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剖析沁水县张村乡农民收入状况,分析了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农民增收的对策,即构建优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新机制,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
关键词:农民问题;增加收入;制约因素
一、张村乡农民收入的现状
(一)基本乡情
张村乡是一个纯农业乡,位于沁水县城西南15公里处,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全乡辖8个村,耕地面积18826亩,人口4434人,人均耕地面积4.25亩。现有在建60万吨煤矿一座。2010年全乡实现总收入2807.6万元,人均纯收入3582元,较2009年的3074元增长16.5%,增长较快,然而同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059元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全乡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已由过去以粮为主的单一渠道,形成现在的蚕桑、设施农业、干果林、畜牧业四项支柱产业,其中以蚕桑产业为主导产业,桑园面积达到6280亩,拥有地埂桑40余万株,素有“蚕桑强乡”的美誉。
(二)农民收入现状
首先,从农民收入构成情况看,蚕桑产业的发展,成为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2010年全乡共养蚕3601张,蚕茧总收入达630.44万元,人均蚕茧收入1421元,最具代表性的瑶沟村,蚕茧收入近100万元,人均蚕茧收入2778元,在农民收入中所占得比重较大。而设施农业、干果林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其次,从地区收入差别情况看,冯村等村依靠周边煤矿等企业,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较高,达到3854元。而单纯从事种养殖业的几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相对较低,均未达到全乡平均水平。其中张河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要低于冯村村404元。
最后,从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看,全乡像冯村村通过发展特色獭兔养殖、野猪养殖,芦坡村通过发展野鸡养殖等,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农民收入平稳增长。但多数村仍然没有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仍然主要从事粮食生产,种植经济作物的很少,种植经济作物中名优稀特品种的就更少,种植收入增长缓慢。二是蚕桑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张村当地仅有一个烘茧站,产业链条短,蚕茧优势没有转化成产品优势。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较少,仅有的金田园、烘茧站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不大,附加值低,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与农户的利益连接不够紧密,带动能力弱。另外虽有农业合作社,但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二是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缺资金、贷款难是当前群众和涉农企业最大的难题,也是制约农民增收、投资创业的一个“瓶颈性”障碍。三是市场体系不够活。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环节缺失,主要靠小商小贩流通,致使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的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三)农民支出负担过重
近两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始终保持上涨的势头,据了解,农业生产投入最多占到收入的40%。另外,粮食价格、蚕茧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严重,再加上农资价格上涨,农民增收两头受挤。此外,子女教育费用、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较大。据了解,目前因教返贫、因病返贫现象还屡有发生。
(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群众对信息、技术等需求、期望值较高,但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上显得乏力。二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无力承担服务的职能。多数行政村无经济来源,集体经济为空白,造成了“无钱办事”。
(五)农民群众致富手段少、技能欠缺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致富手段少、技能欠缺。导致一方面难以接受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致使农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制约了增收空间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劳动力转移方面,文化程度的偏低、劳动技能的欠缺也使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道路越走越窄。另外,一些农村干部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保守,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不足。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优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新机制,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基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坚持依靠科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腾出空间。二是选准主导产业,搞好产业规划。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区域布局的原则,搞好特色产业规划。目前在张村乡要优先发展蚕桑、设施蔬菜、核桃园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养殖业,鼓励农民引进獭兔、野猪、野鸡等各类特种养殖,实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真正形成资源特点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三是加快发展订单农业,真正让农民群众“拿着订单种、量着尺子长、贴着标签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二)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金田园、亿园蚕桑等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能够帮助农民增收、且群众公认、有一定影响的合作社、中介组织在给予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奖励。三是搞好农村市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直接向县城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四是利用鹿台山公园、张村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开发农家乐项目等旅游产业。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一是建立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坚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村劳动力平等开放。二是逐步健全覆盖全县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险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参保制度,巩固和完善“五保户”供养、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机制。三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四)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从实际情况来看,张村乡的土地流转普遍不畅,影响了土地的合理使用、规模开发,到目前为止,全乡规模开发的基地并不多,500亩以上连片开发的基地不到10处。土地流转工作既要积极,更要慎重。必须坚持自愿、合理、依法、规范、有序的原则。重点解决:一是要把劳务输出和人口外迁所搁置的土地集中起来开发,不能让其荒芜。二是要集中土地吸引业主投资开发。三是通过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组织农户联合规模开发。四是要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明晰产权,允许使用权流转,支持农民以多种方式经营并获得收益。
四、保障措施
(一)大幅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一是强化财政投入。二是加大金融投入。三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二)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一是加快农技推广应用,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二是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四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创造条件。
(三)继续加强培训,培养产业人才
一是要加大对村级干部的培训,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和本地交流学习,培养他们想干事业、敢干事业的精神,带领农民发展农业产业。二是要加大对专业大户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典型推动,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三是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围绕选准的产业,聘请专家现场培训和实地指导,激发农民发展农业产业。
(四)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一是要继续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二是投资兴建一些农业项目,优先安排在农业专业村,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产业发展。三是要加大对农业大户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通过重点扶持示范户、重点户、专业户,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四是要加强对支农资金的捆绑使用,围绕农业专业村建设,重点扶,扶重点,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放在“三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来抓,统筹解决好农民增收的现实困难和长远制约因素,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积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根本性问题,逐步建立起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的有效的产业支撑和可靠的体制保障。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委党校)
关键词:农民问题;增加收入;制约因素
一、张村乡农民收入的现状
(一)基本乡情
张村乡是一个纯农业乡,位于沁水县城西南15公里处,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全乡辖8个村,耕地面积18826亩,人口4434人,人均耕地面积4.25亩。现有在建60万吨煤矿一座。2010年全乡实现总收入2807.6万元,人均纯收入3582元,较2009年的3074元增长16.5%,增长较快,然而同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059元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全乡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已由过去以粮为主的单一渠道,形成现在的蚕桑、设施农业、干果林、畜牧业四项支柱产业,其中以蚕桑产业为主导产业,桑园面积达到6280亩,拥有地埂桑40余万株,素有“蚕桑强乡”的美誉。
(二)农民收入现状
首先,从农民收入构成情况看,蚕桑产业的发展,成为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2010年全乡共养蚕3601张,蚕茧总收入达630.44万元,人均蚕茧收入1421元,最具代表性的瑶沟村,蚕茧收入近100万元,人均蚕茧收入2778元,在农民收入中所占得比重较大。而设施农业、干果林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其次,从地区收入差别情况看,冯村等村依靠周边煤矿等企业,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较高,达到3854元。而单纯从事种养殖业的几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相对较低,均未达到全乡平均水平。其中张河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要低于冯村村404元。
最后,从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看,全乡像冯村村通过发展特色獭兔养殖、野猪养殖,芦坡村通过发展野鸡养殖等,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农民收入平稳增长。但多数村仍然没有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仍然主要从事粮食生产,种植经济作物的很少,种植经济作物中名优稀特品种的就更少,种植收入增长缓慢。二是蚕桑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张村当地仅有一个烘茧站,产业链条短,蚕茧优势没有转化成产品优势。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较少,仅有的金田园、烘茧站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不大,附加值低,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与农户的利益连接不够紧密,带动能力弱。另外虽有农业合作社,但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二是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缺资金、贷款难是当前群众和涉农企业最大的难题,也是制约农民增收、投资创业的一个“瓶颈性”障碍。三是市场体系不够活。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环节缺失,主要靠小商小贩流通,致使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的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三)农民支出负担过重
近两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始终保持上涨的势头,据了解,农业生产投入最多占到收入的40%。另外,粮食价格、蚕茧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严重,再加上农资价格上涨,农民增收两头受挤。此外,子女教育费用、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较大。据了解,目前因教返贫、因病返贫现象还屡有发生。
(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群众对信息、技术等需求、期望值较高,但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上显得乏力。二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无力承担服务的职能。多数行政村无经济来源,集体经济为空白,造成了“无钱办事”。
(五)农民群众致富手段少、技能欠缺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致富手段少、技能欠缺。导致一方面难以接受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致使农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制约了增收空间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劳动力转移方面,文化程度的偏低、劳动技能的欠缺也使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道路越走越窄。另外,一些农村干部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保守,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不足。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优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新机制,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基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坚持依靠科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腾出空间。二是选准主导产业,搞好产业规划。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区域布局的原则,搞好特色产业规划。目前在张村乡要优先发展蚕桑、设施蔬菜、核桃园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养殖业,鼓励农民引进獭兔、野猪、野鸡等各类特种养殖,实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真正形成资源特点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三是加快发展订单农业,真正让农民群众“拿着订单种、量着尺子长、贴着标签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二)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金田园、亿园蚕桑等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能够帮助农民增收、且群众公认、有一定影响的合作社、中介组织在给予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奖励。三是搞好农村市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直接向县城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四是利用鹿台山公园、张村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开发农家乐项目等旅游产业。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一是建立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坚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村劳动力平等开放。二是逐步健全覆盖全县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险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参保制度,巩固和完善“五保户”供养、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机制。三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四)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从实际情况来看,张村乡的土地流转普遍不畅,影响了土地的合理使用、规模开发,到目前为止,全乡规模开发的基地并不多,500亩以上连片开发的基地不到10处。土地流转工作既要积极,更要慎重。必须坚持自愿、合理、依法、规范、有序的原则。重点解决:一是要把劳务输出和人口外迁所搁置的土地集中起来开发,不能让其荒芜。二是要集中土地吸引业主投资开发。三是通过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组织农户联合规模开发。四是要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明晰产权,允许使用权流转,支持农民以多种方式经营并获得收益。
四、保障措施
(一)大幅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一是强化财政投入。二是加大金融投入。三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二)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一是加快农技推广应用,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二是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四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创造条件。
(三)继续加强培训,培养产业人才
一是要加大对村级干部的培训,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和本地交流学习,培养他们想干事业、敢干事业的精神,带领农民发展农业产业。二是要加大对专业大户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典型推动,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三是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围绕选准的产业,聘请专家现场培训和实地指导,激发农民发展农业产业。
(四)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一是要继续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二是投资兴建一些农业项目,优先安排在农业专业村,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产业发展。三是要加大对农业大户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通过重点扶持示范户、重点户、专业户,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四是要加强对支农资金的捆绑使用,围绕农业专业村建设,重点扶,扶重点,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放在“三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来抓,统筹解决好农民增收的现实困难和长远制约因素,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积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根本性问题,逐步建立起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的有效的产业支撑和可靠的体制保障。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