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技术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护理措施的干预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家属的意愿并利用随机抽样法将此80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家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人数保持一致均为40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周期设定为15天,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结果:在SAS评分上,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的家属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家属的不良心理倾向,缓和护患之间的关系,推进护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28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且复发率较高,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1]。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家属是其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是保障其能够接受正规和针对性治疗的经济来源[2]。但因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性以及疾病的难以控制性,患者家属也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况,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出现,因此除了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外,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排解其不良情绪[3]。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护理干预的影响,以期为患者家庭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家属的意愿并利用随机抽样法将此80例患者家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组人数保持一致均为40例。对照组中男性家属26例,女性家属14例,年龄在35-65岁,平均年龄在(43.28±2.25)岁;实验组中共有男性家属25例,女性家属15例,年龄在34-64岁,平均年龄在(43.35±2.3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以上数据经统计学法软件检验后结果显示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主要护理内容即健康宣教,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协助患者家属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等。
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模式,主要护理内容包括:首先对患者家属实施正确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常识,以及之后的护理程序,告知他们关于患者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患者家属树立治疗信心提供保障。另外还需要向患者家属宣教关于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常识,提升家属的护理积极性。其次针对患者家属所表现出现的焦躁、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劝导患者家属放平心态以此缓解患者家屬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减压工作。最后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引导患者家属进行别的娱乐活动以此锻炼自己的耐心,排解其不良心理状况。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以SAS评分表测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另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作为划分标准。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x±s)形式记录,使用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记录,使用X2检验对比,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评分
根据SAS评分可知,对照组在干预后的SAS评分为(90.28±3.64)分;实验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76.28±3.15)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根据表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发病不受控制,因此难以进行社会性活动,在治疗上通常以家属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4]。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周期较长,且非常容易复发,因此从患者家属的角度来看,也会对自身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障碍,如此一来,更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为此临床上除了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需要对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以此提升护理配合度,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为患者家庭树立起治疗信心[5]。在此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提升患者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能够在之后的护理中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而言,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加大患者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薇,马松翠,程梅,张晓丽,景国建,曲磊,刘亚萍,陈飞宇.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顾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护理研究,2021,35(12):2090-2095.
[2]张德峰,许锦泉,彭宙,陈泽元.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03):630-632.
[3]蒋秀兰,戴福强,胡康.血清瘦素/脂联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与疗效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12):87-91.
[4]李群,黄呈隆,蒙淑琼,周超然.无抽搐性电休克联合抗精神药物对复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1,49(04):477-480.
[5]宋慧慧,陈浩,张媛,杨勇,袁念.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皮质背外侧-腹内侧T2信号强度与外周血白细胞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1,31(03):192-195.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28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且复发率较高,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1]。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家属是其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是保障其能够接受正规和针对性治疗的经济来源[2]。但因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性以及疾病的难以控制性,患者家属也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况,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出现,因此除了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外,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排解其不良情绪[3]。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护理干预的影响,以期为患者家庭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家属的意愿并利用随机抽样法将此80例患者家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组人数保持一致均为40例。对照组中男性家属26例,女性家属14例,年龄在35-65岁,平均年龄在(43.28±2.25)岁;实验组中共有男性家属25例,女性家属15例,年龄在34-64岁,平均年龄在(43.35±2.3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以上数据经统计学法软件检验后结果显示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主要护理内容即健康宣教,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协助患者家属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等。
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模式,主要护理内容包括:首先对患者家属实施正确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常识,以及之后的护理程序,告知他们关于患者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患者家属树立治疗信心提供保障。另外还需要向患者家属宣教关于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常识,提升家属的护理积极性。其次针对患者家属所表现出现的焦躁、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劝导患者家属放平心态以此缓解患者家屬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减压工作。最后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引导患者家属进行别的娱乐活动以此锻炼自己的耐心,排解其不良心理状况。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以SAS评分表测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另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作为划分标准。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x±s)形式记录,使用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记录,使用X2检验对比,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评分
根据SAS评分可知,对照组在干预后的SAS评分为(90.28±3.64)分;实验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76.28±3.15)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根据表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发病不受控制,因此难以进行社会性活动,在治疗上通常以家属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4]。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周期较长,且非常容易复发,因此从患者家属的角度来看,也会对自身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障碍,如此一来,更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为此临床上除了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需要对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以此提升护理配合度,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为患者家庭树立起治疗信心[5]。在此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提升患者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能够在之后的护理中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而言,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加大患者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薇,马松翠,程梅,张晓丽,景国建,曲磊,刘亚萍,陈飞宇.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顾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护理研究,2021,35(12):2090-2095.
[2]张德峰,许锦泉,彭宙,陈泽元.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03):630-632.
[3]蒋秀兰,戴福强,胡康.血清瘦素/脂联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与疗效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12):87-91.
[4]李群,黄呈隆,蒙淑琼,周超然.无抽搐性电休克联合抗精神药物对复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1,49(04):477-480.
[5]宋慧慧,陈浩,张媛,杨勇,袁念.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皮质背外侧-腹内侧T2信号强度与外周血白细胞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1,31(03):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