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教35年,做了33年班主任工作,在这期间,我感悟到,当老师不当班主任是一件遗憾的事,若当不好一个班主任,就是更遗憾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当好一个班主任呢?就是要有一颗催人泪下,感动天地、胸中装满他人的爱心。
要爱他的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优是劣,是富是贫,是健康还是残疾,是男是女……总之,爱无尊卑,爱无贵贱。对学生的爱要具体化,时刻化,对待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就要像妈妈、像保姆一样时刻呵护,又要像严父、严师一样对其要求具体化、标准化、甚至强制化。
爱自己的孩子是至爱,爱别人的孩子是至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因此,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所在。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
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身体、生活,乃至一切;爱会让人变得可爱,更会让老师变得可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由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不同,所以学生更需要班主任的爱,更需要班主任的关心。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生才能崇敬、信任和亲近班主任。这样才能形成教育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此,班主任应做到:
一是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育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二是用爱温暖学生。班主任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动人的乐章。尤其是对后进生、学困生、贫困生以及身體、心里和智力有残疾和障碍的学生更要有爱心、耐心和慈母般的细心。
我们学校任课基本上实行大循环,除特殊情况,一般一任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刚带完一届,去年秋季新带的一个一年级班,班内有两个特殊孩子,都是单亲家庭,残疾儿童,而且又都读写障碍,由于我处没有特殊学校,所以只好随班就读。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仅没有放弃,没有抛弃,而且倍加疼爱,悉心呵护,耐心指导。很多时候我更多的是充当了妈妈和保姆的身份,帮忙洗澡洗头剪指甲,擦药,整理被子和衣物,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特别是学习上是最头痛的事,有时指导数十次,转眼就忘了,我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不随教材,不与班级同步教学,让他们学习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自己学校名称,所在的住址籍贯,认识简单的一到十的汉字、阿拉伯数字和十以内简单的计算等等,开展“比爱赶帮”活动,编制了“献爱心做好事,一对一手拉手”帮扶值日表,在学习上尽量让他们参与到听、说等活动,合群乐群,经常帮他们洗手擦鼻涕,有一个干净的面容参与同学们的活动……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也将逐步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走向社会。这样做,班主任的确很辛苦,付出很多,但看到每个孩子脸上都能露出笑容,每个家长心里都很开心的时候,班主任也自然感到十分幸福。
三是用爱鞭策学生。真心爱护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便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要适度、合乎情理。对差生要慈中带严,而对优等生要严中带慈,否则差生会觉得自卑自负,优等生就会自骄自傲。
四是用爱教会学生爱。让学生学会爱、体会爱;爱父母,爱家庭;爱教师,爱同学,爱学校;爱邻居,爱需要爱的人,爱社会,爱国家,爱共产党。当然老师要先学会爱,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才能真正做到“不令而行”。
五是用爱感动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他们做人做事,使之在爱河之中成长,同时也具有爱人之心,感恩之心。老师自己要有博爱之心、感恩之心和一个阳光的心态来言传身教,感召学生。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刻刻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学生。成长中的学生需要尊重。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而对于学生动辄斥之以“笨猪、笨蛋、蠢才、朽木”等责骂,有的老师一举手一抬足,学生就会瑟瑟发抖,这样会严重刺伤学生稚嫩的心灵,使其在惶恐不安中逐渐丧失信心,迷失自我,沦为后进生。”尊重学生,犹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学生心灵之间,让他们享受到教育的温暖,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尊重学生就是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讲原则一视同仁,尊重学生就是平易近人有亲和力,尊重学生就是不能唯一用成绩衡量学生。尊重学生就不要使用教师“禁语”,多用教师“美语”,不管是哪类学生我们老师都要尊重,尤其是尊重学生的隐私、人格。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
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对学生们感到稍有难度的事,会引导、鼓励他们去做;对学生们感到特别困难的事,会让他们量力而行,帮助去做。这样,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这对我们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是有益的。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携起手来,共同赏识你的学生,共同关爱你的学生,共同培养你的学生,共同播下希望的种子,共同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使每位学生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善良、高尚、有爱心的人。
要爱他的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优是劣,是富是贫,是健康还是残疾,是男是女……总之,爱无尊卑,爱无贵贱。对学生的爱要具体化,时刻化,对待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就要像妈妈、像保姆一样时刻呵护,又要像严父、严师一样对其要求具体化、标准化、甚至强制化。
爱自己的孩子是至爱,爱别人的孩子是至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因此,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所在。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
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身体、生活,乃至一切;爱会让人变得可爱,更会让老师变得可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由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不同,所以学生更需要班主任的爱,更需要班主任的关心。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生才能崇敬、信任和亲近班主任。这样才能形成教育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此,班主任应做到:
一是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育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二是用爱温暖学生。班主任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动人的乐章。尤其是对后进生、学困生、贫困生以及身體、心里和智力有残疾和障碍的学生更要有爱心、耐心和慈母般的细心。
我们学校任课基本上实行大循环,除特殊情况,一般一任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刚带完一届,去年秋季新带的一个一年级班,班内有两个特殊孩子,都是单亲家庭,残疾儿童,而且又都读写障碍,由于我处没有特殊学校,所以只好随班就读。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仅没有放弃,没有抛弃,而且倍加疼爱,悉心呵护,耐心指导。很多时候我更多的是充当了妈妈和保姆的身份,帮忙洗澡洗头剪指甲,擦药,整理被子和衣物,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特别是学习上是最头痛的事,有时指导数十次,转眼就忘了,我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不随教材,不与班级同步教学,让他们学习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自己学校名称,所在的住址籍贯,认识简单的一到十的汉字、阿拉伯数字和十以内简单的计算等等,开展“比爱赶帮”活动,编制了“献爱心做好事,一对一手拉手”帮扶值日表,在学习上尽量让他们参与到听、说等活动,合群乐群,经常帮他们洗手擦鼻涕,有一个干净的面容参与同学们的活动……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也将逐步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走向社会。这样做,班主任的确很辛苦,付出很多,但看到每个孩子脸上都能露出笑容,每个家长心里都很开心的时候,班主任也自然感到十分幸福。
三是用爱鞭策学生。真心爱护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便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要适度、合乎情理。对差生要慈中带严,而对优等生要严中带慈,否则差生会觉得自卑自负,优等生就会自骄自傲。
四是用爱教会学生爱。让学生学会爱、体会爱;爱父母,爱家庭;爱教师,爱同学,爱学校;爱邻居,爱需要爱的人,爱社会,爱国家,爱共产党。当然老师要先学会爱,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才能真正做到“不令而行”。
五是用爱感动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他们做人做事,使之在爱河之中成长,同时也具有爱人之心,感恩之心。老师自己要有博爱之心、感恩之心和一个阳光的心态来言传身教,感召学生。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刻刻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学生。成长中的学生需要尊重。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而对于学生动辄斥之以“笨猪、笨蛋、蠢才、朽木”等责骂,有的老师一举手一抬足,学生就会瑟瑟发抖,这样会严重刺伤学生稚嫩的心灵,使其在惶恐不安中逐渐丧失信心,迷失自我,沦为后进生。”尊重学生,犹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学生心灵之间,让他们享受到教育的温暖,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尊重学生就是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讲原则一视同仁,尊重学生就是平易近人有亲和力,尊重学生就是不能唯一用成绩衡量学生。尊重学生就不要使用教师“禁语”,多用教师“美语”,不管是哪类学生我们老师都要尊重,尤其是尊重学生的隐私、人格。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
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对学生们感到稍有难度的事,会引导、鼓励他们去做;对学生们感到特别困难的事,会让他们量力而行,帮助去做。这样,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这对我们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是有益的。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携起手来,共同赏识你的学生,共同关爱你的学生,共同培养你的学生,共同播下希望的种子,共同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使每位学生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善良、高尚、有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