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拥有“三力”的农村教学校长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笔者担任多年农村小学教学校长的感受,从校长要拥有不断学习钻研的学习力、校长要有立足课堂教学的深入力、校长要有关注学校教师个人成长的亲和力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农村小学校长该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并归结出农村小学校长只要不断钻研,深入一线,结合农村学校自身情况不断学习和总结,就一定能够在农村小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农村 小学校长 教学管理 学习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尽管如此,但农村小学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还是相对落后,学校的发展也相对缓慢,教学管理工作也自然而然落后于城镇。可是,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在农村小学担任多年教学校长的我,现将自己对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农村校长要有“学习力”
  在当今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理论只是更新得特别快,但农村的教师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的理念的渠道相对较少一些,而教学校长应是教育教学的业务权威,那么就需要教学校长要有强大的学习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知识层面,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现代教育运用水平,做知识上的权威、教学上的能手、管理上的专家,从而促使管理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
  1、要做一个教学的行家里手
  要管理好教学工作,逐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校长必须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行政指挥的核心,学校以教学为主,会抓教学质量、会听课、会评课、会上课、会指导课。不仅能忙于事务,还要及时了解教改信息,指导校领导制订教改计划、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2、要带头搞教研,以此带动教风
  校本教研在学校教学管理及提高教学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校长所重视。为此,一所学校的校本教研搞得如何,既是检阅教师队伍的关键,也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是否胜而不衰的生命线。
  可以说校本教研校长是关键,没有蜂王的蜜蜂再辛苦也是无济于事的,校长不参与校本教研而只让部分骨干教师去搞教研,如同没有蜂王的蜜蜂,辛苦过后,却不知道蜂蜜该往哪里搁。校长亲自动手搞教研,就会带动学校整体教风的好转,当老师们还在为教研如何才能入门而大伤脑筋时,作为校长已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和指导教师们如何就一个教学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和行动研究。那么,老师们自然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二、农村教学校长要有“深入力”
  作为农村小学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捷径就是要经常走进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1、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的制度问题
  校长通过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校长的推门听课,就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体现了课改思想,其间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实行新一轮课改后,教师在课堂上有了哪些变化,其变化如何?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2、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
  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的窗口,如果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那这所学校不是成功的学校,校长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校长。因此,校长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体现本校的特色。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让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得到大家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提供给校长更多的思索空间,关键是校长如何在听课中去发现。
  3、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将来走向成功的教师,也必定是在课堂上磨练出来的。校长要发现这些成功者,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通过课堂发现人才,锻炼人才,重用人才。
  三、农村教学校长要有“亲和力”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小学教师就正是进行基础教育的专业化人才。尤其农村小学,很多教师由于待遇问题或者自己身的各种原因纷纷调离农村教学岗位,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缺编严重。有的专业课开不全,还有是教师所教授的并非自己是本职专业等。因此,作为教学校长,留住教师,给教师提升和发展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
  1、分析教师队伍的特点,在管理上力争做到因人而异
  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都应该是与本校本地区实际相适应。为此,校长要真正深入到教学管理中去,就必须和广大教师一起,共同研讨出适合学校教师的办学思想。如果教师理解不了校长的办学思想,那校长的办学理念就只能是空想。因此,要真正深入到教学管理中,就要先研究自己所管理的教师的特点,让管理思想去适应教师,在管理上力争做到因人而异,而不是让教师硬着头皮来适应校长的管理思想。
  2、校长要走进教师心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在教学管理中,仅靠制度管理是不全面的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管理。为此,校长要像走进学生心灵中那样走进教师的心灵中去。校长要多接触教师,多和教师们在闲谈中讨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也许,管理中的难题会在和教师们的一次闲谈中解决。也只有这样,当校长和教师站在一起时,校长才会被教师们从心灵深处所认可。至此,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也才会被教师们所认同。同时,要放心自己的教师。要大胆地让教师们去研究,去实践。校长所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去为教师搞教学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总之,教学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农村小学的奇偶学校长只要敢做敢想,敢于不断学习,深入课堂教学,脚踏实地,以人为本,就一定能够带领学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综合素质决定着中职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升学率。美术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通过一些措施来优化课堂教学,完善中职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提高中职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美术 教学质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和重要环节。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可以说,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  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凡是优秀的老师都善于通过启发与诱导,使学生认识到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地“探索真理”的过程。教育教学过程也同样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所以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认识客观真理都必须具备探索的精神,也只有借助探索的方法才能
【摘 要】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底蕴的国家,古诗词作为古典文化是小学汉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真实记载,充分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是中华民族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  【关键词】汉语文教学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汉语文的重要教學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学习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过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不仅改变着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及态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育也无可避免地面临着三大挑战: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时代的挑战使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增添了新的任务。  【关键词】信息化 全球化 个性化 语文教学 电化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不仅改变着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及态度。随着信息时代的
【摘 要】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期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的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课 兴趣 培养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思品课学习的兴趣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一、诱导学生热爱思品课  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