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当代大学教育的一些误区,以社会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教育和管理之道,創新教育思路和教学技术手段,以期学校同行提高认识,分享经验,开创构建“和谐课堂”教育方式转变的新局面,籍以彰显教育和教师的魅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和谐课堂
不久前,某校一名在校学生,因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受到现实生活严重的挑战,加之家庭贫困和学校不适当的管理方式,使其人格尊严得不到适当的尊重,在极端绝望之中结束了短暂而年轻的生命。这一悲剧的发生导致的特殊因果关系迅速引发了全国师生、记者和网友的极大关注,成为网络、电视和各类媒体热议的焦点。该生的轻生不是某种原因的简单必然,而是反映时下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一些弊端长期存在而得不到人们的正视和反思的结果,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发生在任何其它一些学校都不会感到诧异的必然现象。因此,该生的绝望不仅是一个家庭悲剧,也是全体学校和整个社会的亟需反思的问题,与目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理念不相协调。在此,作为站立于三尺讲台的高校教师,面对赋有较深时代烙印和富有朝气的大学生,应用什么样的新教育理念来改善教育方式,做一个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新型教育工作者,确实是我们刻不容缓值得深思的问题。为将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引向深入提供理论实践的有益借鉴特提出以下原则。
一、掌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原则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到底是学习知识还是培养能力,知识是否渊博就会拥有超强的能力?还是能力强的人才能驾驭知识?目前学界持有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掌握了知识,自然就会有能力,传授知识比培养能力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实质教育论;另一种见解是,在信息革命,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是形式教育论的观点。持这两种意见的人,虽然能用不少理由来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又很难有力地否定对方的观点[1]。我国高校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学生掌握了传授的知识,能力自然就发展了,这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在今天已被教育实践证实是错误的。实际上,知识和能力二者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知识是概念和理论系统,能力是心理机能。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本身的规律和特征。知识的获取总是个体通过一定能力的活动的结果,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也不存在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形成、运用和提高能力。因此,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是,二者究竟怎样统一联系,怎样促进的呢?当前,政府实施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科技创新工程,提倡、鼓励和资助当代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恰好是培养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来讲,需要把这种关系纳入已经形成或者正在逐渐形成教育思想并融汇到课堂中,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特有方法传授给学生,不拘泥于教材,积极鼓励学生按照各自的思路独立完成课后题目或设计或项目,即使失败,也要体现设计思想或失败的收获。
二、以尊重、理解与关心与学生沟通原则
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家提出了5类“需要层次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从低层次到高层。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与关心是人们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性需要。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熟的关键阶段,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建立很敏感,当他们感受到了关注和善意的情感,就会加强学习的动力,加深学习兴趣。如何正确传递情感进而促进知识的传授是每一位教师必修的功课。同时,教师也要特别重视自身品德和修养,尤其更要做到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传,情感类知识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不管对待学习认真,兴趣浓厚的优等生,还是那些反应迟缓的所谓“差生”都应该尊重并与之平等相处。优等生和差生历来都是相对的,暂时的。研究已经表明,学校和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那些在社会各个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天之骄子,不一定就是在学校就出类拔萃的优等生,往往还包含不少所谓“差生”。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扬民主作风,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建立起一种良好互动关系,之后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维拓展的引导,使这种关系转变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确立积极的教师期待,增加挫折教育原则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受到教师高期待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更有活力,求知欲更强。相反,受到教师低期待甚至漠然视之的学生,则不能够充分发挥所具备的潜力。在各科教学中,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都能感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感到教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融洽感、和谐感。在积极期待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挫折教育。挫折作为一所最好的“大学”,能够让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激发,并通过打击骄傲情绪而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以达到锻炼耐力、保持冷静头脑、深刻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增强勇气和信心的一种有效办法。
四、鼓励学生表演短小节目,激发学习兴趣原则
作为一个专业教师来讲,当然是以影响、引导、培养学生在该专业领域兴趣,并逐步引领他们进入该专业领域的大门为主要任务,然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很难做到把他们统统都领进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差别不大,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有些大家眼中的“聪明者”的学习成绩反而不及“愚笨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需要培养和发现他们专业外的兴趣,发现这类兴趣的方法暂时称为表演节目法(讲故事、相声、小品、魔术、演讲等),对于那些上课迟到,多次睡觉,偶尔旷课的同学特别适用,而对于旷课和坚持我行我素的同学,就尝试了解其课堂外的兴趣,如球类运动、扑克、舞蹈等等,也可以介绍该方面有影响力的老师,让学生课后去发展,这样就会增加一种亲近感,不仅有利于课堂气氛和谐而且增加了教师在学生中影响力和亲和力,而不是一味强迫学生钻研并不感兴趣的功课,同时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获得了认同并增加了自信心,对于经常出现“注意力不在课堂”这类状况的学生,务必留心并挤出时间约其谈心,弄清楚他们的需求,并恳请其提出课堂需要改进的建议。其实,这种现象与学生的情商,即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个性品质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该类因素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同步协调发展。
五、把握加强学习目的和需要原则
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具体目的、意义及价值越明确,越能引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密不可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当学生认为学习材料有价值,值得去学,并对材料持赞同观点时,就会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热情、主动、认真勤奋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对这种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热心接触、观察这些事物,积极从事该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规律性的本质。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对比研究了兴趣与智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勤奋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自觉地学习,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笔者基于上述原则,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和谐大学课堂”为目标的基本思想,对于建立新时期和谐、健康教学模式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通过该体系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兼顾发展能力,增加心里抗压能力,促进学生与校园、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社会和谐统一。同时也希望对各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能有一定的帮助,从而能够彰显教育的力量和教师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王春源,何云岩.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体系的建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3]李自维.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思想教育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8).
[4]张雯.谈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4]季丹丹,张森.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研究.2009,(7).
[5]丁香,贺锡玉.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启示[J].Magnificent Writing华夏.2009,(7).
[6]史丹萍.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7]袁小凌,柳文清.现代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差生”形成及其转化[J].教育革新.2008,(1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和谐课堂
不久前,某校一名在校学生,因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受到现实生活严重的挑战,加之家庭贫困和学校不适当的管理方式,使其人格尊严得不到适当的尊重,在极端绝望之中结束了短暂而年轻的生命。这一悲剧的发生导致的特殊因果关系迅速引发了全国师生、记者和网友的极大关注,成为网络、电视和各类媒体热议的焦点。该生的轻生不是某种原因的简单必然,而是反映时下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一些弊端长期存在而得不到人们的正视和反思的结果,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发生在任何其它一些学校都不会感到诧异的必然现象。因此,该生的绝望不仅是一个家庭悲剧,也是全体学校和整个社会的亟需反思的问题,与目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理念不相协调。在此,作为站立于三尺讲台的高校教师,面对赋有较深时代烙印和富有朝气的大学生,应用什么样的新教育理念来改善教育方式,做一个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新型教育工作者,确实是我们刻不容缓值得深思的问题。为将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引向深入提供理论实践的有益借鉴特提出以下原则。
一、掌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原则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到底是学习知识还是培养能力,知识是否渊博就会拥有超强的能力?还是能力强的人才能驾驭知识?目前学界持有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掌握了知识,自然就会有能力,传授知识比培养能力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实质教育论;另一种见解是,在信息革命,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是形式教育论的观点。持这两种意见的人,虽然能用不少理由来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又很难有力地否定对方的观点[1]。我国高校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学生掌握了传授的知识,能力自然就发展了,这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在今天已被教育实践证实是错误的。实际上,知识和能力二者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知识是概念和理论系统,能力是心理机能。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本身的规律和特征。知识的获取总是个体通过一定能力的活动的结果,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也不存在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形成、运用和提高能力。因此,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是,二者究竟怎样统一联系,怎样促进的呢?当前,政府实施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科技创新工程,提倡、鼓励和资助当代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恰好是培养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来讲,需要把这种关系纳入已经形成或者正在逐渐形成教育思想并融汇到课堂中,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特有方法传授给学生,不拘泥于教材,积极鼓励学生按照各自的思路独立完成课后题目或设计或项目,即使失败,也要体现设计思想或失败的收获。
二、以尊重、理解与关心与学生沟通原则
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家提出了5类“需要层次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从低层次到高层。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与关心是人们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性需要。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熟的关键阶段,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建立很敏感,当他们感受到了关注和善意的情感,就会加强学习的动力,加深学习兴趣。如何正确传递情感进而促进知识的传授是每一位教师必修的功课。同时,教师也要特别重视自身品德和修养,尤其更要做到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传,情感类知识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不管对待学习认真,兴趣浓厚的优等生,还是那些反应迟缓的所谓“差生”都应该尊重并与之平等相处。优等生和差生历来都是相对的,暂时的。研究已经表明,学校和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那些在社会各个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天之骄子,不一定就是在学校就出类拔萃的优等生,往往还包含不少所谓“差生”。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扬民主作风,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建立起一种良好互动关系,之后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维拓展的引导,使这种关系转变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确立积极的教师期待,增加挫折教育原则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受到教师高期待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更有活力,求知欲更强。相反,受到教师低期待甚至漠然视之的学生,则不能够充分发挥所具备的潜力。在各科教学中,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都能感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感到教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融洽感、和谐感。在积极期待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挫折教育。挫折作为一所最好的“大学”,能够让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激发,并通过打击骄傲情绪而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以达到锻炼耐力、保持冷静头脑、深刻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增强勇气和信心的一种有效办法。
四、鼓励学生表演短小节目,激发学习兴趣原则
作为一个专业教师来讲,当然是以影响、引导、培养学生在该专业领域兴趣,并逐步引领他们进入该专业领域的大门为主要任务,然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很难做到把他们统统都领进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差别不大,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有些大家眼中的“聪明者”的学习成绩反而不及“愚笨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需要培养和发现他们专业外的兴趣,发现这类兴趣的方法暂时称为表演节目法(讲故事、相声、小品、魔术、演讲等),对于那些上课迟到,多次睡觉,偶尔旷课的同学特别适用,而对于旷课和坚持我行我素的同学,就尝试了解其课堂外的兴趣,如球类运动、扑克、舞蹈等等,也可以介绍该方面有影响力的老师,让学生课后去发展,这样就会增加一种亲近感,不仅有利于课堂气氛和谐而且增加了教师在学生中影响力和亲和力,而不是一味强迫学生钻研并不感兴趣的功课,同时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获得了认同并增加了自信心,对于经常出现“注意力不在课堂”这类状况的学生,务必留心并挤出时间约其谈心,弄清楚他们的需求,并恳请其提出课堂需要改进的建议。其实,这种现象与学生的情商,即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个性品质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该类因素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同步协调发展。
五、把握加强学习目的和需要原则
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具体目的、意义及价值越明确,越能引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密不可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当学生认为学习材料有价值,值得去学,并对材料持赞同观点时,就会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热情、主动、认真勤奋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对这种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热心接触、观察这些事物,积极从事该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规律性的本质。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对比研究了兴趣与智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勤奋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自觉地学习,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笔者基于上述原则,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和谐大学课堂”为目标的基本思想,对于建立新时期和谐、健康教学模式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通过该体系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兼顾发展能力,增加心里抗压能力,促进学生与校园、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社会和谐统一。同时也希望对各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能有一定的帮助,从而能够彰显教育的力量和教师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王春源,何云岩.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体系的建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3]李自维.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思想教育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8).
[4]张雯.谈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4]季丹丹,张森.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研究.2009,(7).
[5]丁香,贺锡玉.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启示[J].Magnificent Writing华夏.2009,(7).
[6]史丹萍.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7]袁小凌,柳文清.现代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差生”形成及其转化[J].教育革新.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