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7月中旬,北京人民大会堂,两岸6000名青年学子热情地攀谈欢笑,“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主题联欢活动正式开启,胡锦涛总书记热情地与青年们交流互动,万人大礼堂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幕正是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的快轨,两岸交流与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何适应两岸关系不断跃升的新环境,更加主动、科学地开展对台传播,持续深化两岸民众的彼此了解,为两岸建立、扩大和累积全面互信添油加力,进而增强两岸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受众:兼顾“精英阶层”、“草根民众”和岛外台胞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是开展传播活动的目的和归宿。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原因,台湾民众地域化、族群化、阶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而且,受到选举政治人为操纵因素的一些影响,台湾政治层和社会层的意志并不完全一致,有“庙堂”、“江湖”二元化的倾向,在对大陆的认知理解上,也有较为复杂的观念分野。“台湾民众”是一个泛化的概念,要搞好对台传播,只有先在“对谁说”的问题上多费思量才能做到“精确制导”,更加有的放矢。当下,我们的对台传播应当实现“面”与“点”的结合。“面”就是将具有共性意义的信息以大众化的形式向全體台湾民众散播;“点”则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结构“按需分配”,突破一个声音的束缚,进行分众化的点播。同时,我们尤其要关注那些能够在民意市场发生影响,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具有较强张力的特定受众群體。
首先,要兼顾“精英阶层”和“草根民众”。精英阶层和草根民众是受众光谱的两极,具有相互牵引的张力。一方面,台湾的社会精英往往有较为明晰的政治立场和大陆观,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通常会有一定规模的“粉丝”,能够起到舆论领袖的作用。台湾的一般民众对大陆的了解和认知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受到岛内精英层的影响。另一方面,台湾的草根业已形成的民意又会以社会舆论的方式影响精英的公共决策,进而影响两岸关系。我们的对台传播要紧紧扭住两极:既要通过高层交往,推进制度建设等方式加强与台湾精英层的对话和沟通,又要着力开拓“一竿子扎到底”的传播方式,让台湾的草根民众能够更直接、更便利地获取大陆的第一手信息,增进对大陆的了解,感受大陆的善意。
其次,不能忽视岛外的台胞群體。一是要关注“两岸族”。由于大陆对台的持续开放和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化,有较长时间居留于大陆、富有两岸生活经验的台商、台干、台生、台眷群體经过20余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他们通常被称为“两岸族”。据台湾“中研院”的一项研究,“两岸族”已占到台湾人口总数的13%。他们对两岸都有深刻的认知和鲜活的體验,在大陆和台湾都有相当的社会关系,是承担两岸沟通功能的重要纽带。由于没有人为的阻隔,他们又能够最直接地接受大陆的信息,是我们开展对台传播的重要对象。二是要关注海外台胞群體。海外台胞是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群體普遍有一定的事业成就和社会地位,他们对祖国大陆的观念和态度往往对岛内舆论和海外舆论都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两个群體,我们应当更好地向他们宣介大陆的现状和对台政策,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大陆情谊,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导功能,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带动更多的台胞了解和认识一个真实的祖国大陆。
内容:體现“同一”和“差异”并存的特点
两岸同宗同源,文化和语言同一,对台传播属于文化内传播的范畴。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大陆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又存在诸多差异。既有极高的同一性,又存在现实差异是两岸信息沟通的基本特征。我们的对台传播在内容设置上要将这种“同一”和“差异”并存的特点體现出来,必须紧密契合台湾民众的思想、心理和情感需求,努力实现传播者“想要表达的”和接收者“想要知道的”两者间的平衡和融合,更加周到全面地提供信息产品。
既要重视提供共鸣性的信息,增进彼此认同,又要客观描述差异化的所在,深化彼此的全面了解。两岸同胞在历史文化、血缘传统等多方面有着深刻的“共同经验”,注重提供共鸣性的信息能够很好地跨越各种藩篱而引起人们心理和情感上的同频共振。例如,两岸故宫交流等各种涉及中华文化的议题在台湾都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又如前一时期的抗日“八百壮士”遗骨流落海外,两岸共同寻找忠魂遗骨事件在台湾和大陆都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们的对台传播共鸣性的信息并不缺乏,有些个别的传播单位甚至有“言必说同一”的现象,绕不开文化、祖籍等议题的圈子,而介绍两岸差异的内容较少,仿佛说差异就会感觉疏远,就会有隔阂。其实不然,自信而坦诚地介绍大陆在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特点,说说成就,也谈谈问题,让台湾同胞在对比中感受大陆的发展和变化恰恰是台湾同胞最渴求的,同时也是消除刻板印象误解和臆测的源泉。
既要有展示大陆发展和两岸关系的宏观叙述,又要有反映小市民生活、贴近大众心理的微观镜像。宏观叙述主要包括向台湾同胞介绍大陆的成就和发展情况、构建大陆形象,说明和阐释大陆对台政策和政治制度,为两岸提供公众政治交流的平台,宣介两岸关系的进展和成果等。宏观叙述对于台湾民众形成一个对大陆和两岸关系的框架性和方向性认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由于新闻的亲近性原则,人们总是更关注和自己同一层级,或在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很可能会与他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而且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化、娱乐化的认知需求。市民新闻日益受到人们青睐是信息时代传播发展的一大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的对台传播不能光讲大道理,要多讲一些能够让人感受到“體温”的新闻,聊聊两岸普通民众的一些“鸡毛蒜皮”,多以讲故事的方式使“硬新闻软着陆”,把严肃的新闻做得细腻亲切、贴近民众。
方式:更加平等亲和
由于两岸的长期隔离,以及台湾当局一些势力长久以来对大陆的敌意描述,很多台湾民众,尤其是从未走进过大陆的民众和中南部的一些民众在很大程度上对大陆还有着先验性的抵触心理和扭曲认知。“意义存在于形式。”如何创新对台传播的形式,在怎么说上下功夫,把对台传播做得更生动、更贴心显得尤为重要。
在表达方式上,首先要做到更加平等亲和地说,杜绝高高在上式地说。获得肯定和得到尊重是人性的需求,只有用尊重才能换来尊重,只有用平等沟通才能达成共识,没有训诫和强求来的共识。我们的对台传播要充分肯定台湾同胞的成就,使其感受到荣辱悲欢在大陆有共鸣,其成就能得到赏识与欣慕。即使在一些危害两岸关系的言论和事件面前,我们也应当多一些娓娓道来,少一些雷霆之势,不随一些跳梁小丑的哗众取宠之举而动。此外,我们的表达既要融入台湾受众的语境之中,又要敢于“自说白话”。融入受众语境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受众,而绝不是一味地迎合受众。在一些核心价值、核心理念上我们要有自己明晰的坚持,而且可以放在台面上讲,一些科学合理的重要议题只有我们提出来才会得到别人的关注,有反对声音我们也不怕,只要我们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不懈,只要注意方式,长远来说就会有效果。
在传播途径上,一是要注重对新媒體的研究应用。当前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岛内媒體的二手信息,而过滤后的信息有被扭曲和异化的现象。新媒體在台湾的普及程度很高,加强新媒體在对台传播中的应用可以使台湾民众更真实、直接、便利、迅捷地获取大陆信息。二是要重视體验效应。“十分宣传,不如一分體验。”要在政治、经贸、文化等多维度开展有创意的體验活动,使更多阶层、更多年龄段的台湾民众能够实实在在地融入到大陆的氛围之中,更真切地感受大陆的脉搏。正如参加“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主题联欢活动的台湾大学青年学生所感受到的:“大陆真大,大陆和我想象的真不一样,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
受众:兼顾“精英阶层”、“草根民众”和岛外台胞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是开展传播活动的目的和归宿。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原因,台湾民众地域化、族群化、阶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而且,受到选举政治人为操纵因素的一些影响,台湾政治层和社会层的意志并不完全一致,有“庙堂”、“江湖”二元化的倾向,在对大陆的认知理解上,也有较为复杂的观念分野。“台湾民众”是一个泛化的概念,要搞好对台传播,只有先在“对谁说”的问题上多费思量才能做到“精确制导”,更加有的放矢。当下,我们的对台传播应当实现“面”与“点”的结合。“面”就是将具有共性意义的信息以大众化的形式向全體台湾民众散播;“点”则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结构“按需分配”,突破一个声音的束缚,进行分众化的点播。同时,我们尤其要关注那些能够在民意市场发生影响,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具有较强张力的特定受众群體。
首先,要兼顾“精英阶层”和“草根民众”。精英阶层和草根民众是受众光谱的两极,具有相互牵引的张力。一方面,台湾的社会精英往往有较为明晰的政治立场和大陆观,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通常会有一定规模的“粉丝”,能够起到舆论领袖的作用。台湾的一般民众对大陆的了解和认知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受到岛内精英层的影响。另一方面,台湾的草根业已形成的民意又会以社会舆论的方式影响精英的公共决策,进而影响两岸关系。我们的对台传播要紧紧扭住两极:既要通过高层交往,推进制度建设等方式加强与台湾精英层的对话和沟通,又要着力开拓“一竿子扎到底”的传播方式,让台湾的草根民众能够更直接、更便利地获取大陆的第一手信息,增进对大陆的了解,感受大陆的善意。
其次,不能忽视岛外的台胞群體。一是要关注“两岸族”。由于大陆对台的持续开放和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化,有较长时间居留于大陆、富有两岸生活经验的台商、台干、台生、台眷群體经过20余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他们通常被称为“两岸族”。据台湾“中研院”的一项研究,“两岸族”已占到台湾人口总数的13%。他们对两岸都有深刻的认知和鲜活的體验,在大陆和台湾都有相当的社会关系,是承担两岸沟通功能的重要纽带。由于没有人为的阻隔,他们又能够最直接地接受大陆的信息,是我们开展对台传播的重要对象。二是要关注海外台胞群體。海外台胞是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群體普遍有一定的事业成就和社会地位,他们对祖国大陆的观念和态度往往对岛内舆论和海外舆论都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两个群體,我们应当更好地向他们宣介大陆的现状和对台政策,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大陆情谊,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导功能,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带动更多的台胞了解和认识一个真实的祖国大陆。
内容:體现“同一”和“差异”并存的特点
两岸同宗同源,文化和语言同一,对台传播属于文化内传播的范畴。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大陆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又存在诸多差异。既有极高的同一性,又存在现实差异是两岸信息沟通的基本特征。我们的对台传播在内容设置上要将这种“同一”和“差异”并存的特点體现出来,必须紧密契合台湾民众的思想、心理和情感需求,努力实现传播者“想要表达的”和接收者“想要知道的”两者间的平衡和融合,更加周到全面地提供信息产品。
既要重视提供共鸣性的信息,增进彼此认同,又要客观描述差异化的所在,深化彼此的全面了解。两岸同胞在历史文化、血缘传统等多方面有着深刻的“共同经验”,注重提供共鸣性的信息能够很好地跨越各种藩篱而引起人们心理和情感上的同频共振。例如,两岸故宫交流等各种涉及中华文化的议题在台湾都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又如前一时期的抗日“八百壮士”遗骨流落海外,两岸共同寻找忠魂遗骨事件在台湾和大陆都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们的对台传播共鸣性的信息并不缺乏,有些个别的传播单位甚至有“言必说同一”的现象,绕不开文化、祖籍等议题的圈子,而介绍两岸差异的内容较少,仿佛说差异就会感觉疏远,就会有隔阂。其实不然,自信而坦诚地介绍大陆在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特点,说说成就,也谈谈问题,让台湾同胞在对比中感受大陆的发展和变化恰恰是台湾同胞最渴求的,同时也是消除刻板印象误解和臆测的源泉。
既要有展示大陆发展和两岸关系的宏观叙述,又要有反映小市民生活、贴近大众心理的微观镜像。宏观叙述主要包括向台湾同胞介绍大陆的成就和发展情况、构建大陆形象,说明和阐释大陆对台政策和政治制度,为两岸提供公众政治交流的平台,宣介两岸关系的进展和成果等。宏观叙述对于台湾民众形成一个对大陆和两岸关系的框架性和方向性认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由于新闻的亲近性原则,人们总是更关注和自己同一层级,或在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很可能会与他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而且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化、娱乐化的认知需求。市民新闻日益受到人们青睐是信息时代传播发展的一大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的对台传播不能光讲大道理,要多讲一些能够让人感受到“體温”的新闻,聊聊两岸普通民众的一些“鸡毛蒜皮”,多以讲故事的方式使“硬新闻软着陆”,把严肃的新闻做得细腻亲切、贴近民众。
方式:更加平等亲和
由于两岸的长期隔离,以及台湾当局一些势力长久以来对大陆的敌意描述,很多台湾民众,尤其是从未走进过大陆的民众和中南部的一些民众在很大程度上对大陆还有着先验性的抵触心理和扭曲认知。“意义存在于形式。”如何创新对台传播的形式,在怎么说上下功夫,把对台传播做得更生动、更贴心显得尤为重要。
在表达方式上,首先要做到更加平等亲和地说,杜绝高高在上式地说。获得肯定和得到尊重是人性的需求,只有用尊重才能换来尊重,只有用平等沟通才能达成共识,没有训诫和强求来的共识。我们的对台传播要充分肯定台湾同胞的成就,使其感受到荣辱悲欢在大陆有共鸣,其成就能得到赏识与欣慕。即使在一些危害两岸关系的言论和事件面前,我们也应当多一些娓娓道来,少一些雷霆之势,不随一些跳梁小丑的哗众取宠之举而动。此外,我们的表达既要融入台湾受众的语境之中,又要敢于“自说白话”。融入受众语境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受众,而绝不是一味地迎合受众。在一些核心价值、核心理念上我们要有自己明晰的坚持,而且可以放在台面上讲,一些科学合理的重要议题只有我们提出来才会得到别人的关注,有反对声音我们也不怕,只要我们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不懈,只要注意方式,长远来说就会有效果。
在传播途径上,一是要注重对新媒體的研究应用。当前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岛内媒體的二手信息,而过滤后的信息有被扭曲和异化的现象。新媒體在台湾的普及程度很高,加强新媒體在对台传播中的应用可以使台湾民众更真实、直接、便利、迅捷地获取大陆信息。二是要重视體验效应。“十分宣传,不如一分體验。”要在政治、经贸、文化等多维度开展有创意的體验活动,使更多阶层、更多年龄段的台湾民众能够实实在在地融入到大陆的氛围之中,更真切地感受大陆的脉搏。正如参加“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主题联欢活动的台湾大学青年学生所感受到的:“大陆真大,大陆和我想象的真不一样,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