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层面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推动城镇格局协调发展,就要聚焦城市群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产城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与城镇空间整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可以说是推动城镇格局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兴安首府”加格达奇因受制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诸多历史因素影响,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建设质量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推进首府城镇建设发展对策和建议,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与优势,统筹安排各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之间及加格达奇区与周边乡镇的协调发展、统筹城镇与乡村建设,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产城融合、融城兴业、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是兴安首府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一、“兴安首府”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问题
作为兴安首府城市和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一直受制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诸多历史因素影响,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建设质量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区域性特城市过程中形成集聚力和辐射力最核心的要件。从社会学角度看,民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民生是否具有一种可持续的推动力量。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而对于一个首府城市来说,是否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关键就在于这座城市的民生问题能否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如果是在片面的政绩观主导下搞形象工程、花架子工程、重复建设甚至决策失误,而惠及全城民众的民生问题不能得到改善,那就谈不上集聚力和辐射力。这种状况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长期的过程。“兴安首府”建设存在以下两大突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艰苦的生活条件,是改善民生的堵点。综合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发展看,受气候、水质、边远等因素影响,加格达奇区职工群众生活刚性支出较大、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收入水平严重偏低、发展生产倍受阻碍、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人才人口流失严重。
1.收入水平严重偏低。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独木支撑” 经济主体绝然不在,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目前大兴安岭地区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家“天保”工程资金,各县(市、区)林业局到加格达奇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办事、开会等消费水平逐年下降。2013年以来,加格达奇区城镇居民收入与全省和全国比,差距逐年增大,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82元,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509元、11569元。
2.生活刚性支出较大。大兴安岭地区处全国“神经末梢”,交通不便不但导致出行费用提高,而且生活消费品完全依赖外进,物价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加格达奇区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出全省0.5个百分点,高出哈尔滨1个百分点。蔬菜水果大部分依靠外进,加格达奇区人民群众人均蔬菜水果摄入量严重不足。全区人均每年取暖费用支出约占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8%。2018年全区人均服装购置消费2119.35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1%),人均医疗保健消费2242.72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2%),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361.36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2.5%),冬季长达7个月,人均三季御寒服装,居民每年需要购买的御寒服装、外进高价果蔬等开支占总支出比重达50%以上。
3.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受温差、海拔、气压、水质等因素影响,致使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等地方性疾病多发高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0%,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8%;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9.66%,远高于全國8.0%的平均水平;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发病率的11倍,是全国发病率(55.0851/10万)的1.13倍。患者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比较突出。全区人口死亡率呈增长趋势,2018年加格达奇区人口死亡率7.44‰,比2013年增加个0.36个千分点。
4.发展生产倍受阻碍。受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施工期短、春秋防火期长等因素影响,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效益低。企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高,矿产地质勘查和开发的难度非常大。农业生产受有效积温少、无霜期短、自然灾害多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品质差,种植业劣势明显,夏季蔬菜自给率不足50%。冬季一线职工要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实施野外营林生产作业,经常被冻伤,秋冬季节也经常出现畜禽和大棚蔬菜被冻死、大豆绝产的情况。
5.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由于艰苦边远,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导致人才流失、人才匮乏,影响经济振兴和发展,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尤其是具有高、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外流比较突出。
(二)落后的城市建设,是改善民生的痛点。
城区老破旧、乱停乱靠、私接滥建等城市乱象较重,严重影响了旅游发展和城区居民生活质量。
加格达奇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规划建设,最早人口集中在北山以南铁道以北,2000年地委行署搬迁至铁道以南,带动南部区域的开发建设加速,到今天基本形成了“一城五区”的内部空间结构。
二、“兴安首府”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构建产业发展带动兴安首府建设的长效机制。
“产城融合、融城兴业、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是兴安首府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适宜兴安首府城镇建设的产业体系,着力解决城乡分割、工农对立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割裂问题。利用产业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工基地、种养殖农户集群一体化利益链条,促进产城融合的经济支撑,城乡的统筹发展。实施跨域合作战略。推进管护区经济“四化”落实行动(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以区局合作为着力点,推进加格达奇区加林局融合发展。做强两乡农林产品加工业,发挥双向引领作用。 城镇化并不是说要完全的放弃乡村的建设,人口全部迁徙到城里去,这样的城镇化是持续不长久的。真正的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为理念,以人聚产、以产促城,以城养人。三者相互影响,紧密相连。利用产城融合发展理论打造产业和城市互利共生的局面,为人们探索宜居理想城市作出努力。
1.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聚焦特色养殖、农林产品加工、北药种植等“农”字号、“笨”字号项目,出台扶持政策、实施能人带动,推进富民兴村工程。二要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依托棚室经济成果,发挥加南村马铃薯繁育、五岔沟村道地药材、五一村无公害果蔬示范园3个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以建设大兴安岭特色“棚室果蔬”供应基地、中医药小镇为牵动,大力帮扶引导特色农业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叫响白桦、加北、五一果蔬品牌。巩固深化农民合作社成果,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农场经济、庭院经济。
2.推进管护区经济“四化”落实行动(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
以加格达奇区、加林局合作为着力点,推进区局融合发展。制定《加区发展管护区经济实施方案》,谋划推出“共享工厂”建设计划,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共享工厂,助力“双创”,解决产品无牌无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问题,强化区局经济共同体公共服务支持。一是依托北奇神、中麻科技等生物医藥企业,引领带动加林局管护区工业大麻、北芪、金莲花、苍术等道地药材基地化种植业发展。依托依莓、富林、百盛等森林生态食品企业,引领带动管护区蓝莓、蔓越莓、蓝靛果忍冬等种采业发展。二是通过8 个“双五十”林农产业项目,加快构建区局经济共同体、大林农产业体系。
(二)建设与自然和谐的高质量人居环境。
1.强化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建设与加格达奇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发展空间,发展适当的城市规模,逐渐强化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城市环保意识,提高区域及中心城区的绿地率,形成有机联系的绿化网络,保护并逐渐改善加格达奇的自然与人居环境, 使二者能够协调有序地共同发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坚持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以基础设施建设、城容村貌治理、农村垃圾清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为重点,强化措施使城镇建设得到显著提升。
2.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抓长效,配齐配强保洁队伍,完善环卫设施设备,落实户前五包、日常保洁制度,严格常态监管考评,科学合理推进“村收、乡运、区处理”和“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体系建设。补短板,重点实施白桦乡双合村道路硬化及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因地制宜地推进各村屯道路硬化工作。强提升,巩固深化“四清一改一绿”行动成果,组织洁净有序农家庭院创建,升级农村人居环境,展现乡村特色风貌坚持统筹推进,促进乡村合理有序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建设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 。必须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使城市的社会治安、福利、保险、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落实行动。以创建旅游集散地、康养目的地为目标,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文体”、“旅游+城建”融合发展。加格达奇区要以发展文化产业来促进旅游,带动经济,让旅游富有文化,让文化渗透人心。要突出城市主题文化,加快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以林区开发建设文化、知青文化、铁道兵文化、冰雪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元素为符号,以项目载体为支撑,逐步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类型。
推进南部旅游联盟的深度融合,打造以加区为中心点,以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林业局、松岭区、加林局等地景区为精品线路的大兴安岭南部旅游新格局,解决我区文体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问题,通过“节庆赛事”等活动的开展,强力推进旅游强区建设,着力打造“林海明珠—首府加区”的旅游品牌,提升南部旅游联盟的影响力。
(五)加大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提升加区人才建设的源动力,制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机制。由于艰苦边远,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导致人才流失、人才匮乏,影响经济振兴和城镇发展。
(六)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总基调。体现城市清静宁静特色作为最重要的基点,重点实施城市形象、城市景观、城市降噪、智慧旅游和文明创建“五项提升工程”。文明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居民整体素质,文明水平的体现。兴安首府必须凝聚共识创文明。
(七)加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公用事业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包括城镇的供排水、供电、管道煤气、绿化、环境保护、防灾等。建立健全供电、供气、供水、防洪、预警机制。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加强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的功能与品位,加快首府城市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础设施水、通讯、能源、道路等设施是代表城市发展水平最重要标准之加格达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十分完善,与城市现代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加格达奇应拥有便捷的内外交通、通讯系统;有效的水资源利用系统、方便的城 市基础设施系统。
把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强调的:要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是硬道理,解放思想是先手棋。真正把解放思想成果体现在扩大经济总量、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激发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上,用解放思想的新成果,答好党和人民交予的政治考卷。通过整治城市环境乱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管理精细程度和文明程度;通过提前正面引导,防止管理权属问题小事扩大、大事激化;以法治方式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
把兴安首府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区、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样板区。“产城融合、融城兴业、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是兴安首府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大兴安岭地区历史文化概述及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形成》
[3]《李大义在2020年第一次地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加格达奇区政府工作报告》。
该成果为2020年度黑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
系统重点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2020SD086]
“兴安首府”加格达奇因受制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诸多历史因素影响,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建设质量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推进首府城镇建设发展对策和建议,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与优势,统筹安排各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之间及加格达奇区与周边乡镇的协调发展、统筹城镇与乡村建设,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产城融合、融城兴业、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是兴安首府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一、“兴安首府”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问题
作为兴安首府城市和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一直受制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诸多历史因素影响,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建设质量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区域性特城市过程中形成集聚力和辐射力最核心的要件。从社会学角度看,民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民生是否具有一种可持续的推动力量。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而对于一个首府城市来说,是否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关键就在于这座城市的民生问题能否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如果是在片面的政绩观主导下搞形象工程、花架子工程、重复建设甚至决策失误,而惠及全城民众的民生问题不能得到改善,那就谈不上集聚力和辐射力。这种状况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长期的过程。“兴安首府”建设存在以下两大突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艰苦的生活条件,是改善民生的堵点。综合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发展看,受气候、水质、边远等因素影响,加格达奇区职工群众生活刚性支出较大、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收入水平严重偏低、发展生产倍受阻碍、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人才人口流失严重。
1.收入水平严重偏低。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独木支撑” 经济主体绝然不在,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目前大兴安岭地区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家“天保”工程资金,各县(市、区)林业局到加格达奇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办事、开会等消费水平逐年下降。2013年以来,加格达奇区城镇居民收入与全省和全国比,差距逐年增大,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82元,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509元、11569元。
2.生活刚性支出较大。大兴安岭地区处全国“神经末梢”,交通不便不但导致出行费用提高,而且生活消费品完全依赖外进,物价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加格达奇区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出全省0.5个百分点,高出哈尔滨1个百分点。蔬菜水果大部分依靠外进,加格达奇区人民群众人均蔬菜水果摄入量严重不足。全区人均每年取暖费用支出约占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8%。2018年全区人均服装购置消费2119.35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1%),人均医疗保健消费2242.72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2%),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361.36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2.5%),冬季长达7个月,人均三季御寒服装,居民每年需要购买的御寒服装、外进高价果蔬等开支占总支出比重达50%以上。
3.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受温差、海拔、气压、水质等因素影响,致使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等地方性疾病多发高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0%,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8%;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9.66%,远高于全國8.0%的平均水平;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发病率的11倍,是全国发病率(55.0851/10万)的1.13倍。患者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比较突出。全区人口死亡率呈增长趋势,2018年加格达奇区人口死亡率7.44‰,比2013年增加个0.36个千分点。
4.发展生产倍受阻碍。受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施工期短、春秋防火期长等因素影响,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效益低。企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高,矿产地质勘查和开发的难度非常大。农业生产受有效积温少、无霜期短、自然灾害多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品质差,种植业劣势明显,夏季蔬菜自给率不足50%。冬季一线职工要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实施野外营林生产作业,经常被冻伤,秋冬季节也经常出现畜禽和大棚蔬菜被冻死、大豆绝产的情况。
5.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由于艰苦边远,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导致人才流失、人才匮乏,影响经济振兴和发展,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尤其是具有高、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外流比较突出。
(二)落后的城市建设,是改善民生的痛点。
城区老破旧、乱停乱靠、私接滥建等城市乱象较重,严重影响了旅游发展和城区居民生活质量。
加格达奇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规划建设,最早人口集中在北山以南铁道以北,2000年地委行署搬迁至铁道以南,带动南部区域的开发建设加速,到今天基本形成了“一城五区”的内部空间结构。
二、“兴安首府”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构建产业发展带动兴安首府建设的长效机制。
“产城融合、融城兴业、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是兴安首府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适宜兴安首府城镇建设的产业体系,着力解决城乡分割、工农对立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割裂问题。利用产业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工基地、种养殖农户集群一体化利益链条,促进产城融合的经济支撑,城乡的统筹发展。实施跨域合作战略。推进管护区经济“四化”落实行动(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以区局合作为着力点,推进加格达奇区加林局融合发展。做强两乡农林产品加工业,发挥双向引领作用。 城镇化并不是说要完全的放弃乡村的建设,人口全部迁徙到城里去,这样的城镇化是持续不长久的。真正的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为理念,以人聚产、以产促城,以城养人。三者相互影响,紧密相连。利用产城融合发展理论打造产业和城市互利共生的局面,为人们探索宜居理想城市作出努力。
1.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聚焦特色养殖、农林产品加工、北药种植等“农”字号、“笨”字号项目,出台扶持政策、实施能人带动,推进富民兴村工程。二要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依托棚室经济成果,发挥加南村马铃薯繁育、五岔沟村道地药材、五一村无公害果蔬示范园3个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以建设大兴安岭特色“棚室果蔬”供应基地、中医药小镇为牵动,大力帮扶引导特色农业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叫响白桦、加北、五一果蔬品牌。巩固深化农民合作社成果,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农场经济、庭院经济。
2.推进管护区经济“四化”落实行动(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
以加格达奇区、加林局合作为着力点,推进区局融合发展。制定《加区发展管护区经济实施方案》,谋划推出“共享工厂”建设计划,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共享工厂,助力“双创”,解决产品无牌无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问题,强化区局经济共同体公共服务支持。一是依托北奇神、中麻科技等生物医藥企业,引领带动加林局管护区工业大麻、北芪、金莲花、苍术等道地药材基地化种植业发展。依托依莓、富林、百盛等森林生态食品企业,引领带动管护区蓝莓、蔓越莓、蓝靛果忍冬等种采业发展。二是通过8 个“双五十”林农产业项目,加快构建区局经济共同体、大林农产业体系。
(二)建设与自然和谐的高质量人居环境。
1.强化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建设与加格达奇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发展空间,发展适当的城市规模,逐渐强化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城市环保意识,提高区域及中心城区的绿地率,形成有机联系的绿化网络,保护并逐渐改善加格达奇的自然与人居环境, 使二者能够协调有序地共同发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坚持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以基础设施建设、城容村貌治理、农村垃圾清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为重点,强化措施使城镇建设得到显著提升。
2.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抓长效,配齐配强保洁队伍,完善环卫设施设备,落实户前五包、日常保洁制度,严格常态监管考评,科学合理推进“村收、乡运、区处理”和“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体系建设。补短板,重点实施白桦乡双合村道路硬化及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因地制宜地推进各村屯道路硬化工作。强提升,巩固深化“四清一改一绿”行动成果,组织洁净有序农家庭院创建,升级农村人居环境,展现乡村特色风貌坚持统筹推进,促进乡村合理有序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建设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 。必须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使城市的社会治安、福利、保险、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落实行动。以创建旅游集散地、康养目的地为目标,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文体”、“旅游+城建”融合发展。加格达奇区要以发展文化产业来促进旅游,带动经济,让旅游富有文化,让文化渗透人心。要突出城市主题文化,加快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以林区开发建设文化、知青文化、铁道兵文化、冰雪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元素为符号,以项目载体为支撑,逐步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类型。
推进南部旅游联盟的深度融合,打造以加区为中心点,以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林业局、松岭区、加林局等地景区为精品线路的大兴安岭南部旅游新格局,解决我区文体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问题,通过“节庆赛事”等活动的开展,强力推进旅游强区建设,着力打造“林海明珠—首府加区”的旅游品牌,提升南部旅游联盟的影响力。
(五)加大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提升加区人才建设的源动力,制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机制。由于艰苦边远,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导致人才流失、人才匮乏,影响经济振兴和城镇发展。
(六)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总基调。体现城市清静宁静特色作为最重要的基点,重点实施城市形象、城市景观、城市降噪、智慧旅游和文明创建“五项提升工程”。文明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居民整体素质,文明水平的体现。兴安首府必须凝聚共识创文明。
(七)加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公用事业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包括城镇的供排水、供电、管道煤气、绿化、环境保护、防灾等。建立健全供电、供气、供水、防洪、预警机制。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加强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的功能与品位,加快首府城市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础设施水、通讯、能源、道路等设施是代表城市发展水平最重要标准之加格达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十分完善,与城市现代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加格达奇应拥有便捷的内外交通、通讯系统;有效的水资源利用系统、方便的城 市基础设施系统。
把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强调的:要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是硬道理,解放思想是先手棋。真正把解放思想成果体现在扩大经济总量、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激发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上,用解放思想的新成果,答好党和人民交予的政治考卷。通过整治城市环境乱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管理精细程度和文明程度;通过提前正面引导,防止管理权属问题小事扩大、大事激化;以法治方式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
把兴安首府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区、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样板区。“产城融合、融城兴业、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是兴安首府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大兴安岭地区历史文化概述及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形成》
[3]《李大义在2020年第一次地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加格达奇区政府工作报告》。
该成果为2020年度黑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
系统重点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2020SD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