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将8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结果:静吸复合组在术后恢复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
现就我院2006年以来>65岁患者择期的联合应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用于老年人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年龄65—80岁,男52例,女28例;ASA I一Ⅱ,心肺功能良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史。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其中A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72±7)岁,体重(62.8土10.1kg);B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70±8)岁,体重(64.5±11.5)kg,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80例患者术前常规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或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6~0.1mg/kg,雷米芬太尼2—5μg/kg,维库溴胺0.1mg/kg,丙泊酚1.5mg/kg静脉注射。麻醉维持:A组采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5—8mg/(kg·h)]持续泵入;B组采用雷米芬太尼+异氟醚吸人(0.8% -1.5%)及丙泊酚[2~4mg/(kg·h)]静吸复合维持。两组患者依手术需要间断注射维库溴胺[1]。
1.2.2 监测方法观察并记录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深部操作时、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FIR)的变化,记录停止麻醉后清醒时间(从停药至呼唤名字可以睁眼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从停药至拔除导管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术后随访患者有无术中知晓[2]。
1.2.3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波动较A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深部操作时,A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清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5,见表2。术中B组患者雷米芬太尼、维库溴胺用量0.05,丙泊酚用量B组明显少于A组,P<0.05,见表3。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
表1 两组患者术中HR、MAP变化(x±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x±s)
表3 两组患者术中用药比较(x±s)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麻醉方法的选择应选用停止麻醉后能迅速恢复生理功能的药物和方法,且在手术过程中能有效地维持和调和机体处于生理或接近生理状态。有报道指出,术中血压波动范围应控制在静息状态下的20%以内,超过30%则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3]。异氟醚麻醉诱导苏醒快,无致吐作用,循环稳定,肌肉松弛良好,对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影响较小[2]。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则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恢复迅速,但与成人相比,代谢减慢,因此临床用药时必须参考年龄因素,减少剂量,以减轻不良反应和防止药物蓄积[3]。我们采用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可以减少雷米芬太尼、维库溴胺,尤其是丙泊酚用量,而且术中深部操作时血压波动比单纯丙泊酚组明显减少,这样,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麻醉后清醒及术后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徐世元.老年病人围术期心血管致险事件的预测要素与防范[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4):221—223
[2] 李文志.吸人全身麻醉药.见: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饔.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O4。443—445
[3] 吴健.杭燕南.国人老年人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J].临床麻醉学杂志.20O3.19(10):585 58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
现就我院2006年以来>65岁患者择期的联合应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用于老年人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年龄65—80岁,男52例,女28例;ASA I一Ⅱ,心肺功能良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史。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其中A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72±7)岁,体重(62.8土10.1kg);B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70±8)岁,体重(64.5±11.5)kg,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80例患者术前常规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或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6~0.1mg/kg,雷米芬太尼2—5μg/kg,维库溴胺0.1mg/kg,丙泊酚1.5mg/kg静脉注射。麻醉维持:A组采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5—8mg/(kg·h)]持续泵入;B组采用雷米芬太尼+异氟醚吸人(0.8% -1.5%)及丙泊酚[2~4mg/(kg·h)]静吸复合维持。两组患者依手术需要间断注射维库溴胺[1]。
1.2.2 监测方法观察并记录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深部操作时、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FIR)的变化,记录停止麻醉后清醒时间(从停药至呼唤名字可以睁眼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从停药至拔除导管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术后随访患者有无术中知晓[2]。
1.2.3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波动较A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深部操作时,A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清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5,见表2。术中B组患者雷米芬太尼、维库溴胺用量0.05,丙泊酚用量B组明显少于A组,P<0.05,见表3。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
表1 两组患者术中HR、MAP变化(x±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x±s)
表3 两组患者术中用药比较(x±s)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麻醉方法的选择应选用停止麻醉后能迅速恢复生理功能的药物和方法,且在手术过程中能有效地维持和调和机体处于生理或接近生理状态。有报道指出,术中血压波动范围应控制在静息状态下的20%以内,超过30%则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3]。异氟醚麻醉诱导苏醒快,无致吐作用,循环稳定,肌肉松弛良好,对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影响较小[2]。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则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恢复迅速,但与成人相比,代谢减慢,因此临床用药时必须参考年龄因素,减少剂量,以减轻不良反应和防止药物蓄积[3]。我们采用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可以减少雷米芬太尼、维库溴胺,尤其是丙泊酚用量,而且术中深部操作时血压波动比单纯丙泊酚组明显减少,这样,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麻醉后清醒及术后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徐世元.老年病人围术期心血管致险事件的预测要素与防范[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4):221—223
[2] 李文志.吸人全身麻醉药.见: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饔.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O4。443—445
[3] 吴健.杭燕南.国人老年人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J].临床麻醉学杂志.20O3.19(10):585 58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