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中应用碘伏、甲硝唑溶液以及生理盐水冲洗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对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3年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使用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生理盐水冲洗腹部切口,比较切口的感染率及甲级愈合率。结果 0.5%碘伏溶液组冲洗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5%,0.5%甲硝唑溶液组冲洗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7.5%,生理盐水组切口感染8例,感染率20%,碘伏组和甲硝唑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5%碘伏溶液组冲洗切口愈合30例,愈合率75%,0.5%甲硝唑溶液组冲洗切口愈合32例,感染率80%,生理盐水组切口感染16例,感染率40%,碘伏组和甲硝唑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切口使用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冲洗伤口对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和甲级治愈率明显优于生理盐水。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目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段有保守治疗、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但是由于腹腔镜设备比较昂贵,并且要求较高的技术,这就限制了它的普及。手术切除仍然是解决该疾病的主要有效方法,但是术后切口较高的感染率,值得人们的关注。切口冲洗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1]。本研究选取我院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使用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生理盐水冲洗腹部切口,比较切口的感染率及甲级愈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3年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3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开腹手术,术后均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包括单纯性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急性阑尾炎、穿孔性急性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97例,穿孔性阑尾炎23例。
1.2 方法
1.2.1分组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1、0.5%碘伏溶液组;2、0.5%甲硝唑溶液组;3生理盐水组。3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切口选择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肠道功能、体温、血象恢复 正常时间基本相同。手术结束后,分别用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1.2.2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术后48~72h检查切口,有红肿、脓液或脓性分泌物即为感染[2]。
1.2.3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分为3级:甲级为愈合良好,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乙级为愈合欠佳,但切口未化脓;丙级为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将缝合的切口分开或切口引流[3]。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知,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0.5%碘伏组和0.5%甲硝唑溶液组术后的感染率(5%、7.5%)与生理盐水组感染率比较(20%),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較3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0.5%碘伏组和0.5%甲硝唑溶液组术后的感染率(75%、80%)与生理盐水组感染率比较(40%),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3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和切口感染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n(%) 切口甲级愈合n(%)
0.5%碘伏溶液组 40 2(5) 30(75)
0.5%甲硝唑溶液组 40 3(7.5) 32(80)
生理盐水组 40 8(20) 16(40)
统计量 X2 5.349 16.703
3 讨论
切口感染时阑尾炎切除手术之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人们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细菌污染是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虽然在手术过程中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是手术过程中会外翻腹膜,术后彻底止血,缝合不留死腔,难免会有细菌污染腹壁组织。另外,组织渗出液能提供细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所以为减少感染,术后进行切口冲洗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献研究表明,阑尾炎细菌感染的80%~90%是无芽孢厌氧菌或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造成的,缝合切口前用碘伏、甲硝唑冲洗处理切口,可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4]。
碘伏溶液的商品名是聚维碘溶液,有碘和聚乙烯吡咯酮络合而成,具有轻微的刺激性气,用于预防切口感染较安全[5],是临床的常用消毒剂。碘伏溶液与皮肤接触后释放出来的碘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使其蛋白质变性,线粒体破坏,从而影响细菌能量代谢、DNA复制和转录,最终导致细菌坏死。本研究显示,0.5%碘伏溶液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术后感染率(5%)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级治愈率(75%)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40%),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硝唑具有抗菌谱广、强烈的抗厌氧菌性、穿透性好、不良反应小、毒性低、价钱便宜等优点,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本研究显示,0.5%甲硝唑溶液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术后感染率(7.5%)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级治愈率(80%)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40%),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碘伏和甲硝唑能有效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雪英,陈华,郑慧琼,等. 148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886-887.
[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
[3] 医院疾病及手术操作分类应用手册(ICD-9)[S]. 北京:改革出版社,1991:48-49.
[4] 沈世强. 外科无菌术及其新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21.
[5] 许建海. 左氧氟沙星和碘伏冲洗预防治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9):62~63.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目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段有保守治疗、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但是由于腹腔镜设备比较昂贵,并且要求较高的技术,这就限制了它的普及。手术切除仍然是解决该疾病的主要有效方法,但是术后切口较高的感染率,值得人们的关注。切口冲洗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1]。本研究选取我院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使用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生理盐水冲洗腹部切口,比较切口的感染率及甲级愈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3年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3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开腹手术,术后均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包括单纯性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急性阑尾炎、穿孔性急性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97例,穿孔性阑尾炎23例。
1.2 方法
1.2.1分组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1、0.5%碘伏溶液组;2、0.5%甲硝唑溶液组;3生理盐水组。3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切口选择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肠道功能、体温、血象恢复 正常时间基本相同。手术结束后,分别用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1.2.2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术后48~72h检查切口,有红肿、脓液或脓性分泌物即为感染[2]。
1.2.3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分为3级:甲级为愈合良好,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乙级为愈合欠佳,但切口未化脓;丙级为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将缝合的切口分开或切口引流[3]。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知,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0.5%碘伏组和0.5%甲硝唑溶液组术后的感染率(5%、7.5%)与生理盐水组感染率比较(20%),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較3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0.5%碘伏组和0.5%甲硝唑溶液组术后的感染率(75%、80%)与生理盐水组感染率比较(40%),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3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和切口感染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n(%) 切口甲级愈合n(%)
0.5%碘伏溶液组 40 2(5) 30(75)
0.5%甲硝唑溶液组 40 3(7.5) 32(80)
生理盐水组 40 8(20) 16(40)
统计量 X2 5.349 16.703
3 讨论
切口感染时阑尾炎切除手术之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人们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细菌污染是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虽然在手术过程中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是手术过程中会外翻腹膜,术后彻底止血,缝合不留死腔,难免会有细菌污染腹壁组织。另外,组织渗出液能提供细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所以为减少感染,术后进行切口冲洗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献研究表明,阑尾炎细菌感染的80%~90%是无芽孢厌氧菌或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造成的,缝合切口前用碘伏、甲硝唑冲洗处理切口,可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4]。
碘伏溶液的商品名是聚维碘溶液,有碘和聚乙烯吡咯酮络合而成,具有轻微的刺激性气,用于预防切口感染较安全[5],是临床的常用消毒剂。碘伏溶液与皮肤接触后释放出来的碘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使其蛋白质变性,线粒体破坏,从而影响细菌能量代谢、DNA复制和转录,最终导致细菌坏死。本研究显示,0.5%碘伏溶液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术后感染率(5%)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级治愈率(75%)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40%),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硝唑具有抗菌谱广、强烈的抗厌氧菌性、穿透性好、不良反应小、毒性低、价钱便宜等优点,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本研究显示,0.5%甲硝唑溶液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术后感染率(7.5%)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级治愈率(80%)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40%),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碘伏和甲硝唑能有效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雪英,陈华,郑慧琼,等. 148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886-887.
[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
[3] 医院疾病及手术操作分类应用手册(ICD-9)[S]. 北京:改革出版社,1991:48-49.
[4] 沈世强. 外科无菌术及其新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21.
[5] 许建海. 左氧氟沙星和碘伏冲洗预防治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