的其他木头再运往其他神社。为了宣传木曾桧,铃木丰白费印制了很多卡片。在他店里的一角专门开辟了木曾桧的柜台,但他只售卖两种东西:木曾桧碎木板以及木曾桧切菜案板。
8l岁的铃木好子是马笼宿的“五平饼西施”,她的小店开在马笼宿的入口处已经50年了。每天清晨,好子将五平饼的原材料糯米、米准备好,再将酱油、糖、核桃和芝麻的酱汁调均匀。游客在上山时,能看到她站在自己的小店里冲你微笑,买一串五平饼,随后更是欲罢不能,再买一串。
蒙蒙细雨中,我迈脚进入铃木佐弥香的荞麦面店“更科”。向我推荐这家店的石原美保子是位喜欢美食的女性,她一路都在为岐阜的美食做广告,“我们这里的山水好,所以生产的荞麦品质也好,此外,空气纯净也是好荞麦生产的主要原因”。佐弥香打扮入时,进出厨房忙得团团转。这间80年的老店在午餐时间,客人更是络绎不绝。
今日的美浓,依然还有很多以烧制陶器为生的家庭工厂,这些“家族企业”已成为“美浓烧”这个名词与手艺的传承缩影,加藤一家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退了休的加藤唐九郎坐在办公室椅子上,笑嘻嘻地望着儿子小加藤和几位在此工作了30年的老画师工作。美浓烧最知名的是幸兵窑,加藤唐九郎l8岁时进入幸兵窑学艺,羽翼丰满后开设了自己的藏珍窑。在寒冷的天气里,穿着短袖衬衫的老加藤挥舞大手向我侃侃而谈:“最早这里家家都制陶,但每家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我们负责绘画,但因为竞争激烈无法生存,所以我们开了自己的窑厂。”藏珍窑二层珍藏的是加藤家的宝藏:一块块岩石、颜料碎末,以及颜色鲜红的陶器。小加藤说这就是父亲所创造的奇迹。红色是美浓烧的主色,善于观察的老加藤从岐阜山中找到一种可以提炼出罕见的红色粉末的岩石,并经过六年的尝试,发现奶奶手工研磨八小时后的颜料中再加入玻璃后,造就了美浓烧色彩史上的珍品
今川祜子只是美浓陶瓷博物馆的一名普通员工,她告诉我,美浓烧在一百年前便以登峰造极的酒杯制造艺术闻名日本。比如摆在展柜里的美人盏,杯壁透过灯光看过去薄如蝉翼,小巧玲珑,弹指可破。这些酒杯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并非是技术,而是隐藏在杯底的那些栩栩如生的美人图画,在不到一平方厘米的地方,美人们的每一丝头发都刻画得清清楚楚,就更别提那些勾人心魄的媚笑了。
岐阜在阴沉了几天后,阳光终于出来了,铃木竹久看起来非常高兴。在日本知名会社待了一辈子的铃木竹久60岁时跨入和纸行业,他的老师是妻子丰美。我到的时候,丰美正站在装满纸浆的池子前做和纸,她提出纸浆后开始有规律和节奏地晃动,诀窍是上下晃动三次,然后左右晃动若干次,晃动次数越多,纸张越薄。
30分钟后,状如蚕丝般的纹理便清晰展现在竹久刚刚晾晒的纸张上。“水很重要,”丰美解释道,“美浓人会去村子附近的板取川清洗用以制作和纸的落叶乔木—楮,因为水质好、酸度低,而且水是流动的,所以会让造出来的纸细腻均匀。”
铃木祖上是美浓最早的一户造纸艺人,传到竹久夫妇这一代已经是第16代了。他开明得和他父母一样,没有要求子女传承这项技术。但在他离开会社那年,开始意识到要扛起保护和纸的大旗,在女儿出嫁那天,铃木毅然给女儿做了一身纸制的婚纱。这件婚纱被摆放在美浓和纸的里会馆里。“一张和纸售价2,500-3,000日元,我们一天做150张纸,可以自给自足了。”竹久说。
美浓和纸里会馆建得颇为气派,你不仅可以了解和纸的整个制作工艺、很多当地和纸的传人对纸张进行的再创造,还可以亲自制作。70岁的市原智子创造了云龙纸,将扎染技术移植到和纸制作上,并时常出现在体验馆里教授游客。
保护一项传统的手艺技术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比如说你要耐得住寂寞、对金钱没有过多欲望等。新婚的加纳英香没考虑那么多,她的小作坊坐落在江户时代的一番街上,她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盘膝坐在地台上参照祖父留下来的各种灯架做纸灯,日本姑娘喜欢的化妆则完全不是她擅长的话题。
和落叶乔木楮相关的还有一间餐厅,位于岐阜市中心,在我即将离开岐阜时专程前往去进餐。推荐它的朋友说,楮餐厅比较有性格。料理长市桥宽之是一位留学澳大利亚的年轻人,他自学成才,推崇岐阜的本土蔬菜和河鲜。他认为在岐阜这样的地方,美食几乎无须添加任何佐料,青山绿水让各种食材不受外界污染,“还原食物的本身味道就可以了”。
傍晚,我坐在长良川船头等待鸬鹚捕鱼队伍的到来,河上升起的雾气渐渐笼罩了远处的江面,江风掠过,透着丝丝冰凉—一这是我岐阜之旅的开始。如此开场显得有些平淡。是的,在中国漓江已经发乌的江面上,旅行者很容易见到渔船上端坐着两三只昂首挺胸的鸬鹚。
初春的长良川乍暖还寒,船头的寒意更甚,为了方便我们上下船,62岁的后藤恭司光着脚跳进齐膝深的河水,将我们的船又向岸边靠拢了一些。腰背佝偻的后藤恭司衣衫单薄,但他似乎对寒冷已经习以为常。站在暮色的水中,他神情愉悦地跟我说:“把你们送回码头后,我要回家喝上几口。”
鸬鹚捕鱼是日本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自1312年开始,驯养鸬鹚的人被称作“匠师”。在岐阜,目前只有六户人家是得到政府认可的世代相传的匠师。其中,最知名的是七十多岁的山下纯司。按照严格的传承制度,他也只能将手艺传给长子。在长良川两岸,每晚都聚集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这项旅游业务在长良川已沿袭了上百年,像后藤恭司已以此为生几十年。太阳完全隐去之后,夜色开始侵袭整个江面,远处的红光似为天色与江面扯开一道幕布。幕布后是等待已久的渔船,匠人们身披江户时代的渔夫服,鸬鹚被匠人们用线牵着混乱地潜入水中,在船头灯火的照耀下快速行进。浑浊江水中,偶尔有一两只鸬鹚从江水中探出脑袋来,一闪而过。
在水源丰沛的日本,有12个地方拥有鸬鹚捕鱼这项古老的生活技能,长良川的特殊之处在于水中的湘鱼之美。据说这种鱼的刺入口即化,鸬鹚在短短十几年的生命中为了美味的湘鱼不停劳作,但每晚捕捞所获却归于匠人们。岐阜市中心的长良川鸬鹚传承馆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里边珍藏着很多画家和作家以鸬鹚为题材的书画诗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川端康成的《篝火》。岐阜的邻市郡上八番还建了一个以舞蹈为主题的博物馆,馆长熊泽里重告诉我,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跳上几段日本舞。我进去时,博物馆内的舞蹈老师正在表演一段提线木偶般的舞蹈,这种节奏和韵律都非常简单且带滑稽意味的舞蹈风靡全日本。每年8月13日开始,连续三天,来自全日本的舞蹈爱好者们挤成一团,不眠不休地共舞,最高纪录达30万人。据说,某一年舞蹈季时,恰好台风袭来,乐师与舞者们却依然在风雨中狂舞,直至天空放晴。出了熊泽里重的博物馆,拐一个弯,是16世纪修建的“城下町”的中心地带,它有着江户时期的复古意味。熊泽里重带我在街道上慢走,街道的中心是一栋小小的寺庙宗祠,街道两侧沟渠内的流水来自山间的溪水。各家各户分流用的隔断栏板懒散地扔在一旁,每户门上悬挂着消防水桶。他边走边解释:每到舞蹈季,街道、停车场都会变成舞蹈场,十几万人聚集在一起跳三天三夜,这种盛况多少透着股狂欢的味道。郡上八番的宗祗水带着极其浓厚的乡村共居的味道,村人在宗祗水建造了阶梯式的池塘,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作用。离宗祗水不远就是清水桥,站在桥上看,山上的郡上八番城显得有些孤单。桥下的吉田川河是郡上八番的生活供给之一在,地图上,它与长良川最终汇流在一起。
岐阜还保留着许多江户时代的古迹,比如飞弹高山的阵屋。但与高大严谨的阵屋相比,我更钟情阵屋前的早市。高山人花子一早就来到早市售卖她制作的味噌酱,花子做的酱盐分少,同时还加入了很多香料。花子推荐我将蔬菜放在朴叶上烤制,而后蘸上她的味噌,鲜美之极。穿过早市所在的弥生桥,是江户时代最美的老街三町,老田酒造清酒厂就藏身于此。曾经在东京生活与学习过的小田脑子里充满了改造与创新的话题,他开创品酒会,将咖啡馆引入清酒厂内,看起来效果不错。转了几家小店后,我在清酒厂隔壁的青Cafe休息。这家大名鼎鼎的咖啡馆还保持着50年前和式咖啡馆的样式,榻榻米的正中央是暖炉,暖炉上吊着水壶。
我一整天都在岐阜乡间穿梭,连接每个村镇间的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手机经常搜不到信号,岐阜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牧歌之里工作了l9年的田中良则一直过着农耕的生活,其90岁高龄的母亲也每天早起去田里劳作。牧歌之里在岐阜以“花田”为主,飞弹牛肉与白产白销的薰衣草冰激凌招徕着远方的游客。
当天我下榻的是一栋有着300年历史的合掌造老屋,老屋斑驳的门口悬挂着“孙右宫门旅馆”,它位于白川乡的中心。这家l972年成立的老旅馆仍维持着合掌造的传统格局,所有住客需共用洗澡间。2007年,旅馆遭到一场大火的破坏,铃口家借贷来复原房屋,“我们不想将房子修成新式楼房的样子,尽管我们知道那样生活会很方便,而且省钱”。晚饭后,旅馆年迈的女主人铃口富美江坐在空旷的客厅兼具餐厅告诉我。因为长期劳作,她的腿已经无法盘坐或是跪坐,长媳铃口久枝拿了一摞厚厚的椅垫让她坐上去。昏暗走廊的尽头是我的小屋,拉开糊着和纸的木门,台阶下不远处是几棵长势良好的松树和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室内的地板踩上去吱呀作响,为了不吵醒别人,我不得不踮着脚走路。铃口一家每天五点起床劳作,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到了晚上十点,所有客人会准时关灯休息。铃口久枝从广岛远嫁到这里,她坦承自己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里的辛苦,她拥有料理师资格,是旅馆的主要厨师,兼打扫客房。山间料理质朴美味,烹调方式也不复杂,我想也许是这里的食材白耕白采的缘故。
白天,我参观了白川乡最恢弘的老屋和田家。高鼻大眼的和田先生将自家屋子改建成一个合掌屋小博物馆。对他来说,最苦恼的莫过于博物馆的维修和维护,稻草屋顶三四十年需要更换一次,而墙壁的保护也要不断投入。“五年前的一次维修,我请了专业公司,花了三四千万日元”。而在1965年,他请附近的村民来帮忙,当时维护花了八千万日元,好在有政府的支持。因为和田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不能开餐厅和旅馆。除了接待造访者,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清洁房屋,烧药草来驱除木头生出的虫子,并且检查木头的坚固性。
目前白川乡有114栋合掌屋,资料显示,最早令合掌屋闻名于世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到日本探险的西方人。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建筑学者评价白川合掌屋是最合理、最理性、最天人合一的建筑。那天傍晚,我们在白川乡的田间散步,三栋合掌屋错落有致地分散开来,暖暖的灯光白屋顶的窗户透出来,有些像圣诞老人的童话世界。 导游青木一英带我参观下吕温泉供给站时说:“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天天泡温泉,200日元买到的温泉水可以放满一浴缸还绰绰有余。”
下吕市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坐落着当地有名的温泉寺。当地的市民相信温泉寺具有灵验的加持力,顶礼佛像可以帮助自己除去身上的疾病和坏运气。青木则一脸地诚恳说:“我们都相信这是菩萨的保佑与赐予。”
当日,天气预报说有台风,我在马笼宿的日程不得不缩短。原富江的生活却不受台风、雨雪天气的干扰,她白1976年在马笼宿开了一间不大的茶馆后,一直经营到今天。原富江画着浓妆,指甲整齐,头发有型有样,很难看出她的大儿子已经40岁了。她喜欢在店里研究甜品、茶和各种手工编织的篮子,“中国人很喜欢黑蜜豆,所以这款甜品我一直在菜单上保留着”。
铃木丰是马笼宿相对年轻的一位店主,这位药剂师出身的本地人在自己店里挂满了各种实用的木制品,从烹饪用具到小摆设。在我的眼里,这样的店酷劲十足,还带有学究气质。铃木丰在马笼宿开店20年,相对药剂学,他更喜欢研究木头,“岐阜出产很多珍贵的木材,最知名的是木曾桧,如果你去过伊势神宫,就会对这种木材多少有些了解”。每20年,伊势神宫都需要两万株木曾桧来进行修补替换,更换下来的其他木头再运往其他神社。为了宣传木曾桧,铃木丰白费印制了很多卡片。在他店里的一角专门开辟了木曾桧的柜台,但他只售卖两种东西:木曾桧碎木板以及木曾桧切菜案板。
8l岁的铃木好子是马笼宿的“五平饼西施”,她的小店开在马笼宿的入口处已经50年了。每天清晨,好子将五平饼的原材料糯米、米准备好,再将酱油、糖、核桃和芝麻的酱汁调均匀。游客在上山时,能看到她站在自己的小店里冲你微笑,买一串五平饼,随后更是欲罢不能,再买一串。
蒙蒙细雨中,我迈脚进入铃木佐弥香的荞麦面店“更科”。向我推荐这家店的石原美保子是位喜欢美食的女性,她一路都在为岐阜的美食做广告,“我们这里的山水好,所以生产的荞麦品质也好,此外,空气纯净也是好荞麦生产的主要原因”。佐弥香打扮入时,进出厨房忙得团团转。这间80年的老店在午餐时间,客人更是络绎不绝。
今日的美浓,依然还有很多以烧制陶器为生的家庭工厂,这些“家族企业”已成为“美浓烧”这个名词与手艺的传承缩影,加藤一家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退了休的加藤唐九郎坐在办公室椅子上,笑嘻嘻地望着儿子小加藤和几位在此工作了30年的老画师工作。美浓烧最知名的是幸兵窑,加藤唐九郎l8岁时进入幸兵窑学艺,羽翼丰满后开设了自己的藏珍窑。在寒冷的天气里,穿着短袖衬衫的老加藤挥舞大手向我侃侃而谈:“最早这里家家都制陶,但每家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我们负责绘画,但因为竞争激烈无法生存,所以我们开了自己的窑厂。”藏珍窑二层珍藏的是加藤家的宝藏:一块块岩石、颜料碎末,以及颜色鲜红的陶器。小加藤说这就是父亲所创造的奇迹。红色是美浓烧的主色,善于观察的老加藤从岐阜山中找到一种可以提炼出罕见的红色粉末的岩石,并经过六年的尝试,发现奶奶手工研磨八小时后的颜料中再加入玻璃后,造就了美浓烧色彩史上的珍品
今川祜子只是美浓陶瓷博物馆的一名普通员工,她告诉我,美浓烧在一百年前便以登峰造极的酒杯制造艺术闻名日本。比如摆在展柜里的美人盏,杯壁透过灯光看过去薄如蝉翼,小巧玲珑,弹指可破。这些酒杯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并非是技术,而是隐藏在杯底的那些栩栩如生的美人图画,在不到一平方厘米的地方,美人们的每一丝头发都刻画得清清楚楚,就更别提那些勾人心魄的媚笑了。
岐阜在阴沉了几天后,阳光终于出来了,铃木竹久看起来非常高兴。在日本知名会社待了一辈子的铃木竹久60岁时跨入和纸行业,他的老师是妻子丰美。我到的时候,丰美正站在装满纸浆的池子前做和纸,她提出纸浆后开始有规律和节奏地晃动,诀窍是上下晃动三次,然后左右晃动若干次,晃动次数越多,纸张越薄。
30分钟后,状如蚕丝般的纹理便清晰展现在竹久刚刚晾晒的纸张上。“水很重要,”丰美解释道,“美浓人会去村子附近的板取川清洗用以制作和纸的落叶乔木—楮,因为水质好、酸度低,而且水是流动的,所以会让造出来的纸细腻均匀。”
铃木祖上是美浓最早的一户造纸艺人,传到竹久夫妇这一代已经是第16代了。他开明得和他父母一样,没有要求子女传承这项技术。但在他离开会社那年,开始意识到要扛起保护和纸的大旗,在女儿出嫁那天,铃木毅然给女儿做了一身纸制的婚纱。这件婚纱被摆放在美浓和纸的里会馆里。“一张和纸售价2,500-3,000日元,我们一天做150张纸,可以自给自足了。”竹久说。
美浓和纸里会馆建得颇为气派,你不仅可以了解和纸的整个制作工艺、很多当地和纸的传人对纸张进行的再创造,还可以亲自制作。70岁的市原智子创造了云龙纸,将扎染技术移植到和纸制作上,并时常出现在体验馆里教授游客。
保护一项传统的手艺技术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比如说你要耐得住寂寞、对金钱没有过多欲望等。新婚的加纳英香没考虑那么多,她的小作坊坐落在江户时代的一番街上,她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盘膝坐在地台上参照祖父留下来的各种灯架做纸灯,日本姑娘喜欢的化妆则完全不是她擅长的话题。
和落叶乔木楮相关的还有一间餐厅,位于岐阜市中心,在我即将离开岐阜时专程前往去进餐。推荐它的朋友说,楮餐厅比较有性格。料理长市桥宽之是一位留学澳大利亚的年轻人,他自学成才,推崇岐阜的本土蔬菜和河鲜。他认为在岐阜这样的地方,美食几乎无须添加任何佐料,青山绿水让各种食材不受外界污染,“还原食物的本身味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