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我国农村推行,开启了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但在当时,不少农村干部和群众思想上还很不理解,一度争论不休。
开会差点儿打起来
1983年,我在密山县白泡子公社齐心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
刚过正月十五,正要备耕的时候,公社黨委要求,各生产队要召开社员大会,就土地是否承包问题进行讨论。刚开始,我说完当天会议的中心内容,我们大队的社员们就在底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时,恰巧来了个电话。不承想,就在我去接电话的工夫儿,会场形势急转直下。
社员小宋急急忙忙地跑来找我:“杜书记,不好了,会场上干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我撂下电话就往大会议室跑。到大会议室一看,两伙人正吵得不可开交。
面红耳赤的饲养员赵志,从土炕上一个箭步蹦到讲台旁边的回乡知识青年刘刚跟前,一把薅住他的衣领,大声痛骂:“你竟敢当着全队人的面说我死脑筋、没文化、不开窍?还有什么不可理喻、冥顽不化!你也太没大没小了!”说着,赵志把刘刚拽到讲台上,喊道:“今天你非得把这两句话给我讲清楚,要不,我跟你没完!”
我看赵志急眼了,心里一沉。赵志当过兵、负过伤,复员后一直在生产队当饲养员,天生一个倔脾气,沾火就着,还听不得不同意见。平时大家都叫他“赵老倔”,没人敢招惹他。我心里叫苦:这个刘刚,招惹谁不好,偏偏招惹他!
此时,刘刚的弟弟刘健见哥哥被拽到台上,“嗖”地一下蹿到跟前。他是队里有名的愣头青。他拽住赵志的衣领怒道:“干啥?想打人啊?你打一下试试!”
赶了半辈子大车的“车老板”大老韩习惯早上喝点儿小酒,动不动耍点儿小酒疯。一看这阵势,他的酒劲儿就上来了,抄起赶车的大鞭子对刘健大声喊道:“小兔崽子,你要敢动手,我就让你后悔从娘胎里出来!”
队里难缠的角色都上了台,其他人或冷眼旁观,或暗自偷笑,眼看会场就要乱作一团……
我赶紧大喝一声:“你们干啥?想比画就去派出所!”
大家都愣住了,台上的几个人悻悻地松开手,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但是赵老倔仍气呼呼地说:“我就不同意土地承包!土地分到各家各户,这不又回到第一次土改那会儿了吗?这不是走回头路是啥?走集体化道路都20多年了,要是再分地,这20多年不白过了吗?”他用手指着以刘刚为首的几个小青年说,“你们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念几天书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俺们这些老家伙没文化咋的了?这江山还不是俺们打下来的?!”
他的话音刚落,大老韩也说:“我也不同意分!分地到户,就是走回头路!”
很明显,赵老倔和大老韩带头反对分地,他俩的观点代表了很多老辈人的想法。我心里明白:他俩一出头,分地的事儿就悬了。
这时,刘刚接过话茬儿,愤愤地说:“前几天,杜书记传达的县里三级干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生产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改变,咋是走回头路呢?再说了,这是在国家统一规划下的经营方式的改变,这哪里是倒退?”
他的话还没说完,赵老倔的火爆脾气又上来了:“好你个小兔崽子,你翅膀硬了,敢和我顶嘴了是不是?别忘了,是谁把你们哥儿仨拉扯这么大!”
掏心窝子的辩论
我觉得赵老倔的话有些跑题儿,赶忙阻拦:“开会的目的是让大家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地不是非分不可,也并不是同意分就对、不同意分就错,要看多数人的意见。”
听到这话,赵老倔和刘刚的火气小了一些。刘刚缓缓地说道:“刚才,我是有些不冷静,话说得有些过头,赵叔别和我一般见识。但是,就土地承包来说,我还是坚持刚才的意见。赵叔说到过去的20多年,那我问问,这20多年大伙儿究竟富没富?”
这一问,底下没声了,只听见窗外的北风呼呼作响。
刘刚顿了顿,语气沉重起来:“我们是走集体化道路了,这没错,也是必须走的。但说点儿掏心窝子的话,这些年一到打场的时候,今天你拉走一袋子苞米,明天他拉走一袋子黄豆,有多少人心疼?”
我点点头,向刘刚投去赞许的眼光。
刘刚注意到了我的态度,便鼓起勇气接着说:“还有,前几年年景不好,一个工倒挂一两毛钱,挣的工分越多,欠队里的钱越多。拿我们家来说,头些年倒挂,欠队里800多块钱,这两年还好点儿,欠队里的钱总算还上了,可是年底算完账,去了口粮,就剩100多块钱,这在咱们队还算是剩得多的,大多数社员都没剩钱,手里一个子儿没有。要是总这样,咱们啥时候能富起来?咱们国家啥时候能强大起来。”
说到这儿,不少人纷纷点头。赵老倔低头吸着旱烟,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会场陷入沉默。
为了打破僵局,我问道:“赵叔,你咋想的?”
赵老倔磕了磕烟灰说:“要把土地分给各家各户,那劳力多的敢情愿意了,劳力少或者没有劳力的就得喝西北风了?”
大老韩马上接上话茬儿:“地还是这些地,人还是这些人,我就不信,包地到户后这地就能长出金子?”
见没人吱声,我接着说:“我认为,分产到户可以调动所有社员的积极性,大伙儿都能精心伺候庄稼,绝不能像过去那样,铲掉多少苗也不心疼;另外,咱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副业。比如,咱们这儿北靠蜂蜜山,南临兴凯湖,可以在农闲季节上山采木耳、山野菜,还可以建立打鱼队,下湖打鱼;靠山的地方还可以养殖牛、羊、猪等牲畜。现在中央给政策,搞副业不叫‘走资本主义道路’了,大家伙儿可以放手去干,谁有啥能耐都可以使。这就叫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这时,又有一位老人问:“刚才老赵说得好,有能耐的干啥都行,没能耐的难道就得穷死、饿死?”
刘刚回答道:“这也正是我要说的。大家也知道,赵叔和我爸都是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负过伤的老革命,又是亲密战友,因为我爸得病去世,我妈体弱多病,我们哥儿仨都是赵叔拉扯大的,我决不会忘记。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发誓:赵叔家没劳力,我一定会给赵叔养老送终。如果土地承包到个人,赵叔家承包的地,我负责帮他耕种!” 队里打头的张鑫接着说:“老韩叔家劳力少,要是承包的话,他家的地我可以和他联产承包。”
经刘刚和张鑫这么一说,很多人的脸上都露出欢快的神色。我觉得讨论得差不多了,宣布散会。
“才几年工夫,变化还真大呀!”
按照原来的计划,第二天大队党支部开会,汇报各队的讨论情况。总体来说,有八成社员同意联产承包,只有两成左右的社员持反对意见,这些人大多是年龄大、劳力少的社员,再有就是习惯躺在集体身上过日子的懒蛋。会议决定,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全大队实行土地承包。
当天,我向公社党委做了汇报,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在第二次大队党支部会上,我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在进行土地承包的过程中务必要把好地、差地合理搭配;二是对劳力多、劳力少以及无劳力的家庭要合理搭配,牲畜好的和孬的要合理搭配。
当天晚上,我来到齐心大队马圈,饲养员赵老倔和“车老板”老韩也来了。满圈的牲畜都在低头吃草,见我们几个进来,都抬起头看着我们,还打着响鼻。赵老倔走过去一個个地拍着它们的脑袋,恋恋不舍。老韩摸摸大红马的头,贴贴它的脸,忍不住流下泪水。
我非常理解他俩的心情,就劝慰说:“你俩也别想不开。刘刚说得在理,咱不能总过旧日子,必须得改革。这是党中央在1978年就已经确定的大政方针。现在咱们公社都在进行土地承包,这是大气候。有些地方都实行两年了,还真变富了,咱不能只看眼前。过不了几年,咱就得用机械耕地,哪能总是用马拉弯钩犁呢?”
他俩叹了口气,默默地点了点头。
此后不久,经过几个回合的抓阄、研究,比较合理地进行了土地、农机具的承包。承包头一年,效果就显现出来——各家不仅能吃饱了,余粮还卖了一些钱。两三年之后,家庭联产承包的效果就更明显了——很多家庭有了存款。
刘刚带着赵老倔把承包下来的北沟靠水库的大片土地改成水田,结束了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大米饭的历史,成了水稻种植专业户;他俩还承包了一片山林,不仅种了大片树木,还养了不少牛羊猪等牲畜。
大老韩除了买下那匹大红马,还添了几匹好马,成了运输专业户,没几年又把马车换成汽车,专门跑运输。
此外,村里还出现了打鱼专业户、建筑专业户等,几年以后都赚了不少钱……
有一次,我坐他的汽车去市里开会。闲聊时,大老韩深有感触地说:“当初我还认为联产承包是倒退呢,现在彻底明白,自从承包以后,还真使国家和老百姓变富了。才几年工夫,变化多大呀,就像这汽车轮子——真快!”
说完,我俩哈哈大笑起来。
开会差点儿打起来
1983年,我在密山县白泡子公社齐心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
刚过正月十五,正要备耕的时候,公社黨委要求,各生产队要召开社员大会,就土地是否承包问题进行讨论。刚开始,我说完当天会议的中心内容,我们大队的社员们就在底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时,恰巧来了个电话。不承想,就在我去接电话的工夫儿,会场形势急转直下。
社员小宋急急忙忙地跑来找我:“杜书记,不好了,会场上干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我撂下电话就往大会议室跑。到大会议室一看,两伙人正吵得不可开交。
面红耳赤的饲养员赵志,从土炕上一个箭步蹦到讲台旁边的回乡知识青年刘刚跟前,一把薅住他的衣领,大声痛骂:“你竟敢当着全队人的面说我死脑筋、没文化、不开窍?还有什么不可理喻、冥顽不化!你也太没大没小了!”说着,赵志把刘刚拽到讲台上,喊道:“今天你非得把这两句话给我讲清楚,要不,我跟你没完!”
我看赵志急眼了,心里一沉。赵志当过兵、负过伤,复员后一直在生产队当饲养员,天生一个倔脾气,沾火就着,还听不得不同意见。平时大家都叫他“赵老倔”,没人敢招惹他。我心里叫苦:这个刘刚,招惹谁不好,偏偏招惹他!
此时,刘刚的弟弟刘健见哥哥被拽到台上,“嗖”地一下蹿到跟前。他是队里有名的愣头青。他拽住赵志的衣领怒道:“干啥?想打人啊?你打一下试试!”
赶了半辈子大车的“车老板”大老韩习惯早上喝点儿小酒,动不动耍点儿小酒疯。一看这阵势,他的酒劲儿就上来了,抄起赶车的大鞭子对刘健大声喊道:“小兔崽子,你要敢动手,我就让你后悔从娘胎里出来!”
队里难缠的角色都上了台,其他人或冷眼旁观,或暗自偷笑,眼看会场就要乱作一团……
我赶紧大喝一声:“你们干啥?想比画就去派出所!”
大家都愣住了,台上的几个人悻悻地松开手,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但是赵老倔仍气呼呼地说:“我就不同意土地承包!土地分到各家各户,这不又回到第一次土改那会儿了吗?这不是走回头路是啥?走集体化道路都20多年了,要是再分地,这20多年不白过了吗?”他用手指着以刘刚为首的几个小青年说,“你们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念几天书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俺们这些老家伙没文化咋的了?这江山还不是俺们打下来的?!”
他的话音刚落,大老韩也说:“我也不同意分!分地到户,就是走回头路!”
很明显,赵老倔和大老韩带头反对分地,他俩的观点代表了很多老辈人的想法。我心里明白:他俩一出头,分地的事儿就悬了。
这时,刘刚接过话茬儿,愤愤地说:“前几天,杜书记传达的县里三级干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生产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改变,咋是走回头路呢?再说了,这是在国家统一规划下的经营方式的改变,这哪里是倒退?”
他的话还没说完,赵老倔的火爆脾气又上来了:“好你个小兔崽子,你翅膀硬了,敢和我顶嘴了是不是?别忘了,是谁把你们哥儿仨拉扯这么大!”
掏心窝子的辩论
我觉得赵老倔的话有些跑题儿,赶忙阻拦:“开会的目的是让大家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地不是非分不可,也并不是同意分就对、不同意分就错,要看多数人的意见。”
听到这话,赵老倔和刘刚的火气小了一些。刘刚缓缓地说道:“刚才,我是有些不冷静,话说得有些过头,赵叔别和我一般见识。但是,就土地承包来说,我还是坚持刚才的意见。赵叔说到过去的20多年,那我问问,这20多年大伙儿究竟富没富?”
这一问,底下没声了,只听见窗外的北风呼呼作响。
刘刚顿了顿,语气沉重起来:“我们是走集体化道路了,这没错,也是必须走的。但说点儿掏心窝子的话,这些年一到打场的时候,今天你拉走一袋子苞米,明天他拉走一袋子黄豆,有多少人心疼?”
我点点头,向刘刚投去赞许的眼光。
刘刚注意到了我的态度,便鼓起勇气接着说:“还有,前几年年景不好,一个工倒挂一两毛钱,挣的工分越多,欠队里的钱越多。拿我们家来说,头些年倒挂,欠队里800多块钱,这两年还好点儿,欠队里的钱总算还上了,可是年底算完账,去了口粮,就剩100多块钱,这在咱们队还算是剩得多的,大多数社员都没剩钱,手里一个子儿没有。要是总这样,咱们啥时候能富起来?咱们国家啥时候能强大起来。”
说到这儿,不少人纷纷点头。赵老倔低头吸着旱烟,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会场陷入沉默。
为了打破僵局,我问道:“赵叔,你咋想的?”
赵老倔磕了磕烟灰说:“要把土地分给各家各户,那劳力多的敢情愿意了,劳力少或者没有劳力的就得喝西北风了?”
大老韩马上接上话茬儿:“地还是这些地,人还是这些人,我就不信,包地到户后这地就能长出金子?”
见没人吱声,我接着说:“我认为,分产到户可以调动所有社员的积极性,大伙儿都能精心伺候庄稼,绝不能像过去那样,铲掉多少苗也不心疼;另外,咱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副业。比如,咱们这儿北靠蜂蜜山,南临兴凯湖,可以在农闲季节上山采木耳、山野菜,还可以建立打鱼队,下湖打鱼;靠山的地方还可以养殖牛、羊、猪等牲畜。现在中央给政策,搞副业不叫‘走资本主义道路’了,大家伙儿可以放手去干,谁有啥能耐都可以使。这就叫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这时,又有一位老人问:“刚才老赵说得好,有能耐的干啥都行,没能耐的难道就得穷死、饿死?”
刘刚回答道:“这也正是我要说的。大家也知道,赵叔和我爸都是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负过伤的老革命,又是亲密战友,因为我爸得病去世,我妈体弱多病,我们哥儿仨都是赵叔拉扯大的,我决不会忘记。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发誓:赵叔家没劳力,我一定会给赵叔养老送终。如果土地承包到个人,赵叔家承包的地,我负责帮他耕种!” 队里打头的张鑫接着说:“老韩叔家劳力少,要是承包的话,他家的地我可以和他联产承包。”
经刘刚和张鑫这么一说,很多人的脸上都露出欢快的神色。我觉得讨论得差不多了,宣布散会。
“才几年工夫,变化还真大呀!”
按照原来的计划,第二天大队党支部开会,汇报各队的讨论情况。总体来说,有八成社员同意联产承包,只有两成左右的社员持反对意见,这些人大多是年龄大、劳力少的社员,再有就是习惯躺在集体身上过日子的懒蛋。会议决定,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全大队实行土地承包。
当天,我向公社党委做了汇报,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在第二次大队党支部会上,我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在进行土地承包的过程中务必要把好地、差地合理搭配;二是对劳力多、劳力少以及无劳力的家庭要合理搭配,牲畜好的和孬的要合理搭配。
当天晚上,我来到齐心大队马圈,饲养员赵老倔和“车老板”老韩也来了。满圈的牲畜都在低头吃草,见我们几个进来,都抬起头看着我们,还打着响鼻。赵老倔走过去一個个地拍着它们的脑袋,恋恋不舍。老韩摸摸大红马的头,贴贴它的脸,忍不住流下泪水。
我非常理解他俩的心情,就劝慰说:“你俩也别想不开。刘刚说得在理,咱不能总过旧日子,必须得改革。这是党中央在1978年就已经确定的大政方针。现在咱们公社都在进行土地承包,这是大气候。有些地方都实行两年了,还真变富了,咱不能只看眼前。过不了几年,咱就得用机械耕地,哪能总是用马拉弯钩犁呢?”
他俩叹了口气,默默地点了点头。
此后不久,经过几个回合的抓阄、研究,比较合理地进行了土地、农机具的承包。承包头一年,效果就显现出来——各家不仅能吃饱了,余粮还卖了一些钱。两三年之后,家庭联产承包的效果就更明显了——很多家庭有了存款。
刘刚带着赵老倔把承包下来的北沟靠水库的大片土地改成水田,结束了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大米饭的历史,成了水稻种植专业户;他俩还承包了一片山林,不仅种了大片树木,还养了不少牛羊猪等牲畜。
大老韩除了买下那匹大红马,还添了几匹好马,成了运输专业户,没几年又把马车换成汽车,专门跑运输。
此外,村里还出现了打鱼专业户、建筑专业户等,几年以后都赚了不少钱……
有一次,我坐他的汽车去市里开会。闲聊时,大老韩深有感触地说:“当初我还认为联产承包是倒退呢,现在彻底明白,自从承包以后,还真使国家和老百姓变富了。才几年工夫,变化多大呀,就像这汽车轮子——真快!”
说完,我俩哈哈大笑起来。