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实现重大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向“三早”转变的关键之一,是对人体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状态的全程监控,因此,应更加重视对微观和宏观层面的人体生命信息的精确获取与分析方法、手段和装置的研究.就实现重大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的转变,初步建立高危患者实时早期预警体系等.和谐健康工程将为早期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手段.亚洲心血管病国际合作研究(InterASIA)报告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心力衰竭患病率还在上升.因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病人数目日益增多,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跨世纪挑战.无论何种病因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预后急转直下直至严重失代偿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重大疾病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将重点开发心血管病早期亚临床检测指标和综合防治技术,并在广大社区人群中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优化综合干预治疗方案进行研究,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评价其综合防治心血管病的效果,验证其可推广性.[方法]通过对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早期患者常规治疗下给予健康教育、生活指导、适量运动等非药物综合干预措施并与对照组严重失代偿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再住院率、病死率、6 min步行距离方面作对比.用循征医学的标准评估综合干预效果;为严重失代偿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决策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结果]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也是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通过健康宣教、及时、说细指导患者ACEI、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的正确合理应用,保证了严重失代偿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最大药物疗效.所研究的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失代偿型年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并能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种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使医患双方能更好的沟通,使患者能自愿接受各项有利的健康行为及时药物治疗计划的顺从性.保证了各项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从而有效减少了再住院率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