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改进高三课堂教学

来源 :新课程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so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支架式教学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引导到更高的水平,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本文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架式教学”指导高三复习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支架式教学的应用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索
  一、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也称为“脚手架式教学”或“支撑点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源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作一座建筑,学生的“学”就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
  支架式教学法主要由“复习旧知,搭脚手架”“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学习,探索研究”和“回顾反思,效果评价”四個部分组成.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
  二、案例背景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知识点多,位置关系多.以往的教学是先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性质,再分位置关系的判断、圆的切线、弦长问题、综合问题等题型进行方法讲解.这样处理不仅花费的时间多,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难将知识点关联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圆的几何知识更不易想到.而数形结合思想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圆的问题用几何法解更优越,因此本节复习时要突出几何法,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点,搭建一些有效的支架,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本文笔者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依托,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了改进,通过搭建一系列支架,构建知识间的联系,降低了探索难度,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改进
  1复习旧知,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设计了三层“最近发展区”,引出所要复习的知识点.
  问题:已知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怎样求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长?
  方法一:学生容易想到用两点间距离公式d=(x1-x2)2+(y1-y2)2来求弦长,但求交点坐标需要联立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来求,运算量较大.
  方法二:可以给学生搭一个支架,借助直线方程将两点间距离公式简化为只与横坐标或纵坐标有关.学生立马想到用直线方程y=kx+b带入消元,
  只需要用韦达定理求出x1-x2即可,简化了计算.
  方法三:进一步搭建支架,既然直线、圆是平面几何图形,能否用几何的方法来求弦长.于是学生就想到由弦心距、半弦长、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B=2r2-d2(其中r为圆的半径,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至此围绕求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长的学习主题,利用“最近发展区”进行了两次搭建支架的设计,学生对求弦长的方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知识构建.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要求,设问悬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兴趣,自觉主动地观察事物,从而找到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思路,就能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
  例:过原点O作圆x2+y2-6x-8y+20=0的两条切线,设切点分别为P,Q,则线段PQ的长为.
  此题包含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的相切和相交,涉及圆的切线方程、切线长、切线夹角、切点弦方程等知识.由此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能全面地考查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探索研究
  由前面的复习,学生知道要求线段PQ的长,关键是要求出PQ的直线方程,容易想到先求切线方程,再求P,Q的坐标.
  4回顾反思,效果评价
  本节课师生一起通过对一道高考题的研究,将圆的切线方程、切线长、切线夹角、切点弦方程等知识点的复习融入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避免单一枯燥的训练.教师以一个个问题为支架,引导学生由烦琐的代数解法,到几何解法,进而拓展到三角解法和余弦定理解法,将学生的思维由一个高度推向另一个高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提倡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改进后的课堂教学以问题为支架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刘杰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洪树兰数学“支架式教学”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李珺)]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文化历史意识的培养,用文化视角进行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是必要的路径,也是历史教学应有之义.可这一要求在实践中效果却不太理想.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因理解上的偏差而存在教学的“误区”.比如对于“青铜文化”的讲述,经常呈现艺术鉴赏的课堂面貌——展
期刊
【摘要】求解一般三角形,通常通过添加高線将原三角形分割为直角三角形再进行求解.但是怎么添高大可斟酌.  【关键词】确定性思想已知角高
期刊
一、引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曾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简单的一句话反映了词汇在交流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没有词汇多方面的参与,想要进行深刻而又广泛的交际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词汇教学现状  首先是学生的片面认知.学生对词汇学习的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学习英语必须记住大量的单词,而记忆单词主要靠记住单词
期刊
当今历史课堂流行学生的独立探究、彼此互动,强调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传统讲述法被看作“非启发”的“灌输式”教学.上海市晋元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主张“大道至简”,看重并素以讲述法见长.在有幸听了李惠军老师“古代希腊”一课之后,发现李老师的课堂确实以讲述法为主,但其讲述法早已在新教育技术的环境下,推陈出新,变化丰富,为学生们提供的是一场视听的盛宴.  一、时空结合刻画的
期刊
学生在接触一个新概念时,由于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等不同,会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些个性化的理解,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但它们往往是零散的、浅层的、未达本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概念,重视学生这些个性化的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地去修正、完善认识,使学生达到对概念更为本质、科学的个性化理解.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之《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
期刊
【摘要】随着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例,将信息技术与其教学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整合,形成新型的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小班环境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整合  随着教学小班化浪潮的盛行,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当今势在必行的选择.依据国家明确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对话课堂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做法.课前预习是实现对话课堂的前提,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能积极参与交流,生生、师生对话才能有深度.对话课堂要遵循先试后教的原则,才能使课堂方法多样、旁逸斜出.同时,教师的刨根问底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差情况,从而确定导学点.  【关键词】课前预习 对话课堂 先试后教  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
期刊
【教学背景】  课文是由一篇古文改写而成的寓言故事,原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围绕“急”字展开——起事突然,而且紧急.齐景公面对突然发生的事情,内心越发焦急,以致乱了阵脚,干出“欲速则不达”的事情.这则故事告诉人们,遇事要冷静,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故事篇幅短小,学生很容易了解大概意思,初读后,基本能用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课前预习,同学们比较集中的问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班级中出现了一个小群体,这个群体由父母一方去世或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所组成,并且有逐渐壮大的趋势.他们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也是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本文主要针对这个群体,谈谈具体的班级管理措施和教育方法.  【关键词】单亲孩子班级管理教育方法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不知不觉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已经度过了许多个春秋.但是近几年来,笔者惊讶地发现,由于父母一方去世或父母
期刊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环境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提出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五点支撑”策略.  【关键词】案例课程改革师生关系  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具体教育行为,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活动应照顾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需求.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在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