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迅速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完全变成了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整个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发展和创新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整个教育体系共同思考的问题。很明显,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国民素质发展的需要。高中物理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
高中物理教学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自已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提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等。
下面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高中物理要立足学生,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以生为本”是新时期教育思想的一大主旨,是教育思想在适应时代发展中的一个伟大转折,不过高中物理实行生本教育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尝试。
归根结底,“以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自我发展、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只有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根本,才能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个性化能力。如何立足于学生,就需要高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包括课堂教学模式、物理实验、多媒体应用、思维拓展训练,等等。
立足于学生,就要尊重并依赖学生的自身情况,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构建在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客观基础之上的,任何脱离了这一客观基础的教育活动都没有根基,都是虚浮不稳的。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提升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差距,以全体学生的能力提升为目标,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需要并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究促进自我能力的完善,学生的自我完善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提升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将本应属于学生自我探索的内容分解后灌输给学生,这种做法虽然会使学生理解更为深入,但却会扼杀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讲解不求过细,而要留给学生个体充足的探索钻研空间,要求不宜封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高中物理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育是要培养会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人才,而不是为了培养记忆知识和解决习题的机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教育科学领域就开始大为提倡将科学理论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STS教育模式。虽然在课堂中渗透实践应用训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样还远远不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高中物理有大量的实验,除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有很多课外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课外进行实验活动提升动手能力。
就目前来讲,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课外小实验还有所不足。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现状和学生实际,增补一些可行有益的小实验,如“反冲运动”、“静电屏蔽”、“彩虹的形成”、“人的反应时间”、“光的衍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等,让学生通过动手去体会和感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原理、器材、操作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分组或自行设置小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科技制作也是学生物理实践的重要手段,虽然大多数学生不可能进行什么伟大的发明,但应当培养其探索、创新的精神,将物理知识同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如利用“静电感应”制作“静电吸尘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制作“微型火箭”、利用电路知识安装“自控电路”、利用磁场知识完成“指南针制作”等。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对实践进行思考和分析,如“超重与失重”对电梯效应的分析、“圆周运动”知识对地球形状的分析、“振动和波”的知识对房屋抗震进行分析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高中物理要给予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性人才,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能力。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
创新能力的中心是创新应用,要达到创新应用并不容易,需要教师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首先应注意建造出一个开放、民主、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多向交流发表意见,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注意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如果学生只知道死记知识,只知道埋头于课本习题,学生的创新人格将慢慢丧失。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创新,并时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斗志。此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挖掘创新的源动力。
四、高中物理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的成长与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不过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极少被重视,甚至被慢慢扼杀。在设计教学时,如果教师依然只考虑知识的正确性与完整性,考虑如何将知识教给学生,灌输给学生,那根本就是在误人子弟,扼杀学生。分析新的高中物理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探究内容,探究性内容是利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积极、个性化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能再将自己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提供者,而仅仅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仅起着组织和促进的作用。教师需要将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支配,以学生的内在动力来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新教材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判断、实验证明、探讨交流的内容,这是给予学生空间的机会,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机会。如果教师依然将自己当成是“奶妈”把知识一点一点地喂给学生,将本应学生自己去探究摸索的知识明晰出来交给学生,那就完全抹杀了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空间。教师更应当注意的是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而不是交给学生学习的结果。“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远比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为重要。
总之,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注重利用各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物理教学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自已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提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等。
下面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高中物理要立足学生,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以生为本”是新时期教育思想的一大主旨,是教育思想在适应时代发展中的一个伟大转折,不过高中物理实行生本教育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尝试。
归根结底,“以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自我发展、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只有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根本,才能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个性化能力。如何立足于学生,就需要高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包括课堂教学模式、物理实验、多媒体应用、思维拓展训练,等等。
立足于学生,就要尊重并依赖学生的自身情况,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构建在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客观基础之上的,任何脱离了这一客观基础的教育活动都没有根基,都是虚浮不稳的。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提升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差距,以全体学生的能力提升为目标,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需要并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究促进自我能力的完善,学生的自我完善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提升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将本应属于学生自我探索的内容分解后灌输给学生,这种做法虽然会使学生理解更为深入,但却会扼杀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讲解不求过细,而要留给学生个体充足的探索钻研空间,要求不宜封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高中物理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育是要培养会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人才,而不是为了培养记忆知识和解决习题的机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教育科学领域就开始大为提倡将科学理论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STS教育模式。虽然在课堂中渗透实践应用训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样还远远不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高中物理有大量的实验,除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有很多课外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课外进行实验活动提升动手能力。
就目前来讲,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课外小实验还有所不足。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现状和学生实际,增补一些可行有益的小实验,如“反冲运动”、“静电屏蔽”、“彩虹的形成”、“人的反应时间”、“光的衍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等,让学生通过动手去体会和感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原理、器材、操作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分组或自行设置小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科技制作也是学生物理实践的重要手段,虽然大多数学生不可能进行什么伟大的发明,但应当培养其探索、创新的精神,将物理知识同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如利用“静电感应”制作“静电吸尘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制作“微型火箭”、利用电路知识安装“自控电路”、利用磁场知识完成“指南针制作”等。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对实践进行思考和分析,如“超重与失重”对电梯效应的分析、“圆周运动”知识对地球形状的分析、“振动和波”的知识对房屋抗震进行分析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高中物理要给予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性人才,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能力。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
创新能力的中心是创新应用,要达到创新应用并不容易,需要教师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首先应注意建造出一个开放、民主、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多向交流发表意见,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注意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如果学生只知道死记知识,只知道埋头于课本习题,学生的创新人格将慢慢丧失。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创新,并时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斗志。此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挖掘创新的源动力。
四、高中物理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的成长与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不过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极少被重视,甚至被慢慢扼杀。在设计教学时,如果教师依然只考虑知识的正确性与完整性,考虑如何将知识教给学生,灌输给学生,那根本就是在误人子弟,扼杀学生。分析新的高中物理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探究内容,探究性内容是利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积极、个性化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能再将自己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提供者,而仅仅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仅起着组织和促进的作用。教师需要将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支配,以学生的内在动力来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新教材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判断、实验证明、探讨交流的内容,这是给予学生空间的机会,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机会。如果教师依然将自己当成是“奶妈”把知识一点一点地喂给学生,将本应学生自己去探究摸索的知识明晰出来交给学生,那就完全抹杀了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空间。教师更应当注意的是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而不是交给学生学习的结果。“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远比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为重要。
总之,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注重利用各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