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脾功能亢进30例的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kamps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HIFU-2000型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位肿瘤治疗系统对3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治疗的观察及护理。结果:HIFU治疗后,29例脾脏体积缩小,外周血象恢复,症状缓解。1例无明显改变。结论:HIFU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脾功能亢进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07
  资料与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脾功能亢进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3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均要求保守治疗。
  治疗方案:由临床医生、超声科医生、护士和HIFU操作人员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采用HIFU进行治疗。
  结 果
  ①29例脾亢患者经HIFU治疗1个月后,外周血象较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变,1例因不能耐受治疗剂量,较治疗前无改变;②30例HIFU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显著变化;③应用彩色B超测量脾脏厚度及肋下长度,治疗前均有明显脾肿大,治疗后脾脏体积逐渐缩小。
  护 理
  HIFU治疗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对HIFU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术前应主动向患者介绍有关HIFU原理、优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告诉患者整个治疗过程有护士及家属陪伴在身边,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②治疗前肠道准备,治疗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减少胃肠气体对超声波的影响;③治疗前皮肤准备,用75%酒精擦拭治疗区的皮肤,用刮刀剃去汗毛,以减少超声波的折射和反射,以免影响疗效。
  HIFU治疗中的护理:①治疗中护士始终陪伴在患者身边,进行人性化护理,不断与患者进行交谈,一方面为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告诉患者治疗中要绝对制动,以防损伤其他器官。如有咳嗽等情况,及时暂停治疗,使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程度;②治疗以水为介质,水温过低,患者易着凉感冒,水温过高,患者治疗中感觉疼痛不适,影响治疗效果,故调整水温在20~25℃;③治疗中的患者采取左侧卧位。
  HIFU治疗后护理: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②治疗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完整性,观察有无灼伤,防止皮肤擦伤、破损,动作要轻柔,嘱患者穿着衣物要柔软宽松。若皮肤灼伤,及时用烧伤药膏包敷。本组有1例患者治疗时感觉不适抬起身体,出现皮肤发红,立即给予冷敷,未出现灼伤。
  讨 论
  HIFU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多数低能量的超声波,从体外发射,在体内病灶组织内聚集,在1秒内使靶组织迅速升温至60℃以上,导致蛋白质变性,而使靶组织发生不可逆性凝固性坏死。其显著特点是对靶组织起直接杀伤破坏作用,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应用HIFU治疗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近年来开展的局部治疗新方法。
  HIFU是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是对传统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补充[1]。脾脏是人体重要储血器官,并具有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功能,脾功能亢进时,脾脏的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作用增强亢进,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脾亢HIFU治疗后,治疗区的脾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脾脏的体积由肿大逐渐缩小,这种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削弱了脾脏的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能力。本组30例脾亢患者经HIFU治疗后,29例患者脾脏的体积显著缩小,外周血象恢复,症状缓解。1例脾亢患者脾脏体积无缩小,外周血象无改变。HIFU治疗有安全、效果显著、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使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得以治疗。HIFU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临床应用指南(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96-1797.
其他文献
继制备米酵菌酸(BA)多克隆抗体以后,作者成功地运用免疫杂交瘤技术,获得了能分泌抗米酵菌酸的单克隆抗 细胞株1F7和2H9,其腹水效价可达10^-6,对BA的50%有效抑制浓度为10^-4,两株细胞分泌抗体的亚型均为IgG1型,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