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猪疝气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sw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12
  摘要:猪肉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前随着生猪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猪疝气病呈现出高发趋势,该病主要是由于机械性外伤导致腹压增高所引发的,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猪疝气病,不仅安全可靠,而且不易于复发。基于此,本文以实例探讨了猪疝气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关键词:猪;疝气病;手术治疗
   上犹县生猪规模养殖场很多,疝气病是本地生猪养殖常见外科病,结合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脐疝、腹壁疝和腹股沟阴囊疝三种。该病影响生猪健康生长,严重的会致死,传统药物方法治疗猪疝气病效果一般,因而兽医临床应重视对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
  1 猪疝气病病因及症状分析
  1.1 脐疝
   脐疝主要是由于受到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脐孔闭合不全形成腹膜孔洞,腹腔内的肠管脱出并形成包囊状突出物。生猪日龄的不断增加,疝孔越来越大且肠管脱出更多,脱出肠管内带有粪便,腹压增大导致脐部腹壁严重下垂,包囊增大。脐疝主要是由于断脐不当,脐孔遭拉扯撕裂,腹压增高,均是诱发脐疝的重要因素。
   脐疝常见于2~3月龄仔猪,患病猪脐部呈圆形隆起状,用手触摸可发觉异常柔软,无热感和痛感,对隆起部位挤压可促使其移动并归位。如病猪站立,则又出现隆起。如疝内容物为肠管,则病猪会出现不愿进食、腹痛以及呕吐等多种临床症状[1]
  1.2 腹股沟阴囊疝
   腹股沟阴囊疝主要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首先,先天性腹股沟阴囊疝主要是由于腹股沟管内环过大所引发的,多发于幼龄仔猪。
   腹股沟阴囊疝,常见于幼龄小公猪,病猪会出现一侧阴囊增大现象,左侧阴囊有着更高的发病率。病猪在进行排便尿、咳嗽时均可导致阴囊增大,触摸患病阴囊并无痛感,异常柔软,将病猪后肢提起后,疝内容物回缩到腹腔内,如腹压突然增大,则阴囊增大。疝内容物无法正常还原腹腔的情况下,会出现呕吐、腹痛、无食欲等现象,肠管坏死时易于造成内毒素性休克致死。
  1.3 腹壁疝
   腹壁疝主要是生猪腹壁遭受钝性暴力导致腹壁肌肉破裂引发的,母猪阉割时腹膜和肌肉没有完全缝合,母猪分娩难产频频努责导致腹压升高,肠管掉入皮下最终形成包囊突出物。
  2 诊断要点
  2.1 脐疝
   脐疝诊断时,病变部位主要集中于脐部,发病初期肿胀小,发病中后期肿胀增大,触摸可摸到疝孔,听诊有肠音,腹压越大则肿胀越大,病猪肿胀部位长时间和地面摩擦会出现粘连现象。
  2.2 腹股沟阴囊疝
   腹股沟阴囊疝诊断时,可以发现病猪一侧阴囊增大,左右阴囊大小不一,触摸发觉非常软,肿胀增大的阴囊有热感。
  2.3 腹壁疝
   腹壁疝诊断时,病猪腹壁有肿胀内容物,质地柔软,肠发出蠕动音,触摸肿胀部位可将内容物按压回腹腔内,触摸可摸到疝环。
  3 手术治疗方法及要点
   2021年6月份,东山镇张某家饲养的1头15kg仔猪出现病态,养殖户电话邀约求诊。到达张某养殖场地后,对病猪进行实际检查,发觉精神状态一般,食欲不振,一侧睾丸肿胀,质地柔软,触摸无痛感,但有热感,按压肿胀部位发觉有大量内容物,病猪排尿时肿胀增大,结合病猪临床症状表现,最终诊断为腹股沟阴囊疝,由于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征得畜主同意后决定采用手术方法予以治疗,具体手术流程如下:
  3.1 术前准备
   手术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手术中所需要应用的器械、药物等,应准备妥当,包括: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碘酊、缝合线等。同时,针对手术中所需要使用的器械,应提前使用消毒剂做好消毒工作。此外,病畜手术前应禁食12h,可饮食少量水。
  3.2 保定麻醉
   手术时,应做好保定麻醉工作,合理选择保定场地,对场地进行洒水除尘消毒,让病猪呈仰卧姿势绑定牢固四肢。接着剪掉病猪手术部位毛,然后使用碘酊消毒,手术人员需修剪指甲并对手臂消毒,接着在病猪疝囊及周围皮下注射1%盐酸普鲁卡因10mL麻醉,麻醉15~20min后即可进行手术。
  3.3 手术过程
   手术时应合理确定切口位置,并结合疝囊大小控制好切口长度,使用手术刀将疝囊纵向切开并止血,然后将皮下、肌肉组织钝性分离,并将腹膜切开,查看是否出现粘连症状,如出现粘连则应及时剥离,然后将脱出疝内容物送回到腹腔内,并拉直肠管避免出现扭转,接着对疝轮进行修正、缝合、止血,在伤口、肠管等部位使用0.9%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为避免疝孔伤口发炎,可撒入青霉素160万IU,然后水平褥式张力缝合疝环,并缝合皮肤[2]
  3.4 术后护理
   完成手术后,为避免伤口出现感染现象,可为病猪肌注80万IU青霉素+30%安乃近5mL,早晚各1次,连续注射3d。并单独饲养病猪,做好护理工作,手术部位应保持干燥,手术后1周应喂食病猪易于消化、适口性强的流食,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喂食,禁止喂食过饱,确保圈舍干净卫生、通风光照良好,每天保持适量运动。手术后1周复诊,病猪食欲恢复、精神状态良好,无复发迹象。
  3.5 手术体会
   手术方法治疗猪疝气病,为更好的保证成功率,应密切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确保手术时间适宜,患有疝气病的猪,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不易于被发现,过晚手术则会导致疝孔异常增大,并出现大量内容物,伤口易于出现粘连及感染等现象,所以必须要在恰当时间进行手术。
   其次,手术前后应严格按照消毒工作,如消毒不规范、不彻底,易于造成伤口感染,引发腹膜炎等疾病。所以在手术前后操作人员应对所使用的器械设备进行充分消毒,手术部位使用高锰酸钾或者碘酊消毒,手术人员应修整指甲并对手臂消毒,实现无菌操作。
   再次,要控制好手术部位,如手術部位不准确,则会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增加手术失败率。因此手术人员应结合病猪患病部位正确选择手术部位,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接着,要保证整个手术过程的操作规范,手术期间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切忌急躁,各项操作应确保严、准、轻、稳。确保肠管完全回纳,避免造成腹壁粘连,如发现腹腔内容物有粘连和坏死现象,需要清理干净坏死组织。
   最后,完成手术后应及时进行缝合结扎,保证结扎缝合的规范性、有效性,提高手术成功率。应控制好结扎松紧度,如结扎过紧则会导致切口边缘出现皱褶,影响后期的恢复,如结扎过松则会导致缝合线脱落,同样会对伤口的愈合造成极大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猪养殖中,疝气病是常见、多发外科病,其病因复杂,严重影响生猪健康生长,养殖场户应积极做好诊治工作。通过实例分析猪疝气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表现、诊断要点,并探讨了该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要点,希望能够为猪疝气病的临床诊治工作起到参考借鉴作用,旨在帮助病猪更快恢复健康,推动上犹县生猪养殖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学平.生猪疫病临床症状鉴别诊断要点[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8(2):25-26.
  [2] 单剑.生猪疝气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措施[J].当代畜牧,2019(36):12-13.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Python为技术手段,基于CIMISS数据环境,依据《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要求,通过完整性检查、数据小数位检查、值域检查以及内部一致性检查,对我区观测的作物与牧草两部分数据自动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增强了农业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的时效性,确保了观测数据及时可用.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有效开展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大型建筑央企中,切实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凝聚全部门的工作向心力,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各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央企的和谐发展、工作创新、服务人民、保障全局等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大型央企;适应性组织;区域总部;党建;理论探究  为应对国内市场变化,更好地推动公司的改革创新,自2011年起,国内某大型建筑央企率先在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02  摘要:随着动物诊疗行业的发展,宠物兽药使用不当的违法行为屡有发生。笔者于2019年和2020年先后办理了两起动物诊疗机构使用假兽药案件。对这两起案件进行分析,从案件办理的步骤和技巧中,反映出执法人员在兽药辨别、证据收集、假兽药处置等方面的能力正在逐步提升。笔者由此对宠物兽药使用的安全性隐患、执法人员综合能力挑战、执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03  摘要:近年来,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进程日趋加快,对相关猪病的诊断治疗成为生猪养殖中的重点工作,其中用药问题又是决定猪病治疗成效的核心因素。唯有用好药,才能治好病。本文重点就兽医在猪病诊断治疗中需要注意的用药问题加以浅析。  关键词:兽医;猪病;诊断治疗;用药   兽药使用的不规范性,一来使得治疗成效难达预期,二来浪费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16  摘要:在规模化养猪条件下,猪的饲养密度相对较大,发生疾病的风险也更高,尤其是一些器官病变,常常容易被忽视,等到发现时常常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本文即分析了猪的肾炎这一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疾病,总结了其发生的常见三个原因,以及猪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提出了诊断和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肾炎;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08  摘要:藏猪是在我国青藏高原发现的特有猪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是西藏农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非洲猪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一种疾病,一旦暴发不同年龄和性别藏猪均能被其感染,且藏猪患病后很难治愈,通常采取扑杀的措施进行防控,这给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带来严重影响。本文重点介绍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进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01  摘要: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从快速增长时期,正式进入到了稳定增长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于国家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调整,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到了投资转型和要素驱动的新常态下。在此背景下,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整体转型的改革情况。由于疫情形势逐渐严峻、消费主导生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05  摘要:在动物防疫体系中,出入境动物检疫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近些年来,全球动物疫情呈现出高发态势,容易向我国传入外来动物疫病,进而对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造成威胁。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出入境动物检疫体系,提高出入境动物检疫水平,避免向国内传入外来疫病。  关键词:动物疫病;流行趋势;动物检疫   新时期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贸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04  摘要:兽用抗菌药是临床控制感染类疾病的重要药物品类之一,能占到养殖场所有用药种类的50%以上,从化学结构特征来看,兽用抗菌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等,每种抗菌药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理和对应的抗菌谱,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结合本场或本地区常流行的疾病针对性选择;抗菌药在使用时方法一定要科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