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们一定知道,小宝宝的胃肠道是身体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地方,胃肠道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宝宝的健康状况。
你有可能不知道的护胃新观点
初乳可以保护宝宝的消化道 医学研究者最新发现,富含营养的“初乳”不仅仅能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对胃肠道健康还有预防和保护的作用。这是因为初乳中含有特殊糖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可保护其功能组份在消化道中免受破坏,确保其到达肠道后仍具有活性,可特异性地中和、清除肠道中的致病菌,减少胃肠气胀的可能性及微生物分泌的毒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免疫系统负担,使先天防御系统更好地对付肠外其他病菌,有效防治疾病。据研究,初乳奶粉还可作用于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等,防治由这些病菌导致的腹泻,并可中和霍乱毒素,预防霍乱发生。
粘液素:宝宝胃肠道小卫士 MUCN(黏液素)是覆盖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黏液胶质,在肠腔内,黏液素部分地受到碳水化合物链的保护而免受蛋白质水解作用的破坏,在与肠道菌群有关的胃肠道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早期婴幼儿呼吸道和胃肠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物质。
了解胃
胃的结构及特点
胃位于腹部的左侧肋部,与垂直的成人胃不同,婴儿的胃呈水平位,直到宝宝开始会走路时,胃的位置才随着逐渐变为和成人相同的垂直位。胃的上口是与食管相连接的部位,医学上称为贲门。胃的下口是与十二指肠相连接的部位,称为幽门。摄入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造成贲门处较宽,而婴儿该处的肌肉(医学上叫括约肌)发育还不完善,关闭作用不够强,因此尤其是在吞咽过多的空气后容易出现溢奶。而幽门处的肌肉发育较好,但由于婴儿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因此也常会引起幽门痉挛而产生呕吐。
胃的工作原理
食物通过食管,进入到胃里,被充分地混合、研磨。
胃的内壁有一层黏膜,含有大量的小腺体——胃腺,它可以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食物在这里就会被初步消化。
胃本身由斜行、环行、纵行三层肌肉组成,这三层肌肉组合成一只“软磨”。它们有节律地收缩,把食物混匀、磨细。
当食物离开胃进入小肠时,就已经成为泥糊状的食糜了。
胃的成长
宝宝胃容量的大小因不同的月龄而有所不同。足月新生儿为30~35ml,生后14天为90ml,以后每月增加25ml,1~3个月时容量大约为90~150毫升;1岁时容量大约为250~300毫升。因为胃的容量小,所以婴儿期的宝宝每天都要进食好几次,越小的宝宝喂的次数要越多,而每次的量也应越少。所以新手爸妈一定要掌握好宝宝的食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溢奶甚至呕吐。
此外,6个月内的宝宝胃黏膜上有丰富的血管,但小腺体却很少,胃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少。酶的活力较差,消化功能不强。消化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水的消化时间通常为1.5~2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奶为3~4小时。这就是为什么建议0~6个月的宝宝最好纯母乳喂养,而且两次哺喂间隔最好为2~3小时的原因了。
随着宝宝在学习站立、走路的过程中,胃也逐渐慢慢直立、成熟。所以宝宝要从母乳开始,慢慢过渡到固体食物。
悉心呵护“小口袋”
对于宝宝胃部的呵护,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新生儿时期:
宝宝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差,因此,妈妈不要宝宝一哭就给他喂奶,这会便宝宝的胃一直处于充盈状态。长期下去,胃动力减弱,宝宝就会消化不良。
婴儿时期:
小宝宝4个月以后,家长就要开始慢慢地为宝宝添加辅食了,宝宝肠胃的工作从此变得繁忙起来。这时候,如果父母不懂得保护孩子的肠胃,或者说没有学会一些正确的保护孩子肠胃的方法,那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一旦伤了他的肠胃,孩子身体内的血液生成量就会减少,必然导致孩子生病。
宝宝生病时:
月龄小的宝宝可以多吃些母乳,同时减少辅食的量,而月龄大的宝宝也不要补充过多的营养让虚弱的胃加重负担。
父母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胃肠喜欢细、软、烂的食物。小婴儿的胃肠壁非常薄,胃肠蠕动的力量不够,所以只能吃液体状的奶;4个月后,可以慢慢地增添糊状的、利于消化吸收的米粉、奶糕、蛋羹、虾泥、鱼泥、肉泥、菜泥;7~8个月后,能吃剁得很碎的蔬菜和烂稀饭、烂面条;等到孩子快1周岁的时候,才能在中午一顿吃烧得很烂的固体食物。如果孩子长得瘦小,经常生病,家长就先不要增加固体的食物,继续将孩子吃的食物都剁得烂烂的,以减轻宝宝胃肠的负担,利于血液的生成。等孩子的体质增强了,再慢慢地增添固体的食物。
胃肠怕寒凉的食物。给宝宝吃的食物尽量是温热的,尽量让他喝温开水,不要让宝宝吃凉食。水果也只有等天暖了,有应季新鲜水果的时候再吃,冬季就尽量吃室温下的水果。
运动是最好的开胃方法。让宝宝到室外尽情地玩耍和运动,这样宝宝才能吃得多、吃得香。
适度的按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家长每晚在宝宝的肚脐周围,轻轻地顺时针按摩20~30圈,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
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睡眠不好的宝宝胃口普遍不好,所以宝宝一定要早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受凉。晚上常常蹬被子或在家中总光脚的宝宝,很多都胃口不好,因为受凉极易造成肚子痛、消化不良。
你有可能不知道的护胃新观点
初乳可以保护宝宝的消化道 医学研究者最新发现,富含营养的“初乳”不仅仅能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对胃肠道健康还有预防和保护的作用。这是因为初乳中含有特殊糖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可保护其功能组份在消化道中免受破坏,确保其到达肠道后仍具有活性,可特异性地中和、清除肠道中的致病菌,减少胃肠气胀的可能性及微生物分泌的毒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免疫系统负担,使先天防御系统更好地对付肠外其他病菌,有效防治疾病。据研究,初乳奶粉还可作用于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等,防治由这些病菌导致的腹泻,并可中和霍乱毒素,预防霍乱发生。
粘液素:宝宝胃肠道小卫士 MUCN(黏液素)是覆盖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黏液胶质,在肠腔内,黏液素部分地受到碳水化合物链的保护而免受蛋白质水解作用的破坏,在与肠道菌群有关的胃肠道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早期婴幼儿呼吸道和胃肠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物质。
了解胃
胃的结构及特点
胃位于腹部的左侧肋部,与垂直的成人胃不同,婴儿的胃呈水平位,直到宝宝开始会走路时,胃的位置才随着逐渐变为和成人相同的垂直位。胃的上口是与食管相连接的部位,医学上称为贲门。胃的下口是与十二指肠相连接的部位,称为幽门。摄入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造成贲门处较宽,而婴儿该处的肌肉(医学上叫括约肌)发育还不完善,关闭作用不够强,因此尤其是在吞咽过多的空气后容易出现溢奶。而幽门处的肌肉发育较好,但由于婴儿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因此也常会引起幽门痉挛而产生呕吐。
胃的工作原理
食物通过食管,进入到胃里,被充分地混合、研磨。
胃的内壁有一层黏膜,含有大量的小腺体——胃腺,它可以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食物在这里就会被初步消化。
胃本身由斜行、环行、纵行三层肌肉组成,这三层肌肉组合成一只“软磨”。它们有节律地收缩,把食物混匀、磨细。
当食物离开胃进入小肠时,就已经成为泥糊状的食糜了。
胃的成长
宝宝胃容量的大小因不同的月龄而有所不同。足月新生儿为30~35ml,生后14天为90ml,以后每月增加25ml,1~3个月时容量大约为90~150毫升;1岁时容量大约为250~300毫升。因为胃的容量小,所以婴儿期的宝宝每天都要进食好几次,越小的宝宝喂的次数要越多,而每次的量也应越少。所以新手爸妈一定要掌握好宝宝的食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溢奶甚至呕吐。
此外,6个月内的宝宝胃黏膜上有丰富的血管,但小腺体却很少,胃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少。酶的活力较差,消化功能不强。消化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水的消化时间通常为1.5~2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奶为3~4小时。这就是为什么建议0~6个月的宝宝最好纯母乳喂养,而且两次哺喂间隔最好为2~3小时的原因了。
随着宝宝在学习站立、走路的过程中,胃也逐渐慢慢直立、成熟。所以宝宝要从母乳开始,慢慢过渡到固体食物。
悉心呵护“小口袋”
对于宝宝胃部的呵护,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新生儿时期:
宝宝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差,因此,妈妈不要宝宝一哭就给他喂奶,这会便宝宝的胃一直处于充盈状态。长期下去,胃动力减弱,宝宝就会消化不良。
婴儿时期:
小宝宝4个月以后,家长就要开始慢慢地为宝宝添加辅食了,宝宝肠胃的工作从此变得繁忙起来。这时候,如果父母不懂得保护孩子的肠胃,或者说没有学会一些正确的保护孩子肠胃的方法,那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一旦伤了他的肠胃,孩子身体内的血液生成量就会减少,必然导致孩子生病。
宝宝生病时:
月龄小的宝宝可以多吃些母乳,同时减少辅食的量,而月龄大的宝宝也不要补充过多的营养让虚弱的胃加重负担。
父母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胃肠喜欢细、软、烂的食物。小婴儿的胃肠壁非常薄,胃肠蠕动的力量不够,所以只能吃液体状的奶;4个月后,可以慢慢地增添糊状的、利于消化吸收的米粉、奶糕、蛋羹、虾泥、鱼泥、肉泥、菜泥;7~8个月后,能吃剁得很碎的蔬菜和烂稀饭、烂面条;等到孩子快1周岁的时候,才能在中午一顿吃烧得很烂的固体食物。如果孩子长得瘦小,经常生病,家长就先不要增加固体的食物,继续将孩子吃的食物都剁得烂烂的,以减轻宝宝胃肠的负担,利于血液的生成。等孩子的体质增强了,再慢慢地增添固体的食物。
胃肠怕寒凉的食物。给宝宝吃的食物尽量是温热的,尽量让他喝温开水,不要让宝宝吃凉食。水果也只有等天暖了,有应季新鲜水果的时候再吃,冬季就尽量吃室温下的水果。
运动是最好的开胃方法。让宝宝到室外尽情地玩耍和运动,这样宝宝才能吃得多、吃得香。
适度的按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家长每晚在宝宝的肚脐周围,轻轻地顺时针按摩20~30圈,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
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睡眠不好的宝宝胃口普遍不好,所以宝宝一定要早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受凉。晚上常常蹬被子或在家中总光脚的宝宝,很多都胃口不好,因为受凉极易造成肚子痛、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