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愁”由来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因眷恋故土,神游古典,所以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五陵少年”。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余光中在1949年不得不离开大陆,离开了生他养他21年的故土,也离开了他无数的亲朋好友,从此开始了天涯漂泊的辛酸旅程。
整整21年,而且是人生之初的21年,该有多少深刻的记忆已烙在心头,该有多少真切的情感已深入骨髓。如今,就这么说走就走了,要是走个三五个月或者三年五载也还罢了,至少也不至于会让人有多难过。因为终究还是要回来的嘛。可是,这一回的离去却极有可能是永远的诀别,这就算搁普通人的身上也定然难以忍受,何况是这个“眷恋故土,神游古典”的性情诗人呢!所以,余光中自己也说:“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文化积淀的丰富,余光中先生这股“乡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延展,已不单单是原来那种简单的距离上的牵挂,而更多了一层厚重的沧桑之感。他后来在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说过:“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可见,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他离开大陆的那一刻就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变得更浓更酽,只等哪一天喷薄而出。
“乡愁”诗人
乡愁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弥新的一大主题,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或吟诗或作赋,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吟咏。于是就有了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伤:于是就有了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于是就有了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无论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李太白,还是旷达大气的崔颢,抑或是精通变法的王安石,其乡愁诗诉说的都只是诗人一个人的忧伤,因而缺少了一点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可余光中先生却拓展了“乡愁”的深度和广度,表达出天涯游子十分普遍的家国之思,因而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
据可以查阅的资料来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就开始了怀乡诗的创作,大概是尘封太久的缘故,这道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从此就很难被合上。他先后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其中有被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简单的语句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故土情结。1971年,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20分钟便写出了举世震惊的著名诗作《乡愁》。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不再是个人单纯的乡愁,而是一方土地对祖国母亲的乡愁,她融入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是诚挚的祖国之爱与民族之恋交汇成的乡愁。
《乡愁》一经推出就立即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尤其击中了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柔软的心灵,余光中也因此获得了“乡愁诗人”的美誉。
仿写“乡愁诗”大比拼
最催泪
小时候,乡愁是火车的鸣笛声,我在求学的列车上,母送游子泪洒站台。长大后,乡愁是一轮中秋月,月圆之夜^未圆,父母辛劳陷苦海。后来啊,乡愁是故园的老屋,至死未盼到儿归的父母,让儿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而现在,乡愁是故乡湛蓝的天空,安息天国的父母啊,但愿来世还做您的乖小孩。
最切题
孩童时代,乡愁是一湾清泉,看得见底,却看不见你。少年时代,乡愁是一片纸屑,风有多大,就能飞多远。青年时代,乡愁是一部电话,这边是我,那边是你。老年时代,乡愁是一杯老酒,喝得越多,越觉得清醇。
最无厘头
小时候,中秋是一块甜甜的月饼,我吃一口,母亲吃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中秋是一种淡淡的乡愁,那甜甜的月饼,一人一口。而现在,中秋还是中秋,母亲在天上,我白了头。
最跑题
小时候,快乐是短短的距离,你在课桌这头,我在课桌那头。初中时,快乐是短短的班距,你在这个班,我在那个班。高中时,快乐是短短的车距,你在车后座,我在车前座。而现在,快乐是短短的相聚,你在这座城市,我在那座城市。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因眷恋故土,神游古典,所以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五陵少年”。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余光中在1949年不得不离开大陆,离开了生他养他21年的故土,也离开了他无数的亲朋好友,从此开始了天涯漂泊的辛酸旅程。
整整21年,而且是人生之初的21年,该有多少深刻的记忆已烙在心头,该有多少真切的情感已深入骨髓。如今,就这么说走就走了,要是走个三五个月或者三年五载也还罢了,至少也不至于会让人有多难过。因为终究还是要回来的嘛。可是,这一回的离去却极有可能是永远的诀别,这就算搁普通人的身上也定然难以忍受,何况是这个“眷恋故土,神游古典”的性情诗人呢!所以,余光中自己也说:“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文化积淀的丰富,余光中先生这股“乡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延展,已不单单是原来那种简单的距离上的牵挂,而更多了一层厚重的沧桑之感。他后来在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说过:“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可见,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他离开大陆的那一刻就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变得更浓更酽,只等哪一天喷薄而出。
“乡愁”诗人
乡愁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弥新的一大主题,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或吟诗或作赋,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吟咏。于是就有了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伤:于是就有了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于是就有了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无论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李太白,还是旷达大气的崔颢,抑或是精通变法的王安石,其乡愁诗诉说的都只是诗人一个人的忧伤,因而缺少了一点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可余光中先生却拓展了“乡愁”的深度和广度,表达出天涯游子十分普遍的家国之思,因而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
据可以查阅的资料来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就开始了怀乡诗的创作,大概是尘封太久的缘故,这道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从此就很难被合上。他先后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其中有被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简单的语句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故土情结。1971年,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20分钟便写出了举世震惊的著名诗作《乡愁》。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不再是个人单纯的乡愁,而是一方土地对祖国母亲的乡愁,她融入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是诚挚的祖国之爱与民族之恋交汇成的乡愁。
《乡愁》一经推出就立即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尤其击中了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柔软的心灵,余光中也因此获得了“乡愁诗人”的美誉。
仿写“乡愁诗”大比拼
最催泪
小时候,乡愁是火车的鸣笛声,我在求学的列车上,母送游子泪洒站台。长大后,乡愁是一轮中秋月,月圆之夜^未圆,父母辛劳陷苦海。后来啊,乡愁是故园的老屋,至死未盼到儿归的父母,让儿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而现在,乡愁是故乡湛蓝的天空,安息天国的父母啊,但愿来世还做您的乖小孩。
最切题
孩童时代,乡愁是一湾清泉,看得见底,却看不见你。少年时代,乡愁是一片纸屑,风有多大,就能飞多远。青年时代,乡愁是一部电话,这边是我,那边是你。老年时代,乡愁是一杯老酒,喝得越多,越觉得清醇。
最无厘头
小时候,中秋是一块甜甜的月饼,我吃一口,母亲吃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中秋是一种淡淡的乡愁,那甜甜的月饼,一人一口。而现在,中秋还是中秋,母亲在天上,我白了头。
最跑题
小时候,快乐是短短的距离,你在课桌这头,我在课桌那头。初中时,快乐是短短的班距,你在这个班,我在那个班。高中时,快乐是短短的车距,你在车后座,我在车前座。而现在,快乐是短短的相聚,你在这座城市,我在那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