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教师必须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出示若干个包装盒,让学生先分类,并叙述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盒子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看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小棒做棱,四个人一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北师大曹才翰教授指出“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
二、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进行数学抽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牢固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准备直(锐、钝)角三角形各一对儿,通过学具的直观演示和拼拆活动,将例题的表格填完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ah÷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不但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这一公式解答所有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独立自主探究,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态度。它既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又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如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用7.98元购买每千克4.2元的鸡蛋,能买几千克?在独立思考后,学生出现了这样几种思路:(1)利用实际情况将“元”单位转化成“角”单位,变成79.8÷42,或转化成“分”单位变成798÷420。(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3)直接用竖式计算,但小数点没有处理的不规范的一种思路。然后在集体交流中让这些思维形成碰撞,最后趋于统一,让大家的思维在互补中得到又一次的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亲自进行过程体验,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价值。在集体交流辩论中,相互学习、相互补充,通过思考、练习和倾听别人的发言,把在这些活动中独自获取的信息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思维领域并进行“加工”,使自己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六年级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时(鸡兔同笼),在不知道鸡兔有几只时,可以假设它们的只数,然后借助于画图或列表进行调整,在这关键的步骤,老师让学生重点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调整策略,通过让学生说,理清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突破难点,掌握方法,发展思维。
这样,在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知识的目的。其实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吾峰中心小学)责任编辑杨博
一、教师必须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出示若干个包装盒,让学生先分类,并叙述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盒子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看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小棒做棱,四个人一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北师大曹才翰教授指出“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
二、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进行数学抽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牢固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准备直(锐、钝)角三角形各一对儿,通过学具的直观演示和拼拆活动,将例题的表格填完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ah÷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不但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这一公式解答所有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独立自主探究,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态度。它既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又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如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用7.98元购买每千克4.2元的鸡蛋,能买几千克?在独立思考后,学生出现了这样几种思路:(1)利用实际情况将“元”单位转化成“角”单位,变成79.8÷42,或转化成“分”单位变成798÷420。(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3)直接用竖式计算,但小数点没有处理的不规范的一种思路。然后在集体交流中让这些思维形成碰撞,最后趋于统一,让大家的思维在互补中得到又一次的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亲自进行过程体验,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价值。在集体交流辩论中,相互学习、相互补充,通过思考、练习和倾听别人的发言,把在这些活动中独自获取的信息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思维领域并进行“加工”,使自己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六年级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时(鸡兔同笼),在不知道鸡兔有几只时,可以假设它们的只数,然后借助于画图或列表进行调整,在这关键的步骤,老师让学生重点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调整策略,通过让学生说,理清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突破难点,掌握方法,发展思维。
这样,在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知识的目的。其实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吾峰中心小学)责任编辑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