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前一亮的鱼菜共生
38岁的杨辉有着广州男人的特质——说话不疾不徐,喜欢享受生活。大学毕业后的10多年里,他一直在IT企业做程序员。职业的原因,他患上了“电脑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一些绿色植物。买回几件盆栽和小鱼缸,但疏于侍弄,往往是菜枯鱼死。
2009年末,在美国、澳洲参观时,杨辉被“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鱼菜共生系统吸引。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无土环境中,建立鱼、蔬菜、微生物的循环链。相比传统种植,它最大的特点是能节约90%的用水量,并且种菜不用施肥喷农药,养鱼也无需换水……唯一的成本就是鱼食。根据英国鱼菜共生协会的数据,1斤鱼食,至少能生产50公斤蔬菜和1.5公斤鱼肉。
回国后,杨辉和朋友成立了“都市农耕俱乐部”。但中国城市家庭只有几平米的阳台,办公室“舞台”更小。怎么办?杨辉设想,把它统统浓缩进“盒子里”。
20次失败之后
在制作“盒子农场”之前,杨辉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穆雷·哈勒姆出版的教程,被他视若珍宝。这是一位在圈子里鼎鼎有名的世界级“牛人”,被称为“农业传教士”。
画图、找原材料,家中很快堆满了工具和配件,电钻、PVC水管、打孔器等,花了他两万多元。2010年3月,杨辉做出了第一套鱼菜共生系统。但一个月后,鱼死了,菜也枯了。
为了找到适合中国气候环境的植物和鱼类,杨辉和伙伴们尝试了1年,普通菜、小白菜、袖珍椰子、吊兰、金鱼、罗非鱼……放进盒子农场做试验。他还到华南农业大学请教。但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直到2011年6月,杨辉的第21件作品出炉:4个种植槽下面是一个鱼池,池里养着罗非鱼,池水带着鱼儿的排泄物被抽到旁边的植槽,瞬间就变成了植物的营养剂,被植物根系净化过的水,又重新放进鱼池。整套鱼菜共生装置看起来设计简单,由普通的PVC水管、抽水泵和塑料槽组成。占地4平方米,却能满足一家三口的吃菜问题!
成功后,杨辉不由得和仅剩的3名研发伙伴相拥欢呼呐喊。他们最终取得胜利,打造出了属于中国人的“盒子农场”,并申请了专利。
一年能节约几千元菜钱
“我最骄傲的事,不是为多少500强企业编过管理软件,而是在4平方米的空间里种出了1200株植物!”2011年7月,杨辉带着他的“盒子农场”辞职创业。
他与深圳一家电子机械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对方为其生产。随后,他把自己平时拍下的一些蔬菜生长照片传到网上,还写了一段宣传语:“在家中或办公室养鱼种菜,请亲友品尝自家农场出产的可口果蔬和鲜美鱼肉……有了这个设备之后,‘农场’完全不用打理,只要系统运行正常,出差三个月都没有问题。”看到这些诱人图片和文字,不少人很感兴趣。仅仅几天时间, 100台样机售罄。
但反馈意见随之而来,有人觉得500—2000元售价偏高;有人表示,外观不够漂亮;有不少人质疑:巴掌大的地方能种出多少菜来?
随后,杨辉精简了设计,使产品外形不再臃肿凌乱,并为盒子农场穿上了漂亮的塑料外衣。后来随着生产量的提升,他把加工价格也压低了不少。至于顾客们的疑问,杨辉和同事们则在《产品使用手册》中,为消费者制订出了十分科学的换茬方案。
春天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葱、小白菜、水萝卜、菠菜,养罗非鱼;夏天种迷你番茄、西葫芦,养鲈鱼,秋季种植红油菜、辣椒和黄瓜等等,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产量高的新奇特品种。如拳头大的南非佛手南瓜、日本早熟桃、颜色鲜艳的法国蓝侣菜和美国芫荽等,这些蔬菜不仅外观非常漂亮,有的瓜果造型还十分奇特。一季下来,一个“盒装农场”最多能产80多公斤果实,一年能节约几千元菜钱。
用IT思维做大“创新农业”
在经营上,杨辉这位IT男自有他的“互联网思维”:以便宜的价格卖“硬件”——鱼菜共生设备,然后长期卖“耗材”——根据四季变化,为顾客提供不需要泥土种植的菜种和鱼苗。并且,他们的服务有手机APP(应用软件),购买设备后的用户都会沉淀到手机APP上,用它来订购菜子和鱼苗。APP上还有社交系统,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种了什么蔬菜,养了什么鱼,同一个小区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换自己种植的蔬菜,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
2012—2013年,杨辉在一年时间内卖出了近3万套“盒子农场”设备,网上和线下客户遍布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乃至北方的小县城。按折中售价每件500元计算,销售额达1500万元,杨辉的各项盈利总和不低于500万!
38岁的杨辉有着广州男人的特质——说话不疾不徐,喜欢享受生活。大学毕业后的10多年里,他一直在IT企业做程序员。职业的原因,他患上了“电脑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一些绿色植物。买回几件盆栽和小鱼缸,但疏于侍弄,往往是菜枯鱼死。
2009年末,在美国、澳洲参观时,杨辉被“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鱼菜共生系统吸引。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无土环境中,建立鱼、蔬菜、微生物的循环链。相比传统种植,它最大的特点是能节约90%的用水量,并且种菜不用施肥喷农药,养鱼也无需换水……唯一的成本就是鱼食。根据英国鱼菜共生协会的数据,1斤鱼食,至少能生产50公斤蔬菜和1.5公斤鱼肉。
回国后,杨辉和朋友成立了“都市农耕俱乐部”。但中国城市家庭只有几平米的阳台,办公室“舞台”更小。怎么办?杨辉设想,把它统统浓缩进“盒子里”。
20次失败之后
在制作“盒子农场”之前,杨辉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穆雷·哈勒姆出版的教程,被他视若珍宝。这是一位在圈子里鼎鼎有名的世界级“牛人”,被称为“农业传教士”。
画图、找原材料,家中很快堆满了工具和配件,电钻、PVC水管、打孔器等,花了他两万多元。2010年3月,杨辉做出了第一套鱼菜共生系统。但一个月后,鱼死了,菜也枯了。
为了找到适合中国气候环境的植物和鱼类,杨辉和伙伴们尝试了1年,普通菜、小白菜、袖珍椰子、吊兰、金鱼、罗非鱼……放进盒子农场做试验。他还到华南农业大学请教。但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直到2011年6月,杨辉的第21件作品出炉:4个种植槽下面是一个鱼池,池里养着罗非鱼,池水带着鱼儿的排泄物被抽到旁边的植槽,瞬间就变成了植物的营养剂,被植物根系净化过的水,又重新放进鱼池。整套鱼菜共生装置看起来设计简单,由普通的PVC水管、抽水泵和塑料槽组成。占地4平方米,却能满足一家三口的吃菜问题!
成功后,杨辉不由得和仅剩的3名研发伙伴相拥欢呼呐喊。他们最终取得胜利,打造出了属于中国人的“盒子农场”,并申请了专利。
一年能节约几千元菜钱
“我最骄傲的事,不是为多少500强企业编过管理软件,而是在4平方米的空间里种出了1200株植物!”2011年7月,杨辉带着他的“盒子农场”辞职创业。
他与深圳一家电子机械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对方为其生产。随后,他把自己平时拍下的一些蔬菜生长照片传到网上,还写了一段宣传语:“在家中或办公室养鱼种菜,请亲友品尝自家农场出产的可口果蔬和鲜美鱼肉……有了这个设备之后,‘农场’完全不用打理,只要系统运行正常,出差三个月都没有问题。”看到这些诱人图片和文字,不少人很感兴趣。仅仅几天时间, 100台样机售罄。
但反馈意见随之而来,有人觉得500—2000元售价偏高;有人表示,外观不够漂亮;有不少人质疑:巴掌大的地方能种出多少菜来?
随后,杨辉精简了设计,使产品外形不再臃肿凌乱,并为盒子农场穿上了漂亮的塑料外衣。后来随着生产量的提升,他把加工价格也压低了不少。至于顾客们的疑问,杨辉和同事们则在《产品使用手册》中,为消费者制订出了十分科学的换茬方案。
春天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葱、小白菜、水萝卜、菠菜,养罗非鱼;夏天种迷你番茄、西葫芦,养鲈鱼,秋季种植红油菜、辣椒和黄瓜等等,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产量高的新奇特品种。如拳头大的南非佛手南瓜、日本早熟桃、颜色鲜艳的法国蓝侣菜和美国芫荽等,这些蔬菜不仅外观非常漂亮,有的瓜果造型还十分奇特。一季下来,一个“盒装农场”最多能产80多公斤果实,一年能节约几千元菜钱。
用IT思维做大“创新农业”
在经营上,杨辉这位IT男自有他的“互联网思维”:以便宜的价格卖“硬件”——鱼菜共生设备,然后长期卖“耗材”——根据四季变化,为顾客提供不需要泥土种植的菜种和鱼苗。并且,他们的服务有手机APP(应用软件),购买设备后的用户都会沉淀到手机APP上,用它来订购菜子和鱼苗。APP上还有社交系统,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种了什么蔬菜,养了什么鱼,同一个小区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换自己种植的蔬菜,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
2012—2013年,杨辉在一年时间内卖出了近3万套“盒子农场”设备,网上和线下客户遍布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乃至北方的小县城。按折中售价每件500元计算,销售额达1500万元,杨辉的各项盈利总和不低于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