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前言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中学体育目的及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与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校参加的除体育课以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性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补偿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而现在的许多中学生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减少甚至放弃了体育活动导致体质逐渐下降。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中学的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特进行本次调查。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农村中学学生
2.2 研究方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法,主要是针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课外体育活动对文化课学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学生)680名,回收有效卷648份,其中男生389名,女生259名,有效率为95.3%。
3、结果与分析
3.1 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表1 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中男生多于女生,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大比例的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应有组织和安排。说明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倾向,能够积极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课外体育活动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
由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普遍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习有促进作用。只有拥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同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道德情操与思想素质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3.3 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从表3可见,能保证每天参加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3.3%(其中男生占2.4%,女生占0.9%)。主要原因有四点:
3.3.1 学生上课时间安排较长,作业量大,考试压力大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3.3.2 受学校场地器材限制(从调查中发现场地、器材的数量满足不了学生活动的需要)。
3.3.3 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3.4 管理不善,课外体育活动多为自由活动。
3.4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喜欢的项目
由表4可见,学生对项目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主要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其中男生主要是对球类项目感兴趣,因为男生喜欢紧张、激烈、刺激和对抗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而女生则喜欢非对抗性、优美的项目,如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与二者性别的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3.5 课外活动场地器材的来源情况调查
由表5、6可知: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场地器材就谈不上体育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不能满足的占69.7%,能满足的占30.3%,其原因:
3.5.1 资金方面的制约,器材短缺是主要原因。
3.5.2 场地器材的管理不合理。
4、结论
大多数学生基本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项目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所喜欢的项目有男女性别差异,而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因素还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和学校场地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因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5、建议与对策
5.1 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学校应成立由校长、教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安排全年课外体育活动工作。制定《课外体育活动上课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励制度》,规定各组管理人员的职责,确立各级人员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师要分工负责辅导,班主任对学生要加强教育,做好组织、督促和检查工作,从而使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
5.2 正确引导,培养兴趣
学生虽然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一个清楚的、多元化的认识,但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使学生能感受到参加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以及拥有的健康体魄。
5.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
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学习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应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5.4 建立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
因为中学生的年龄多在11~18岁之间,身体发育正处于第二次高峰期,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等快速发展,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延伸体育课堂,克服学校体育的不足,符合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协调发展,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中学体育目的及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与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校参加的除体育课以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性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补偿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而现在的许多中学生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减少甚至放弃了体育活动导致体质逐渐下降。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中学的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特进行本次调查。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农村中学学生
2.2 研究方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法,主要是针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课外体育活动对文化课学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学生)680名,回收有效卷648份,其中男生389名,女生259名,有效率为95.3%。
3、结果与分析
3.1 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表1 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中男生多于女生,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大比例的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应有组织和安排。说明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倾向,能够积极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课外体育活动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
由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普遍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习有促进作用。只有拥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同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道德情操与思想素质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3.3 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从表3可见,能保证每天参加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3.3%(其中男生占2.4%,女生占0.9%)。主要原因有四点:
3.3.1 学生上课时间安排较长,作业量大,考试压力大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3.3.2 受学校场地器材限制(从调查中发现场地、器材的数量满足不了学生活动的需要)。
3.3.3 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3.4 管理不善,课外体育活动多为自由活动。
3.4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喜欢的项目
由表4可见,学生对项目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主要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其中男生主要是对球类项目感兴趣,因为男生喜欢紧张、激烈、刺激和对抗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而女生则喜欢非对抗性、优美的项目,如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与二者性别的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3.5 课外活动场地器材的来源情况调查
由表5、6可知: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场地器材就谈不上体育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不能满足的占69.7%,能满足的占30.3%,其原因:
3.5.1 资金方面的制约,器材短缺是主要原因。
3.5.2 场地器材的管理不合理。
4、结论
大多数学生基本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项目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所喜欢的项目有男女性别差异,而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因素还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和学校场地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因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5、建议与对策
5.1 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学校应成立由校长、教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安排全年课外体育活动工作。制定《课外体育活动上课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励制度》,规定各组管理人员的职责,确立各级人员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师要分工负责辅导,班主任对学生要加强教育,做好组织、督促和检查工作,从而使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
5.2 正确引导,培养兴趣
学生虽然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一个清楚的、多元化的认识,但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使学生能感受到参加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以及拥有的健康体魄。
5.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
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学习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应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5.4 建立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
因为中学生的年龄多在11~18岁之间,身体发育正处于第二次高峰期,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等快速发展,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延伸体育课堂,克服学校体育的不足,符合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协调发展,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