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国学热潮的出现,从内部来看,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产物;从外围来看,是一国文化影响力提升的表现。本文从中国崛起的视角,探讨经济增长对国人民族自信的塑造,以及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引发的文化效应。
关键词:中国崛起;国学热;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4-0023-03
0 引言
“中国崛起”与“国学热”早已不是学界的新宠,但从中国崛起的视角来分析国学热问题,可以用作参考的文章并不多见。伴随着中国崛起,国人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提高使其产生了对传统文化与自身历史的重视与推崇。同时,中国经济的苏醒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此点燃一场全球范围的国学热潮。文章将以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为视角,展开对国学热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讨论。
1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1)弘扬“国学”是中国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何谓“国学”?国学指的是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和思想的总和。国学作为一门学问,既囊括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礼仪风俗、制度,又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如知行合一、自强不息、谦卑恭顺等传统价值伦理。国学背后构建的是中国整个历史文化传统与价值体系的大厦。何谓“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费孝通先生曾解释到,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文化自信是指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近代以来,民族文化随着国力的衰弱也曾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唤起了一个世界大国的自尊与自信。中国国力的提升和自我意识觉醒,激发了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自豪。国人的腰杆挺直了,一种复兴民族自尊的愿望呼之欲出。为了向世界全方位地展现中国的发展成就,就必须塑造一个有内涵、有深度的大国形象。民族文化是一国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名片。国学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高度凝练的表达,长期以来作为唤起海内外中华儿女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符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国人迫切希望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与过去,挖掘本民族所特有的价值与文化语言,向世界展示独有的文化瑰宝和历史遗产。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从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寻找文化的根,重现一个文明古国昔日的辉煌,是当下激发国人复兴国学的一大动力。
(2)在既有的发展水平上,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提出更高的要求。复兴国学一方面源于一种自我危机意识。“西方国家单方面的文化输出和文化扩张,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文化产品上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困境,甚至其政治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难以保持发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3]物质的独立产生了精神独立的诉求。经济的强劲发展赋予了中国更大的文化话语权,国人希望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构建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的竞争不再仅限于物质力量的竞争,国家软实力建设也是彰显国家实力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想要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认可,除经济、军事、国防等国家硬实力外,文化上的认同更是对一国发展成果的积极承认。物质力量的辐射范围是区域性的,而文化的辐射范围是跨区域乃至全球性的。“文化是一种潜行和无形的软权力因素,可以通过影响和改变对方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获取对方对自己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4]此外,经济影响力是短暂和脆弱的,没有文化影响力的支撑,经济影响力难以长久维系。反之,拥有稳固的文化影响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也不会对一国的文化话语权产生过多影响。英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虽然大不如前,但英伦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当前的崛起主要发生在物质层面,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间。实现中国的全面崛起无疑可以从软实力上寻找突破口。这一发展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积极发掘本民族文化价值,打造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的热情。
(3)在学术研究方面,“国学热”的出现是为了重建中国的本土学术体系。九十年代以前,不少中国学者以西方学术语言来裁剪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而忽略了中国本身的历史与国情。“从苏格拉底到弗洛伊德,从分析哲学到新历史主义,从解释学到结构主义,从后现代主义到后殖民主义,一阵一阵吹过来,使中国学界逐漸失去了自己传统文化的‘根’,于是言必称西方,骂必向传统”。[5]中国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化,但不少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冲击、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相继出现,而这些问题从西方教科书上无法寻找到答案。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学界重新将目光投向国内,呼吁构建一个本土化的学术体系。构建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需要到中国传统与历史的基因中去寻找与挖掘。当今的国学热是为了理顺中国传统与西方学术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寻找自身的价值定位,构建自己的学术语言与研究模式。
(4)重新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各种深重的危机,尤以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最甚。西方市场经济引发的价值冲突、人的精神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矛盾等日益凸显,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焦虑促使人们急切寻求新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格,也是民众寻找文化认同的根本。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新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体系,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系统,使国学具备了新的现实需求。此外,中国希望向世界展现崭新的大国形象,也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来呈现中国的文化形象。要体现中国的特色文化价值,那么这套体系的建构必须回溯到中国的文化源流中。
(5)学界、官方和民间共同推动。中国崛起的过程其实也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在现代化转型中,传统与现代的不相兼容使人们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产生了选择困难。社会需要一种相对合理公正的文化来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引导。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间利益竞逐既需要社会秩序、法律来规范,也呼吁人们通过道德自省来自我约束。“应当看到,国学在维护社会良知、弘扬人文精神,以及缓解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紧张,即人与自然的紧张、人际关系的紧张、人自身心灵的焦虑与紧张方面,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一直传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和谐”、“诚信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精神品质,重温国学无疑是重塑社会精神风貌、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有效之法。因此,一些文化学者呼吁以复兴国学来重建精神家园,借国学几千年累积下来的文化馥郁洗涤社会中的浊气。加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借助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重塑民族品格,国家对国学的推广与普及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因此,学界、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也是国学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2 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推崇
(1)中国经济发展提升了中国文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一方面,经济与文化是两个相伴随的话题。经济的延伸势必会扩大文化的辐射范围。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当一群人因拓展贸易来到一个新的地区,为共同应对陌生环境中的生存压力,人们会集中居住在一起并按照原有的相对熟悉的方式生产生活。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这个生活区的外围不断向外扩展,同时更多的同乡人被吸引到这来,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带入该区域,于是在该地区产生一个外来人聚居的社群。为便利贸易,本地人主动了解和学习这个社群的饮食、服装、风俗、语言,文化便在贸易的往来中逐渐传播开来。唐人街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正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推而广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中国崛起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德国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引起了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竞相学习和借鉴。同样,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给其他仍处于发展初期的亚非拉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企及的目标和方向,各国因此主动向中国靠拢,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历史和文化是理解中国的关键,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是由其历史和文化传统决定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成功的秘密,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势必对探究中国文化具有极高的热情。
(2)对“东亚模式”、“中国发展模式”的研究。当今世界日益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少学者认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及台湾地区经济异军突起得益于以儒家理论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儒家文化在“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的快速发展背后起着强大的精神支柱作用。学者们对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主张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不相容” 的怀疑渐深,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与“西方模式”相区分。究其根本,中西方发展模式既是两种不同发展道路之间的竞争,更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碰撞。西方价值体系建构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主张历史是由少数人创造的。美国电影中便充斥着大量“英雄主义”的色彩;它奉行一种“达尔文主义”,强调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此外,它强调工具理性在个人行为选择中的核心作用,认为人是绝对理性的动物,利益是促使人们进行合作的动因。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价值体系、亚洲价值观建立在儒家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它谋求以和为贵,采取温和主义的处世原则,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西方价值观中积极承认“人的动物性”这一点恰恰相反,儒家文化认为人的动物本性是恶的根源,所以要通过礼仪教化来遏制内心的欲望,循君子之道。故而,中国文化尤为强调礼教。中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体系也是以“礼”为核心构建起来的。与此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与中国经济的超速发展迫使西方学者不得不高度關注中国的经验与中国话语。但仅凭现有的通过英语翻译过来的二手资料来研究中国,难免会出现信息滞后和误读。而且,中文与英语在语言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语言文字的创造与使用与民族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字的区别背后实则是文化模式的区别。因此,要对中国进行深入透彻地研究,只有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才能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做出正确解读。
3 结语
通过对“国学热”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得知,每一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国学热潮产生背后深藏着许多政治、文化、历史的因素。无论是从文化自觉或是文化自信的视角,亦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来分析国学热,我们都必须承认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的增长,稳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势必要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经济与文化发展并举,才能提高中国影响力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03):15-22 158.
[2]宗晓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文化自觉[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罗建波.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种软权力的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03):99-102.
[4]史成明.国学热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定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03):89-92.
[5]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北京大学学报,2010(05):32-35.
(编辑:赵露)
关键词:中国崛起;国学热;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4-0023-03
0 引言
“中国崛起”与“国学热”早已不是学界的新宠,但从中国崛起的视角来分析国学热问题,可以用作参考的文章并不多见。伴随着中国崛起,国人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提高使其产生了对传统文化与自身历史的重视与推崇。同时,中国经济的苏醒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此点燃一场全球范围的国学热潮。文章将以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为视角,展开对国学热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讨论。
1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1)弘扬“国学”是中国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何谓“国学”?国学指的是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和思想的总和。国学作为一门学问,既囊括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礼仪风俗、制度,又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如知行合一、自强不息、谦卑恭顺等传统价值伦理。国学背后构建的是中国整个历史文化传统与价值体系的大厦。何谓“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费孝通先生曾解释到,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文化自信是指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近代以来,民族文化随着国力的衰弱也曾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唤起了一个世界大国的自尊与自信。中国国力的提升和自我意识觉醒,激发了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自豪。国人的腰杆挺直了,一种复兴民族自尊的愿望呼之欲出。为了向世界全方位地展现中国的发展成就,就必须塑造一个有内涵、有深度的大国形象。民族文化是一国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名片。国学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高度凝练的表达,长期以来作为唤起海内外中华儿女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符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国人迫切希望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与过去,挖掘本民族所特有的价值与文化语言,向世界展示独有的文化瑰宝和历史遗产。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从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寻找文化的根,重现一个文明古国昔日的辉煌,是当下激发国人复兴国学的一大动力。
(2)在既有的发展水平上,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提出更高的要求。复兴国学一方面源于一种自我危机意识。“西方国家单方面的文化输出和文化扩张,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文化产品上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困境,甚至其政治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难以保持发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3]物质的独立产生了精神独立的诉求。经济的强劲发展赋予了中国更大的文化话语权,国人希望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构建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的竞争不再仅限于物质力量的竞争,国家软实力建设也是彰显国家实力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想要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认可,除经济、军事、国防等国家硬实力外,文化上的认同更是对一国发展成果的积极承认。物质力量的辐射范围是区域性的,而文化的辐射范围是跨区域乃至全球性的。“文化是一种潜行和无形的软权力因素,可以通过影响和改变对方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获取对方对自己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4]此外,经济影响力是短暂和脆弱的,没有文化影响力的支撑,经济影响力难以长久维系。反之,拥有稳固的文化影响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也不会对一国的文化话语权产生过多影响。英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虽然大不如前,但英伦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当前的崛起主要发生在物质层面,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间。实现中国的全面崛起无疑可以从软实力上寻找突破口。这一发展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积极发掘本民族文化价值,打造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的热情。
(3)在学术研究方面,“国学热”的出现是为了重建中国的本土学术体系。九十年代以前,不少中国学者以西方学术语言来裁剪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而忽略了中国本身的历史与国情。“从苏格拉底到弗洛伊德,从分析哲学到新历史主义,从解释学到结构主义,从后现代主义到后殖民主义,一阵一阵吹过来,使中国学界逐漸失去了自己传统文化的‘根’,于是言必称西方,骂必向传统”。[5]中国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化,但不少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冲击、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相继出现,而这些问题从西方教科书上无法寻找到答案。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学界重新将目光投向国内,呼吁构建一个本土化的学术体系。构建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需要到中国传统与历史的基因中去寻找与挖掘。当今的国学热是为了理顺中国传统与西方学术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寻找自身的价值定位,构建自己的学术语言与研究模式。
(4)重新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各种深重的危机,尤以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最甚。西方市场经济引发的价值冲突、人的精神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矛盾等日益凸显,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焦虑促使人们急切寻求新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格,也是民众寻找文化认同的根本。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新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体系,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系统,使国学具备了新的现实需求。此外,中国希望向世界展现崭新的大国形象,也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来呈现中国的文化形象。要体现中国的特色文化价值,那么这套体系的建构必须回溯到中国的文化源流中。
(5)学界、官方和民间共同推动。中国崛起的过程其实也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在现代化转型中,传统与现代的不相兼容使人们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产生了选择困难。社会需要一种相对合理公正的文化来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引导。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间利益竞逐既需要社会秩序、法律来规范,也呼吁人们通过道德自省来自我约束。“应当看到,国学在维护社会良知、弘扬人文精神,以及缓解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紧张,即人与自然的紧张、人际关系的紧张、人自身心灵的焦虑与紧张方面,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一直传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和谐”、“诚信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精神品质,重温国学无疑是重塑社会精神风貌、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有效之法。因此,一些文化学者呼吁以复兴国学来重建精神家园,借国学几千年累积下来的文化馥郁洗涤社会中的浊气。加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借助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重塑民族品格,国家对国学的推广与普及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因此,学界、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也是国学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2 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推崇
(1)中国经济发展提升了中国文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一方面,经济与文化是两个相伴随的话题。经济的延伸势必会扩大文化的辐射范围。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当一群人因拓展贸易来到一个新的地区,为共同应对陌生环境中的生存压力,人们会集中居住在一起并按照原有的相对熟悉的方式生产生活。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这个生活区的外围不断向外扩展,同时更多的同乡人被吸引到这来,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带入该区域,于是在该地区产生一个外来人聚居的社群。为便利贸易,本地人主动了解和学习这个社群的饮食、服装、风俗、语言,文化便在贸易的往来中逐渐传播开来。唐人街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正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推而广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中国崛起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德国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引起了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竞相学习和借鉴。同样,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给其他仍处于发展初期的亚非拉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企及的目标和方向,各国因此主动向中国靠拢,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历史和文化是理解中国的关键,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是由其历史和文化传统决定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成功的秘密,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势必对探究中国文化具有极高的热情。
(2)对“东亚模式”、“中国发展模式”的研究。当今世界日益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少学者认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及台湾地区经济异军突起得益于以儒家理论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儒家文化在“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的快速发展背后起着强大的精神支柱作用。学者们对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主张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不相容” 的怀疑渐深,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与“西方模式”相区分。究其根本,中西方发展模式既是两种不同发展道路之间的竞争,更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碰撞。西方价值体系建构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主张历史是由少数人创造的。美国电影中便充斥着大量“英雄主义”的色彩;它奉行一种“达尔文主义”,强调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此外,它强调工具理性在个人行为选择中的核心作用,认为人是绝对理性的动物,利益是促使人们进行合作的动因。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价值体系、亚洲价值观建立在儒家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它谋求以和为贵,采取温和主义的处世原则,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西方价值观中积极承认“人的动物性”这一点恰恰相反,儒家文化认为人的动物本性是恶的根源,所以要通过礼仪教化来遏制内心的欲望,循君子之道。故而,中国文化尤为强调礼教。中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体系也是以“礼”为核心构建起来的。与此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与中国经济的超速发展迫使西方学者不得不高度關注中国的经验与中国话语。但仅凭现有的通过英语翻译过来的二手资料来研究中国,难免会出现信息滞后和误读。而且,中文与英语在语言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语言文字的创造与使用与民族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字的区别背后实则是文化模式的区别。因此,要对中国进行深入透彻地研究,只有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才能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做出正确解读。
3 结语
通过对“国学热”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得知,每一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国学热潮产生背后深藏着许多政治、文化、历史的因素。无论是从文化自觉或是文化自信的视角,亦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来分析国学热,我们都必须承认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的增长,稳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势必要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经济与文化发展并举,才能提高中国影响力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03):15-22 158.
[2]宗晓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文化自觉[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罗建波.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种软权力的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03):99-102.
[4]史成明.国学热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定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03):89-92.
[5]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北京大学学报,2010(05):32-35.
(编辑: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