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女娲抟土以造人,这是不是意味着,泥土是人最本质的状态?
于是泥与人,冥冥之中,相遇。
1844年,即清道光二十四年的时候,余三胜来到天津演出,当时他是春台班的名伶,名噪一时。时年18岁的张明山也施施然走进了戏楼,他看余三胜的演出已有数次,每次都会细细观察他的言行举止。终于,他掏出一块泥巴捏在手中不停摆弄,在宽大的袖子的遮掩下,也许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稍显奇怪的举止,而他的眼睛也并没有离开过戏台一刻。戏毕,他拿出了手中的泥团,竟然已是一尊栩栩如生的余三胜像。奇妙的是,整个捏制过程中,张明山并没有低头看过自己手里的泥人。从此“泥人张”一鸣惊人,人们把他的这项绝技誉为“袖里乾坤”。
传说,在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上,官员进贡的寿礼琳琅满目,金玉满堂,她却一眼相中了摆放在案尾的“泥人张”作品,置开滦矿务局的纯金雕塑《金八仙》于不顾。徐悲鸿曾评张明山泥塑:“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与传神之微妙,据吾在北方所见美术品中,只有历代帝王像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拟之。”
不着急
“泥人张”以地下三尺左右的优质红色粘土为初选泥料,然后化浆、过滤、晾干,加入棉花、纤维等辅料。再以手工反复槌砸,使其熟制。接下来就是将熟制后的泥块用油纸包好,码进库中窖藏,以增加泥块的可塑性。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三年之后方可取出使用。然后塑形、彩绘,最后方可完成。
对于“泥人张世家”的第六代传人张宇来说,从取出窖藏的泥块开始算起,制作一件作品大约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他每天用两三个小时来做这件事情,其余的时间又在琢磨别的作品或事情。总体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个着急的人。
天津确实不是一个太过着急的城市,相比北上广,天津人大多是慢悠悠的,知足而常乐,骨子里就透着一股烟火红尘味儿。生于斯长于斯的张宇也总是带着那么点儿不紧不慢的神情,说话也不疾不徐。也许,这是这座城市于他的烙印。
“泥人张”对张宇来说,不是负担,更不沉重。做“泥人张”不是一种职业,因为他并不接受定制,没有人可以要求他必须去做某件东西。他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去做,做好了之后东西就摆在那里,若有人喜欢就可以去买。他随意地做,大家随意地买,就好像一个自由的集市。这种状态他非常享受。在意大利有很多小店,作品都是主人自己设计制作的,可能只是用铁丝弯出来的一些小玩意儿,可能只是一些小首饰,可能只是一些非常有个性的衣物,生意也不会太好,每月也就是两三千欧元的收入。但是生活很舒适,很随意。张宇的店,大约就是这样子的。
张宇把艺术变成生活里的一件事情,后来忽然发现,好巧哦,这件事情让我生活得更好了!于是张宇就继续去做,去做更符合他的审美与想象的作品,也一步步地贴近他想要的那种状态。
艺术品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一种物品,真正的受众或许只有那么几百甚至几十人。让所有人喜欢,很难。而且为什么要所有人都喜欢自己的作品呢?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不是把琴都摔碎了吗?张宇甚至不需要钟子期的存在,他可以成为自己的钟子期。“我喜欢我的作品!”他微笑着说。
喜欢自己的作品,才能从创作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找到自己。那么,顺势往前走就好,路自然会越来越清晰。
无惧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恬淡而自信的气度,张宇才能成为“泥人张世家”的第六代传人。或许,每一位能够成为传人的张家人,都曾经是自己的王者。
“泥人张”传承的是一种感觉。家族中的父子二人同时工作,对于子辈的作品,父亲会给出判断,或俗或雅,技法反倒在其次。就像写毛笔字一样,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写了。但是用同样的纸和笔,普通学习者和书法家写出来的字的感觉截然不同。“泥人张”传承的就是一种感觉,既不是这支笔也不是这张纸,甚至不是写字的技巧。但是感觉是一种太过主观的东西,所以对于张氏家族来说,每代的父子之间都是水火不相容,他们在成长之后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就会有不一样的作品。最后,每两代之间都是儿子比父亲强,在社会上争得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前一辈主动退出。
现在,父亲对于张宇的作品的态度就是,不评论。
这种传承模式如同狮群中狮王的交替一般,只有挑战现任狮王成功,证明自己的能力,个体才能得到群体的认可,成为新的狮王,也才能接下守护整个家族的责任。其实正是这种残酷性避免了近亲传承的退化可能,他们的地位既是因为血缘更是因为实力,每一代都是强者中的强者,家族的发展才得以完成。
张家的每一代传人都有一颗不惧的心。不惧挑战父辈,也不惧被别人挑战。
张氏家族并没有视“泥人张”的制作为专利,不惮于将“泥人张”的制作方法向愿意学习的人倾囊相授。其实从“泥人张”的第一代创始人张明山开始就一直在收徒弟,这并不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秘技。几年前,张宇曾经在报纸上发过一条消息,面向社会免费招收学员。现在老作坊中依然有那个时候招收的学员,偶尔也会有美院的学生来作坊学习,手续也不过是填一下表格,承诺作品不会用于商业方面即可。
一方面,在这一行业中,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难以触及其精髓,从技艺层面考虑,其实并不好学。另一方面,张宇希望这个行业中懂行的人能够越来越多,工艺水平越来越高。只有人们越来越挑剔,越来越严格的时候,真正的好东西才会脱颖而出,这正是“泥人张世家”所乐见的。
张宇真正担心的,是后世看不到、看不懂真正的“泥人张”。
我就是我
张宇很想得开。他觉得传统艺术得以保留与传承是因为它有价值,有生命力,而不是因为它是“老物件”。现代人的审美与需求已发生变化,“泥人张”也要跟着时代变化,不然终会失去生存能力。一部分老手艺在当初的年代可以糊口,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在使用价值方面自然而然被淘汰掉。当它们失去了生存价值的时候,文物保护区或者博物馆就成了保存这些东西的地方,它们让后人知道,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曾经如此。对于一些老手艺来说,它的结束也许正是一种优雅完美的谢幕。
该退出的时候就退出,永远沉浸在回忆中,终究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但实际上,“泥人张世家”发展得很好,不过张宇从来没想过要扩大规模,一家店面足矣,他想做的并不是卖东西。至今作坊里的人也不多,张宇自己也只有两个助手来协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这种简单的生活状态,是他曾经的理想,也是如今他的坚守。
中国传统的文人雅士往往清高孤傲,难以与世俗融洽相处。张宇固然性格恬淡,骨子里却并不是一个太过清高、与世不入的人。相反,他对生活很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很小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未来、对“泥人张”的发展就开始有了规划,如今的一切正在按照他当初设想的那样进行。或许是谦虚,或许是真的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家,张宇从未承认过这一点。他始终是一个游走在艺术与红尘烟火之间的人,可以光风霁月的谈钱,却始终拒绝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不想让“泥人张”失了本真。
这样的人,其实活得通透。
于是泥与人,冥冥之中,相遇。
1844年,即清道光二十四年的时候,余三胜来到天津演出,当时他是春台班的名伶,名噪一时。时年18岁的张明山也施施然走进了戏楼,他看余三胜的演出已有数次,每次都会细细观察他的言行举止。终于,他掏出一块泥巴捏在手中不停摆弄,在宽大的袖子的遮掩下,也许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稍显奇怪的举止,而他的眼睛也并没有离开过戏台一刻。戏毕,他拿出了手中的泥团,竟然已是一尊栩栩如生的余三胜像。奇妙的是,整个捏制过程中,张明山并没有低头看过自己手里的泥人。从此“泥人张”一鸣惊人,人们把他的这项绝技誉为“袖里乾坤”。
传说,在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上,官员进贡的寿礼琳琅满目,金玉满堂,她却一眼相中了摆放在案尾的“泥人张”作品,置开滦矿务局的纯金雕塑《金八仙》于不顾。徐悲鸿曾评张明山泥塑:“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与传神之微妙,据吾在北方所见美术品中,只有历代帝王像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拟之。”
不着急
“泥人张”以地下三尺左右的优质红色粘土为初选泥料,然后化浆、过滤、晾干,加入棉花、纤维等辅料。再以手工反复槌砸,使其熟制。接下来就是将熟制后的泥块用油纸包好,码进库中窖藏,以增加泥块的可塑性。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三年之后方可取出使用。然后塑形、彩绘,最后方可完成。
对于“泥人张世家”的第六代传人张宇来说,从取出窖藏的泥块开始算起,制作一件作品大约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他每天用两三个小时来做这件事情,其余的时间又在琢磨别的作品或事情。总体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个着急的人。
天津确实不是一个太过着急的城市,相比北上广,天津人大多是慢悠悠的,知足而常乐,骨子里就透着一股烟火红尘味儿。生于斯长于斯的张宇也总是带着那么点儿不紧不慢的神情,说话也不疾不徐。也许,这是这座城市于他的烙印。
“泥人张”对张宇来说,不是负担,更不沉重。做“泥人张”不是一种职业,因为他并不接受定制,没有人可以要求他必须去做某件东西。他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去做,做好了之后东西就摆在那里,若有人喜欢就可以去买。他随意地做,大家随意地买,就好像一个自由的集市。这种状态他非常享受。在意大利有很多小店,作品都是主人自己设计制作的,可能只是用铁丝弯出来的一些小玩意儿,可能只是一些小首饰,可能只是一些非常有个性的衣物,生意也不会太好,每月也就是两三千欧元的收入。但是生活很舒适,很随意。张宇的店,大约就是这样子的。
张宇把艺术变成生活里的一件事情,后来忽然发现,好巧哦,这件事情让我生活得更好了!于是张宇就继续去做,去做更符合他的审美与想象的作品,也一步步地贴近他想要的那种状态。
艺术品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一种物品,真正的受众或许只有那么几百甚至几十人。让所有人喜欢,很难。而且为什么要所有人都喜欢自己的作品呢?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不是把琴都摔碎了吗?张宇甚至不需要钟子期的存在,他可以成为自己的钟子期。“我喜欢我的作品!”他微笑着说。
喜欢自己的作品,才能从创作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找到自己。那么,顺势往前走就好,路自然会越来越清晰。
无惧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恬淡而自信的气度,张宇才能成为“泥人张世家”的第六代传人。或许,每一位能够成为传人的张家人,都曾经是自己的王者。
“泥人张”传承的是一种感觉。家族中的父子二人同时工作,对于子辈的作品,父亲会给出判断,或俗或雅,技法反倒在其次。就像写毛笔字一样,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写了。但是用同样的纸和笔,普通学习者和书法家写出来的字的感觉截然不同。“泥人张”传承的就是一种感觉,既不是这支笔也不是这张纸,甚至不是写字的技巧。但是感觉是一种太过主观的东西,所以对于张氏家族来说,每代的父子之间都是水火不相容,他们在成长之后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就会有不一样的作品。最后,每两代之间都是儿子比父亲强,在社会上争得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前一辈主动退出。
现在,父亲对于张宇的作品的态度就是,不评论。
这种传承模式如同狮群中狮王的交替一般,只有挑战现任狮王成功,证明自己的能力,个体才能得到群体的认可,成为新的狮王,也才能接下守护整个家族的责任。其实正是这种残酷性避免了近亲传承的退化可能,他们的地位既是因为血缘更是因为实力,每一代都是强者中的强者,家族的发展才得以完成。
张家的每一代传人都有一颗不惧的心。不惧挑战父辈,也不惧被别人挑战。
张氏家族并没有视“泥人张”的制作为专利,不惮于将“泥人张”的制作方法向愿意学习的人倾囊相授。其实从“泥人张”的第一代创始人张明山开始就一直在收徒弟,这并不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秘技。几年前,张宇曾经在报纸上发过一条消息,面向社会免费招收学员。现在老作坊中依然有那个时候招收的学员,偶尔也会有美院的学生来作坊学习,手续也不过是填一下表格,承诺作品不会用于商业方面即可。
一方面,在这一行业中,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难以触及其精髓,从技艺层面考虑,其实并不好学。另一方面,张宇希望这个行业中懂行的人能够越来越多,工艺水平越来越高。只有人们越来越挑剔,越来越严格的时候,真正的好东西才会脱颖而出,这正是“泥人张世家”所乐见的。
张宇真正担心的,是后世看不到、看不懂真正的“泥人张”。
我就是我
张宇很想得开。他觉得传统艺术得以保留与传承是因为它有价值,有生命力,而不是因为它是“老物件”。现代人的审美与需求已发生变化,“泥人张”也要跟着时代变化,不然终会失去生存能力。一部分老手艺在当初的年代可以糊口,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在使用价值方面自然而然被淘汰掉。当它们失去了生存价值的时候,文物保护区或者博物馆就成了保存这些东西的地方,它们让后人知道,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曾经如此。对于一些老手艺来说,它的结束也许正是一种优雅完美的谢幕。
该退出的时候就退出,永远沉浸在回忆中,终究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但实际上,“泥人张世家”发展得很好,不过张宇从来没想过要扩大规模,一家店面足矣,他想做的并不是卖东西。至今作坊里的人也不多,张宇自己也只有两个助手来协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这种简单的生活状态,是他曾经的理想,也是如今他的坚守。
中国传统的文人雅士往往清高孤傲,难以与世俗融洽相处。张宇固然性格恬淡,骨子里却并不是一个太过清高、与世不入的人。相反,他对生活很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很小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未来、对“泥人张”的发展就开始有了规划,如今的一切正在按照他当初设想的那样进行。或许是谦虚,或许是真的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家,张宇从未承认过这一点。他始终是一个游走在艺术与红尘烟火之间的人,可以光风霁月的谈钱,却始终拒绝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不想让“泥人张”失了本真。
这样的人,其实活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