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人均居住面积与绿化率也日益缩小,居民幸福感普遍降低。而社区架空层在改善居民区结构与增加绿化面积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传统干栏式建筑为初级研究对象,分析干栏式建筑的优点与架空层的差异性,从中提取设计理念并对架空层予以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干栏式住宅理念;社区架空层;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干栏式建筑简介
干栏式建筑,中国古籍亦称作为干兰、高栏、阁栏、葛栏,是南方独有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干栏式建筑为河姆渡式。这种建筑是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多建于雨多潮湿的地区,其主要功能是使房子与地面隔离而达到有效防潮。干栏式房子是指在竹木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子,具体构筑办法是用竖立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竹木质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悬空的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用树皮茅草或竹条草泥填实。
二、架空层简介
架空层是建筑用词,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架空层指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傣家的竹楼、苗家的吊脚楼、江南水乡的高脚楼、苏州园林的水榭、山西悬空寺都含架空层。随着科技进步与建筑材料发展,除了一些仿古建筑仍用木材或砖石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现代建筑的架空层。
三、我国住宅建筑架空层现状初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10%,城乡差距日渐缩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而住宅建筑架空层的出现不但能改善低楼层居民的生活环境,也能节约用地。目前一些新型架空层建筑的出现更加增添了不同于往昔的陈旧形式。
尽管如此,我国住宅架空层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配套功能规划单一:传统架空层一般都配备套装桌椅和健身设备,但无其余各类公用设施,多样化无法集中体现;2、安全问题突出:部分小区架空层地面会有抬高,且地下车库与平地护栏装置不合理,对居民人身安全有潜在威胁;3、种植不合理,生长效果差:小区内绿化单一,缺乏生物多样性,且植被位于架空层室内区域,不利于接受阳光照射。
四、干栏式建筑之于现在建筑的参照性
通过前文对干栏式建筑和住宅建筑架空层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得出干栏式对架空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八点:
(一)缓解用地需求,顺应地形。古代干栏式住宅多建于河流沼泽地带或陡坡悬崖旁,地貌特征多以潮湿多水、泥层松软或地表起伏不平为主,在当地生存的居民为了能够得到较为宽敞的水平居住面积,往往需要再造新的结构来达到这一要求。而对于建立在地表起伏或水域广阔的住宅或商业建筑来说,底部使用架空层确实是一种适应地形的好方法,这些建筑跨度较大,尤其能够通过提高楼层以节约用地。
(二)美化环境,便于种植。干栏式建筑底部架空,不占用植被生长空间,不仅使建筑融于自然,也创造出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此外,建于水域旁的干栏式还能受到水体调节效应的影响,与植被共同点缀建筑,形成一个丰富的生态环境系统。这些特点完全适用于现代社区架空层,并且在国内外很多居住区中都有所应用。
(三)微调气候,利于防潮。在临水区域和湿热地区,风是调节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干栏式建筑能通过对风循环的组织和利用调节气候,其独有的架空形式能够有效改善整体通风效果,对周围建筑或气温产生一定影响。有效的风循环能最大限度维护软质地面,起到降温作用。风循环系统在居民区内效果更为显著,一般居民区占地面积较大,同层的架空层单位面积同样较大,气流通过则可以影响到整个层面,湿度大时降低水汽,减少受潮几率,空气干燥时带来水分,增强人体水分感应,对气候的调节有显著作用。
(四)内外联通,空间多变。由于现代干栏式支柱层的架空作用,建筑底层可完全作开场处理,同室内外空间贯通交融,不仅增加了使用效率,而且丰富了街景,使建筑底层空间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使整个城市完全在地平线通透无余,进而大为改善楼高路窄的空间感。如果所有建筑底层统一采用这种内外空间交融、视线开放的手法,整个城市就可以真正被称为“开放型城市”。同时由于底层架空,人们的视野才能在空间内环顾,因此能在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空间内的关系。
(五)提高防洪性,降低灾害率。前文已经提及,干栏式建筑多建于河流沼泽地带或陡坡悬崖旁,这是由南方独有的地质条件与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古时洪水过境,干栏式建筑室内不会被淹,洪涝过后还可迅速恢复生产,底层也可饲养家畜,双方面体现了架空层的价值,一举两得。现代建筑架空层可以说是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计理念力重新演绎干栏式,这种与自然协调的古典手法对于现代住宅的可应用性是极强的,可建于涝灾频发的地区或偶然遭遇水灾以及泥石流的平原丘陵地带。
四、总结
干栏式建筑是人类由被动适应自然环境到主动适应自然,创造宜居的环境进程中逐步产生的,这一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性。同样,在设计现代住宅架空层时,理应遵循这一特点,创造出更宜居、同环境更和谐的居住空间。在建筑底部构造架空空间,不仅是因为城市寸土寸金的地价,也是开发商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这样的建筑能有效解决交通压力等城市痼疾,还可在部分架空区域布置商铺等回报率高的营业区域,而不是像某些地方的架空层被用作停车场或绿化改造区域,这样才能体现设计者的出发点。此外,这里也不得不提到架空层独有的三个特点,即:1、缓解城区交通压力;2、增加建筑密度;3、扩大城市公共用地面积。
我国有许多市中心商用建筑底部架空空间的成功实例,例如长沙五一路平和堂以及香港汇丰银行等,都利用开放空间解决了人流集散问题,有效地缓解交通堵塞,创造出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因此,笔者在这里倡议广大设计公司与政府加大建设架空建筑政策的力度,并给予适当补偿性奖励,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杰. 江南木构.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 聂鑫森. 触摸古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布正伟. 结构构思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方智果. 底部架空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厦门:华侨大学,2007
[5] 张良皋. 干阑建筑体系的现代意义. 新建筑,2006
作者简介:张辛伟民(1998.7-),男,籍贯:湖南长沙,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谢金枝(1992.3-),女,籍贯:湖南长沙,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关键词:干栏式住宅理念;社区架空层;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干栏式建筑简介
干栏式建筑,中国古籍亦称作为干兰、高栏、阁栏、葛栏,是南方独有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干栏式建筑为河姆渡式。这种建筑是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多建于雨多潮湿的地区,其主要功能是使房子与地面隔离而达到有效防潮。干栏式房子是指在竹木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子,具体构筑办法是用竖立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竹木质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悬空的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用树皮茅草或竹条草泥填实。
二、架空层简介
架空层是建筑用词,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架空层指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傣家的竹楼、苗家的吊脚楼、江南水乡的高脚楼、苏州园林的水榭、山西悬空寺都含架空层。随着科技进步与建筑材料发展,除了一些仿古建筑仍用木材或砖石外,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现代建筑的架空层。
三、我国住宅建筑架空层现状初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10%,城乡差距日渐缩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而住宅建筑架空层的出现不但能改善低楼层居民的生活环境,也能节约用地。目前一些新型架空层建筑的出现更加增添了不同于往昔的陈旧形式。
尽管如此,我国住宅架空层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配套功能规划单一:传统架空层一般都配备套装桌椅和健身设备,但无其余各类公用设施,多样化无法集中体现;2、安全问题突出:部分小区架空层地面会有抬高,且地下车库与平地护栏装置不合理,对居民人身安全有潜在威胁;3、种植不合理,生长效果差:小区内绿化单一,缺乏生物多样性,且植被位于架空层室内区域,不利于接受阳光照射。
四、干栏式建筑之于现在建筑的参照性
通过前文对干栏式建筑和住宅建筑架空层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得出干栏式对架空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八点:
(一)缓解用地需求,顺应地形。古代干栏式住宅多建于河流沼泽地带或陡坡悬崖旁,地貌特征多以潮湿多水、泥层松软或地表起伏不平为主,在当地生存的居民为了能够得到较为宽敞的水平居住面积,往往需要再造新的结构来达到这一要求。而对于建立在地表起伏或水域广阔的住宅或商业建筑来说,底部使用架空层确实是一种适应地形的好方法,这些建筑跨度较大,尤其能够通过提高楼层以节约用地。
(二)美化环境,便于种植。干栏式建筑底部架空,不占用植被生长空间,不仅使建筑融于自然,也创造出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此外,建于水域旁的干栏式还能受到水体调节效应的影响,与植被共同点缀建筑,形成一个丰富的生态环境系统。这些特点完全适用于现代社区架空层,并且在国内外很多居住区中都有所应用。
(三)微调气候,利于防潮。在临水区域和湿热地区,风是调节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干栏式建筑能通过对风循环的组织和利用调节气候,其独有的架空形式能够有效改善整体通风效果,对周围建筑或气温产生一定影响。有效的风循环能最大限度维护软质地面,起到降温作用。风循环系统在居民区内效果更为显著,一般居民区占地面积较大,同层的架空层单位面积同样较大,气流通过则可以影响到整个层面,湿度大时降低水汽,减少受潮几率,空气干燥时带来水分,增强人体水分感应,对气候的调节有显著作用。
(四)内外联通,空间多变。由于现代干栏式支柱层的架空作用,建筑底层可完全作开场处理,同室内外空间贯通交融,不仅增加了使用效率,而且丰富了街景,使建筑底层空间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使整个城市完全在地平线通透无余,进而大为改善楼高路窄的空间感。如果所有建筑底层统一采用这种内外空间交融、视线开放的手法,整个城市就可以真正被称为“开放型城市”。同时由于底层架空,人们的视野才能在空间内环顾,因此能在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空间内的关系。
(五)提高防洪性,降低灾害率。前文已经提及,干栏式建筑多建于河流沼泽地带或陡坡悬崖旁,这是由南方独有的地质条件与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古时洪水过境,干栏式建筑室内不会被淹,洪涝过后还可迅速恢复生产,底层也可饲养家畜,双方面体现了架空层的价值,一举两得。现代建筑架空层可以说是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计理念力重新演绎干栏式,这种与自然协调的古典手法对于现代住宅的可应用性是极强的,可建于涝灾频发的地区或偶然遭遇水灾以及泥石流的平原丘陵地带。
四、总结
干栏式建筑是人类由被动适应自然环境到主动适应自然,创造宜居的环境进程中逐步产生的,这一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性。同样,在设计现代住宅架空层时,理应遵循这一特点,创造出更宜居、同环境更和谐的居住空间。在建筑底部构造架空空间,不仅是因为城市寸土寸金的地价,也是开发商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这样的建筑能有效解决交通压力等城市痼疾,还可在部分架空区域布置商铺等回报率高的营业区域,而不是像某些地方的架空层被用作停车场或绿化改造区域,这样才能体现设计者的出发点。此外,这里也不得不提到架空层独有的三个特点,即:1、缓解城区交通压力;2、增加建筑密度;3、扩大城市公共用地面积。
我国有许多市中心商用建筑底部架空空间的成功实例,例如长沙五一路平和堂以及香港汇丰银行等,都利用开放空间解决了人流集散问题,有效地缓解交通堵塞,创造出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因此,笔者在这里倡议广大设计公司与政府加大建设架空建筑政策的力度,并给予适当补偿性奖励,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杰. 江南木构.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 聂鑫森. 触摸古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布正伟. 结构构思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方智果. 底部架空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厦门:华侨大学,2007
[5] 张良皋. 干阑建筑体系的现代意义. 新建筑,2006
作者简介:张辛伟民(1998.7-),男,籍贯:湖南长沙,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谢金枝(1992.3-),女,籍贯:湖南长沙,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