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小学生而言,由于种种原因,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因此,从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一、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课文
  以读为媒,以读为本。“读”是主旋律,已成为当今小学语文界的共识。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理解课文。要指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地朗读,让学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徜徉在文本语言之中,“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无字书之人生”。
  一位教师教《夜宿山寺》时,在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学生1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话读得非常响亮高昂;而学生2却读得低沉轻缓。
  师:(对学生1)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把句读得这么响亮吗?
  生1:因为作者登上这样高的楼心里一定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所以,读的时候声音必须高些才能把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
  师:你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说得有道理。
  师:(对学生2)那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把这一句读得这么低沉吗?
  生2:因为连高声说话都担心惊动了天上的人,所以,读的时候必须把声音压低,才能把诗里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
  师:你是从诗的感情来考虑的,说得也非常有道理。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想问题,而且有充足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你们的一大进步,老师深感欣慰。下面就按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这句诗吧。
  学生非常高兴,学习的热情极为浓厚。
  “心中悟出始知深。”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阅读后产生了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带有个性化的体验。学生的体验过程是对文本内容一拍即合的呼应,是学生与文本心心相印的认同,是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知识的融合、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已经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教训
  一位教师在教《狐狸和乌鸦》时,学生在学习了课文最后的一个自然段后,教师播放出乌鸦落寞地站在枝头的幻灯片。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时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走进洞里,乌鸦心中会想些什么?
  (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1:乌鸦伤心极了。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了狐狸的当。
  生2:乌鸦可后悔了。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会儿就有肉吃了。
  教师正欲总结,却有一男生跃跃欲试,教师便让他发言。
  生: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了,从没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让我听到了。不就丢一块肉么,孩子们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顿时,教室里一片哄笑,教师先是一愣,随即笑着问该生)
  师:那么这只乌鸦要是再找到肉,还会让狐狸骗走吗?
  生:不会了,这下子它有经验了,不会再上当了。
  师:大家别笑,这位同学的想象力真丰富,还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好样的!其实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关键是犯了错误该怎样对待。如果你一个劲地埋怨自己,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而应该努力去纠正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我们为这位教师机敏、正确的引导喝彩。乌鸦后悔、伤心,这可能是大部分学生都会有的体验。可是也有孩子不这样想,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丢一块肉么,孩子们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这是一种多么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气馁,不灰心,锲而不舍,从头再来,懂得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挫折和教训。
  三、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一位教师在上《蚂蚁与蝈蝈》的公开课时,让几位学生扮演蚂蚁与蝈蝈。当教师朗读到“蝈蝈被饿死在家里了”时,扮演蝈蝈的同学便躺在了讲台上。是啊,学生认为既然蝈蝈被饿死了,就不能再站着了,所以就用这种方式来表演。教师让躺在地上的“小蝈蝈们”站起来,而A同学仍然倒在地上不起来。教师问他为什么不起来时,他慢慢地站起来,并问老师他可以提一个问题吗。在教师的许可下,他问道:“老师,我觉得蝈蝈也挺可怜的,你想那么冷的天,又没有吃的,都快要饿死了、冻死了,它们需要蚂蚁来帮助。我觉得蚂蚁不是什么好东西。”由于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她站在讲台上,一会儿看看听课的人,一会儿看看学生,脸一阵红一阵白的,课堂气氛十分尴尬。这种情况持续了约20秒钟。20秒钟在平时可能是一个瞬间,大家都不会太在意,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被“挂在黑板上”时却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同学们,大家讨论一下,A同学说蚂蚁不是什么好东西,到底有没有道理?”课堂里一下子像火山爆发了一样,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争论了起来,沉闷的课堂气氛顿时烟消云散,教师的不知所措也一下子找到了台阶。学生们的争论十分激烈,有的甚至为了蚂蚁是不是好东西的问题还吵了起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得镇静起来,她一边在学生中间走来走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一边在着力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在课堂中解决。当她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十分感兴趣,而且有许多话要说时,她的灵感再一次闪现。她把学生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同意A同学观点的,另一组是不同意A同学观点的,然后展开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同意A同学观点的同学认为:蚂蚁没有给蝈蝈食物,是没有同情心的表现,因此它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同意A同学观点的学生则认为:蚂蚁爱劳动,自己创造财富,是光荣的;蝈蝈懒惰,不爱劳动,还笑话别人,是可耻的。学生们还分别联系到自己与人相处是否帮助别人、是否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家里是否热爱劳动、在学校里是否打扫卫生等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积极,问题讨论有一定的深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交流、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人物、评价人物。
  当今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思维活跃,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的契机,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帮助学生迈好人生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业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会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这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基础。换句话说,一个人所养成的良好个性将会受用终身,效益无穷。
  (作者电话:13321741888;信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常听到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说到过班级学生管理的要旨是“抓两头,带中间”。“两头”、“中间”这三类学生是我们班级教育的全部对象,分析这三类学生的特点并寻求相应的教育方法,关系到班级教育的成败,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优秀生:严格要求,重锤急敲,更进一步。  优秀生往往品学兼优,德智体几方面都比较突出。他们接受能力强、反应快、上进心和荣誉感强,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圆满完成
嗨,大家好!你们今天过得怎么样?我现在和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韦克菲尔德高中的学生们在一起,全国各地也有从幼儿园到高三的众多学生们通过电视关注这里,我很高兴你们能共同分享这一时刻。  我知道,对你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中的有一些刚刚进入幼儿园或升上初高中,对你们来说,这是在新学校的第一天,因此,假如你们感到有些紧张,那也是很正常的。我想也会有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们正自信满满地准备最后一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动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加之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及教师因素等原因,导致中学生体育课兴趣不高。如何解决中学生学习体育时没有积极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而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采用灌输方法,一切以教师说了算。已经无法让学生发挥主动性,严重妨碍了学生在教
秋天,树林里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实。狸猫哥哥喜欢坚果,松子、榛子、核桃仁……狸猫妹妹喜欢果干,葡萄干、苹果干、柿子干……  他们的嘴巴总也闲不住,腮帮子一直鼓鼓的,塞满了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妈妈做好饭,他们也不去吃,饭菜哪里有果仁和果干好吃呢?  妈妈说:“不好好吃饭容易生病的!”  小狸猫们才不管呢。狸猫哥哥把坚果藏在被子里,一到晚上就咔嚓咔嚓地吃起来;狸猫妹妹把果干藏进口袋里,一走路果干就噼里啪啦
人的生命离不开运动,人的进步和发展更离不开活动。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学生时期的成长需要的活动是全面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体育活动是之一。  对某一个人、每一个人而言,如果他参加的体育活动次数多,项目也多,那么他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多,则他获得体育活动影射下的相关困素也就会越优越[如人的心理、身体,对美的理解和体会,全身各器官(如眼、耳、手、脚、脑等)的协调、身体的灵活性、大脑的反应速度等]
2011年,留学市场全面飘红,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逼近35万,比2010年出国留学总人数28.47万人增加6万多人。2012年,中国学子留学意向如何?春节前,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发布《2012中国留学生意向调查报告》。该院自2011年10月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所城市的学生和家长发放了20521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19068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传统留学热门国家将继续领跑,低龄化
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在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彻底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模式。传统的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教师通过教学媒体传输信息(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学媒体接受信息(学习内容),四个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摘要:教师对孩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祖国的未来产生强大的动力。所以说教师必须具备一颗对待孩子的爱心,必须有一种对孩子的尊重,更要有一种宽容之心对待孩子。三十五年教学生涯告诉我,这是润育孩子成长的金钥匙啊!  关键词:教师;经验;爱心;尊重;宽容  教育担负着点化和润泽生命的任务,教师是时代教育的旗手。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证。教师,作
“我要出去玩啦!”嗖——风儿急匆匆地出了门。  几片云朵在天空中走走停停。  风儿心想:“这些云走得真慢,我来帮帮它们。”它使劲鼓起嘴巴,呼呼地吹起来。  “哎哟!差点把我们吹错了方向。”云朵被风吹得晕头转向,急急忙忙抱成团,躲到了一边。  “哎呀,对不起。”风儿吐吐舌头,悄悄跑开了。  风儿跑呀跑呀,路过一个小沙堆。  “看,我能让所有的沙子都飞起来。”说着,风儿神气地鼓起嘴巴。  沙尘顿时满天
在中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史上,爱情诗占有重要的一页。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人多,诗人辈出。从道理上说,即使在战乱的岁月,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里不晴那里晴”,人们也还或继续相爱,或正想相爱,或已在相爱,总是“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此也总会有受情诗的产生与存在。而且,由于“国家不幸诗家幸”和诗人们的努力,爱情诗的创作便被推向新的境界,甚至出现包含绝唱在内的新的爱情诗高峰。  抗战时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