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前,有30所高校获批成立了在欧美国家非常流行的商学院EMBA项目。1年前,“王石事件”、“房卡事件”等把一些知名商学院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男人读商学院找项目,女人到商学院找爱情”、“MBA以导师为荣,EMBA以同学为荣”,商学院难道是创业孵化器、爱情训练营以及高级社交场?人们对花着天价学费的总裁们的校园生活充满了各种绮思。在这样的迷局误解中,本刊力邀三家各具特色的国内知名商学院,请班主任推举神一样的往届师兄和谜一样的新人师妹,真诚敞亮地讲述、探讨商学院这座实至名归的象牙塔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关于感情、名利和信仰。
华东理工大学EMBA师兄告诉师妹
成功有四个阶段,最高境界是只欣赏不尝试
我们把黄俊和赵卿约在了上海半岛酒店,采访气氛随意活跃。年届不惑的黄俊言谈间时常冒出他总结的各种人生信条,渚如要“敢想、敢做、敢坚持;借势、借力、借智慧”;“胸怀决定成败,产业决定未来”;“创业初期用人能者为上,创业中期能贤为上,稳定期贤者为上,能者次之”等等,满是豁达的人生感悟。黄俊所在的2011年秋季班是个很牛的班级,因为有不少牛人,而黄俊是其中的精神领袖之一。2011年秋季班的威风传到师妹赵卿的耳朵里,她对师兄也是肃然起敬。
商学院同学和少年同学有何差别?
赵卿:入学半年以来常常感触到,在早忘了“同桌”的感觉的年纪。再回头面对“同学”时有一种特别坦诚的感觉。同学两年后这种感觉会有变化吗?
黄俊:EMBA的同学大多数对社会和人生的感知基本在同一起点上,在创业路上结交的同学之谊,与小学、中学时期的朋友会不一样。同学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会有各自的观点、各自的习性,但通过在一起课间的讨论与争吵,课余的吃饭打球等聚会后,他们很快就会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并在这两年里共同享受着求知与交友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这种同学的特殊感觉会更浓,更值得珍惜。
不同年龄的同学能学到一块吗?
赵卿:在我们班级,同学之间有一定的背景差异,有些很谈得来,有些同学认识的过程却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通过EMBA班的学习,我对不同年龄的同学有7不同的看法。发现60后更有激情更活跃,他们愿意分享,以一种活泼积极的方式投入学习。反之不少承担着家族使命的年轻一点的同学却更有压力一些,显得谨慎与老成。这一点师兄基怎么看的呢?
黄俊:年龄大的60后在实际工作中很成熟稳重,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反而变成了可爱的小孩。其实他们想带头调和整个学习的气氛,让大家在轻松活泼中相互沟通,以无年龄大小、无职位高低的心态去学习,我想在一起学任何知识都会有兴趣。其实我认为那些年轻的同学来上EMBA课程,除了认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外,更应该在这个团体里自然彰显他们为人处世的勇气和正直的品格。班上有许多已成功的学长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学会借势借力借智慧,就会少走弯路,让自己的事业快速成功。
高管读商学院后都会快速成功吗?
赵卿:我个人在医药公司工作了8年,以一种进修深造的心态来学习,可能永远也不会考虑更大的转型。但是有很多人说许多学习EMBA的高级主管怀着寻找机会的目的而来,都希望自己人生快速成功,你是怎么看的呢?
黄俊:来自企业的高管们,首先希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也许会考虑延续现有的工作环境是否对自己10年后留有遗憾,是否要去创造更适合自己的舞台。他们正经历着“三不像”的人生,第一不像老大,因为他们知道有时候老二要比老大更舒服;第二不像标准的布尔什维克干部,因为有时候不得不经常犯小错误;第三不像企业的CEO,因为有时候还得要自己拍板说了算。这种“三不像”的人生要走到什么时候?可能哪一天在不同的境遇面对不同的人,要想像谁就是谁了,上天堂很从容,下地狱很柔韧,或许他就真正的成熟了。
我认为当下社会产业将决定很多人的未来发展,个人的胸怀大小决定了成败。一流的人永远在创造和抓住机会。在我看来,成功人生,首先有一个幸福和谐的美满家庭;其次有一批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再次有一批默默无闻的追随者;最后要能做到只欣赏不尝试。所以无论你以后是快速成功还是排队成功,目前的这段学习对你而言都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生活阅历。
读商学院可以让人生脱胎换骨圆满吗?
赵卿:在我们班有些同学的企业做得很好,每年都有40个亿的销售,可是他们还要回到学校。也许他们的行业本身遇到7瓶颈。他们身上部背负着很重的责任,期待着更大的转型。你就读前后的变化大吗?
黄俊:我个人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有效劳动比努力重要,信任比制度重要,方向比方法重要”等管理方法。但主要是对自己人生的生活态度有了改变,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还疲劳地生活在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习惯自己不习惯的、接受自己不接受的现实生活中。希望不久的我能给自己多留出追求自由和享受自我的时光,比如手机是不是可以不用了,是否可以自己主宰时间,是否可以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何时该放下,这就要看自己知足而知不足的心态。当下也许我们用智慧和汗水让生活富了但社会还不够贵不够仁,还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真正地享受美好人生。读商学院是为了找项目?
赵卿:你带头把华理2011年秋季班的同学集合起来,创办了“五华里”,大家都觉得这才是把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典型案例,还是个同学们共享的学习平台,同时彼此也愿意分担这个风险。请问你们最初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黄俊:我在“行动学习”课程中号召大家成立了“五华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取华东理工大学EMBA五班(20ll秋年季班)的谐音,也以中国几千年以前的丈量单位来命名,具有同学创业之路上同路人的内涵,我们班几十个学生,通过五华里来整合这些资源,给同学们搭建一个实践平台来创造财富。我们希望这个公司将来可以承担同学们的游学经费,也考虑毕业后给华东理工大学留下一点什么,以及做慈善来承担些社会责任。同时还能够为成长型的华理同学们提供创业的资金及无形资源的共享平台。目前该公司已在正常运营,回报率在20%以上,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华理同学来参与分享五华里的美好未来。如何看待读书? 赵卿:我来读华理的EMBA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先生有自己的事业,彼此的距离感和亲密度刚刚好,也因此有了更多交流的话题。如果你的太太也要去读EMBA,你会支持吗?
黄俊:我比较佩服那些自己掏钱来读EMBA的女孩子,说明她们对于工作或社会角色并不想安于现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一家人都处在不断学习的状态中。把学习作为习惯,通过读书会让她更智慧更漂亮,我当然支持啦。们叫它“800”随叫随到,我们还有自己的班徽、班歌、班舞。同学之间只要有空就会彼此打电话。平时也会去近郊,想到了就去附近走走。来来的戈壁挑战赛的活动也会去参加。一时之间回到单纯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两年来你在中欧是否也收获了很好的友情呢?
王朝阳:现在我一年要过三个生日,全是同学帮忙过的,无论是阴历生日、阳历生日还是误解的生日,同学一个都不“放过”我。大家一定会聚会,一定会认真地过生日。
到了毕业之后,大家更是完全敞开,彼此之间就如家人,因此私下招呼都叫“亲们”。班级的微群叫“亲人谷”,我们班级里论资排辈有“八大爷、八小爷、十三姨”,我在班里排行老八。在这种时候,同学之间没有性别的区别。
同窗之谊有使用价值吗?
林友美:我们班级“破冰”也很早,大家在回到校园的那一刻都开始调整心态。期待找到“知己”。大家都经历过了社会上的交际。愿意在学校分享、帮忙、彼此关心,表现“真我”。这些同学的情谊如何真正地帮助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呢?
王朝阳:我们的论文课题组成员最后都成了一生的“家庭”成员,这是一个5+1的团体。我们组中有政府官员、有创业者、有金融机构成员,还有一个自愿加入团队帮助我们做记录的秘书。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确立课题方向,但是自然而然地就会找到合作的方法。我们所做的课题是“凤凰涅槃”,大家群策群力为“凤凰”出澡划策。同学们都真心地希望“凤凰”做好,因为大家对这个民族品牌有感情。在我们班后来的毕业旅行晚会中,有一段节目也是分了几个组,每个组为凤凰做一个广告。不仅如此,在我们班的专职班长的推动下,还举办了“中欧乐活凤凰骑行”的系列活动……在这样的学校,在这样的班级里,我也感觉特别幸福。
商学院滋生男女之情?
林友美:我们女生间比较喜欢聊养生美容时尚类的话题。你们班男女生相处融洽吗。是否有些集体活动会觉得女生不太方便而有所疏远呢?
王朝阳:我们班有52爷13姨。一开始看到女生,要么有意识闹你,要么有意识照顾你,可能还有意识来和你画清界限,但后来都变成兄弟姐妹,如果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喝酒,最初是劝对方喝,到了后来就是照顾着想喝也不让你喝。男女之间是很简单的关系,敢拍你的肩膀敢拉你的手,这是一种一家人的感觉,而不是男女之间的感觉。不像外面说的读了EMBA就会滋生男女之情,因为你反而会避免这种感情,而是更珍惜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同学、兄弟姐妹之情。
夫人怎么看你读商学院?
林友美:你觉得在中欧的课程对工作的具体影响在哪里呢?周围人怎样来看你就读中欧这件事的呢?
王朝阳:中欧的最大好处是它的学风很严,我至今都没有“晃”过一堂课,这连我夫人都很惊讶,说:“怎么一个学校可以把你管得死死的?这么有组织纪律性?我真佩服中欧!”后来我发现,很多事不是做不到,只要你认为一件事重要就一定会去做。
很多人在第一年的时候只觉得在中欧交了很多朋友,所学的欧美案例都和我们没关系,好像没多大实际作用。其实经过系统的学习后,它已经把你的很多理念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到了第二年回头再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受了很大的影响。
周围人对于中欧的价值总是理解不透,只认为上中欧是增加一个交友的网络,它的意义只有参与进来成为学生,仁且活跃之后才能知道。你的能量值是多少?
林友美:王师兄的职业履历也很传奇,经过在中欧的学习之后,感觉你最大的感触是人生充满智慧。你觉得中欧对你的生活心态有什么影响吗?
王朝阳:在我们入学一年半后做PDP性格测试的时候,我的平衡点是一条直线。好像我一直都很平静,不存在抱怨自己或抱怨别人,不抱怨岗位不抱怨工作不抱怨事业也不抱怨家庭。很平静,平时虽然很忙,但是能量消耗几乎是零。班里同学能量消耗有3格、4格、5格,我对他们说,你们能量消耗大是因为调整自己太多。原本内向的人却一定要你去做外向型的工作,本来耐心的人却一定要你讲效率,本来非常急躁的人却一定要你有毅力有耐心……这些都是扭曲。扭曲的状态是最累的,而我却是以本色的状态出现。但是我在读中欧以前,却是一条3.5格的线。人生到最后所有的得到都同样是放弃,所以你还想得到多少?心要平静一些。如今我觉得到现在这个程度,生活很重要,亲情最重要,家庭的平静、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别做橱窗里那件标有身价的衣裳,请给自己定价
交大安泰EMBA项目素以学术严谨著称。当我们看到刚刚从崇明岛农出里驾着凯迪拉克轿车赶来接受采访的张桓师兄时,却都乐了。这位“现代农夫”身上透着一股外企高层的潇洒不羁劲,很诙谐。“你做有机食品这件事跟读商学院有关系吗?”谁都知道他的“壹亩出”是三个EMBA学员一起下的一盘棋,他抬眉却顺溜出一句:没啥关系。校方工作人员急了,怎么没关系啊?师兄面不改色地说:没说完——没啥关系是不可能的。很有关系,读交大安泰EMBA,很值。一个小小的幽默把达斡尔族的山鹰师妹逗得哈哈大笑。采访拍摄在挂满世界国旗的安泰教学楼和美丽逼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前进行,国际化与传统型相结合的校园气氛让人直观感受到了交大安泰EMBA的兼容并蓄。把同学变成合伙人到底好不好?
山鹰:“壹亩田”曾经是我在交大上EDP训课程时班级活动的指定场地。听说这个项目是你在交大就读EMBA期间,参加“公司赢利模式大赛”后与邱建新、高春茂两位同学一起开创的? 张桓: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们三个人特别有缘,一见面就觉得亲切,就有那种兄弟之情。事实上种菜的建议是我太太提的,说现在的食品安全那么成问题,不妨大家去好好种菜,让家里人吃上放心无污染的绿色菜。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有机,只知道是无污染。而我们EMBA班的邱建新小时候做过农民,对土地有一种热爱;另外我们班的高春茂当时在美国开利空调任高管。老高有个伟大的志向,就是长大以后回陕西圈一千亩地做农民。于是大家当天就聚拢来,在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小茶馆里彻夜商量创业大计。第二天就决定去我老家崇明找合适的地。
山鹰:和同学一起创业的好处是什么?
张桓:我们的这个项目原本就是在EMBA课程“公司赢利模式大赛”的环节中产生出来的。同学能够成为伙伴,首先是彼此的信任感很强,其次是大家都受过交大的系统教育,理念比较一致,减少了磨合期、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同时也意味着容易冒进,如果一个错误的决定被很高效地执行了’你想结果得有多惨。财务、金融、管理、营销、人力资源,20几门课,管用吗?
山鹰:当年学到的知识有用吗?
张桓:学习是一个帮助我们总结和梳理的过程,之前我们使用的一些管理方法更多来自于一种直觉或者常识,而在学习之后则知道在这种工作方法背后还存在着其他方法。经过在交大EMBA的系统学习后,会对结果的判断更为理性。知道那个“平均”的结果是什么,不会一味地追求最佳结果和最佳答案。读EMBA之后知道,如果你只去追求那个最佳结果,最后的代价往往很大,很可能是你承受不了的那个代价。所以会选择更务实、更长远的方法做企业,去寻找那个更好的结果。
放弃百万年薪去种地,EMBA学员都很理想主义?
山鹰:你感到种地最难的是什么?壹亩田发展到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张桓:种地最难的还是销售,我们一共有16万客户,长期客户只有1万左右,转化率只有6%。虽然这些客户都是一些对健康生活有着较高追求的人,我们相信这一块未来的前景会非常好,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有机”这个概念需要漫长的培育期。谈到优势,那就是我们开发了一个叫“EFARM”的软件,可以为其他有机农场提供全方位的非常科学的管理服务。
假设100个人读交大安泰EMBA,最后几个人出来?
山鹰:诸如Techmark企业运营模拟课程模块,给很多实际经验已经很丰富的同学“当头一棒”,知道山外有山。对你来说,两年的课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交大教了你什么?
张桓:交大的课程设计特别合理和紧凑,学校不教你方法,而是让你自己去“悟”方法,确切地说,交大教的是找到方法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大的老师也很好,有些老师不是单纯地在教学,而是通过理论来告诉企业顺势而为的“势”怎么去找。交大人都特别有归属感,如果说交大EMBA进去100个人,那么出来的就是101个人,100是我们都保持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1是我们共同的烙印——交大人。
Q&A商学院名师眼中的EMBA师兄妹
Q:商学院EMBA学员有哪些共性?
A:三大特点:很有经验,有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很强。
Q:在商学院,师生之间是什么关系?
A:在课堂上,还是师生关系;下了课,就是良师益友。在商学院,同学不光可以跟教授学,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之间也不要错过互相学习的机会..
Q:总裁们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
A:我的作业都非常个性化,还常有一个半小时的随堂考,所以必须认真完成,无法代笔。
Q:你会出哪些难题给学生?
A:我在领导力发展课上要求每三个不同行业的人组成“同学教练小组”,到对方企业调研,和同学的主管、同事、部属、客户交流,了解同学企业的优劣之处。
Q:在学习上,男女生差异大吗?
A:学习上差别不大,生活上必然有差别。女人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我们是multi-tasking的,而男生通常比较专注于一件事。
Q:经过两年的学习,学员最大变化是什么?
A:新生常常意气风发信心满满,上学后发现山外有山,变得更加谦逊,心态更为开放,更注重交流。
Q:在商学院有“开小灶”的情况吗?
A:10分钟的课休时间,我通常会被学生团团围住,不停提问,没有时间上洗手间。学生会给我写邮件请教,我也乐意参加类似校友会论坛之类的课余活动,分享最新学习心得。
Q:你对商学院新生的建议?
A:1.带着空杯的心态来学习;2.尊重知识;3.为同学提供思考的机会,愿意付出。Q:你对商学院毕业生的祝福?
A:1.帮助别人成长;2.把团队带好,给大家一个希望;3.反省、自省,承担起一个领导者的责任;4.乐观地迎接挑战。
华东理工大学EMBA师兄告诉师妹
成功有四个阶段,最高境界是只欣赏不尝试
我们把黄俊和赵卿约在了上海半岛酒店,采访气氛随意活跃。年届不惑的黄俊言谈间时常冒出他总结的各种人生信条,渚如要“敢想、敢做、敢坚持;借势、借力、借智慧”;“胸怀决定成败,产业决定未来”;“创业初期用人能者为上,创业中期能贤为上,稳定期贤者为上,能者次之”等等,满是豁达的人生感悟。黄俊所在的2011年秋季班是个很牛的班级,因为有不少牛人,而黄俊是其中的精神领袖之一。2011年秋季班的威风传到师妹赵卿的耳朵里,她对师兄也是肃然起敬。
商学院同学和少年同学有何差别?
赵卿:入学半年以来常常感触到,在早忘了“同桌”的感觉的年纪。再回头面对“同学”时有一种特别坦诚的感觉。同学两年后这种感觉会有变化吗?
黄俊:EMBA的同学大多数对社会和人生的感知基本在同一起点上,在创业路上结交的同学之谊,与小学、中学时期的朋友会不一样。同学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会有各自的观点、各自的习性,但通过在一起课间的讨论与争吵,课余的吃饭打球等聚会后,他们很快就会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并在这两年里共同享受着求知与交友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这种同学的特殊感觉会更浓,更值得珍惜。
不同年龄的同学能学到一块吗?
赵卿:在我们班级,同学之间有一定的背景差异,有些很谈得来,有些同学认识的过程却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通过EMBA班的学习,我对不同年龄的同学有7不同的看法。发现60后更有激情更活跃,他们愿意分享,以一种活泼积极的方式投入学习。反之不少承担着家族使命的年轻一点的同学却更有压力一些,显得谨慎与老成。这一点师兄基怎么看的呢?
黄俊:年龄大的60后在实际工作中很成熟稳重,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反而变成了可爱的小孩。其实他们想带头调和整个学习的气氛,让大家在轻松活泼中相互沟通,以无年龄大小、无职位高低的心态去学习,我想在一起学任何知识都会有兴趣。其实我认为那些年轻的同学来上EMBA课程,除了认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外,更应该在这个团体里自然彰显他们为人处世的勇气和正直的品格。班上有许多已成功的学长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学会借势借力借智慧,就会少走弯路,让自己的事业快速成功。
高管读商学院后都会快速成功吗?
赵卿:我个人在医药公司工作了8年,以一种进修深造的心态来学习,可能永远也不会考虑更大的转型。但是有很多人说许多学习EMBA的高级主管怀着寻找机会的目的而来,都希望自己人生快速成功,你是怎么看的呢?
黄俊:来自企业的高管们,首先希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也许会考虑延续现有的工作环境是否对自己10年后留有遗憾,是否要去创造更适合自己的舞台。他们正经历着“三不像”的人生,第一不像老大,因为他们知道有时候老二要比老大更舒服;第二不像标准的布尔什维克干部,因为有时候不得不经常犯小错误;第三不像企业的CEO,因为有时候还得要自己拍板说了算。这种“三不像”的人生要走到什么时候?可能哪一天在不同的境遇面对不同的人,要想像谁就是谁了,上天堂很从容,下地狱很柔韧,或许他就真正的成熟了。
我认为当下社会产业将决定很多人的未来发展,个人的胸怀大小决定了成败。一流的人永远在创造和抓住机会。在我看来,成功人生,首先有一个幸福和谐的美满家庭;其次有一批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再次有一批默默无闻的追随者;最后要能做到只欣赏不尝试。所以无论你以后是快速成功还是排队成功,目前的这段学习对你而言都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生活阅历。
读商学院可以让人生脱胎换骨圆满吗?
赵卿:在我们班有些同学的企业做得很好,每年都有40个亿的销售,可是他们还要回到学校。也许他们的行业本身遇到7瓶颈。他们身上部背负着很重的责任,期待着更大的转型。你就读前后的变化大吗?
黄俊:我个人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有效劳动比努力重要,信任比制度重要,方向比方法重要”等管理方法。但主要是对自己人生的生活态度有了改变,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还疲劳地生活在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习惯自己不习惯的、接受自己不接受的现实生活中。希望不久的我能给自己多留出追求自由和享受自我的时光,比如手机是不是可以不用了,是否可以自己主宰时间,是否可以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何时该放下,这就要看自己知足而知不足的心态。当下也许我们用智慧和汗水让生活富了但社会还不够贵不够仁,还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真正地享受美好人生。读商学院是为了找项目?
赵卿:你带头把华理2011年秋季班的同学集合起来,创办了“五华里”,大家都觉得这才是把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典型案例,还是个同学们共享的学习平台,同时彼此也愿意分担这个风险。请问你们最初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黄俊:我在“行动学习”课程中号召大家成立了“五华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取华东理工大学EMBA五班(20ll秋年季班)的谐音,也以中国几千年以前的丈量单位来命名,具有同学创业之路上同路人的内涵,我们班几十个学生,通过五华里来整合这些资源,给同学们搭建一个实践平台来创造财富。我们希望这个公司将来可以承担同学们的游学经费,也考虑毕业后给华东理工大学留下一点什么,以及做慈善来承担些社会责任。同时还能够为成长型的华理同学们提供创业的资金及无形资源的共享平台。目前该公司已在正常运营,回报率在20%以上,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华理同学来参与分享五华里的美好未来。如何看待读书? 赵卿:我来读华理的EMBA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先生有自己的事业,彼此的距离感和亲密度刚刚好,也因此有了更多交流的话题。如果你的太太也要去读EMBA,你会支持吗?
黄俊:我比较佩服那些自己掏钱来读EMBA的女孩子,说明她们对于工作或社会角色并不想安于现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一家人都处在不断学习的状态中。把学习作为习惯,通过读书会让她更智慧更漂亮,我当然支持啦。们叫它“800”随叫随到,我们还有自己的班徽、班歌、班舞。同学之间只要有空就会彼此打电话。平时也会去近郊,想到了就去附近走走。来来的戈壁挑战赛的活动也会去参加。一时之间回到单纯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两年来你在中欧是否也收获了很好的友情呢?
王朝阳:现在我一年要过三个生日,全是同学帮忙过的,无论是阴历生日、阳历生日还是误解的生日,同学一个都不“放过”我。大家一定会聚会,一定会认真地过生日。
到了毕业之后,大家更是完全敞开,彼此之间就如家人,因此私下招呼都叫“亲们”。班级的微群叫“亲人谷”,我们班级里论资排辈有“八大爷、八小爷、十三姨”,我在班里排行老八。在这种时候,同学之间没有性别的区别。
同窗之谊有使用价值吗?
林友美:我们班级“破冰”也很早,大家在回到校园的那一刻都开始调整心态。期待找到“知己”。大家都经历过了社会上的交际。愿意在学校分享、帮忙、彼此关心,表现“真我”。这些同学的情谊如何真正地帮助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呢?
王朝阳:我们的论文课题组成员最后都成了一生的“家庭”成员,这是一个5+1的团体。我们组中有政府官员、有创业者、有金融机构成员,还有一个自愿加入团队帮助我们做记录的秘书。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确立课题方向,但是自然而然地就会找到合作的方法。我们所做的课题是“凤凰涅槃”,大家群策群力为“凤凰”出澡划策。同学们都真心地希望“凤凰”做好,因为大家对这个民族品牌有感情。在我们班后来的毕业旅行晚会中,有一段节目也是分了几个组,每个组为凤凰做一个广告。不仅如此,在我们班的专职班长的推动下,还举办了“中欧乐活凤凰骑行”的系列活动……在这样的学校,在这样的班级里,我也感觉特别幸福。
商学院滋生男女之情?
林友美:我们女生间比较喜欢聊养生美容时尚类的话题。你们班男女生相处融洽吗。是否有些集体活动会觉得女生不太方便而有所疏远呢?
王朝阳:我们班有52爷13姨。一开始看到女生,要么有意识闹你,要么有意识照顾你,可能还有意识来和你画清界限,但后来都变成兄弟姐妹,如果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喝酒,最初是劝对方喝,到了后来就是照顾着想喝也不让你喝。男女之间是很简单的关系,敢拍你的肩膀敢拉你的手,这是一种一家人的感觉,而不是男女之间的感觉。不像外面说的读了EMBA就会滋生男女之情,因为你反而会避免这种感情,而是更珍惜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同学、兄弟姐妹之情。
夫人怎么看你读商学院?
林友美:你觉得在中欧的课程对工作的具体影响在哪里呢?周围人怎样来看你就读中欧这件事的呢?
王朝阳:中欧的最大好处是它的学风很严,我至今都没有“晃”过一堂课,这连我夫人都很惊讶,说:“怎么一个学校可以把你管得死死的?这么有组织纪律性?我真佩服中欧!”后来我发现,很多事不是做不到,只要你认为一件事重要就一定会去做。
很多人在第一年的时候只觉得在中欧交了很多朋友,所学的欧美案例都和我们没关系,好像没多大实际作用。其实经过系统的学习后,它已经把你的很多理念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到了第二年回头再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受了很大的影响。
周围人对于中欧的价值总是理解不透,只认为上中欧是增加一个交友的网络,它的意义只有参与进来成为学生,仁且活跃之后才能知道。你的能量值是多少?
林友美:王师兄的职业履历也很传奇,经过在中欧的学习之后,感觉你最大的感触是人生充满智慧。你觉得中欧对你的生活心态有什么影响吗?
王朝阳:在我们入学一年半后做PDP性格测试的时候,我的平衡点是一条直线。好像我一直都很平静,不存在抱怨自己或抱怨别人,不抱怨岗位不抱怨工作不抱怨事业也不抱怨家庭。很平静,平时虽然很忙,但是能量消耗几乎是零。班里同学能量消耗有3格、4格、5格,我对他们说,你们能量消耗大是因为调整自己太多。原本内向的人却一定要你去做外向型的工作,本来耐心的人却一定要你讲效率,本来非常急躁的人却一定要你有毅力有耐心……这些都是扭曲。扭曲的状态是最累的,而我却是以本色的状态出现。但是我在读中欧以前,却是一条3.5格的线。人生到最后所有的得到都同样是放弃,所以你还想得到多少?心要平静一些。如今我觉得到现在这个程度,生活很重要,亲情最重要,家庭的平静、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别做橱窗里那件标有身价的衣裳,请给自己定价
交大安泰EMBA项目素以学术严谨著称。当我们看到刚刚从崇明岛农出里驾着凯迪拉克轿车赶来接受采访的张桓师兄时,却都乐了。这位“现代农夫”身上透着一股外企高层的潇洒不羁劲,很诙谐。“你做有机食品这件事跟读商学院有关系吗?”谁都知道他的“壹亩出”是三个EMBA学员一起下的一盘棋,他抬眉却顺溜出一句:没啥关系。校方工作人员急了,怎么没关系啊?师兄面不改色地说:没说完——没啥关系是不可能的。很有关系,读交大安泰EMBA,很值。一个小小的幽默把达斡尔族的山鹰师妹逗得哈哈大笑。采访拍摄在挂满世界国旗的安泰教学楼和美丽逼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前进行,国际化与传统型相结合的校园气氛让人直观感受到了交大安泰EMBA的兼容并蓄。把同学变成合伙人到底好不好?
山鹰:“壹亩田”曾经是我在交大上EDP训课程时班级活动的指定场地。听说这个项目是你在交大就读EMBA期间,参加“公司赢利模式大赛”后与邱建新、高春茂两位同学一起开创的? 张桓: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们三个人特别有缘,一见面就觉得亲切,就有那种兄弟之情。事实上种菜的建议是我太太提的,说现在的食品安全那么成问题,不妨大家去好好种菜,让家里人吃上放心无污染的绿色菜。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有机,只知道是无污染。而我们EMBA班的邱建新小时候做过农民,对土地有一种热爱;另外我们班的高春茂当时在美国开利空调任高管。老高有个伟大的志向,就是长大以后回陕西圈一千亩地做农民。于是大家当天就聚拢来,在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小茶馆里彻夜商量创业大计。第二天就决定去我老家崇明找合适的地。
山鹰:和同学一起创业的好处是什么?
张桓:我们的这个项目原本就是在EMBA课程“公司赢利模式大赛”的环节中产生出来的。同学能够成为伙伴,首先是彼此的信任感很强,其次是大家都受过交大的系统教育,理念比较一致,减少了磨合期、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同时也意味着容易冒进,如果一个错误的决定被很高效地执行了’你想结果得有多惨。财务、金融、管理、营销、人力资源,20几门课,管用吗?
山鹰:当年学到的知识有用吗?
张桓:学习是一个帮助我们总结和梳理的过程,之前我们使用的一些管理方法更多来自于一种直觉或者常识,而在学习之后则知道在这种工作方法背后还存在着其他方法。经过在交大EMBA的系统学习后,会对结果的判断更为理性。知道那个“平均”的结果是什么,不会一味地追求最佳结果和最佳答案。读EMBA之后知道,如果你只去追求那个最佳结果,最后的代价往往很大,很可能是你承受不了的那个代价。所以会选择更务实、更长远的方法做企业,去寻找那个更好的结果。
放弃百万年薪去种地,EMBA学员都很理想主义?
山鹰:你感到种地最难的是什么?壹亩田发展到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张桓:种地最难的还是销售,我们一共有16万客户,长期客户只有1万左右,转化率只有6%。虽然这些客户都是一些对健康生活有着较高追求的人,我们相信这一块未来的前景会非常好,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有机”这个概念需要漫长的培育期。谈到优势,那就是我们开发了一个叫“EFARM”的软件,可以为其他有机农场提供全方位的非常科学的管理服务。
假设100个人读交大安泰EMBA,最后几个人出来?
山鹰:诸如Techmark企业运营模拟课程模块,给很多实际经验已经很丰富的同学“当头一棒”,知道山外有山。对你来说,两年的课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交大教了你什么?
张桓:交大的课程设计特别合理和紧凑,学校不教你方法,而是让你自己去“悟”方法,确切地说,交大教的是找到方法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大的老师也很好,有些老师不是单纯地在教学,而是通过理论来告诉企业顺势而为的“势”怎么去找。交大人都特别有归属感,如果说交大EMBA进去100个人,那么出来的就是101个人,100是我们都保持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1是我们共同的烙印——交大人。
Q&A商学院名师眼中的EMBA师兄妹
Q:商学院EMBA学员有哪些共性?
A:三大特点:很有经验,有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很强。
Q:在商学院,师生之间是什么关系?
A:在课堂上,还是师生关系;下了课,就是良师益友。在商学院,同学不光可以跟教授学,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之间也不要错过互相学习的机会..
Q:总裁们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
A:我的作业都非常个性化,还常有一个半小时的随堂考,所以必须认真完成,无法代笔。
Q:你会出哪些难题给学生?
A:我在领导力发展课上要求每三个不同行业的人组成“同学教练小组”,到对方企业调研,和同学的主管、同事、部属、客户交流,了解同学企业的优劣之处。
Q:在学习上,男女生差异大吗?
A:学习上差别不大,生活上必然有差别。女人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我们是multi-tasking的,而男生通常比较专注于一件事。
Q:经过两年的学习,学员最大变化是什么?
A:新生常常意气风发信心满满,上学后发现山外有山,变得更加谦逊,心态更为开放,更注重交流。
Q:在商学院有“开小灶”的情况吗?
A:10分钟的课休时间,我通常会被学生团团围住,不停提问,没有时间上洗手间。学生会给我写邮件请教,我也乐意参加类似校友会论坛之类的课余活动,分享最新学习心得。
Q:你对商学院新生的建议?
A:1.带着空杯的心态来学习;2.尊重知识;3.为同学提供思考的机会,愿意付出。Q:你对商学院毕业生的祝福?
A:1.帮助别人成长;2.把团队带好,给大家一个希望;3.反省、自省,承担起一个领导者的责任;4.乐观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