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亚洲”一词从“他称”向“自称”的转变,近代日本对亚洲的归属意识得以初步形成。有了这种归属意识,亚洲主义的萌生也就成为可能。然而,它在萌生之初却缺乏对亚洲的价值认同和主体认识。作为散乱意见的集合体,核心特征也不甚明确。其中虽然存在些许的“健全原型”,但最终汇成主流的,却是一种富含优越感和指导者意识的、带有“日本盟主论”倾向的东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亚洲主义”这一用语及其概念最终于19世纪90年代前半期走向了定型。此时它所呈现出来的性质,不过是日本民族主义的一种扩张性、侵略性的发展形态而已。在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