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 目的:分析常用花类中药的药性特点。
方法:在2010版《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植物类中药里选30种以花类入药的中药和541种植物类中药比较,分别统计它们的中药药性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花类中药四气中温性所占比率较高;而凉性所占比率较低。五味中甘味所占比率较高;淡味所占比率较低。归经中归心、肝经所占比率较高;归肾经所占比率较低。
结论:花类中药在药性上有规律性可循,有共同的药理作用,并具有相通性。
关键词:花类中药、四气、五味、归经、药性分析。
引言
我们通过对花类中药的来源、药效范围、四气、五味、归经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花类中药的药性特点,可以提高花类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并将花类中药与植物类中药在各个方面加以对照,通过比率分析,掌握花类中药在药性上的特点,规律以及与植物类中药的差异性,为花类中药在临床上的研究提供依据。
一、花类中药的来源及药效范围
花类的中药主“舒散”,都可以用来治疗喉咙疾病,如月季花可以疏肝解郁,梅花可以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等等。 花类中药药效多以清热解毒为主,其次可用来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肝明目之药效。在30种花类中药中,其科属来源分布广泛,其中有菊科、茄科等花类中药通常包括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一部分:完整已经开放的如洋金花;有的是花蕾如金银花;有的是采收已开放的花如菊花;有的是带花的果穗如夏枯草;花的一部分,又包含了柱头如西红花,雄蕊,花柱,花粉粒。不同科属,不同部位,花的颜色、气味以及药效差异较大。
二、花类中药与四气、五味以及归经的关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一般说,能减轻和消除寒症的药物,都属温性或热性,而可以清热泻火的药物大多数属于寒性药物。因此,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 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 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平和,寒热属性不甚明显,作用又缓和的药物,称为“平”性.通过对花类中药的整理,可知花类中药中寒凉药有12种,温性药12种,平性药6种,不难看出花类药的药性多以清热解毒、泻火、散寒为主。五味是指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除此之外还有涩味和淡味,其中淡附于甘,涩味和酸味相同,故习惯上称为“五味”。对花类中药的分析统计得甘味16,辛味10,苦味9,酸味2,涩味1。
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也具有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每一种药物既有气,又有味。气和味构成药物的性味,而从药物的性味又可反映出药物的一定的功能。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辛能发散,温能散寒,寒能清热,我们要把药物的气和味有机地联系应用。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的。如月季花归肝经,就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之功效,我们将花类中药的归经统计如下:归肝经18种,归肺经12种,归胃经7种,归脾经6种,归大肠经5种,归肾经4种,归膀胱经2种。归胆经仅有1种,不论是从四气,五味,还是归经来分析花类中药,其中都有联系,都体现了花类中药在应用与临床的重要性。
三、结论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就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以上是对花类中药的药性浅析,结果表明,花类中药四气中温性所占比率较高;而凉性所占比率明显较低。五味中甘味所占比率较高;酸、淡味所占比率较低。归经中归心、肝经所占比率较高;归肾、膀胱经所占比率较低。花类中药从总体上来看,四气中温、寒药最多,凉药居少,五味中甘药最多,咸、淡、酸、涩药都比较少,归经中归肝经的药最多,归胆、膀胱经的要比较少,不难得出花类中药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5]。
花类中药都是在土壤中向上生长,其功能都表现在向外及向上的趋势,在总体上体现了花类中药的“轻扬升散”之特点,在归经上也体现了花类中药的“轻清宣畅、善走上焦”的特点。花类中药不论是从四气、五味、归经还是从药理作用来分析,都存在规律可循,并有一定的相通性,很值得人们 深入研究,让花类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 国[5]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何雁,冯志庆等.医药数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2010.39-48.
[3]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4] 杨红军,唐仕欢,黄璐琦等.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
[5] 孙大定,谭德福.花类中药的药性浅析.[J].中国药学刊.2003.
[6] 盛良.中药四气五味和物质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7] 叶亮.尚尔鑫.范欣生等.中药性、味、归经对应分析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
摘要 目的:分析常用花类中药的药性特点。
方法:在2010版《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植物类中药里选30种以花类入药的中药和541种植物类中药比较,分别统计它们的中药药性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花类中药四气中温性所占比率较高;而凉性所占比率较低。五味中甘味所占比率较高;淡味所占比率较低。归经中归心、肝经所占比率较高;归肾经所占比率较低。
结论:花类中药在药性上有规律性可循,有共同的药理作用,并具有相通性。
关键词:花类中药、四气、五味、归经、药性分析。
引言
我们通过对花类中药的来源、药效范围、四气、五味、归经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花类中药的药性特点,可以提高花类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并将花类中药与植物类中药在各个方面加以对照,通过比率分析,掌握花类中药在药性上的特点,规律以及与植物类中药的差异性,为花类中药在临床上的研究提供依据。
一、花类中药的来源及药效范围
花类的中药主“舒散”,都可以用来治疗喉咙疾病,如月季花可以疏肝解郁,梅花可以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等等。 花类中药药效多以清热解毒为主,其次可用来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肝明目之药效。在30种花类中药中,其科属来源分布广泛,其中有菊科、茄科等花类中药通常包括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一部分:完整已经开放的如洋金花;有的是花蕾如金银花;有的是采收已开放的花如菊花;有的是带花的果穗如夏枯草;花的一部分,又包含了柱头如西红花,雄蕊,花柱,花粉粒。不同科属,不同部位,花的颜色、气味以及药效差异较大。
二、花类中药与四气、五味以及归经的关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一般说,能减轻和消除寒症的药物,都属温性或热性,而可以清热泻火的药物大多数属于寒性药物。因此,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 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 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平和,寒热属性不甚明显,作用又缓和的药物,称为“平”性.通过对花类中药的整理,可知花类中药中寒凉药有12种,温性药12种,平性药6种,不难看出花类药的药性多以清热解毒、泻火、散寒为主。五味是指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除此之外还有涩味和淡味,其中淡附于甘,涩味和酸味相同,故习惯上称为“五味”。对花类中药的分析统计得甘味16,辛味10,苦味9,酸味2,涩味1。
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也具有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每一种药物既有气,又有味。气和味构成药物的性味,而从药物的性味又可反映出药物的一定的功能。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辛能发散,温能散寒,寒能清热,我们要把药物的气和味有机地联系应用。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的。如月季花归肝经,就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之功效,我们将花类中药的归经统计如下:归肝经18种,归肺经12种,归胃经7种,归脾经6种,归大肠经5种,归肾经4种,归膀胱经2种。归胆经仅有1种,不论是从四气,五味,还是归经来分析花类中药,其中都有联系,都体现了花类中药在应用与临床的重要性。
三、结论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就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以上是对花类中药的药性浅析,结果表明,花类中药四气中温性所占比率较高;而凉性所占比率明显较低。五味中甘味所占比率较高;酸、淡味所占比率较低。归经中归心、肝经所占比率较高;归肾、膀胱经所占比率较低。花类中药从总体上来看,四气中温、寒药最多,凉药居少,五味中甘药最多,咸、淡、酸、涩药都比较少,归经中归肝经的药最多,归胆、膀胱经的要比较少,不难得出花类中药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5]。
花类中药都是在土壤中向上生长,其功能都表现在向外及向上的趋势,在总体上体现了花类中药的“轻扬升散”之特点,在归经上也体现了花类中药的“轻清宣畅、善走上焦”的特点。花类中药不论是从四气、五味、归经还是从药理作用来分析,都存在规律可循,并有一定的相通性,很值得人们 深入研究,让花类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 国[5]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何雁,冯志庆等.医药数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2010.39-48.
[3]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4] 杨红军,唐仕欢,黄璐琦等.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
[5] 孙大定,谭德福.花类中药的药性浅析.[J].中国药学刊.2003.
[6] 盛良.中药四气五味和物质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7] 叶亮.尚尔鑫.范欣生等.中药性、味、归经对应分析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