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佐米全口服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伊沙佐米为主的全口服方案居家治疗多药耐药的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接受伊沙佐米为主的全口服方案化疗的复发/难治MM患者38例,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在多药耐药的复发难治MM患者中,伊沙佐米联合全口服方案的总体反应率(ORR)为36.8%,其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以上23.7%,完全缓解(CR)5.3%。伊沙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IRD)方案组ORR为41.7%。所有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 5个月,中位总生存(OS)期为 7.5个月。伊沙佐米联合全口服方案二线治疗有效缓解率为50%,三线治疗有效缓解率为40%;四线及以上有效缓解率仅为12.5%。硼替佐米耐药组的有效缓解率达29.0%,来那度胺耐药组的有效率较高38.0%,而双重耐药组的缓解率仍达到了21.4%。伊沙佐米治疗中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8例),主要血液学毒性为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降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和腹泻。在多药耐药复发/难治MM患者治疗上,以伊沙佐米为主的全口服方案居家治疗具有可靠的疗效及安全性。首次复发和二次复发使用明显优于4线以上治疗的晚期患者。

其他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致残率高。近年来,RA的诊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上有关RA的指南亦不断更新。我国RA患者人数多,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对RA的诊断、治疗及管理给予建议,以更好地控制关节炎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及疾病负担。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60岁)占总人口的18.7%(2.604亿),其中约30%的老年人是糖尿病患者(7813万,95%以上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控制欠佳所致并发症是老年人健康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防治已是健康中国(2019—2030年)的重点行动之一。延续“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年版)”的主旨,制订“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汇总国内外老年糖尿病相关指南和研究信息,旨在进一步优化老年糖尿病防治理念,促进规范化预防、诊疗临床
目的探讨胰腺癌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5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癌梗阻性黄疸行PTBD治疗患者。共241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2例、女性49例,年龄30~89岁,中位年龄61岁。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总胆红素水平、胰管扩张程度、胰腺萎缩程度、术中器械通过梗阻段难易程度、胰管是否显影及引流方式等9项因素与PTBD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管显影、引流方式与PT
目的通过角膜共焦显微镜(CCM)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小纤维病变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57例,为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男性37例、女性20例,年龄24~80(52±11)岁。健康对照组30名,男性21名、女性9名,年龄23~76(55±13)岁。采用CCM量化分析角膜神经纤维的角膜神经纤维长度(NFL),神经分支密度(NBD),神经纤维密度(NFD),神经纤维弯曲度(NFT),并同时进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皮肤交感反射(SS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伴睾丸肾上腺残余瘤(TART)的认识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5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的3例男性21-OHD伴TART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及其诊治经过,并对临床转归进行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以双侧肾上腺占位首诊;就诊年龄27~42岁,身高145~162cm。实验室检查均示孕酮、17-羟孕酮(17-OH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均经CYP21基因检测确诊。1例患者睾酮异常升高,2例患者睾酮降低;3例患者黄体生成素
目的对卡托普利试验(C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宜切点进行再评价。方法回顾性纳入所有完成了筛查、CCT和氟氢可的松试验(FST)的PA高危患者,利用随机数法从单侧PA患者中随机抽样,使纳入分析的单侧PA在PA中的比例达35%,基于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和肾素浓度,以FST作为PA的诊断标准,构建CCT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CT的诊断价值和适宜切点。结果纳入PA共400例,原发性高血压(EH)143例。CCT后P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
目的分析GATA3基因变异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分子机制。方法在1975年至2020年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随诊并行靶向基因捕获联合二代测序的198例未成年人(≤18岁)起病的非手术性HP患者中筛查到5例GATA3基因致病/可疑致病性变异,回顾性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5例患者HP的起病年龄为0.5(0.1,1.3)岁,发病至诊断为HP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耳聋-肾发育不良(hypoparathyroidis
目的系统评价肌松剂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的影响。方法联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centraldatabase”英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数据库。检索2020年5月前发表的肌松剂治疗ARD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主要分析指标为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结果共纳入5项RCT,1462例ARDS患者。与
探讨医护人员执行脓毒症1h集束化治疗管理体系的依从性。构建脓毒症1h集束化治疗执行管理体系,收集构建前3个月、构建过程(9个月)及构建完成后3个月的286例脓毒症患者,分析执行管理体系构建前(对照组)、构建过程(观察组)及构建后(实施组)医护人员对1h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显示,随着执行管理体系的应用及实施,医护人员对脓毒症1h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对照组为58.3%,观察组为69.1%,实施组为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053,P=0.029)。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对照组为41.7%,观察
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探究C反应蛋白(CRP)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工作能力损失的相关性。采用脊柱关节炎智能管理系统(SpAMS)连续收录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为AS的患者,评估CRP与工作效率及活动障碍调查问卷(WPAI)中因病缺勤时间比、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和疾病对日常活动影响比的相关性。共纳入551例有薪工作的AS患者,患者既往7d因病缺勤时间比为(11.0±25.1)%,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为(23.9±20.3)%,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