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鉴赏是对音乐的品鉴与欣赏,在我国全面贯彻美育教育方针,实施美育教育战略中,音乐鉴赏在高校的通识课行列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可见,美育教育对大学生在建立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音乐鉴赏通识课在高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如何构建优质的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美育  音乐鉴赏  通识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79-02
  一、高校开设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意义与目标
   通识教育源起于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亦称为文雅教育。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部分即被视作“通识课程”。音乐鉴赏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以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从而促进美育的发展。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时,能够汲取音乐知识与文化内涵,完善大学生综合的知识结构,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与思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价值判断力,从而对优秀的音乐文化实施有效的传播与传承。要达到以上目的,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要适应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及需求。在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脱离实践、缺乏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等。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几年的通识课教学中逐渐摸索出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方法与途径。
  二、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笔者在一所综合性大学担任音乐专业的教师,在本校开设了《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这门通识课,此门课程为在校大三年级学生的选修课,在每一学期教学中都能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如何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音乐类的通识课程?如何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更新更具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模式?如何在常规的通识课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及调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得出以下结论:
   (一)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存在的实际问题
   1.学生选择课程目的
   笔者在本门课程的第一节课通过两个问题会对所有学生进行简单了解,第一,你觉得音乐最大的魅力是什么;第二,你为什么选择此门课程。通过这两个问题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选择此门公选课是为拿到学分,极少的同学是因为喜欢音乐而选择了这门课程。
   2.学生音乐的基础程度
   通过与学生问答式的环节,了解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的掌握程度,大部分同学不认识五线谱,甚至有一些同学对简谱也不是很了解。笔者在教室的钢琴上弹出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让学生分辨,部分同学还是不能做出解答。
   3.学生早期音乐教育情况
  多数同学在幼年时期很少接触音乐课程,有些同学在初中参加过合唱团,大多数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就没再接触过音乐课。对五线谱、节奏、音高、音符等需要掌握音乐要素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音乐的学习出现了严重的断档,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很多同学不认识五线谱的原因了。
   4.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态度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设计了学生是否了解和喜欢古典音乐这样的问题。通过分析问卷得知,学生对于古典音乐了解甚少,有些同学可能在电视上或者游戏中听过一些古典音乐,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古典音乐;还有的同学对古典音乐有一些排斥,認为古典音乐过于高雅,是他们不敢触碰的音乐。
   5.学生选择音乐的喜好
   通过对学生访谈与问卷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听流行音乐,尤其华语歌曲,他们认为通过歌词他们能听懂音乐;还有一部分同学喜欢重金属音乐,觉得这种音乐最适合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发泄自己的情绪;也有极少数的同学喜欢古典音乐,认为古典音乐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
   (二)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问题原因分析
   1.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课程不被重视
   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很多偏远地区,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孩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课堂都奉献给文化课教育,使很多学生在幼年时代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这从根本上就违背了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由于学生们基础的音乐教育水平不均衡,导致大学生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教育无法深入的进行,这就很难达到美育教育的实施目的。
   2.高校通识课课程设置
   随着美育教育在高校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音乐鉴赏课程作为美育教育中重要的模块在高校通识课课程设置中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通识教育的音乐鉴赏课属于学生的选修课程,选修意味着课堂的人数限制,学生对于音乐喜好的限制及学分的限制,很多学生就有了选还是不选的态度,以至于在高校中很难让所有学生都能接触音乐,感受音乐,这也阻碍了美育教育的贯彻于发展。
   3.学生对音乐文化内涵的误区
   很多没有接受传统音乐训练的大学生在对于音乐的选择、音乐的聆听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传统的、古典的音乐是过去的事情,以至于学生对古典音乐有排斥心理。而社会、媒体、公共平台等媒介给学生们提供了形形色色的音乐,给学生们大量的选择空间,但这其中也包含了低级趣味、精神匮乏的音乐内容与形式,并不是正确的文化导向。   三、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一)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主动的学习与参与
   音乐鉴赏通识课主要是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所以它的教学内容要更适合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设定,课程内容浅显易懂才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主动学习与参与的意识。首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精神压力,让他们很自然的接触音乐,可以从欣赏的第一层次展开,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其次,选择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进行鉴赏。古典音乐总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如《蓝色多瑙河》《康康舞曲》《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乐》《婚礼合唱》等,或者选择古典与现在流行音乐结合很好的音乐作品,《不想长大》《沿海地带》《一千零一个愿望》《分手旅行》等,将这些作品循序渐进的渗透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氛围中。
   (二)适应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现阶段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过于循规蹈矩,教师通常是播放音乐,介绍音乐的历史、作曲家的生平及音乐的具体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对于音乐的主观感受,这样学生的学习显得十分被动。针对此状况,教师可以将本学期想要教授给学生的音乐内容进行分类,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如歌剧、交响乐、钢琴曲、舞剧音乐、艺术歌曲等,学生会对这些具体的形式有更深刻的记忆;也可以根据选择的音乐内容做时间轴的课程安排,如讲授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时,可结合同一时期我国的音乐发展的现状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间产生不同的音乐文化做以分析,这样更能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实践大于理论的音乐鉴赏课堂
  在大学生音乐鉴赏课中,要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传统的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授,从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可以在一节音乐鉴赏课中加入学生的实践环节,这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更能有效的帮助他们认知音乐,理解音乐。如,在讲授歌剧模块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跟着钢琴一起发发声,让学生们感受演唱歌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讲授钢琴模块的时候,可以教学生们弹奏简单的音阶,让学生们感受复杂音放在一起的和谐;在讲授舞剧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某个舞剧片段即兴的舞蹈一段。总之,多种多样的实践环节能够丰富课堂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每一节音乐鉴赏通识课都是学生们无比期待的。
  四、结语
  大学生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是否与时俱进,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大学生的审美需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我國美育教育的培养目标等,应是高校教师时刻研究与反复实践的问题。培养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发觉音乐的本质与内涵,是我们教师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秦蓁.艺术的使命——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9).
  [2]张驰.比较:大学音乐通识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探析[J].人民音乐,2017,(12).
  [3]刘琨.高校音乐通识课多维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3).
  [4]杨阳.高校通识音乐课程采用MOOC模式的利与弊——以陕西师范大学网络音乐通识课程为例[J].人民音乐,2015,(06).
其他文献
摘要:仪式音乐作为传统音乐的一大类别,其自身存在诸多显著特点,这也是体现其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的重要方面。仪式音乐强烈的体现出功能性、民族性和原生态性三个鲜明特点,使其区别于传统音乐的其他分支。仪式音乐往往是伴随仪式开展过程始终的重要内容,其不但能够体现出传统意义上音乐的艺术性,愉悦或陶冶参与人的身心,更在仪式当中充当着仪式进程的控制和渲染氛围作用。  关键词:仪式音乐 特点  中图分类号:J0-0
期刊
摘要:从早期深入人心的经典动画《哪吒闹海》,到如今的高票房商业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经历了两次成功的“转型”,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根据《哪吒闹海》《哪吒之魔童降世》来分析动画作品的时代性改编,探索中国神话在动画作品中时代性改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动画电影 神话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
期刊
摘要:音乐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的道德教育意义重大。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在教学实际过程中,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缺失,忽视了音乐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问题极为突出。本文以小学音乐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哈里罗》音乐新授课作为教学案例,通过对节奏教学、旋律教学和趣味性教学的分析,力图探究和说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用真善美音符塑造学生对崇高道德品质的向往。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汉斯立克是西方音乐美学领域中自律论的代表人物,本文以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情感的表现不是音乐的内容,以及情感与音乐的关系”为依据,结合笔者的观察思考与亲身感悟,对的“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学 汉斯立克 情感与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03-02 
期刊
摘要:史诗是一种文学体裁,也是少数民族中较为常见的民歌形式,它传承着历史、记载着知识、传递着情感,是深受民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史诗内容包罗万象,有民间传说、历史事件、英雄传奇等,是众多民族的百科全书。在众多史诗中,最丰富多彩的当属云南少数民族史诗。其按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创世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本文从“音乐与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彝族、壮族、哈尼族、阿昌族、纳西族、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史
期刊
摘要:声乐教学与声乐演唱是比较抽象的技能技巧课程,且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声乐教学,对学生不断进行有效训练之外,正确的掌握和把握声乐演唱的方法及技巧,正确有效的练习,才能掌握声乐演唱的方法及规律,达到较为理想的演唱效果。那么,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及示范,才是最重要的、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声乐教学模式 演唱能力 情感表达 作用及影响  中图分类号:J60-05
期刊
摘要:本文从南狮的起源与传统表演的发展到创新的角度,阐述其起源时期阶段的表演方式及创新与变化,并以学院派的创编作品与传统作品来浅析南狮的创新变化,《南狮梦》的表演创新与变化对南狮的传统表演文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南狮 《南狮梦》 舞狮 传统 创新 变化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65-02 
期刊
摘要:格林卡声乐作品《云雀》是其十二首抒情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向彼得堡告别》的第九首,创作于1840年,由保加利亚男低音歌唱家鲍里斯·克利斯多夫演唱,巴拉基列夫钢琴作品《云雀》是在格林卡声乐作品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由莫斯科钢琴家基辛演奏。本文主要从格林卡声乐作品《云雀》与巴拉基列夫钢琴作品《云雀》的对比与呼应研究起创作方面的特点,从声乐和钢琴艺术表现方面研究其声乐演唱与钢琴演奏方面的特点。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其中音乐就有着陶冶情操的功能。目前来说,一些高校对于音乐仍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社会的进步来进行文化层面、人文层面以及民族层面的艺术挖掘,通过音乐的形式来体现社会的内在美以及个人情感。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解应该基于传统音乐,并且以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为背景,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艺术性特征的发掘应该基
期刊
摘要: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对学生进行歌曲教学,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和关注的课题之一。怎样上好一堂歌曲教学的课,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每一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不断探索研究、不断超越自我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歌曲教学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