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鲁迅特有的生活年代里,他经历过苦闷与彷徨,总结与冲刺。是历史启发了他,是当时社会特有的病态生活引导了他,经过他的观察、思考、尝试和总结,揭示了病态生活的社会根源。通过他长期的摇旗“呐喊”,最终使麻木、堕落、遭人凌辱的民族才有了自己的思想,从而中国的政治革命才有了最根本的基础。这正是鲁迅文学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鲁迅文学;启蒙思想
经过清末文学的改良运动到“五·四”时的文学革新,中国的现代文学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因此,“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了新的文学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革命史和现代文学史,推动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革命运动的,就其功绩和成就而言,鲁迅最是功不可磨的第一人。
追溯鲁迅的经历,回顾他的求学及文学革命的历程,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有他自身的思想蜕变推动了社会思想的革命,使麻木、堕落、遭人凌辱的民族有了自己的思想,从而使政治革命才有了最根本的基础。
鲁迅于1902年到日本留学,在学完日语及其留学的基本课程之后,1904年9月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攻读医学。当时,他认为中国积贫积弱,遭人歧视,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是东亚病夫,没有强健的体魄。他要学医来挽救这个病危的民族。然而,在他学习解剖学期间,讲课之余学生们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记录片。有一次影片上出现了日本人处死中国人的画面,而在一旁观看的仍然是一些呆呆的中国观众。这给当时的青年鲁迅以极大的精神震动,从而使他真正地看出了“医学并非第一要务,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的健全,如何的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的第一要务,是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是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了,于是提倡文艺运动”。鲁迅的这一精神境界是多么的博大、崇高。正如:“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足以动天地以泣鬼神。
在日本留学期间,也正是鲁迅特色思想形成的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期间,革命派和维新派的两大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动中国社会走出黑暗的统治。然而,鲁迅虽然支持革命派,但他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单纯的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上,而忽略这种统治恰恰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以整个国民性的性质为前提的,要真正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首先全面而彻底的改善中国愚民的劣根性。因为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否、社会生活民主与否、阶级统治开明与否,它们都是一脉相承、互相影响的。他曾受到过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但自接触到新的革命思想,他就不把中国的希望仅仅寄托在阶级统治所进行的某些局部的改良上。后来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与妥协,更加坚定了他的这一思想。这促进和推动了鲁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继之以后,1903—1909年期间,他先后在日本翻译了《斯巴达之魂》、“旅行”科幻系列小说及发表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提出了“焙物质以张灵明,任个人以排众数”的独到见解,即重视国民精神的改造和提倡个性解放,他的这种求民族强盛的爱国主义同求个性解放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他认为,中国是弱国,同情广大受压迫、受歧视的民众,希望弱者的自强,而力抗强者。我们从此可以看出,鲁迅不但支持革命,他更支持在改善了国民的愚昧的劣根性后,让国民自觉起来进行革命,进行一种彻头彻尾的革命。
鲁迅正是有这种挽救天下危亡为己任,唤醒人民麻木的灵魂为第一要务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的革命精神,他以文学作为武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虽然有过犹豫、苦闷、彷徨,但仍然用他笔耕不辍的双手撑着我们的民族从刀锋剑林、口诛笔伐的阵地上勇敢地走来了。我们回头看看他走过的路:
1909年回国,为声援辛亥革命进行宣传活动。稍后陆续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长篇小说《阿甘正传》等作品,其中《怀旧》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过渡性作品,虽然是文言体裁,但就其内容和结构形式都具有了现代小说的性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里程碑。三部作品具有内容上的异曲同工之妙,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从而逐渐让世人真正了解到旧中国贫穷落后、遭人蹂躏、国人互相残杀、欺压的原因。从1909—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鲁迅思想的沉淀期,这段时间,因为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予的打击,他的思想因为没有载体而沉淀。1917年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他创造了可以自由驰騁的广阔阵地。
经过先躯们的艰苦跋涉和惨淡经营,新文化运动爆发后,鲁迅在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自觉反叛中受到鼓舞。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小说的新的一页。此后使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进入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丰收期。直到1922年《社戏》的发表共14篇,收集为《呐喊》,那是因为作者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然不免要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个集子明显保留了“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
《彷徨》及1924年的《祝福》等,1925年的《伤逝》、《离婚》等结集为《彷徨》。作者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新战场,两年余一卒,荷 独彷徨”。这正是取名为《彷徨》的原因。其中作品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国的思想苦闷,同时也表现了他不断追求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正如他在书的扉页上援引了《离骚》上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鲁迅的作品,正是基于他“改良社会”,唤醒民众的目的和追求,他便写出了这类作品,如他所述,就是向读者、社会“提出一些问题”。由于他观察、感受和思考的深刻,所选的题材,才挖掘得深。作品中一旦提出问题,便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如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群众愚昧、麻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造国民性的问题,知识分子的悲剧性问题等等,都是关系到现代中国社会改革的极其重要的问题。这在当时的中国还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之时,他把这些思想寓于作品之中,这是当时的中国人民多么急需的思想启蒙啊!
鲁迅的小说,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作者反复的观察、感受、思考的结晶。是一个天才的创造,是我们中国人民一笔永远也不可忘记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鲁迅文学;启蒙思想
经过清末文学的改良运动到“五·四”时的文学革新,中国的现代文学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因此,“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了新的文学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革命史和现代文学史,推动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革命运动的,就其功绩和成就而言,鲁迅最是功不可磨的第一人。
追溯鲁迅的经历,回顾他的求学及文学革命的历程,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有他自身的思想蜕变推动了社会思想的革命,使麻木、堕落、遭人凌辱的民族有了自己的思想,从而使政治革命才有了最根本的基础。
鲁迅于1902年到日本留学,在学完日语及其留学的基本课程之后,1904年9月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攻读医学。当时,他认为中国积贫积弱,遭人歧视,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是东亚病夫,没有强健的体魄。他要学医来挽救这个病危的民族。然而,在他学习解剖学期间,讲课之余学生们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记录片。有一次影片上出现了日本人处死中国人的画面,而在一旁观看的仍然是一些呆呆的中国观众。这给当时的青年鲁迅以极大的精神震动,从而使他真正地看出了“医学并非第一要务,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的健全,如何的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的第一要务,是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是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了,于是提倡文艺运动”。鲁迅的这一精神境界是多么的博大、崇高。正如:“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足以动天地以泣鬼神。
在日本留学期间,也正是鲁迅特色思想形成的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期间,革命派和维新派的两大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动中国社会走出黑暗的统治。然而,鲁迅虽然支持革命派,但他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单纯的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上,而忽略这种统治恰恰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以整个国民性的性质为前提的,要真正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首先全面而彻底的改善中国愚民的劣根性。因为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否、社会生活民主与否、阶级统治开明与否,它们都是一脉相承、互相影响的。他曾受到过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但自接触到新的革命思想,他就不把中国的希望仅仅寄托在阶级统治所进行的某些局部的改良上。后来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与妥协,更加坚定了他的这一思想。这促进和推动了鲁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继之以后,1903—1909年期间,他先后在日本翻译了《斯巴达之魂》、“旅行”科幻系列小说及发表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提出了“焙物质以张灵明,任个人以排众数”的独到见解,即重视国民精神的改造和提倡个性解放,他的这种求民族强盛的爱国主义同求个性解放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他认为,中国是弱国,同情广大受压迫、受歧视的民众,希望弱者的自强,而力抗强者。我们从此可以看出,鲁迅不但支持革命,他更支持在改善了国民的愚昧的劣根性后,让国民自觉起来进行革命,进行一种彻头彻尾的革命。
鲁迅正是有这种挽救天下危亡为己任,唤醒人民麻木的灵魂为第一要务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的革命精神,他以文学作为武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虽然有过犹豫、苦闷、彷徨,但仍然用他笔耕不辍的双手撑着我们的民族从刀锋剑林、口诛笔伐的阵地上勇敢地走来了。我们回头看看他走过的路:
1909年回国,为声援辛亥革命进行宣传活动。稍后陆续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长篇小说《阿甘正传》等作品,其中《怀旧》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过渡性作品,虽然是文言体裁,但就其内容和结构形式都具有了现代小说的性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里程碑。三部作品具有内容上的异曲同工之妙,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从而逐渐让世人真正了解到旧中国贫穷落后、遭人蹂躏、国人互相残杀、欺压的原因。从1909—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鲁迅思想的沉淀期,这段时间,因为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予的打击,他的思想因为没有载体而沉淀。1917年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他创造了可以自由驰騁的广阔阵地。
经过先躯们的艰苦跋涉和惨淡经营,新文化运动爆发后,鲁迅在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自觉反叛中受到鼓舞。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小说的新的一页。此后使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进入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丰收期。直到1922年《社戏》的发表共14篇,收集为《呐喊》,那是因为作者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然不免要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个集子明显保留了“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
《彷徨》及1924年的《祝福》等,1925年的《伤逝》、《离婚》等结集为《彷徨》。作者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新战场,两年余一卒,荷 独彷徨”。这正是取名为《彷徨》的原因。其中作品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国的思想苦闷,同时也表现了他不断追求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正如他在书的扉页上援引了《离骚》上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鲁迅的作品,正是基于他“改良社会”,唤醒民众的目的和追求,他便写出了这类作品,如他所述,就是向读者、社会“提出一些问题”。由于他观察、感受和思考的深刻,所选的题材,才挖掘得深。作品中一旦提出问题,便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如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群众愚昧、麻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造国民性的问题,知识分子的悲剧性问题等等,都是关系到现代中国社会改革的极其重要的问题。这在当时的中国还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之时,他把这些思想寓于作品之中,这是当时的中国人民多么急需的思想启蒙啊!
鲁迅的小说,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作者反复的观察、感受、思考的结晶。是一个天才的创造,是我们中国人民一笔永远也不可忘记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