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与音乐批评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追根溯源,“文本细读”(closing reading)这个术语来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美“新批评”文论。之所以以“新”称谓,在于这一文学批评文论力图与传统的文学批评路数划清界限。传统文学批评以作家、诗人的生平、意图及其生活的社会背景为中心而疏离文本自身;或流于一般性的印象式的主观感受的抒发,就如“新批评”的代表人物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对当时英国文学批评现状的尖锐批评:"批评只不过是一个星期天的公园,随处是正在争论的和爱好争论的演说家,他们甚至于还没有达到
其他文献
一、背景rn(一)数字技术与新乐器设计rn数字技术在新界面与音乐表达(NIME)上的应用是音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乐器、新设备或新界面设计是一个集音乐、设计、人机交互、数
期刊
我与戴嘉枋相识且因歌剧结缘。记得在1981年至1982年间的某天傍晚,我到总政歌剧团剧场看戏,在歌剧开幕前,有个戴眼镜、面色和善、操一口浓重沪普的小伙子前来与我打招呼;由此得知,他来自上海,小我6岁,1978年我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时,他于同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其时正以石夫的歌剧《阿依古丽》为研究对象撰写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