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知道,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才能提高。我们很多教师一般对于课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课后反思”这一环节。课后反思是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能及时地总结这一节课的“得”与“失”,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这样不仅起到了备忘录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课后反思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课后反思可以起到对课堂教学进行整堂回顾的作用。
回顾给整堂课一个基本的定位,是满意、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比如:在学“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一节时,我把全班分成两大组:南极考察小组和北极考察小组。让学生扮演角色,我们要去考察首先要弄清考察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什么时候考察最好、有哪些自然资源等。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达到了学习的目标要求。又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后我会记下这样一段话:这堂课是很成功的一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性高。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这样的反思,为下次地理教学提供了一些参考。
其次:课后反思有助于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所谓“得”,就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较好,自我感觉较为满意的环节、片断甚至一个小的点子。“得”有的反映在教师热情高,训练精彩、得法之处;有的反映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积极性高;有的反映在师生配合默契、、、、、、课后细细品味:为什么会这样?采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怎样找到突破口?采取什么方法?等等。如:在讲“长江”一课时,导入新课我借助了多媒体:播放《长江》之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学习。结尾之处,展示长江近些年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和资料,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保卫长江,势在必行”和“保卫长江,人人有责”。再如:在学校上公开课《中国的水资源》时,我吸取前面的优点,加以改进变化,我针对教学安排,设计这样几种荣誉奖章:“你真棒!”、“最佳创新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等等,然后针对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答题优秀者发给奖章。本来是我无意中的一个想法,没有想到很多同学非常珍惜这个荣誉奖章,甚至珍藏着。课后我就把这些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课堂教学中的“失”是授课不得法、语言点拨欠妥或转承欠连贯,影响学生的接受,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之处。为此,课后就应该抓住它多做功夫,认真探究,研究出最佳的教学方法,以便下次上课加以改进,从而转“败”为“胜”。“失”在哪里?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教学设计不合实际?还是对教材钻研不透,无法满足学生的质疑?出现这类情况,也不必懊恼,我们应该沉下心来仔细研究“症结”形成的原因。譬如:在讲“经纬网”的内容时,在刚刚教地理的头几年,教学就有不得法之处。只是按书本上的知识告诉了学生,没有注意到有效的方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际认图、析图的能力,同时也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认为只要我讲一遍,他们就能明白,结果到了考试才知道自己错了。我把这些教训及产生的原因和准备怎样改进记下来及时反省、汲取教训,从而变教训为经验,变“失”为“得”。这样多年坚持下来,日积月累,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和教学修养。
第三:课后反思能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独特见解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点子”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些独到的见解以及一些奇思妙想,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思路、好点子得到了推广,而且对他们更是一种赞赏和鼓励,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第四:课后反思为今后的教案修改提供了依据。
我们都知道上课是一门艺术,要求每个教师上课前都写好剧本,但课堂是一个不定的因素,剧情可能不按你设计的进行,还有的时候可能突然有什么灵感,改变课堂程序。正是这样可能才有异想不到的成功,这样将成功之处记下来,下次写教案就可以修改。教师通过写教学反思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用心探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应用教材,并把实际教学效果写入教学后记里,这样更利于教学工作。
第五:课后反思为我们撰写论文提供素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积累与创新。我们平时上课后记下的“得”与“失”的点滴,正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是自己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对成功教学的反思,有助于教师摸索教学规律,总结先进的教改经验。
总之,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非常重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浦沅实验学校)
首先,课后反思可以起到对课堂教学进行整堂回顾的作用。
回顾给整堂课一个基本的定位,是满意、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比如:在学“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一节时,我把全班分成两大组:南极考察小组和北极考察小组。让学生扮演角色,我们要去考察首先要弄清考察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什么时候考察最好、有哪些自然资源等。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达到了学习的目标要求。又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后我会记下这样一段话:这堂课是很成功的一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性高。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这样的反思,为下次地理教学提供了一些参考。
其次:课后反思有助于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所谓“得”,就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较好,自我感觉较为满意的环节、片断甚至一个小的点子。“得”有的反映在教师热情高,训练精彩、得法之处;有的反映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积极性高;有的反映在师生配合默契、、、、、、课后细细品味:为什么会这样?采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怎样找到突破口?采取什么方法?等等。如:在讲“长江”一课时,导入新课我借助了多媒体:播放《长江》之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学习。结尾之处,展示长江近些年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和资料,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保卫长江,势在必行”和“保卫长江,人人有责”。再如:在学校上公开课《中国的水资源》时,我吸取前面的优点,加以改进变化,我针对教学安排,设计这样几种荣誉奖章:“你真棒!”、“最佳创新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等等,然后针对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答题优秀者发给奖章。本来是我无意中的一个想法,没有想到很多同学非常珍惜这个荣誉奖章,甚至珍藏着。课后我就把这些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课堂教学中的“失”是授课不得法、语言点拨欠妥或转承欠连贯,影响学生的接受,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之处。为此,课后就应该抓住它多做功夫,认真探究,研究出最佳的教学方法,以便下次上课加以改进,从而转“败”为“胜”。“失”在哪里?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教学设计不合实际?还是对教材钻研不透,无法满足学生的质疑?出现这类情况,也不必懊恼,我们应该沉下心来仔细研究“症结”形成的原因。譬如:在讲“经纬网”的内容时,在刚刚教地理的头几年,教学就有不得法之处。只是按书本上的知识告诉了学生,没有注意到有效的方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际认图、析图的能力,同时也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认为只要我讲一遍,他们就能明白,结果到了考试才知道自己错了。我把这些教训及产生的原因和准备怎样改进记下来及时反省、汲取教训,从而变教训为经验,变“失”为“得”。这样多年坚持下来,日积月累,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和教学修养。
第三:课后反思能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独特见解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点子”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些独到的见解以及一些奇思妙想,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思路、好点子得到了推广,而且对他们更是一种赞赏和鼓励,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第四:课后反思为今后的教案修改提供了依据。
我们都知道上课是一门艺术,要求每个教师上课前都写好剧本,但课堂是一个不定的因素,剧情可能不按你设计的进行,还有的时候可能突然有什么灵感,改变课堂程序。正是这样可能才有异想不到的成功,这样将成功之处记下来,下次写教案就可以修改。教师通过写教学反思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用心探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应用教材,并把实际教学效果写入教学后记里,这样更利于教学工作。
第五:课后反思为我们撰写论文提供素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积累与创新。我们平时上课后记下的“得”与“失”的点滴,正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是自己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对成功教学的反思,有助于教师摸索教学规律,总结先进的教改经验。
总之,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非常重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浦沅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